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课时作业3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课时作业32

ID:940411

大小:238.1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作业32 通过激素的调节基础巩固            1.(2019·江苏模拟)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面激素与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以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细胞,A正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是垂体细胞,B正确;肌糖原形成后不能再分解成葡萄糖,在骨骼肌细胞膜表面没有识别胰高血糖素的受体,C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D正确。答案:C2.(2019·陕西西工大附中模拟)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B.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D.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形成解析: 性激素的功能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和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生殖器官是在胎儿期形成的,D错误。答案:D3.(2019·浙江部分学校联考)切除垂体的幼年大白鼠不会出现(  )A.智力下降B.甲状腺重量下降C.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D.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下降解析: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垂体被切除,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智力下降,同时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导致重量下降。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下降,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引起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上升。答案:D4.(2019·大连双基测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不同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并不需要经过内环境D.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糖皮质激素的受体解析:由图可看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机理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相同,均为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神经递质需要通过突触间隙即组织液,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由图可知下丘脑细胞上既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糖皮质激素的受体。答案:D5.(2019·云南昆明三中模拟)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分泌腺分泌的都是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因体内存在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大量注射胰岛素不会存在风险C.各种激素作用的受体遍布体内几乎所有的活细胞,但一种激素对不同细胞作用的影响不同D.虽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但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并不全是蛋白质解析:分泌腺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外分泌腺分泌的是消化酶,激素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A 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即使是体内存在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大量注射胰岛素后,也会出现因血糖浓度过低而危及生命的现象,B错误;激素只能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有的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受体遍布体内几乎所有的活细胞,有的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受体仅限于一种细胞,但一种激素对不同细胞作用的影响可能不同,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虽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但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并不全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脂质,D正确。答案:D6.(2018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解析:人体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引起心律加快,进而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可见激素不是高能化合物,而是信息分子,A 错误;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更多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促进靶细胞内的糖原分解,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进食后,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及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等生理过程而降低血糖浓度,但其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青春期,性腺分泌的性激素水平升高,性激素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答案:D能力创新7.(2019·甘肃天水质检)如图是下丘脑参与性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GnRH属于多肽类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丘脑垂体性腺靶细胞A.图示过程能反映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机制B.GnRH与性激素的特异性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C.为提高猪肉品质,传统方法是切除幼龄公猪睾丸(阉割),猪被阉割时,剧烈的痛觉在大脑皮层形成D.运动员如果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腺体分泌的性激素减少解析:GnRH的受体在细胞膜表面,性激素为固醇类物质,能进入细胞,其特异性受体位于细胞内,B错误。 答案:B8.(2019·江苏盐城模拟)如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所代表的腺体名称是下丘脑B.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③④C.人体通过分级与反馈调节来维持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值D.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将减少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正确;在四个过程中①②是促进作用,③④是抑制作用,B正确;从甲到甲状腺激素的产生是分级调节,以及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共同维持甲状腺激素的相对含量,C正确;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增加,D错误。答案:D 9.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一种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时,①的分泌减少,③的分泌增加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加,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当人体缺碘时,①和②的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D.给某人注射③,反馈调节会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解析:图中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当某人从炎热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中时,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③(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增加;切除垂体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也会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增加;给某人注射③(甲状腺激素)后,其含量增加,通过反馈调节使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②(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答案:C10.(2019·江苏淮安调研)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分泌物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 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若A为浆细胞,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解析: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调节;抗体不能和被病毒入侵的细胞结合;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B为神经递质,则C可以为细胞体、树突及肌肉或腺体等。答案:D11.(2019·四川模拟)下图中X、Y、Z分别代表人体的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切除Y,则Z的重量不变B.X和Y之间仅通过体液调节相联系C.甲对Y、乙对Z、丙对X和Y都起促进作用D.若Z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导致身材矮小解析:Y能促进Z生长发育和分泌丙,若切除Y,则Z的重量减轻,A错误;下丘脑和垂体之间的联系既有神经联系也有体液联系,B错误;甲对Y、乙对Z有促进作用,丙对X和Y的作用是抑制, 属于激素调节的负反馈调节,C错误;若Z代表甲状腺,则乙为促甲状腺激素,丙为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个体生长发育,因此幼年时这两种激素过少会导致个体身材矮小,D正确。答案:D12.(2019·河南安阳调研)现已查明,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体内都缺乏胰岛素。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并没有下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Ⅰ型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B.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位于胰岛B细胞上C.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等D.原尿中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回血液解析:Ⅰ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部分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A正确;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受体位于肝脏等组织细胞膜上,B错误;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血糖的激素,C正确;原尿中葡萄糖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重新吸收回血液,D正确。答案:B13.(2019·西安模拟)下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解析:进食后血糖浓度的升高主要来自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进食后2h内,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加速了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2h~3h之间,血糖的含量下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有所增加;血糖可以转变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且肝糖原能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但肌糖原不能再转化成血液中的葡萄糖。答案:D14.(2019·浙江省嘉兴市高三基础测试)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光感光器传入神经下丘脑甲垂体乙性腺丙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B.下丘脑存在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丙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解析:图中甲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促使性腺增加性激素(丙)的合成和分泌。图示说明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丙(性激素)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答案:C15.图1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示意图,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图2表示激素作用示意图。请回答:(1)图1中b调节血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组织细胞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以调节血糖浓度。人体血糖能维持相对稳定与a、b之间具有________作用有关。当血糖浓度________时,a的含量增加。(2)从图2可以看出,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其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的变化,血糖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4)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其致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中的谷氨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与柯萨奇B病毒的某抗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类似,柯萨奇B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患者体内可检出抗________的抗体。解析:(1)图1中b调节血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以调节血糖浓度。人体血糖能维持相对稳定与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a)和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b)之间具有的拮抗作用有关。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a的含量增加。(2)从图2可以看出,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葡萄糖进入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3)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其中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的变化,血糖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4)由题干分析知,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可检出抗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的抗体。答案:(1)摄取、利用和储存 拮抗 低于正常值(2)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和控制物质进出 控制合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基因只在甲状腺细胞中表达 (3)血糖浓度 下丘脑(4)谷氨酸脱羧酶(或柯萨奇B病毒)16.如图所示为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与单核—巨噬细胞环路,其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GC是糖皮质激素,IL1为白细胞介素1(本质为蛋白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作用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单核—巨噬细胞受到刺激并分泌IL1的过程中,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膜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膜面积基本不变。IL1除了图示功能外,还具有和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一样促进B细胞增殖并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3)GC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该激素与________(激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具有拮抗作用。分析图示信息,含有ACTH受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存在的________调节机制使机体内的GC 含量不至于过高。解析:(1)不同激素作用方式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从图中能反映出的只有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2)IL1为分泌蛋白,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是先增后减,最终膜面积基本不变。B细胞可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GC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与GC在调节血糖平衡方面具有拮抗关系的激素应是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胰岛素。分析图示信息,ACTH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而激素发挥作用时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可见肾上腺皮质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含有该激素的受体。(4)机体内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与负反馈调节机制有关。答案:(1)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高尔基体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3)胰岛素 肾上腺皮质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4)(负)反馈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