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word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17课《原毁》word导学案

ID:1070538

大小:2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原毁》活动单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见文言现象。2.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2、根据本文,了解“原”这类论辩文体的基本特点;3、学习文章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活动一、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唐河南河阳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昌黎:河北省昌黎的韩氏是望族。韩文公:死后谥“文”。韩吏部: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古文运动: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苏轼因此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活动二、释题:《原毁》是韩愈的“五原”(《原性》《原道》《原毁》《原人》《原鬼》)之一,“毁”就是诽谤、诋毁,“原”就是推究、探求,“原毁”就是探求诽谤滋生的根源。作者是有感而发:安史之乱后,唐朝执政者及世族大地主结党营私,而由于上层统治者求全责备,下层地主阶层很难登上政治舞台,即使得官,也“动而得谤”,屡遭排挤。面对这样的现实,韩愈写下此文,希望引起上层统治者的重视,抑制诽谤的滋生。活动三、整体感知(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各段写了些什么内容。)第一段,先提出古之君子待己“重以周”,待人“轻以约”的原则。然后分三层来论述。第一层先总论责己、待人的正确原则及其效果。责己“重以周”,所以自己不懒惰松懈;待人“轻以约”,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从于己、于人都有好处这一结果,肯定了古之君子立身处世的可贵精神。第二层,举例论证。古代的君子以圣人舜和周公为榜样,在比较中揣摩舜和周公之所以成为圣人的原因,去掉自身不如舜、周公的地方,保持、发扬接近圣人的优点。指出要采取“责”“求”“去”“就”等具体行动。最后以反问句“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作结。第三层,着重谈宽于待人。先从横的方面论对别人的宽厚:“取其一不责其二”,再从纵的方面说明古之君子“待人也轻以约”:“即其新不究其旧”。又写到古之君子只怕别人得不到为善益处的焦虑心情:“恐恐然惟惺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第一段先树起正面的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之滋生,要向古之君子学习,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也为下文破题作了铺垫。(板)古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 其责己也重以周:高标准、严要求其待人也轻以约:低标准、不苛求、与人为善第二段,写今之君子责人详,待己廉,与古之君子相反。本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先提出观点:“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作为古之君子的对立面,今之君子由于采取了责人待己的错误做法,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利。第二层谈待己“廉”,自己没有优点,没有本领,却自我满足,自欺欺人。第三层谈“责人详”,即对别人的优点和本领,视而不见或尽量贬低,以要求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第二段开始破题,摆出了“毁”的具体表现,谴责了“今之君子”嫉善妒能的恶劣行径。(板)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态度待己廉:低标准、无要求责人详:高标准、苛责人、惧人闻达(同第一段形成古今鲜明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对人求全——压制人才责己太宽——骄横自是第三段,破题目中的“原”,推究“毁”的思想根源。作者认为“毁”的思想根源在于“怠”与“忌”。分三层来论述。第一层先从道理上作理论性的概括:“怠”的结果自己不能进德修业,“忌”的结果害怕别人进德修业。第二层以破“忌”为主,作者用自身经历作例证,分析“忌”的心理及表现。第三层得出结论:“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由此引发感慨:读书人处于这样的环境,希望名誉光大,道德传扬,太难了!(板)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揭示不正之风的社会根源及危害第四段:阐明写作意图,把根绝毁谤提高到治国之道的高度来认识。作论的缘由韩愈把希望寄托在“将有作于上者”,即统治集团中有所作为的领导者,要他们破除世俗的偏见,不以社会的毁誉取人。这表达了韩愈个人的愿望,也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奋斗进取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愿望活动四:1、组内合作:小组内一名成员读文章第一段,其他人注意纠正(字音及断句)。2、组间合作:请一名同学朗读,其他人帮助纠正(字音、断句)3、全班齐读。针对朗读情况,教师对部分字音和断句再做适当强调。活动五:1、请同学交流翻译中出现的疑惑,共同解决。2、请同学分部分展示自己的翻译。活动六:文本研习,思考下面的问题。1、第一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一层从“古之君子……故人乐为善”,总论责己、待人的正确原则及其效果。第二层从“闻古之人有舜者……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 ,举例论证。第三层从“其于人也……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谈宽于待人。1、试分析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明确:第一段先树起正面的楷模,说明要根除诽谤之滋生,要向古之君子学习,待己、待人分别采取“重以周”、“轻以约”的正确态度,也为下文破题作了铺垫。活动七:文言知识整理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掌握常见文言现象。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滋生“毁”的根源及其危害;3根据本文,了解“原”这类论辩文体的基本特点;4学习文章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活动一:读。1、全班齐读。针对朗读情况,教师对部分字音和断句再做适当强调。活动二:译。1、请同学交流翻译中出现的疑惑,共同解决。2、请同学分部分展示自己的翻译。活动三:文本研习,思考下面的问题。1、第二段分为几层?各层的内容是什么?明确:三层,第一层从“今之君子则不然……故自取也少”,今之君子责人待己的做法及危害。第二层从“己未有善……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待己廉。第三层从“其于人也……吾未见其尊己也”,责人详。2、第二段同第二段的关系?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现实后果会是什么?明确:对比,揭示出当时毁谤成风的情况。对人求全——压制人才›责己太宽——骄横自是3、文的中心论点?(用原文回答)明确: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4、说出怠与忌的具体所指?本段所运用的论据有哪些?怠——自己不求进步(不能修)忌——害怕别人有进步(畏人修)理论论据: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事实论据:举例——称赞某人、批评某人 5、文中所举两次“语于众”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危害)是什么?明确:赞或批评一个人时,人们不是以这一称赞或,评的正确与否作出反应,而是按照与某一个人的关系而定。应者(要好的人、无利害冲突的人、畏惧他的人)、不应者表演不一样。由此形成恶劣的社会风气——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活动四: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1、鲜明的对比。“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构成贯穿全文的对比。古之君子,责备自己很重,很周全,要求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很随和,毫不苛求;今之君子,要求自己很低,要求别人却很苛刻。这中间,段与段,层与层都采用对比写法,古之君子责己“重以周”与待人“轻以约”,今之君子则相反。“重”与“轻”,“周”与“约”又构成具体的对比。古、今君子的具体行为亦构成对比。逐项对比,使问题的正反两面都得到淋漓尽致的阐发,作者的爱憎褒贬之情也愈益强烈。§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本文的重点并非是赞颂古之君子,而是抨击今之“君子”的责人详,待己廉,在于挖出其思想根源,因而文章对此着重予以论述。“毁”的思想有两方面,但主要是“忌”,文章对“怠”一笔带过,而着重分析了“忌”。§3、寓理于形。虽是说理文,但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的手法来讲道理。如语言描写,第一段穿插了古之君子责于己的话:“彼,人也……”如行为描写,“日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如情景描写,写作者当着众人的面评论某人为“良士”或“非良士”,众人或表态或不表态,其心情都是嫉妒。4,语言上采用并列双行的对称排比句式§取其一不责其二……,恐恐然……§举其一不计其十……,恐恐然……§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不若是,强者必悦于言,……活动五:文言知识整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