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共6套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单元检测卷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共29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悼念( ) 重荷( ) 自诩( ) 卷zhì( ) nuò( )言 ‎ 熟rěn(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炉火纯青 交头截耳 开怀畅饮 无懈可击 群英会萃 ‎ 公正不阿 乘风破浪 闭门造车 轰堂大笑 性命悠关 ‎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5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无题》)‎ ‎ (2)《夜雨寄北》一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 ‎ ‎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 ‎4.填入下列语段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云门山的主角是松树,与松树相伴的还有柏树和翠竹。 ; 。松柏连理,松竹相依,好一幅水墨风景画。‎ ‎①翠竹则在屋檐下,在小径旁 ②柏树或矗立山脚,或伸出岩缝 ③森森然,与松呼应 ④幽幽的,做些铺垫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爱因斯坦从与居里夫人二十年真挚友谊的亲身感受中,阐述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及其取得的科学功绩。 ‎ B.《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作者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 ‎ C.《悼念玛丽·居里》一文的作者是爱因斯坦。‎ D.《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是一篇颇具特色的答词,作者以海姆佗市的一则民间故事为框架,构思了一个荒诞而有趣的故事,巧妙而自然地将讲演要素融入其中,并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模仿西欧人讲话的风格,紧紧抓住了听众。 ‎ ‎6.根据情景把内容补充完整。(3分)‎ 今年岳阳楼景区推出的“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新春活动受到游客热捧,大年初一至初十有近万人“背”得岳阳楼免费门票。‎5月1日至‎5月7日,孔子故里曲阜也推出“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 针对这两个景区的新举措,某班级出现了两种不同声音。‎ 甲:我们不赞成这种做法。景区完全是拿传统文化作秀,纯属借背诵之名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达到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 乙:我们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 ‎ ‎ ‎ ‎7.名著阅读。根据你对《简·爱》的了解,回答问题。(6分)‎ ‎(1)《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 。《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 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成书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2分)‎ ‎(2)简·爱一无 ,二无 ,三无 ,在物欲横流的功利社会里,世俗有足够鄙视她的理由。但简·爱 7‎ 自尊、自强,她坚定且近乎固执地认为所有的人生来都是 的,她有权追求她想要的生活及幸福。(2分)‎ ‎ (3)“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相貌平平、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上帝没有那么做,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彼此平等——本来就是如此。”这是简·爱在小说中的一段精彩的表白,你能从中读出什么?(2分)‎ ‎ ‎ 第二部分(共31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 ‎①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泊桑致以崇高的敬意。‎ ‎②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泊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 ‎③《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 ‎④莫泊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做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 ‎ ‎⑤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 ‎8.作者在第③④⑤段中,是从哪些方面对莫泊桑进行高度评价的?(多选,填序号)( )(4分)‎ A.外貌 B.作品 C.勇气 D.才气 E.喜好 ‎ ‎9.莫泊桑初入文坛便能“跻身于大师的行列”,请你以第②段的描述为依据说说他具备了哪些优秀品质。(2分) ‎ ‎ ‎ ‎10.阅读第③段,简要说出莫泊桑的作品具有哪些特点。