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word学案

ID:1156587

大小: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6-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雀东南飞(并序)》学案一、教学目标:1、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2、加深理解赋、比、兴和浪漫主义手法在抒情上的艺术效果。3、落实实词,侧重于一词多义、偏义复词、古今异义。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清叙事诗的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2、难点:学会通过赏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三、相关资料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2、“乐府双璧”本诗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选自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叙事诗,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汉乐府:乐府是汉朝设立的专门采集民间歌谣加工整理的机构,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就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是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四、《孔雀东南飞》简介: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故事结尾与其它中国民间文学几成千篇一律,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两人合葬,林中化鸟。五、字词归纳(一)、字、词落实1、一词多义谢家来贵门:辞别始适还家门:出嫁谢阿母谢媒人:谢绝适处分适兄意:依照多谢后世人:告诉适得府君书:刚才何乃太区区:愚拙君既若见录:我区区见(例:见笑、见谅)感君区区怀:真情挚意渐见愁煎迫:被2、古今异义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可怜体无比:可爱不久当归还:回来本自无教训:教养主薄通语言:话语处分适兄意:处理 郁郁登郡门:繁盛的样子叶叶相交通:交叠相通3、偏义复词①昼夜勤作息②勤心养公姥③我有亲父兄④逼迫有弟兄⑤其日牛马嘶⑥我有亲父母公姥、作息、父兄、牛马、弟兄、父母4、通假字取:娶;帘:奁;纫:韧;丁宁:叮咛;藏:脏5、“相”的用法:A、相,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称代“你”“我”“他”“之”等等。如: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代“你”)②及时相遣归(代“我”)③还必相迎取(代“你”)④好自相扶将(代“她”)⑤嬉戏莫相忘(代“我”)⑥誓天不相负(代“你”)⑦不得便相许(代“你”)⑧登即相许和(代“它”)⑨蹑履相逢迎(代“他”)⑩怅然遥相望(代“他”)⑾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B、相,副词,表示互相,彼此。如:①相见常日稀②久久莫相忘③六合正相应④叶叶相交通⑤枝枝相覆盖⑥仰头相向鸣⑦黄泉下相见C、相,名词,命相,相貌。如:儿已婚薄禄相6、“自”的用法“自”作“”自己解释外,还可作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诗中的“自”字解释如下:①我自不驱卿(本)②本自无教训(本是)③自可断来信(即)④葳自生光(且,还是)⑤自名秦罗敷(其)⑥自名为鸳鸯(其)⑦好自相扶将(亲自)⑧物物各自异(助词,无义)六、综合能力测试1、《孔雀东南飞》产生于公元三世纪,最早被收入南朝陈徐陵所的,原题为,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全诗357句,1785字。它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并称为“乐府双璧”。2、这首诗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手法,它在诗中的作用是。3、这首诗中突出地运用了夸张和渲染手法的有两处,一处是在兰芝离开焦家时,着意写,它的作用是;一处是在刘兄逼婚后,着力写,这是为了。4、诗的结尾写兰芝、仲卿合葬后的情况,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这样写,表达了。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是A.十六诵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 何乃太区区(愚拙,凡庸)B.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伏惟启阿母(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套词)C.生小出野里(乡间)好自相扶将(服侍)D.感君区区怀(一点点)卿可去成婚(结婚)6、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写兰芝离家前的“严妆”一段,运用“赋”的手法作铺陈渲染。B.诗歌末段表达诗人的强烈愿望,是全诗故事情节的高潮。C.《孔雀东南飞》开头一句运用古代民歌起兴手法,引出故事,统摄全诗。D.兰芝自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运用互文手法,强调兰芝聪明能干,富有教养。七、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①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分)答:                                                                      ②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2分)答:                                                                      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6分)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请分别指出词中“春花秋月”、“雕栏玉砌”、“朱颜改”的含义。答:                                                               (2)、为什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人称道?请简要分析。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鹄飞。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1)、这两首诗就体裁而言属于近体诗中的        ,就内容而言属于        。(2)、这两首诗表现的共同思想内容是什么?答:                                                                          (3)、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答:                                                                           《孔雀东南飞》学案练习参考答案综合能力参考答案1、《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长篇叙事《木兰辞》2、托物起兴提摄全篇,引起下文3、她的装束,衣履服饰,姿态容颜表现她冷静、镇定、外柔内刚的性格太守家迎娶的排场表现兰芝的身份,反衬她的悲惨命运,加强悲剧气氛4、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5、D6、B鉴赏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①明确: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②明确:通过诗一般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为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2、答案:(1)、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雕栏玉砌:“雕栏玉砌”指代旧日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美富的东西。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2)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力度。(简介: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李煜在他41岁生日那天命人演奏《虞美人》,因为词中明言“故国”、“雕栏玉砌”,宋太宗闻知后,觉得它有故国之思,赐牵机药毒死他。因此,这词便成了李煜的绝笔。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形象性的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3、答案:(1)、绝句 怀古诗(咏史诗)(2)、感慨昔盛今衰,朝代变迁、历史的沧桑变迁、并讽喻现实,希望编译者能吸取经验教训,不要重蹈覆辙。(3)、相同点:两首诗都采用了对比反跌手法,把历史上得意君王的一场春梦,与现实显示出这一梦境的残破景象——为辉煌历史哀鸣的翻飞“鹧鹄”和为辉煌历史见证的“旧时”月亮,各自形成对比,共同传递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悲凉感;《越中览古》以“只今惟有”反跌一笔,振起全篇。《石头城》以“旧时月”暗转,隐隐反照的是东晋到南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不同点:《越中览古》由历史典故发轫,由昔向今延伸,侧重状昔日的繁华,引渡到现实情景,勾勒出一幅动态画面;《石头城》从今往昔推移,反方向运作,侧重描绘今之荒凉,定格于一个静态镜头。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