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5 沪教版第六册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5 沪教版第六册

ID:939727

大小:46.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2-03-1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3、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三、轻松学习(一)、孔子与《论语》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传说他曾编订《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2、《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二)、重点词句1、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2)、莫春者——“莫”通“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3、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三)、内容形式1、思路结构: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 是贯穿始终的线索。2、人物性格与写法:(1)、人物性格:本文是《论语》中文学色彩较浓的一章,通过师生言志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的性格。孔子: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礼治”的高度,有指导意义。弟子: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晰则洒脱自然。(2)、写法:第一、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第二、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3、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他对曾晰志趣的评价表现出来的。孔子为什么赞叹曾晰的志向?曾晰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的赞叹既赞许了曾晰,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词语辨析: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字应解释为:     A .因此    B .因为      C. 用、拿   D .按照   提示:B  (2)“何伤乎” 中的“伤”字应解释为:     A.伤害    B.伤感      C.防碍    D.伤心  提示:C  (3)“吾与点也”中的“与”字应解释为:      A.连词    B.动词      C.介词    D.助词  提示:B  (4)“且知方也”中的“方”字应解释为:          A、方形      B、纵横          C、正要      D、是非准则     提示:D    (5)“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应解释为:         A、助词,放在拟声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B、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C、代词,相当于“你”         D、代词,相当于“你的”    提示:B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B、莫春者……C、唯求则非邦也与?D、异乎三子者之撰。提示:(4)3、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提示:(4)4、翻译下列句子: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列名句,选择三至五则翻译并说说意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二)、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 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写孔子和四位弟子在一起,纵谈自己的志向,不但有简单的情节,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文学色彩较浓,而且简练含蓄的语言中蕴涵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教育意义也很大,是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此篇的文学性突出表现在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刻画人物,五个人的言行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性。子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少孔子九岁,属异能之士中政事类。从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恭,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弟子中的谦谦君子。实际上,冉有、公西华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与子路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态度要谦虚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  至于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孔子的形象刻画得最鲜明、生动。首先,此章中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他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愿出士从政,治国安民,想干一番大事,孔子在言谈时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谈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外之意是:凭公西华的才能应该去做大事,若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哂子路,是对他“不谦让”态度的不满,对他“为国” 的志向并不反对。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太平盛世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这正是孔子所渴望和追求的政治理想。总之,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态度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其次,文章中还写出了孔子是一位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启发诱导学生的可敬可亲的师长形象。  此篇的教育性突出体现在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曾皙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两方面。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高度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他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这一章表面介绍的是四位弟子陪先生闲坐聊天的事,实际上写的是孔子组织的一次关于理想志向的讨论,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谈人生理想,在这次讨论中,孔子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针对性强。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皙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述其志也!”促使曾皙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皙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曾皙,的确是一位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学生。当孔子问及他的理想时,他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他的述志非常高明,所以深得老师的赞同。这体现他可贵的创新意识。然而,他并未因得到老师的称赞而沾沾自喜,相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探究问题的意识,“三子者出”之后,他便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先生曰:“亦各言其志矣!”当孔子回答以后,他也并未善罢甘休,进一步向老师追根究底,曰:“夫子何哂由也?”直到先生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才罢休。他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对一个学子来说显得多么重要啊! [类文赏读]口头翻译下列文章,并选出著名的句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参考答案:1、辨析:BCBDB2、 通假字:D 3、词类活用:D4、翻译句子(略) [类文赏读]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了解《论语》和孔子的思想。2、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2、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3、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三、轻松学习(一)、孔子与《论语》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称为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传说他曾编订《诗经》、《尚书》、《礼记》、《乐》、《周易》、《春秋》。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2、《论语》: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由其门人及再传弟子辑录,是有关儒家思想的首要经典,后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二)、重点词句1、通假字:(1)、鼓瑟希——“希”通“稀”。(2)、莫春者——“莫”通“暮”。