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2)》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节 海洋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海洋环境问题的种类。2.理解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3.理解海洋生态破坏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4.理解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一、海洋环境问题 ‎1.分类 ‎2.海洋环境污染 ‎(1)主要来源 ‎(2)集中分布:大型港口、⑦工业城市及⑧河口附近。‎ ‎(3)危害:危害海洋生物,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作用损害人类自身。‎ ‎(4) 石油污染 ‎3.海洋生态破坏 ‎(1)成因:人类不合理的⑪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2)表现 a.海岸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的开发→破坏海岸⑫湿地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b.红树林和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受损→海洋生物⑬多样性减少。‎ c.⑭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d.近岸海域污染严重→⑮赤潮等生态灾害频繁发生。‎ ‎4.海平面上升 ‎(1)成因:全球⑯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融化、上层海水⑰热膨胀等。‎ ‎(2)危害 a.直接淹没一些地势较低的⑱沿海地区,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资源等。‎ b.加剧⑲风暴潮、洪涝等灾害的威胁,引起海水内侵、⑳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上升。‎ c.影响海岸带地区的渔业资源,破坏珊瑚礁、红树林、海岸沼泽和湿地等生境。‎ 二、海洋环境保护 ‎1.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2.加强污染源的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3.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 11‎ ‎4.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5.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思维活动 ‎1.海洋污染物是通过什么途径危害人类自身的?‎ 答案 海洋污染使海洋渔业减产,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2.怎样才能预防赤潮的发生?‎ 答案 主要是减少工业、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海水养殖过程中的废物排放,尤其是减少其中的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类。‎ ‎3.“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保护海洋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宣传海洋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自己的海洋环保意识。‎ 探究点 海洋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探究活动 读“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港口附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2)b港口日益严重的石油污染会产生哪些危害?‎ ‎(3)有人说在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a港口发生赤潮的频率要高于c港口,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 ‎(4)近年来,海平面上升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你认为海平面上升对b港口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 (1)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的石油渗漏和溢出;农业生产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核电站排出的核废料和冷却水等。‎ ‎(2)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海岸环境退化。‎ ‎(3)不对。赤潮的发生需要适宜的温度范围,a港口纬度高于c港口,海水温度较低,发生赤潮的频率要小于c港口。‎ ‎(4)淹没沿海低地和滩涂,致使某些港口设施丧失功能。‎ 反思归纳 海洋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对比 11‎ 主要原因 危害 海洋污染 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包括采油采矿、海洋捕捞、海上运输、倾倒港口航道疏浚物、核废料深海存储以及海滨旅游业所产生的垃圾 ‎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鱼虾和贝类因缺氧而大量死亡;②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威胁人类健康;③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④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 海洋生态破坏 ‎①海洋污染物过量,海洋污染严重;②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过量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如过度捕捞);③全球海平面变化,主要是海平面上升,外来物种入侵 ‎①使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②使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珍稀、濒危物种灭绝;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当地物种消亡,生态结构失衡,最终爆发生态危机 ‎[方法技巧] 表解赤潮的成因 迁移应用 北京时间‎8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些“死亡地带”,在这些海域的海水中几乎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氧。美国弗吉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罗伯特·J·戴尔兹说:“我们必须弄清楚,缺氧不是个局部问题,而是个全球性问题,已给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世界海洋“死亡地带”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2)简述世界海洋“死亡地带”的分布规律及防治措施。‎ 答案 (1)油轮石油泄漏;远洋运输、捕捞等排出的生活污水;某些工厂倾倒的工业废弃物。‎ ‎(2)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远洋航线沿线和渔业资源丰富海域(渔场)。‎ 防治措施:进行国际合作,制定国际公海海域相关法规,加强国际公海海域的环境管理;防止油轮泄漏,控制向国际公海海域排放各类废弃物。