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等待戈多(节选)1《等待戈多》的场景安排在一条乡间小路上,其意义是什么?参考答案全剧的场景安排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而“路”是供人们行走的,隐含着不确定性,这就暗示了剧中人物不可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只能做毫无希望的精神流浪者。2《等待戈多》的第二幕几乎是第一幕的完全重复,怎样理解这一重复现象?参考答案由于第二幕几乎是第一幕的完全重复,因此戏演完了,观众或读者却感到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结尾又回到开头,时间也好像没有向前流动。但实际上剧情的重复所取得的戏剧效果却是时间的无限延伸、等待的永无尽头,因而喜剧也变成了悲剧。3《等待戈多》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剧本有何不同?参考答案《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演出后引起轰动,连演三百多场。1969年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的评论家指出,从古典戏剧的三一律看,《等待戈多》能使观众明显感到时间的无聊和没有穷尽,动作的荒谬不连贯和地点的不可知。贝克特主张只有那些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纯正的艺术,他的确把情节和动作减到了最低的程度。剧中人物反复说那说了多次的话,做那做了多次的无聊动作,表现了作者的创作主张,显示了与传统戏剧的不同。1“戈多”代表什么?提示西方评论家绞尽脑汁,作出了各种解释。有的认为代表上帝,有的认为代表永生、理想、幸福等等。有人问作者,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2这部戏剧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提示要明确这部戏剧的主题,首先必须了解“戈多”表现什么。剧本中,主人公一再说要等待戈多,“直等到他来了为止”,但“咱们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也不知道,“没提出什么明确的要求”“一种泛泛的乞求”;甚至戈多什么时候来到什么地方见面,戈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不知道。那么戈多到底是什么呢,作者没有告诉我们。但是,从剧本设置的人物和剧情发展看,戈多还是有所象征的。剧中的主人公,最不堪忍受的是生活的既空虚又可恶:“我们腻烦得要死,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咱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权利?”“我他妈一辈子到处在泥地里爬!……瞧着垃圾堆!我这一辈子从来没离开过它!”剧本人物唠叨不停,做出莫名其妙的脱靴子、脱帽子的动作,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无事可做,而是用这些没用的话、无聊的动作表现自己的存在,表现对现实的回避。因此,戈多不过是支持主人公在那令人不满的现实中的渺茫的希望:戈多来了,“咱们得救了”。可是“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他们苦闷得想上吊,但他们又不能死,因为等待戈多。作品所要表现的是这样一个主题:人在这个世界中处于孤独无助的、恐怖幻灭而对自己的状况又无能为力的狼狈境地;人类就是这样,既难活,又难死;既有希望,又没有希望,而归根到底是没希望。1.正音应读不读涎水xiányán骁勇xiāoyáo混淆xiáoyáo挟制xiéxiá叶韵xiéyè携手xiéxí
机械xièjiè2.词语释义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人和事,为当今状况不佳而悲伤。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身的肉体远道探求佛教道理,后来也指为了真理不惜牺牲个人生命。多用褒义,个别也为贬义。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或娇弱,连风吹都禁不住。也指新生事物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大抵:大都,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或大概、要旨之意。3.词语辨析(1)竟然·居然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例:他没有料到小王竟然如此推崇李自成。居然:也可用于主语前面,有时语气略重。例:这么大声音,你居然没听见。(2)考查·考察考查: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例:考查成绩(业务、言论等),有时是年代、历史、文物等。考察: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时是人,如干部、工作人员等。同步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爱斯特拉冈走到台中,停住脚步,背朝观众。〕爱斯特拉冈美丽的地方。(他转身走到台前方,停住脚步,脸朝观众。)妙极了的景色。(他转向弗拉季米尔。)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干吗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爱斯特拉冈啊!(略停)你肯定是这儿吗?弗拉季米尔什么?爱斯特拉冈我们等的地方。弗拉季米尔他说在树旁边。(他们望着树)你还看见别的树吗?爱斯特拉冈这是什么树?弗拉季米尔我不知道。一棵柳树。爱斯特拉冈树叶呢?弗拉季米尔准是棵枯树。爱斯特拉冈看不见垂枝。弗拉季米尔或许还不到季节。爱斯特拉冈看上去简直像灌木。弗拉季米尔像丛林。爱斯特拉冈像灌木。弗拉季米尔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暗示咱们走错地方了。爱斯特拉冈他应该到这儿啦。弗拉季米尔他并没说定他准来。爱斯特拉冈万一他不来啦?弗拉季米尔咱们明天再来。爱斯特拉冈然后,后天再来。
