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训练(二)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限时:40分钟)‎ ‎|基础达标|‎ ‎1.[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遗传现象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 ‎2.[2018·北京四中期中]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阳光 B.空气 ‎ C.温度 D.水分 ‎3.[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 D.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4.[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 A.草原上的猫头鹰与兔子 ‎ B.农田里的小麦与杂草 C.蚁群中的兵蚁与蚁后 ‎ D.菜地中的白菜与菜青虫 ‎5.[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下列现象主要是受阳光影响而产生的是 (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仙人掌的叶演变成刺状 6‎ C.植物根向地生长 D.北方森林以针叶林为主 ‎6.[2018·北京石景山区期末]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反映了 (  )‎ A.生物适应环境 ‎ B.适应的普遍性 C.适应的相对性 ‎ D.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7.[2018·北京丰台区统一练习]中国农谚中有“冬春雨水贵似油,莫让一滴白白流”的说法。这句农谚反映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土壤 ‎8.[2018·北京四中期中]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表述合理的是 (  )‎ 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 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 ‎9.[2018·北京东城区统一测试]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10.[2018·北京101中学3月月考]下列诗句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2018·北京海淀区二模] “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子打一捧”,该农谚体现了影响“豆子”产量的非生物因素是 (  )‎ 6‎ A.温度 B.水 C.空气 D.光 ‎12.[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D.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3.[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蛔虫生活在人的消化道里,但是并没有被消化,这是因为蛔虫的身体表面有防止被消化的角质层,这是蛔虫(  )‎ A.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 ‎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 D.逃避消化液的方法 ‎14.[2018·北京大兴区初三检测]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地衣既能从岩石中获取营养,又能分泌酸性物质腐蚀风化岩石,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生物适应环境 ‎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 D.相互影响 ‎15.[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蚯蚓的身体上着生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在钻穴和取食等活动中使土壤变得疏松和肥沃。这些说明(  )‎ A.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 B.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也影响环境 C.生物必须与环境相适应 ‎ D.以上三项都是 6‎ ‎16.[2018·北京石景山区模拟]街头绿地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局部小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石景山区内选取了4块大小相同但植物种类不同的样地,进行了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测量,结果见图K2-1。下列关于街头绿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K2-1‎ A.可通过降温和增加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 B.对局部小气候的调节,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C.增加街头绿地的面积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D.植物种类越复杂,调节局部小气候的能力越强 ‎|能力提升|‎ ‎17.[2018·北京101中学3月月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8.[2018·北京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生物环保小组自制了“蚯蚓垃圾处理箱”,利用蚯蚓处理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观察中发现,冬季,十几条蚯蚓将50g的垃圾完全分解,需要15天的时间。春季,这些蚯蚓分解相同重量的垃圾,只需要2~3天。混有蚯蚓粪便的土壤,更适宜养花。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图K2-2‎ A.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B.空气不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 C.蚯蚓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 6‎ D.蚯蚓的活动可以改变土壤环境 ‎19.[2018·北京101中学月考]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小尹同学想证实该广告的真实性,邀你一起做实验。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1%洗手液溶液,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甲、乙两个区域。‎ ‎(1)请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区域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 步骤 ‎1‎ ‎ 放20条蚯蚓 ‎ 放20条蚯蚓 ‎2‎ ‎ 每天喷10毫升1%洗手液 ‎ 每天喷10毫升     ‎ ‎3‎ 两周后,翻开土壤,统计    的数量 ‎ 实验结果 ‎ 2条 ‎ 38条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好处是 。 ‎ ‎(3)两组实验除是否喷洒     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 ‎ ‎(4)假如小尹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     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 6‎ 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1.B 2.D 3.D 4.B 5.A 6.D 7.B 8.D ‎9.B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分。‎ ‎10.C [解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属于生命现象。‎ ‎11.A [解析]农谚“白天热来夜间冷,一棵豆子打一捧”,主要意思是白天温度高,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夜间冷,呼吸作用减弱,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豆子”的生长,因此影响“豆子”产量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12.B 13.C ‎ ‎14.B [解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表明地衣适应岩石的环境特点;地衣分泌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上自然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许多小颗粒,后来形成了土壤,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15.D 16.B 能力提升 ‎17.D [解析] “万物生长靠太阳”,是环境因素光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A正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北雁南飞”,主要是北方温度低,南方温度高,是受温度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正确。南北方温度不同,柑橘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因此“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 ‎18.B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温度可以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A正确;蚯蚓需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所以空气影响蚯蚓的生命活动,B错误;蚯蚓能够以厨余垃圾中的有机物为食,C正确;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根的呼吸、生长,能够改变土壤环境,D正确。‎ ‎19.(1)清水 活蚯蚓 ‎ ‎(2)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3)洗手液 (4)平均 6‎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