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共6套有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测试卷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共28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括号内。(5分)‎ 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zhèn( )奋。红紫烂màn( )的春天,活力充pèi( ),生气péng( )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yí( )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玄奘 岛欤 蓄养 B.弋壁 蔚蓝 干燥 ‎ C.戮穿 魔鬼 倒映 D.吹拂 磨蹭 抽搐 ‎ ‎3.填空。(3分)‎ ‎(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________,著名的气象学 、地理学 、教育家,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2)《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主要描述了沙漠里的两种奇怪现象,一是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 ‎4.名句默写。(9分)‎ ‎(1)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面边声连角起, , 。‎ ‎(3)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然则天下之事, , , ?‎ ‎5.名著阅读。(4分)‎ ‎(1)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从哪部作品中演绎出来的? ‎ ‎ ‎ ‎(2)《水浒传》中“智多星”是指哪一个人物?‎ ‎ ‎ ‎6.某校组织开展了“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5分)‎ ‎(1)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 (2分)‎ ‎(2)当今社会,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可有些考试中却建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以保持汉语的规范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3分)‎ ‎ ‎ 第二部分(共32分)‎ ‎(一)阅读文言文《河中石兽》,回答7-10题。(13分)‎ ‎ ‎ 6‎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阅十余岁 阅:__ _ (2)竟不可得 竟:___ ‎ ‎8.翻译下列语句。(4分)‎ ‎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 ‎ ‎ (2)众服为确论。‎ 译文: ‎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 ‎ ‎ ‎10.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3分)‎ ‎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8分)‎ 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①自然界的花儿不仅形态各异,颜色更是五彩缤纷,那么,鲜花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呢?原来,花瓣中含有各种色素,正是因为这些色素,才形成了花儿的五颜六色。 ‎ ‎②造就花儿色泽最主要的色素,叫做“花青素”,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在酸性溶液中,它呈现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比如一串红等。在碱性溶液中,它呈现蓝色,碱性较强,会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而当它处于中性环境的时候,则是紫色,比如桔梗花等。 ‎ ‎③更为神奇的是有些花的颜色可以一日三变,比如牵牛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粉红色,之后变成紫红,最后变成蓝色。究其原因,也是花瓣表皮细胞的液泡内pH值产生了变化。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花的颜色变化。 ‎ ‎④花青素虽然神通广大,但花的颜色并不全由它来控制,广泛存在于花瓣中的另一类色素是类胡萝卜素。这种色素 “色如其名”,呈现出的色彩类似胡萝卜的颜色。目前已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有600多种,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橙红色等。比如,黄色的迎春花花瓣内色素的主要成分就有类胡萝卜素。 ‎ ‎⑤此外,影响花朵颜色的色素还有类黄酮、醌类色素、甜菜色素等。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主要就是因为,不同植物花朵内的色素成分和比例都不同。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而绿色花,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 ‎ ‎⑥由此看来,花朵内的色素对花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色素并不是影响花色的唯一因素。花瓣组织结构的差异会影响对光的折射、反射,从而影响花朵颜色。同时生态因子也会影响花色,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养分含量,会影响花瓣细胞的pH值、酶、糖含量、花青素的稳定性等,进而影响花色素的合成或者导致有些花色素的分子结构改变,造成花瓣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6‎ ‎1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分)‎ A.自然界的花五彩缤纷,万紫千红,全是由它们各自花朵内的色素不同造成的。‎ B.牵牛花颜色一日三变的原因是牵牛花细胞液的酸碱度发生了改变,导致花青素随之变化而形成它的颜色变化。‎ C.花瓣里的色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醌类色素、甜菜色素等——对花的颜色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D.花瓣内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儿呈黄色、橙黄色、橙红色等。‎ ‎12.下列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花儿为说明对象,准确地传授了自然科学知识。‎ B.文章采用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清楚地介绍了花色形成的原因。‎ C.文章第④段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类胡萝卜素广泛地存在于花瓣中,并控制着花的颜色。‎ D.本文先分说后总说,层次分明,语言平实。‎ ‎1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去掉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3分)‎ A.花青素很调皮,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 B.目前已发现的类胡萝卜素有600多种,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橙红色等。‎ C.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主要就是因为,不同植物花朵内的色素成分和比例都不同。‎ D.由此看来,花朵内的色素对花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不过,色素并不是影响花色的唯一因素。‎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际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众所周知,超音速飞机要在几千米的高度飞行,直升机也至少要有十几米的高度才能飞行,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为了保证这种悬浮的可靠性和列车运行的平稳度,必须精确地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保证磁场稳定的强度和悬浮力,使列车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厘米的间隙。