弗拉季米尔可能。爱斯特拉冈老这样下去。弗拉季米尔问题是——爱斯特拉冈直等到他来了为止。弗拉季米尔你说话真是不留情。爱斯特拉冈咱们昨天也来过了。弗拉季米尔不,你弄错了。爱斯特拉冈咱们昨天干什么啦?弗拉季米尔咱们昨天干什么呢?爱斯特拉冈对了。弗拉季米尔怎么……(愤怒地)只要有你在场,就什么也肯定不了。爱斯特拉冈照我看来,咱们昨天来过这儿。弗拉季米尔(举目四望)你认得出这地方?爱斯特拉冈我并没这么说。弗拉季米尔嗯?爱斯特拉冈认不认得出没什么关系。弗拉季米尔完全一样……那树……(转向观众)那沼地。爱斯特拉冈你肯定是在今天晚上?弗拉季米尔什么?爱斯特拉冈是在今天晚上等他?弗拉季米尔他说是星期六。(略停)我想。爱斯特拉冈你想。弗拉季米尔我准记下了笔记。〔他在自己的衣袋里摸索着,拿出各式各样的废物。〕爱斯特拉冈(十分恶毒地)可是哪一个星期六?还有,今天是不是星期六?今天难道不可能是星期天!(略停)或者星期一?(略停)或者星期五?弗拉季米尔(拼命往四周围张望,仿佛景色上写有日期似的)那决不可能。爱斯特拉冈或者星期四?弗拉季米尔咱们怎么办呢?爱斯特拉冈要是他昨天来了,没在这儿找到我们,那么你可以肯定他今天决不会再来了。弗拉季米尔可是你说我们昨天来过这儿。爱斯特拉冈我也许弄错了。(略停)咱们暂时别说话,成不成?1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同时回忆“咱们昨天干什么啦”。请你依据剧情,说说他们昨天在干什么。参考答案等待戈多。2两个流浪汉为什么不能说出等待戈多的准确地点和时间?参考答案因为戈多本身就不是具体的人,他们等待也是渺茫的。3从这几段剧本看,两个流浪汉是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卑微、低贱、迷离恍惚、浑浑噩噩,没有自我,也没有尊严。4“美丽的地方”“妙极了的景色”这是两个流浪汉等待戈多的地方。下文只说这地方只有“一棵柳树”“准是棵枯树”这样写,表现了什么?参考答案表现其生存环境的单调枯燥,从而表现现实生活的单调枯燥。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宠物正像是一只饿疯了的老鼠钻进了厨房,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梅珊被一家餐馆雇佣了。要让一个饿得像梅珊那样精瘦的人做到不吃厨房里的东西是相当困难的。她不像那些肠肥肚满的男厨师般腰健体壮。可是为了不至于丢职,她仍然极力地克制着这种并不是食欲,而完全是为了保持体力的生理需要。“哦,别丢了它,把它们留给我吧。我家里养着些兔子和猫哩。”当她看到一些新鲜的菜叶和刚被割下的鱼头鱼尾,就要扔进垃圾桶时,她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不久,那些在同一厨房工作的厨师们便全都知道,这个新来的厨师助手竟是个家畜爱好者。因为她留起了不少该丢的东西,并每天都把这些新鲜的垃圾带回家去。从她所择留的弃物中可以看出,她家不仅有鸡、有猫、有兔,甚至还有至少两条以上的狗。只是她从来没有和人说过她住在哪里。这是个晴朗的周末。春日的风,一种撩人的风,到处吹着,像是要催人多生出一些发来,多生出一些脚趾和手指。厨师中那位最年轻的、尚未婚娶的全忠忠便信步到了郊外。有了几个月的接触,他已知道那女厨助的住区范围,只是,尚不知具体的街道和门牌号码而已。好在这一住宅区并不太大,他一边溜达,一边张望,来回地在那一带兜着圈子。忽然,他心里一亮,因为他发现在一个破烂的后院里,晾晒的正是梅珊昨日穿过的那件花衬衣。于是,他便犹犹豫豫地站了下来。“哦,请问梅珊在家吗?请问梅珊是不是住在这里?”既然能找到这里,全忠忠当然有绕到前面去敲门的勇气。于是他便一边叩着门,一边发问着。“就来了,哦,就来了……可是,先生。您是……”只见一位老妇人出来应门了。“我是和梅珊一处做活儿的,今天正巧路过这里。”“哦,请进吧,请进,梅珊去邻居家借火了,刚才发现火柴用完了,家里无法生火,还等着她做饭呢。”“哦,没关系,不用客气,我知道梅珊养着不少宠物,我是顺便想来看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的。”“小动物?可是……没有啊,我们家里连人都养不活,哪还有心思养什么宠物。”正说着,梅珊的欢笑声已从后院传来。“嗯?是么……长得什么样?”只听她放轻了嗓音向一些正在向她报告的孩子们打听着。“漂亮极了,姐姐,只是肥了点。瞧,有这么肥。”“他的衬衣真挺哩!”厨师端坐在前厅一把最好的椅子里,正捧喝着那老妇人为他现泡的一杯怪味四溢的茶。直到梅珊出现在门口,并笑着向他介绍,那位老妇人是她的母亲,而那些七长八短,正围着她、跟着她转的孩子都是她的弟弟、妹妹时,这位年轻的厨师才知道,什么是这穷苦的梅珊真正的宠物。1题目“宠物”在小说中具有双重含义,它们指的是什么?答:表面上指(不超过10字),实际上指(不超过8字)。参考答案兔、猫、鸡、狗等动物梅珊的弟弟妹妹2小说以“宠物”为题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①简洁醒目,发人深思。②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③构成对比,突出主题。3小说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作品进行了哪两方面的对比?参考答案①饿得筋疲力尽的梅珊和肠肥肚满的厨师。②作为宠物的兔、猫、鸡、狗和被作为宠物的弟妹。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A.把梅珊的弟妹说成是“真正的宠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不如宠物的社会现实。B.梅珊为了不至于丢职,极力克制“生理需要”,揭露了餐馆老板对雇员的残酷剥削。C.作品生动地刻画了梅珊穷苦、善良、刚强、乐观的性格,反映了穷苦人的美好心灵。D.梅珊谎称家里养了许多宠物而把餐馆的“新鲜的垃圾”带回家,或多或少暴露了她爱虚荣的弱点。E.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是这篇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答案ACE第一课时一、解题《等待戈多》是荒诞戏剧的代表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成名作。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1937年定居巴黎,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空虚的生活、冷酷的社会、不幸的人间使他涉笔混乱社会中一群被社会挤扁了的卑贱、低下、浑浑噩噩的人物来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等待戈多》中的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正是这群“非人”的缩影。