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北京市2019年中考生物复习训练(共21套)》 共有 2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项训练(二) 绿色植物的光合、呼吸、蒸腾 三大生理作用 ‎(限时:40分钟)‎ ‎1.[2018·乐山]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  )‎ A.根尖伸长区导管 B.根尖成熟区导管 C.根尖伸长区筛管 D.根尖成熟区筛管 ‎2.[2018·福建]图ZX2-1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ZX2-1‎ 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 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 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2018·扬州]要探究绿色植物叶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 (  )‎ 图ZX2-2‎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18·黄冈]图ZX2-3表示白天发生在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甲、乙表示生理过程,①表示某种气体。下列 11‎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图ZX2-3‎ A.①表示二氧化碳,甲表示光合作用 B.乙过程分解的有机物是甲过程制造的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过程 D.植株叶片相互遮挡,会影响植物的甲过程 ‎5.[2018·恩施]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ZX2-4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图ZX2-4‎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6.[2018·德阳]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11‎ 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7.[2018·孝感]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多种,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 A.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根吸收的水分中,95%以上被光合作用利用 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8.[2018·龙东]下列结构中哪一个既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  )‎ A.叶片 B.叶肉 C.叶绿体 D.气孔 ‎9.[2018·南充]在完成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后,恬恬同学选取了有白斑叶的牵牛花进一步探究。如图ZX2-5所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图ZX2-5‎ ‎①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②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③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则变蓝的是Ⅰ绿叶、Ⅱ叶绿色部分、Ⅲ绿叶 ‎④该实验可说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⑤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的产物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 ‎10.[2018·荆门]将一株天竺葵置于黑暗环境一昼夜,然后移至光下,图ZX2-6为天竺葵植株随光照强度增强CO2吸收(释放)量发生变化的坐标曲线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11‎ 图ZX2-6‎ A.在O~B段,随着光照增强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 B.在B点时,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在C点时,天竺葵植株积累的光合产物有机物最多 D.在D点时,天竺葵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部位 ‎11.[2018·福建]暴雨过后菜地积水,导致菜苗烂根,主要原因是土壤中 (  )‎ A.温度过低 B.养分流失 C.光照不足 D.氧气不足 ‎12.[2018·衢州]如图ZX2-7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ZX2-7‎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13.[2018·聊城]如图ZX2-8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11‎ 图ZX2-8‎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14.[2018·滨州]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图ZX2-9‎ A.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5.[2018·达州]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ZX2-10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1‎ 图ZX2-10‎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    (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      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    (填字母)进行对照。 ‎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    (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    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 ‎16.[2018·恩施]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ZX2-11‎ ‎①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②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ZX2-11),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③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 ‎(1)若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 11‎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 ‎ ‎17.[2018·潍坊]图ZX2-12是某同学利用新鲜菠菜叶进行有关实验后绘制的效果图。请结合图示分析回答([ ]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 图ZX2-12‎ ‎(1)图甲[ ]    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Ⅱ侧表示叶片的    (填“向光面”或“背光面”)。 ‎ ‎(2)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 ]    进行;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 ]    。 ‎ ‎(3)制作菠菜表皮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是  。 ‎ ‎(4)欲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现提供:新鲜的菠菜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大锥形瓶,带火星的细木条等。请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 11‎ 11‎ 参考答案 ‎1.B ‎2.B [解析] a步骤是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因此遮住叶片同一部分。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不能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A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要探究绿色植物叶是否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因此必须选带叶的和没有叶植物,且以瓶中的水减少量为依据,因此应选用①②两个实验装置做对照实验。③④中叶的数量差不多,对照性差,且④没有把塑料袋口扎在茎的基部,塑料袋内的水珠一部分来自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因此不能做对照实验。‎ ‎4.C [解析] 气体①被甲利用,产生氧气,由此可知,甲表示光合作用,①表示二氧化碳;甲为乙过程提供氧气,乙过程向甲提供①二氧化碳,由此判断乙表示的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就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下面的叶片接受不到充足的阳光,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5.D [解析] 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由叶脉发红说明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A、C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结果A液面下降明显,C液面基本无变化,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度与叶片面积呈正相关;题图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A液面比B液面低,可见蒸腾作用受阳光的影响;题干中的实验不能说明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6.B [解析]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然后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输,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所以,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7.B [解析]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作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气孔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 ‎8.D ‎9.C [解析] ①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正确;②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绿素,正确;③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则变蓝的是Ⅰ绿叶的见光部分、Ⅱ叶绿色部分,因缺少二氧化碳,Ⅲ绿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变蓝,错误;④该实验可说明光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错误;⑤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的产物,正确。所以①②⑤正确。‎ ‎10.C [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在O~B段,随着光照增强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越来越强,A正确;在B点时,天竺葵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在C点时,天竺葵植株光合作用最强,但积累的有机物不是最多,C错误;在D点时,天竺葵植株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可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部位,D正确。‎ ‎11.D [解析] 菜地积水过多,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时间过长会导致根烂掉而死亡。所以要及时排水,保证根的氧气供给,使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12.D [解析] 有机物是由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运输的。‎ ‎13.D [解析] DE段,释放的氧量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应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14.D [解析] 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11‎ ‎15.(1)C (2)水分、光、二氧化碳 B、C (3)呼吸作用 ‎ ‎(4)气孔 ‎[解析] (1)A叶片割断主叶脉,叶片的末端因为没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B瓶叶片不能见光,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会变蓝;C叶片见光,瓶内装的是清水,有二氧化碳,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瓶内装氢氧化钠,它吸收瓶内的二氧化碳,D瓶内没有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C叶片滴加碘液全部变蓝。‎ ‎(2)A叶片割断主叶脉的上端和末端作对照,变量是水分;B、C作对照,变量是光;C、D作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装置甲能探究水分、光、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B、C进行对照。‎ ‎(3)D瓶内无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减少,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红墨水会向左移动。‎ ‎(4)气孔是散失水分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16.(1)D、E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2)叶绿素 (3)水 ‎ ‎(4)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他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 ‎[解析] (1)若D和E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3)叶片主叶脉切断后水分无法从根部运输到伤口之上的部分,造成伤口上方的部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若B、E对照,可以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①重复进行此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③选用其他斑叶植物上的叶片进行相同实验。‎ ‎17.(1)3 叶肉 背光面 (2)4 气孔 6 线粒体 ‎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 ‎(4)把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到两个大锥形瓶内,一个大锥形瓶用黑纸片遮光,一个不做任何处理,同时放在光下4~6小时,然后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解析] 由题图可知,1是上表皮,2是叶脉,3是叶肉,4是气孔,5是下表皮,6是线粒体,7是液泡,8是叶绿体。‎ ‎(1)图甲3叶肉细胞构成了叶的营养组织。Ⅰ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排列紧密,Ⅱ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排列疏松,所以Ⅱ侧表示叶片的背光面。‎ ‎(2)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菠菜水分的散失主要通过图甲中的4气孔进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图乙中的6线粒体。‎ 11‎ ‎(3)制作菠菜表皮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正确的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4)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唯一的变量是光,实验设计思路如下:把新鲜的菠菜叶平均分到两个大锥形瓶内,一个大锥形瓶用黑纸片遮光,一个不做任何处理,同时放在光下4~6小时,然后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11‎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