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主题训练(四)‎ 范围:主题五 时间:50分钟 一、 选择题  ‎ ‎1.[2018·北京石景山区期末]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  )‎ A.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 B.避免食物进入气管 C.有利于保护声带 ‎ D.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2.[2018·扬州]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 A.口腔、口腔、胃 ‎ B.胃、胃、胃 ‎ C.口腔、胃、小肠 ‎ D.口腔、胃、胃 ‎3.[2018·龙东] 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 A.胃 B.大肠 ‎ C.小肠 D.口腔 ‎4.[2018·连云港]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 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 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5.[2018·南充] 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B.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夜盲症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11‎ 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6.[2018·保定]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及人体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芽的马铃薯无毒可以安全食用 ‎ B.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C.人体的各种反射都由反射弧完成 ‎ D.摄入碘过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7.[2018·扬州] 现在人们都崇尚食用绿色食品,请你告诉家人下列哪个是A级绿色食品标志 (  )‎ 图Z4-1‎ ‎8.[2018·威海] 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  )‎ A.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 B.气体交换的场所 C.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 ‎ D.感受气味的刺激 ‎9.[2018·龙东] 痰形成的部位是 (  )‎ A.气管和支气管 B.喉 ‎ C.口腔 D.咽 ‎10.[2018·扬州] 学校医务室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小华用肺活量计测了几次肺活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小华的肺活量是 (  )‎ 测量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肺活量/mL ‎3300‎ ‎2900‎ ‎2800‎ A.2800mL B.2900mL C.3000mL D.3300mL 11‎ ‎11.[2018·长沙] “O”型腿是佝偻病的轻度表现症状,影响人的外在形象。为预防“O”型腿,我们应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 (  )‎ A.含钙的无机盐 ‎ B.含铁的无机盐 C.含锌的无机盐 ‎ D.含磷的无机盐 ‎12.[2018·荆门]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胃腺、胰腺和小肠腺属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B.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裂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消化食物 C.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咽外均盖住喉口 D.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13.[2018·荆门] 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各处组织中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小动脉,一端连接小静脉 B.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左心室,此时,主动脉基部的瓣膜打开着 C.冠脉循环开始于主动脉基部,终止于右心房,为心肌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D.清晨,血液流经小肠壁后,O2减少,CO2增加,养料增多 ‎14.[2018·金华] 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Z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Z4-2‎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15.[2018·保定] 我们都应该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下列做法不利于解决环境问题的是 (  )‎ 11‎ A.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 B.农田作物秸秆还田再利用 C.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 ‎ D.随意丟弃使用过的废旧电池 ‎16.[2018·连云港] 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下列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 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 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 D.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 ‎ ‎ 二、 非选择题  ‎ ‎17.[2018·北京海淀区上学期期末] 科普阅读题。‎ ‎  肝脏位于人体腹腔右侧,膈肌之下,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平均重达1.5公斤。肝脏是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图Z4-3为人体内肝脏的相对位置及肝脏和部分器官的血液循环模式图。‎ 图Z4-3‎ ‎  从肠道吸收来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经血液汇集到肝脏,在肝脏进行重要的化学变化,实现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相互转化。肝脏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人体内的一种多糖)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此外,人体血液中的大部分血浆蛋白也是在肝内合成的,它们有的是免疫分子,参加机体防御体系,保护健康;有的是凝血因子,参与止血,促进凝血。‎ ‎  肝脏是多种维生素贮存、转换的重要场所。如把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防止夜盲症的发生;把维生素D活化,调节钙磷代谢,以免罹患佝偻病等等。‎ ‎  肝细胞能分泌胆汁。胆汁富含胆盐和胆红素,胆盐不但可以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利于脂肪消化,而且能协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红素是红细胞的残骸,随着胆汁排入肠道,从而被清除出血液循环,排出体外。‎ ‎  肝脏具有解毒作用,当有毒物质进入肝脏后,大多经肝细胞的作用,使其毒性降低,甚至生成无毒的物质,最后经尿或胆汁排出体外。