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等待戈多》是个两幕剧,写两个衣衫褴褛、浑身发臭的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在乡间一棵枯树下焦急地等待戈多。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他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等着,但戈多两天都没有出现,他们只好继续等待下去。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写他们第一天等待戈多的情景。从两人的对白看,一会儿谈昨天在哪儿过夜,一会儿讲两个贼的事情,一会儿说到《福音书》的地图,一会儿又说到英国人在妓院里的故事,简直是语无伦次,不知所云。再看他们的动作:爱斯特拉冈从一出场就是使劲地脱靴子,往靴内瞧,倒靴子,摸靴子;弗拉季米尔是脱帽子,抖帽子,窥帽内,戴上又摘下帽子,全是些无聊动作。当然,他们没忘记是在等待戈多。但是,他们等待戈多“到底要求他给咱们做些什么”,他们并没明确要求,只是“一种祈祷”,“一种泛泛的乞求”。就是这种“乞求”,还要看戈多是否答应。从他们的对话和动作可以看出,这两个流浪汉陷入了严重的生活困境,他们被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成可怜虫。这些人举止荒诞怪异,语言颠三倒四,思维混乱不堪,完全丧失了人类应有的尊严,只剩下毫无希望的等待。2.具体研析,讨论重难点。剧中反复出现下列这段对白: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爱斯特拉冈干吗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也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中说出来了。”你认为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明确: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层面:戈多究竟指什么?从剧中两个流浪汉梦呓般的对话中时时出现的“期望”“祈祷”“乞求”“救世主”“得救”等词语,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这种希望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谁并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就说明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第二层面:既然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望,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两个流浪汉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他们永远无休止地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写照。3.课堂小结通过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对重点内容的讨论,我们把握了本剧的主题,可表述为:剧本通过两个流浪汉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现实社会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实现的绝望心理。三、合作探究1.完成课后练习一。2.选择文中人物对白片断,反复朗读,体验人物境遇和意蕴。第二课时一、研习课文本剧从表面上看,仅仅是两个流浪汉疯疯癫癫的支离破碎的对白,简直没“戏”可看,两个角色也似无个性特征,但看完整个戏剧又能使人感到它的意蕴。这是为什么?明确:在贝克特等荒诞派作家的眼里,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反映现实的丑恶与恐怖,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戏剧作品百唱不厌的主题。为了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剧作完全摒弃了传统戏剧的情节结构,有意将生活撕成毫无内在联系的断片碎块,出现在舞台上的是一些荒诞怪异、语言颠三倒四的人物形象。从表面上看,根本没戏,简直使观众倒胃。然而,恰恰是这种荒诞的艺术形式,正好表现了荒诞的现实。从人物形象上看,两个流浪汉既已成为被社会挤压为“非人”的可怜虫,只是按动物的本能生活,完全丧失了人性,因此他们毫无可以识别的个性,两人可互换角色而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他们成了西方工业社会这部大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是西方人在20世纪思想情感的代表符号。他们那疯疯癫癫的支离破碎的语言,都源于人物绝望、恐怖的内心。在这种荒诞的外形下隐藏于内心的痛苦与绝望就更深沉、更强烈,它是现代文明社会中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西方不少观众觉得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甚至觉得就是他们自己。两个流浪汉的苦苦等待,使他们联想到自己在失望中等待、在等待中绝望的心态。二、课堂实践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人物对白的片断。读后,可让同学评议,看其是否读出了人物的境遇和戏剧意蕴。例如朗读课文“(爱斯特拉冈)美丽的地方”至“(弗拉季米尔)你说话真是不留情”的片断,看其是否读出了两个流浪汉焦急等待戈多的心情,是否读出了他们迷离恍惚连等待地点也弄不清楚的情景。评议后可再请两位同学朗读这一片断或其他片断,提倡同学们在朗读过程中依照舞台提示,作出相关动作和表情,使朗读带有表演的因素。三、合作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二。2.课外阅读《等待戈多》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