(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3、宾语前置句:(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这一句还是省略句,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三)、内容形式1、思路结构: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写出了写出了弟子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家风度,反映了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2、人物性格与写法:(1)、人物性格:本文是《论语》中文学色彩较浓的一章,通过师生言志生动地表现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的性格。孔子: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礼治”的高度,有指导意义。弟子:四个弟子都有高远的理想,性格各具特征,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冉有、公西华谦逊有礼,曾晰则洒脱自然。(2)、写法:第一、扣紧人物的性格特点记述,人物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第二、成功地运用对话和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现出来,生动感人。3、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礼乐治国” 的思想在文中主要是通过他对曾晰志趣的评价表现出来的。孔子为什么赞叹曾晰的志向?曾晰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副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符合孔子晚年心态。孔子的赞叹既赞许了曾晰,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词语辨析:  (1)“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字应解释为:     A .因此    B .因为      C. 用、拿   D .按照   提示:B  (2)“何伤乎” 中的“伤”字应解释为:     A.伤害    B.伤感      C.防碍    D.伤心  提示:C  (3)“吾与点也”中的“与”字应解释为:      A.连词    B.动词      C.介词    D.助词  提示:B  (4)“且知方也”中的“方”字应解释为:          A、方形      B、纵横          C、正要      D、是非准则     提示:D    (5)“子路率尔而对曰”中的“尔”应解释为:         A、助词,放在拟声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B、助词,放在形容词后表状态,相当于“然”         C、代词,相当于“你”         D、代词,相当于“你的”    提示:B2、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鼓瑟希……B、莫春者……C、唯求则非邦也与?D、异乎三子者之撰。提示:(4)3、选出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提示:(4)4、翻译下列句子: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原为小相焉。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列名句,选择三至五则翻译并说说意思。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二)、了解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饗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其度矣。”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3.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孔子主张天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就是秉承天命而说话做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恢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使命,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8.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写孔子和四位弟子在一起,纵谈自己的志向,不但有简单的情节,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文学色彩较浓,而且简练含蓄的语言中蕴涵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教育意义也很大,是文学性与教育性兼备的精彩篇章。   此篇的文学性突出表现在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刻画人物,五个人的言行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  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才华,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各具特性。子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记载:少孔子九岁,属异能之士中政事类。从子路“千乘之国,……且知方也”的言辞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远大抱负,还可以看到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卓越才能以及高度的自信心。当然,言谈中也流露出他的骄傲情绪。至于“率尔而对”,就更明显地表现他性格中的轻率、鲁莽的一面。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言志时说“如其礼乐,以待君子”中可以看出他既有抱负,又能谨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态度谦恭,说话很有分寸。公西华少孔子四十二岁,为了避免以君子自居之嫌,他首先申明“非曰能之”,只不过是“愿学焉”,而且还特别强调“愿为小相”。说得多么平易、多么谦和,真可谓是孔门弟子中的谦谦君子。实际上,冉有、公西华说的都是诸侯邦国之事,与子路所说的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态度要谦虚得多、语气要委婉得多。  至于曾皙,他所说的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中,他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显得那么从容不迫,逍遥自在,甚至有点狂放不羁。  孔子的形象刻画得最鲜明、生动。首先,此章中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他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志”,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愿出士从政,治国安民,想干一番大事,孔子在言谈时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谈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言外之意是:凭公西华的才能应该去做大事,若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哂子路,是对他“不谦让”态度的不满,对他“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太平盛世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这正是孔子所渴望和追求的政治理想。总之,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态度把国家治理成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无事”的理想之国。其次,文章中还写出了孔子是一位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能启发诱导学生的可敬可亲的师长形象。  此篇的教育性突出体现在孔子高超的教学艺术、曾皙可贵的创新精神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两方面。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简史》中高度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私人教师,他创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这一章表面介绍的是四位弟子陪先生闲坐聊天的事,实际上写的是孔子组织的一次关于理想志向的讨论,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谈人生理想,在这次讨论中,孔子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针对性强。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皙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述其志也!”促使曾皙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皙的发言,“ 吾与点也”。当四个学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曾皙,的确是一位具有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学生。当孔子问及他的理想时,他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他的述志非常高明,所以深得老师的赞同。这体现他可贵的创新意识。然而,他并未因得到老师的称赞而沾沾自喜,相反,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探究问题的意识,“三子者出”之后,他便问孔子:“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先生曰:“亦各言其志矣!”当孔子回答以后,他也并未善罢甘休,进一步向老师追根究底,曰:“夫子何哂由也?”直到先生给他一个圆满的答案才罢休。他这种探究问题的意识对一个学子来说显得多么重要啊! [类文赏读]口头翻译下列文章,并选出著名的句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参考答案:1、辨析:BCBDB2、 通假字:D 3、词类活用:D4、翻译句子(略) [类文赏读]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 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