例如,生活在肠道内的细菌分解有机物时释放出的氨气,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可被肝脏转变为尿素。酒 11‎ 精主要是在肝脏中代谢,因此有肝病者不宜饮酒,以减少肝脏负担。镇静剂、安眠药等多种药物也在肝脏中解毒,所以肝病患者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慎重。‎ ‎  近年来,部分人群饮食结构不合理,大量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使肝脏中脂肪合成过多。当脂肪运出肝脏受阻,或者由于缺乏运动导致脂肪消耗过少,便会使脂肪堆积在肝脏细胞内。如果脂肪占肝重的10%以上时就可以称为脂肪肝。患有脂肪肝后,会导致肝脏细胞功能异常,诱发心血管疾病,降低机体免疫力等,严重的还能引起肝癌。‎ ‎(1)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     ,其中的     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 ‎(2)肝脏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与此叙述不相符的是    。 ‎ A.参与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物质的转化 B.促使有毒物质的毒性减弱或消失,然后排出体外 C.合成免疫分子,参与机体防御体系,保护健康 D.分解红细胞残骸成血小板,参与止血,促进凝血 ‎(3)门静脉是与肝脏相连的重要血管之一。关于门静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门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肝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B.门静脉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及非营养性物质如药物等 C.门静脉能够将肝脏与腹腔内各个器官相连接 D.门静脉与肝静脉中的物质种类和含量不同 ‎(4)调查发现,在肥胖、吸烟、饮酒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预防脂肪肝有以下几点建议:①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②多运动;③戒烟限酒;④慎用药物。请从中选择一点,并说明该建议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 ]              。 ‎ ‎18.[2018·南充]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多个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图甲是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乙是人体某处的血管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ZT4-4‎ ‎(1)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 11‎ ‎(2)当外界气体与图甲中      (填字母)系统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含量会明显增加。 ‎ ‎(3)在图乙中,血液流动的方向为b→a→c。①若c中为动脉血,则a可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为动脉;②若c中为动脉血,则a可表示小肠处毛细血管,b为静脉;③若c中为静脉血,则a可表示肾小球,b为动脉;④若c中为静脉血,则a可表示脑部毛细血管,b为动脉。以上表述正确的个数有    。 ‎ A.1 B.2 C.3 D.4‎ ‎(4)通过尿检,发现某成年人的尿液中有红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医生判断可能是肾脏中的        结构发生了病变。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请问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 ‎ ‎(5)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在        的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 ‎19.[2018·潍坊] 图Z4-5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A~D表示心脏腔室,1~10表示血管,a、b表示人体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图Z4-5‎ ‎(1)过程a是通过     实现的。过程b表示 。 ‎ ‎(2)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食物中的        ,人体分解该物质的场所有           。用餐后,血糖浓度最高的血管是     (填数字)。 ‎ ‎(3)与原尿相比,尿液所含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 ‎(4)有氧运动能够保障机体细胞获得充足的氧气,外界氧气至少透过     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请用图中文字、标号和箭头写出外界氧气到达脑的途径:   。‎ 11‎ 11‎ 参考答案 ‎1.B ‎ ‎2.C [解析] 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开始的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 ‎3.C ‎4.A [解析]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其中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糖类、蛋白质、脂肪需要消化后才能被吸收。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的壁和毛细血管壁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多种食物。‎ ‎5.A [解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坏血病。“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淀粉在人消化道的口腔部位就开始被消化。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及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关。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多肽,在小肠内分解成氨基酸。‎ ‎6.C [解析] 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吃有毒的食物。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眼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7.D [解析] 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11‎ 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中间的蓓蕾和下方的绿叶组成,其中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选项D的标志为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 ‎8.B [解析] 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9.A [解析] 气管和支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10.D [解析] 测量肺活量时,为了减少误差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 ‎11.A [解析]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12.D [解析] 胰腺属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裂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咽外均盖住食道的入口。