(3分)‎ 7‎ ‎(1) ;(2) ;(3)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 宜将寸草报春晖 ‎【印度】拉朱雅沙尔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不论是富有,还是贫穷;是伟岸,还是矮小;是博学多才,还是目不识丁;是飞黄腾达,还是一生潦倒。他们,都一样地为我们的生活含辛茹苦,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换取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这样一位母亲,她的小女儿不幸患了白血病,必须抽掉身上坏死的血液而换上新鲜、健康的血液。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凡的母亲,毅然把自己的血液一滴一滴地输给女儿。为了女儿能够留几天笑语给这个世界,能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她整整输了八年!女儿的脸色由惨白转为红润,而母亲的面色却由红润转为惨白。还有一位母亲,她的两个孩子在水边玩耍,不小心,一同掉进水中,母亲闻讯赶来,看到在水中挣扎的孩子,一头扑进了水里,奋力把两个孩子顶出了水面,孩子得救了,可她却永远沉到水底。她从来没游过泳,也不会游泳,为什么会有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呢?因为在母亲的心目中只有孩子!‎ ‎“十月怀胎”,或许是母亲的天职,然而,自从我们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有哪一点、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点、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奉献呢?‎ 千千万万的父母,千千万万的奉献,千千万万的牺牲哪!千千万万的儿女又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禽兽尚且有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作为至灵至性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呢?面对苍天,面对高山,面对大海,我们都应记住: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中国的孔子早就指出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孔子看来,只养不敬,无异于饲养犬马。那么,朋友,茶余饭后,你是否能陪老人说说话,驱散老人的一份孤寂呢?节假日,当你带着夫人、孩子逛公园、进商店时,你是否也能搀着老人一起分享节日的喜悦呢?当父母病在床上时,你是否能及时地送去你作为儿女的一份体贴的温情呢?如此等等,或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了不得?然而,我却认为,这才是对父母一种实实在在的孝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尊老爱幼,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朋友们,最后我建议,让我们一道重温中国的一首古老歌谣,从中再次领悟一番父母对儿女春天般的厚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我们都拥有一颗孝心!‎ 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 ‎(原载于《演讲与口才》,有改动)‎ ‎1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上文中选出相应的成语。(6分)‎ ‎(1)忍受辛苦。( )‎ ‎(2)比喻用尽心血。( )‎ ‎(3)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 ‎(4)旧时比喻人骤然得志,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 ‎(5)学问广博,有多种才能。( )‎ ‎(6)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 ‎12.讲演稿的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能达到什么效果?(1分)‎ 7‎ ‎ ‎ ‎13.概括文中所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的要点。(2分)‎ ‎ ‎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美哉,嵇康之死 王 明 ‎①翻开《晋书》,跌入一个玄乎晕乎的时代。那时的太阳,日落比日出更美;那时的生命,死比生更亮。‎ ‎②公元二百六十二年一个夏日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将洛阳东市刑场染成橙色。风儿轻轻,琴声悠扬,围观的人群屏气慑息,旁听着神秘的旋律生命的绝响。抚琴人是被司马昭画了红圈的魏晋名士嵇康。‎ ‎③《魏氏春秋》记载“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晋书》说他“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两个记载差不多,《晋书》又多了一个细节,嵇康回过头从容地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就在这一刻,嵇康忽然想起一件事,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嵇康曾得《广陵散》于一个隐者,并允诺不再他传,后来袁孝尼等人想学都被回绝。嵇康活得坦荡,走得潇洒,他没有过多的牵挂,只是想到《广陵散》将要失传感到有点遗憾。嵇康这极富诗意极具美感的临终一叹,将生命的旗帜插上了人类美学的高山之巅。‎ ‎④嵇康生得很美。嵇康无论是身材仪表还是气质风度都美妙绝伦,是一个不用打扮就能倾倒天下的美男子。嵇康的美不只在外表,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挺如松,劲如竹,坚如石,傲如山,洁如玉,清如水。‎ ‎⑤嵇康活得很美。