这个间隙是使用气隙传感器来控制的。‎ ‎⑥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⑦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N极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转过来了,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这样循环交替,列车就可以持续向前奔驰了。‎ ‎⑧‎ 6‎ 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列车和导向轨侧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当车辆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例如运行在曲线或者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来保持这一侧向间隙,从而达到控制列车运行方向的目的。‎ ‎⑨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火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⑩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而最小的半径也达到‎1300米,即使是高速行驶中的转弯,乘客也同样感觉平稳舒适。‎ 列车与轨道没有接触,安全制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磁悬浮列车的制动方式有三种:电磁制动、涡流制动、滑橇制动。当列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运行控制系统通过快速判断,对三种制动方式进行最优化选择,使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 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本文有删改)‎ ‎14.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解释“‘零高度’飞行”的含义。(2分)‎ ‎ ‎ ‎15.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 ‎ ‎16.根据文章内容,说说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2分)‎ ‎ ‎ ‎17.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2分)‎ ‎18.文章第段的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2分)‎ ‎ ‎ 第三部分(共40分)‎ ‎19.作文。(40分)‎ 以“ 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要求:‎ ‎(1)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2)阅读有关资料,详细了解事物的特点。(3)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说明要通俗易懂。‎ ‎ 参考答案 ‎1.振 漫 沛 蓬 疑 ‎2.D ‎3.(1)竺可桢 (2)“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楼 “鸣沙”‎ ‎4.(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3)但知其一 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5.(1)《三国演义》 (2)吴用 ‎6.(1)“正能量”‎ 6‎ 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 ‎(2)示例一:我赞成考试中适当使用网络语言,因为它来自生活,新颖、时尚。网络用语使文章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使汉语更加丰富,也能体现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示例二:我认为考试中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汉语传承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网络语言表达苍白,良莠不齐,所以应该规范使用汉语。‎ ‎7.(1) 阅:经过,过了 (2) 竟:终于,到底 ‎ ‎8.(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亊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9.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悚讶的结局,而且从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10.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11.A ‎12.B ‎13.D ‎14.指磁悬浮列车能够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的地方悬浮运行,且速度极快。‎ ‎15.①磁悬浮列车如何腾空 ②磁悬浮列车怎样行进 ③磁悬浮列车如何保障行驶安全 ‎16.转弯半径足够大;通过运行控制系统实现安全制动;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先进的隔离装置,防止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 ‎17.举例子 列数字 用具体的例子和准确的数据,说明了磁悬浮列车最大和最小转弯半径的长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转弯半径要足够大。‎ ‎18.示例:准确严密:“目前”限制时间,说明磁悬浮列车的隔离装置在当前这段时间内是最先进的,表达准确严密。‎ 生动形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轨道平铺在地面上,毫无遮拦的样子。‎ ‎19.【思路点拨】从作文题目来看,文章要以“我”的口吻来写物,其实就是变换一下人称,‎ 但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写说明文,而不是写成记叙文,注意说明方法的运用。‎ 例文:‎ 水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水。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我既是美丽的又是凶狠的,在人类的心目中我时而是天使,时而是恶魔。‎ 我能上天入地,流遍世界,拯救生灵,简直无所不能。太阳公公赐给我温暖,使我蒸发了,我感觉轻飘飘的,慢慢升上蔚蓝的天空,变成了一朵洁白无瑕的云朵,我高声欢呼:“我飞上天了!”风姐姐吹拂着我的身躯,我感觉凉飕飕的,我的身体一下子被冷却了,雷叔叔号叫了起来,我变成一滴滴莹润的雨点儿,投向了大自然的怀抱。我落在了一棵青翠欲滴的大树上,又一下子溜到了地面上,大树爷爷把我带到了地下,碰到了清澈见底的地下水,我大声高呼:“我到地下了!”过了很久很久,我终于重见天日,“咦,怎么这儿这么熟悉?这里是我的故乡吗?”没错,我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环游了人间、天上和地下,这一切真是太神奇了!‎ 无所不能的我会永远这样安分守己吗?不,我有时也很调皮,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在这个世界上随处都可以见到我的同胞,他们曾与我共患难,曾与我度过快乐的时光,但我们也会因控制不住自己而做出坏事——‎ 6‎ 洪水暴发。我们到处乱跑,跑到哪里,哪里便发生不幸。我痛恨自己的这种行为,可是人类也应该负点责任,人类乱砍滥伐,树少了,我不能去地下玩耍了,只能在地面上横冲直撞。我原本洁白的躯体现在也变得污浊起来,我气不过,便和泥土狼狈为奸,变成泥石流,掩盖村庄,破坏房屋…… ‎ 人类啊,我们会为你们付出自己的一切的,但是你们也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好好保护我们、合理利用我们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你们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点评】本文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入手,运用第一人称,形象而生动地引领读者了解了水的循环过程,并从利、弊两个方面说明它的作用,最后呼吁人类要好好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显示了小作者收集和整理写作素材的功底。‎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