‎ ‎13.C [解析] 并不是所有的毛细血管都是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如肾小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左心房收缩将血液压送至左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主动脉基部的瓣膜关闭。血液由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肌内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静脉流回右心房的途径称为冠脉循环。冠脉循环的意义是为心肌供应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清晨没有进食,血液流经小肠,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增加。‎ ‎14.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的某种物质含量增加。血液流过肺部的毛细血管,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血液流经脑时,大脑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含量增加;血液流经肾脏,血液中的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饭后,小肠内分解淀粉为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流经小肠,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加。‎ ‎15.D [解析]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垃圾分类处理开始,从而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在全国各地大力实行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不浪费水电资源和生活物品,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废电池中含较多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如果乱扔,有毒物质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 ‎16.B [解析]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不高;正确的方式处理污水、垃圾,比如,污水可以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净化,达到再利用,这样做不但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生物资源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属可更新自然资源,在天然或人工维护下可不断更新、繁衍和增殖,但是在环境条件恶化或人为破坏及不合理利用下,会退化、解体、耗竭和衰亡,有时这一过程具有不可逆性,所以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我们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所以多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服务,可以缓解空气的污染。‎ ‎17.(1)胆汁 胆盐 (2)D (3)C ‎ ‎(4)① 减少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降低肝脏中脂肪的来源(或②多运动,运动时消耗有机物,可以增加对肝脏中脂肪的利用;③减少饮酒,过量的酒精超出肝脏代谢能力会损伤肝脏细胞,造成脂肪代谢能力下降;④慎用药物,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谨防药物对肝脏细胞的毒副作用,造成脂肪代谢能力下降)‎ ‎18.(1)小肠 (2)A (3)B 11‎ ‎(4)肾小球 右心房 ‎ ‎(5)神经系统 ‎[解析](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组织细胞生命活动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就来自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 ‎(2)图甲中A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的箭头是双向的,所以A系统是呼吸系统。当外界气体与图甲中A呼吸系统发生气体交换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所以血液中氧气含量会明显增加。‎ ‎(3)①若c中为动脉血,则a表示肺部毛细血管,b为动脉,正确;②如果a可表示小肠处毛细血管,经过小肠处的物质交换后c内流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b为动脉,错误;③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着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如果a表示肾小球,那么b血管是入球小动脉、c血管是出球小动脉,在b、c内流动的都是动脉血,错误;④若a表示脑部毛细血管,经过脑部的气体交换后c内流静脉血,b为动脉,正确。所以表述正确的个数有2。‎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过滤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过滤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过滤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上臂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病变处的流动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肾部毛细血管。所以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5)上述生理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各器官和系统共同协调完成。‎ ‎19.(1)呼吸运动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 ‎(2)淀粉(糖类) 口腔、小肠 8 ‎ ‎(3)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4)9 肺→5→C→D→6→9→脑 ‎[解析](1)a表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 ‎(2)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能够消化淀粉的部位包括口腔和小肠,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里被分解为葡萄糖,在饭后一小时内,由于摄入一些糖类,从而使得8内血糖的浓度最高。‎ ‎(3)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所含物质成分及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人在呼吸时,空气中的O2与血红蛋白结合,要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各2层细胞膜,进入血液,再通过红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共穿过了5层细胞膜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氧气再依次穿过1层红细胞的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的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的细胞膜,总共9层细胞膜,才能被脑细胞利用。题图中的1是上腔静脉、2是 11‎ 下腔静脉、3是肺动脉、4是肝静脉、5是肺静脉、6是主动脉、7是肝动脉、8是肝门静脉,9、10是体动脉,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外界氧气到达脑的途径:外界气体→呼吸道→肺→肺泡外毛细血管→5→C→D→6→9→脑。‎ 11‎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