他的诗文书法琴艺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是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式学者。嵇康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他崇尚自然,怡悦山林,追求恬静闲适超然自在。嵇康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大师,他的诗气峻辞清,立意高远;他的文章气势磅礴,深刻犀利。嵇康精通音律,是当时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和演奏家,他写的《琴赋》,特别是洋洋七千言的《声无哀乐论》,鼓吹自然和谐,呼唤心灵回归,在当时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大论辩中独树一帜。‎ ‎⑥嵇康“志趣非常”,一身雅好,最怪的是他喜欢俗活儿——打铁。《晋书》说“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嵇康在锻铁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的纯青的灵魂铮铮的铁骨!炉火通红,力智交辉,锤声铿锵,汗香四溢,嵇康打铁美得如画如诗。就在嵇康打铁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司马昭的宠臣钟会突然来访。嵇康懒得理他,连头都没抬,钟会尴尬了一会儿动身要走,嵇康问话了,很幽默:“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得也很机巧:“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件事让钟会耿耿于怀了一辈子。鲁迅说“这也是嵇康杀身的一条祸根”,祸就祸在嵇康得罪的不是一个君子而是一个小人。‎ ‎⑦嵇康死得很美,他的死因美得让人羡慕让鬼嫉妒。‎ ‎⑧嵇康因思想而死。嵇康玄学思想的核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汤武而薄周孔”。这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他的芒刺直指以周公自居的司马昭和被统治者当做幌子的虚伪礼教。嵇康的社会理想是“不以天下私亲,宁济四海蒸民”。他向往唐虞社会及其之前的公天下,这就把唐虞之后“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的罪恶统治都否定了,从而使自己处在了社会批判者的立场上,嵇康的仙山琼阁因有百姓安乐而美丽动人,他的乌托邦理想因超越历史而虚无缥缈。浪漫在于此,悲剧也在于此。‎ ‎⑨嵇康因拒绝做官而死。……‎ ‎⑩嵇康因替朋友鸣不平讲真话而死。……‎ 嵇康死得很美,从大牢到刑场直到死后百余年间,在历史的时空留下了迷人的魅力。‎ 嵇康入狱后,人们奔走呼号竞相营救。《世说新语》说“豪俊皆随康入狱”‎ 7‎ ‎。司马昭有点犯傻,他想不通,已是死囚的嵇康怎么还有心思在狱中写诗,更想不通还有那么多人无意于他的官场却很乐意陪嵇康蹲牢房。司马昭有点心慌有点犹豫,还有点酸溜溜的嫉妒。就在这时钟会开口了:“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贤去之。康、安宜除之,以淳风俗。”钟会对司马昭的心思摸得很透,短短几句话就结果了曾怠慢过他的打铁佬——嵇康。‎ 据《晋书》记载:“康将临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三千学子聚集刑场为嵇康请愿,在中国杀戮史上还是破天荒。‎ 司马昭双手沾满了鲜血,最令人切齿的莫过于杀害嵇康。《晋书》说“海内之士,莫不痛之”,从朝野之士到闺阁中人都在怀念嵇康。其中,说得最深刻的是袁宏的妻子李氏《吊嵇中散文》中的一句话:“理极滞其必宣!”写得最美的是向秀的《思旧赋》, 就连还在司马昭身边做官,嵇康与之绝了交的山涛也写文章盛赞嵇康。人们对嵇康的怀念心祭成为两晋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据考,神秘的《广陵散》并未失传,悠扬的琴声依然在天地间回荡。绝响永恒为不朽,死亡升华为美丽:这是对人生的叩问、对生命的超越!‎ ‎(本文有删改)‎ ‎14.结合全文概括嵇康的美。(4分)‎ ‎ ‎ ‎15.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就在嵇康打铁打得兴高采烈的时候……‎ ‎ ‎ ‎16.面对三千太学生的请愿以及“从朝野之士到闺阁中人”对嵇康的怀念,司马昭会有怎样的内心活动呢?请结合相关内容作简要描摹。(4分)‎ ‎ ‎ ‎17.请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3分)‎ ‎ ‎ 第三部分(共40分)‎ ‎18.作文。(40分)‎ 题目:成长,因 而美丽 要求:①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 参考答案 ‎1.dào hè xǔ 帙 诺 稔 ‎2.‎ 错别字 截 会 轰 悠 改 正 接 荟 哄 攸 3. ‎(1)夜吟应觉月光寒 (2)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 C ‎5.B ‎6.景区的做法除了能够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外,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文化,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7‎ ‎7.(1)夏洛蒂·勃朗特 现实主义 ‎ ‎(2)显赫的家世 傲人的财富 出众的容貌 平等 ‎(3)简·爱在极力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但也透露出她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意。‎ ‎8.B D ‎9.谦恭(谦虚)、勤奋好学。‎ ‎10.(1)内容丰富多彩;(2)手法精湛绝妙;(3)思想深刻。(认真阅读第③段,分条总结即可。)‎ ‎11.(1)含辛茹苦 (2)呕心沥血 (3)目不识丁 (4)飞黄腾达 (5)博学多才 ‎ ‎(6)天经地义 ‎12.结尾处引用孟郊的《游子吟》,可谓水到渠成,卒章显志,使文章余音袅袅,意味深长 ‎13.