(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 (1)海洋污染主要是由农业生产、人类的生活、核电站的冷却水以及海洋运输等原因造成的。(2)由上面分析可知,最严重的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和海运线上的海运事故造成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国际合作以及防止海运事故的发生。‎ 11‎ 杀人鲸的学名叫“逆戟鲸”,又叫“虎鲸”,其杀人外号是由英文“Killer whale”翻译而成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了一项研究:杀人鲸正濒临生存危机,这种危机并不是来自海洋中某些生物的威胁。研究报告显示,北极海域的杀人鲸体内含有大量人工化学有毒物质,现已成为北极“中毒”最深的动物。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杀人鲸中毒的物质主要来自(  )‎ A.城市垃圾 B.核电站排出的冷却水 C.石油泄漏 D.工业生产 ‎2.杀人鲸“中毒”会导致(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人类健康受损 ③海洋污染 ‎④赤潮爆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D 2.A 解析 该题组以杀人鲸“中毒”事件为背景,考查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和海洋污染的危害。第1题,“体内含有大量人工化学有毒物质”是题眼,说明导致杀人鲸“中毒”的主要物质来自陆地上的工业生产。第2题,杀人鲸“中毒”是海洋污染的结果;赤潮爆发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且北极地区纬度高,水温低,不利于藻类物质短期内大量繁生。‎ 北极圈里的爱斯基摩人看着不断融化的冰川,高兴得手舞足蹈;而远隔数万千米的图瓦卢人,却日夜难眠,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就像一个个巨型炸弹,随时都会将他们轰入海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爱斯基摩人“手舞足蹈”最主要是因为(  )‎ A.冰川下沉睡了数千万年的矿产将会带给他们更加富裕的明天 B.气候变暖,生活更舒适 C.可以拥有更多的淡水资源 D.渔业资源增加 ‎4.图瓦卢人“日夜难眠”的最主要原因是(  )‎ 11‎ A.气温升高炎热难耐 B.陆地面积缩小 C.风暴潮加剧 D.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答案 3.A 4.B 解析 第3题,冰川融化将使埋藏在冰川下的矿产资源“出露”,容易开采。第4题,极冰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将海拔较低的图瓦卢淹没。‎ ‎5.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我国东部沿海海域发生了多起“赤潮”事件,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因水温太高而死亡 B.因过度缺氧而窒息死亡 C.因缺乏围栏保护而中毒死亡 D.因船舶漏油污染海域而死亡 答案 B 解析 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他海洋生物因缺氧而死亡。‎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海洋经济总产量达31 620.7亿元。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也在降低,且已向我们拉响了红色警报。‎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南方近海水域示意图。‎ ‎(1)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沿海赤潮时有发生,A、C两海区中,赤潮相对多发的海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防我国近海赤潮危害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答案 (1)多优良港湾;海域广阔(或滩涂宽广);海洋资源丰富 (2)C 废水排放量大;表层海水温度高 ‎(3)实行清洁生产(或推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废水的综合利用;实施污水的达标排放;禁止含磷洗涤剂的销售与使用;加强依法治污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预报体系(答对4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我国沿海地区为背景。针对我国沿海的海洋环境问题,主要考查赤潮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和减轻赤潮危害的有效措施。‎ ‎ [基础过关]‎ 读“三角贸易示意图”,完成1~2题。‎ ‎1.海域①~④中,石油污染较严重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受石油污染的影响,上题中的海域(  )‎ ‎①海洋生态遭受破坏 ②海岸环境遭受污染 ③爆发赤潮 ④洪涝灾害加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第2题,爆发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洪涝灾害加剧是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当河流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据此完成3~5题。‎ ‎3.咸潮危害最易发生在(  )‎ A.过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的地区 C.河流入海口地区 D.多台风的地区 11‎ ‎4.以下措施中,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全部栽种耐盐碱的作物 D.减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作水源 ‎5.当河流咸潮发生时,除造成淡水短缺外,还可能引起的生态问题是(  )‎ A.三角洲海岸被侵蚀 B.地面沉降 C.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加剧 D.发生赤潮 答案 3.C 4.B 5.C 解析 第3题,咸潮是由于海水倒灌进入河流入海口地区而产生的,所以河流入海口地区最易形成咸潮。第4题,咸潮是由于海水倒灌进入河流所致,所以上游水库适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的入海水量,可以减缓咸潮的危害。第5题,咸潮发生时,海水沿河道上溯,造成河流水和河流两岸地下水变咸,引起淡水短缺,同时加剧土壤的盐碱化。‎ ‎6.1953~1970年,日本的“水俣病”产生的原因是(  )‎ A.汞污染 B.食物中毒 C.海水富营养化 D.镉污染 答案 A 解析 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工厂排出含汞的废弃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人类中毒而死亡。‎ 阅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阴影部分是某海洋污染物分布图。这种污染物最可能是(  )‎ A.石油 B.塑料 C.化肥 D.重金属 ‎8.这种污染物除了会造成海洋动物大量死亡外,还会(  )‎ ‎①破坏海滨娱乐场所 ②造成海岸环境退化 ③造成珊瑚死亡 ④使海水富营养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7.A 8.B 11‎ 解析 该题组以海洋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海洋石油污染的分布及危害。第7题,图中阴影部分与世界主要航线一致,说明其为石油污染。第8题,石油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危害渔业生产,破坏海滨娱乐场所,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但并不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 ‎9.