一位母亲为女儿输血八年。 一位母亲为救她的两个落水的孩子而毅然献身。‎ ‎14.①死时很美(美在从容面对死亡或美在“康临刑自若,援琴而鼓”);②生得很美(美在外表和人格魅力);③活得很美(美在多才多艺);④志趣非常(美在喜欢打铁);⑤死因很美(美在玄学思想和社会理想,美在不与统治者同流,美在敢为朋友讲真话);⑥死得很美(美在死前人们竞相营救、三千学子“请以为师”);⑦死后很美(美在人们的怀念心祭)。‎ ‎15.①“兴高采烈”的意思是兴致高、情绪热烈,这里是写嵇康打铁打得专心致志、兴致高昂、神采飞扬的精神状态;②前文重在描“形”,此处重在绘“神”,这样绘声绘色的描写,使嵇康的形象鲜活起来;③嵇康打铁的兴高采烈与下文懒得理钟会形成对比;④表现了嵇康的生活之美、志趣之美。‎ ‎16.(答案略)关键信息提示:‎ 恼怒:本想在光天化日之下处死嵇康,吓唬不听话的读书人,却引得太学生请愿、人们怀念,司马昭非常恼怒。‎ 坚决:为了维护统治、礼教、尊严,司马昭杀意坚定,不为所动。‎ 尴尬:面对太学生的请愿,司马昭进退维谷、左右为难,不接受民意则逆民心,如果接受则无疑自打耳光。‎ 后悔(悔恨):后悔明目张胆杀嵇康,后悔杀了嵇康使自己落得个坏名声,后悔“以周公自居”却杀害了嵇康这个大名士。‎ ‎17.含义:《广陵散》当然已经失传了,“并未失传”“依然在天地间回荡”的是嵇康的精神气质。因为他崇尚自然的那份超然自在,不与统治者同流的名士风度,“公天下”的社会理想,这些精神气质和人格魅力被传承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后人。作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内容上)点明中心,深化主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嵇康的精神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嵇康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让人回味无穷。‎ ‎18.【思路点拨】弄清命题。本题属于半命题作文题。相较于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了同学们更大的选择空间,更有利于同学们发挥想像力和自身优势,写出更能展示个性的考场佳作。‎ 补题选材。本题补充完整了标题,实际也就是确定了选材的方向,所以补题和选材是一体的。补题的原则是:一、补充的标题要顺情合理;二、补题后的题目要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三、补题的角度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可说的角度,便于下文的选材、组材。譬如可以填补“书香”“承担”“挫折”“拼搏”“约定”“变化”“钟情自然”等。补题的部分,可以从自身、周围人、大自然和抽象概念等角度进行选择。‎ 选择文体。“文体不限”‎ 7‎ ‎,给了同学们选择文体的自由,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写作文体,譬如善于写记叙文的,可以从记叙文角度,选择一个人物或者几个事件进行描述;譬如善于写散文的,可以从景物描写、思绪流荡、感悟人生等角度描述;善于写议论文的,可以旁征博引,援引事例和名言进行论证;善于编写故事的同学,可以构思情节曲折多变的小说等。只要你擅长,就一定可以写出精妙绝伦的好作文。‎ 例文:‎ 成长,因放弃而美丽 轻轻翻开案头的书页,在书页里夹着一张用桦树皮做成的书签,浅浅的原木色,淡淡的木香,透过书签进入我的脑海。成长是一条迷人的林荫小路,很多同龄人都疯狂地挤进重点中学,对着书山题海,把海一样的知识装进大脑里,而我却选择了一次次地放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读书,让成长萌生出另一种美丽!‎ 入小学时,在上乡下小学和城里实验小学间面临着一次选择,亲戚好友,包括老师都劝我,“上实验小学吧,城里学校环境好,教师水平高,学生素质高,你脑子不错,进城里准会成为尖子生。”听上去很有道理,可是看着表哥每天做不完的作业,沉重的书包压弯的肩膀,两只瓶子底厚的镜片,我想:不做尖子生,不做天才,做一条畅游在书海里的鱼不是挺好吗?于是,在我的坚持下,爸爸妈妈放弃了他们的想法,我顺利地进入一所距离爸爸工作地点不远的乡下小学上学。‎ 乡下的孩子,朴实可爱,没有那么多时髦的穿着,没有那么多时尚的话题,都是田间地头、电视上、书里的知识,耳濡目染,我听了许多,也记了数不清的笔记。有时候,我会带着几本喜爱的书,找同学们玩,同学们也倾其所有,带着我漫山遍野地跑,跑累了,就在小溪边、树上、山头,捧着一本书,几个人津津有味地一起读,这个念一段,那个比比划划地复述一点,一本书看得轻轻松松。有时候,谁家有了新书,就在周末邀请好朋友们一起去,你一本我一本抢着开开眼,而家里的大人会给孩子们准备一大扁箩好吃的,我们边吃边读,好不快活。‎ 就这样,在书海里,我和朋友们畅游了五年,转眼该升入初中了。‎ 这次因为爸爸调动工作,没有选择的余地,我跟着升入城里的双语中学。据叔叔说,这所中学住宿班出人才,走读班不出人才。妈妈问我想上哪种班,我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还是选择了走读班,这样可以每天回家,周末可以待在图书馆里读书,不比圈在校园里读课本强得多吗?‎ 于是,阁楼上,晚上做完了作业,这里就成为我静静读书的小天地;周末,图书馆里,总有我自由读书的快乐身影。探险的、科幻的、揭秘的、人生规划的等等,只要有兴趣,我就使劲读,书像一粒疯长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丰富了我的大脑。‎ 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拿奖,参加全国作文大赛拿奖,科技创新发明我的作品入围,各科成绩也从来没有落下过。‎ 是放弃,让我拥有这么长一段幸福而自由的读书时光。感谢放弃,让我的成长绽放另一种美丽!‎ ‎【点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小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具有真情实感,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写出了“成长,因放弃而美丽”。‎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