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油轮在①处搁浅,造成7 000吨原油泄漏,污染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附近的海域和海岸,导致大量鱼类死亡。‎ 材料二 南非两个岛的近20万只非洲企鹅因沾上被油轮泄漏的石油而面临生命危险。‎ ‎(1)材料中所说的石油泄漏事故发生在由世界石油主要供应地驶向主要消费地的两条石油运输线上,这个石油供应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字母“A”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________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_______和________。‎ ‎(3)如果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________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东波斯湾沿岸 标注略。‎ ‎(2)马六甲 日本 中国 ‎(3)西 因油膜覆盖,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而死;海水严重污染,使鱼类中毒死亡 ‎(4)沿海水域 海上航道沿线 沿海石油开采,石油工业发达,海洋污染严重;海上石油运输过程中油船泄漏等现象时有发生 解析 本题以石油污染水域图和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海上石油污染的相关知识。第(1)题,波斯湾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输出地。第(2)题,马六甲海峡是日本海上石油运输的必经之地,被其称为“海上生命线”。第(3)题,北印度洋冬季(北半球),海水自东向西运动;致使鱼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海水中缺氧。第(4)题,观察图可知,世界石油污染水域主要在沿海水域及海上航道沿线附近。‎ ‎ [能力提升]‎ 11‎ ‎10.目前海洋污染治理的重点是(  )‎ A.海上石油泄漏 B.沿海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 C.排入海洋的工业废水 D.排入海洋的生活污水 答案 A 解析 石油污染是世界性的海洋污染,是入海各种污染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1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B.石油污染和赤潮 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 答案 C 解析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随着开发建设大潮,沿海而建的一处处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始不同程度地“蚕食”着海岸带,下列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带来的问题的是(  )‎ A.破坏海防林,加剧台风、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危害 B.毁坏滩涂 C.大量废弃物直接排入海湾,加剧海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D.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 答案 D 解析 海岸带的开发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它们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 ‎13.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的是(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答案 D 解析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油污处理方法是先利用麦秆、泥炭等物质吸收,再集中处理。‎ ‎14.下列活动可能造成海洋污染的一组是(  )‎ ‎①陆地上的农耕业 ②偶发的油轮泄漏 ③铺设海底电缆 ④核电站冷却水排放 ⑤港口工程建设 ‎⑥舟山渔场春季休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11‎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 海上污染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源于陆地上生产活动,如倾倒废弃物,港口建设时排放污染物,核电站排放的冷却水;陆地农耕业中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随径流入海。二是偶发性的海上石油泄漏。舟山渔场休渔是为了让鱼类更好地繁殖生长。‎ ‎15.‎2011年8月13日,壳牌石油公司英国分公司一处位于北海海域的油田发生漏油事故。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陆地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海洋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目前最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是________。‎ ‎(2)该海域泄露的石油向东北方向扩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北海渔场,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石油泄露可能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哪些影响?‎ ‎(4)海洋环境保护要遵循____________原则、以防为主原则、统筹兼顾原则和____________原则。‎ 答案 (1)生产活动 生活垃圾 石油污染 ‎(2)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风带的影响 ‎(3)寒暖流交汇;水域浅、光照充足、饵料丰富;位于温带海域 河口处覆盖海面,隔绝空气,鱼类窒息死亡;鱼类、贝类中毒死亡;鸟类死亡。‎ ‎(4)可持续发展 国际合作 解析 第(1)题,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陆上的生产活动与生活垃圾,其中石油污染是目前最严重的污染源。第(2)题,从洋流流向与风向两方面考虑泄漏石油的扩散方向。第(3)题,北海渔场的形成与寒暖流交汇、大陆架浅海海域及温带水区等因素有关。此次石油泄漏会使鱼类中毒、窒息死亡,导致渔业减产。第(4)题,保护海洋环境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国际合作、预防为主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 ‎[案例探究]‎ ‎16.读“某时我国某些海湾、河口污染情况统计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上述海湾河口最不易发生赤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辽东湾和长江口油类污染物及无机氮污染物标准指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生产 生活 胶州湾 (2)油类污染物标准指数,辽东湾比长江口高,其原因是辽东湾较封闭,污染不易扩散,而长江口较开阔,污染物易扩散。无机氮污染,辽东湾则比长江口的少,生活污水、农田氮肥是氮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江流域面积广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氮水的污染较重;而辽河流域面积小,流域内农业相对不发达,人口密度也小,氮的污染物相对较少。‎ 1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