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国演义名著

ID:906451

大小: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国演义》兴趣活动资料寒冰剑2012、4一、作者及其地位:《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为《四大名著》之一。二、歇后语  1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3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  4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5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6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7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8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9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0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11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13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14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6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17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8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19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2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21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22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23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2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25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2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27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28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29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0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1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2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3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6黄忠射箭----老当益壮      37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38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39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0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41刘备招亲----弄假成真      42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三国名句  1懊悔无及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2傲慢少礼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3傲睨得志 8/8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议。”  4傲睨自若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简雍在城下唤门。(刘)璋令开门接入。雍坐在车中,傲睨自若。”  5安身之地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6不成体统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7宝刀不老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8倍道而进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一回:“曹兵闻失兖州,必然倍道而进,待其过半,一击可擒也。”  9不置褒贬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尝造花园一所;造成,往观之,不置褒贬,只取笔于门上一‘活’字而去。”  10龙肝凤髓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11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12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13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14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15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初出茅庐   出处:《三国演义》,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8/8   17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18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19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20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2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2赤膊上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23大仁大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24抵足而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周瑜)曰:‘久不与子翼(将*)同榻,今宵抵足而眠。’”  25诡计多端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26鼓角齐鸣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出,放过马谡,拦住张郃。”  27缓兵之计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8孔孟之道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  29宽以待人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30老弱残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二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既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318/8 闷闷不乐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32万死不辞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貂蝉曰:‘适间贱妾曾言,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33笑容可掬  出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琴。”  34心术不正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宫日:‘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35忍辱偷生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36身在曹营心在汉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37怒目而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回:“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38能征惯战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39赔了夫人又折兵   出处:《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40威风凛凛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41休声美誉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回:“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42削铁如泥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青釭剑砍铁如泥,锋利无比。”  43招兵买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44天愁地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孔明奄然归天。”  45推诚相见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468/8 土鸡瓦犬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曹*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47隐介藏形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48无名小卒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只见城内一将飞马引军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  49物伤其类  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50引虎自卫  出处:《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51有机可乘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等何时?”四、三国成语  三顾茅庐       刘备关羽张飞请诸葛亮  鞠躬尽瘁      诸葛亮  吴下阿蒙      吕蒙  如鱼得水      诸葛亮  望梅止渴       曹操  乐不思蜀      刘禅( 刘备的儿子)  路人皆知      司马昭       单骑千里      关羽  抗琴退敌      诸葛亮  士别三日      庞统  舌战群儒       诸葛亮 过关斩将       关羽  封金挂印      关羽 草船借箭      诸葛亮  火烧连营      刘备陆逊 嫉贤妒能      周瑜 五、人物典故  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  怒鞭督邮(张飞督邮)  温酒斩华雄(关羽华雄)  连环计(王允貂蝉董卓吕布)  三让徐州(陶谦刘备)  淯水之战(曹操典韦张绣胡车儿曹安民 曹昂)  辕门射戟(吕布刘备纪灵)      三英战吕布(吕布刘备张飞关羽)  煮酒论英雄(曹操刘备)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  千里走单骑(关羽曹操)  古城相会(刘备关羽张飞赵云 关平 周仓)  官渡之战(曹操袁绍)  三顾茅庐(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博望坡诸葛亮初用兵(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 夏侯惇李典于禁)      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刘禅曹操夏侯恩)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张飞曹操夏侯杰)  舌战群儒(诸葛亮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程秉严畯)  群英会(蒋干周瑜曹操)  草船借箭(诸葛亮鲁肃8/8 曹操)  火烧赤壁(周瑜曹操诸葛亮) 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赵云孙尚香周瑜诸葛亮)  三气周瑜(诸葛亮周瑜)  割须弃袍(曹操马超)  截江夺阿斗(赵云张飞孙尚香周善)  定军山之战(黄忠夏侯渊张郃)  败走麦城(关羽关平潘璋马忠孙权)  白衣渡江(吕蒙)  火烧连营七百里(陆逊刘备)  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刘备)  七擒孟获(诸葛亮孟获)  失街亭(马谡王平司马懿张郃)  空城计(诸葛亮司马懿)  杨修之死(曹操杨修)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诸葛亮姜维司马懿)六、三国演义兵器谱排名1青龙偃月刀刀!号称十八般兵器之首刀是最原始的冷武器,刀的种类很多,有青龙偃月刀、二郎刀(即三尖两刃刀)、风嘴刀、眉尖刀、屈刀、戟刀、笔刀等。其中的青龙偃月刀,就是常说的大刀。俗语说:“大刀为百兵之帅”,乃大刀实兵器中的佼佼者。《三才图会》器用卷六载:“关王偃月刀,刀势即大,其三十六刀法,兵仗遇之,无不屈者,刀类中以此为第一。”此外还有单刀。其中,刀头宽大者名鳝鱼头刀,刀窄形如柳叶者名为柳叶刀,形如雁翎者名雁翎翅钢刀。戒刀为僧门护法防身所用,有单有双。其次根据各门别派系的不同,所用的刀形也有不同。单刀为“百兵之胆”,又说“刀如猛虎”,所以练单刀要勇猛有力,灵活便利,并有四要之说:一要刚毅勇猛,二要快似流星,三要乾净俐落,四要杨柳临风。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而得名。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艺虽然不是第一,但青龙偃月刀的美名传与四海.这把刀真可谓杀的名将最多,青龙偃月刀也是最独一无二的兵器.2方天画戟戟的种类不一,有长杆单戟,有短柄双戟。长戟又分为方戟和青龙戟,以及蛇龙戟,方天戟戟头有两个月牙,青龙戟和蛇龙戟只有一个月牙。蛇龙戟与青龙戟不同之处,是其前端之刺为弓形。戟有“百兵之魁”之名,意思是兵器中的魁首。“剑无缠头戟无花”,练法不同于刀枪,故有“戟本一条龙”的说法:龙头能攒,龙口能刁,龙身能靠,龙爪能抓,龙尾能摆。吕布用的是方天画戟,武艺在三国演义为第一,但兵器的名气逊色于青龙偃月刀3双铁戟典韦勇力绝人,一双大铁戟重八十斤,运用如飞,短柄双戟杀伤力巨大,应该说双铁戟因人而名.3虎头枪赵云的虎头枪,可谓天下闻名长板坡令曹军闻风丧胆4丈八点钢矛长板桥前水逆流,喝退曹操百万军,矛是枪的前身,是和刀最最接近的老资格的冷兵器,人称百兵之祖5金背开山钺8/8 斧也是一种古老的兵器,用于车马之战,可斫马劈车。因斧前有刺,可用扎法,但与枪的札法不同,枪扎出时要求后把碰前把,而斧是前后两把同时用力扎出,这谓“死把”,就像戳棍一般。因其头重,练斧多为左把,有时亦可换把使用。斧顶不可太厚,厚则重,练斧需要相当大的臂力。短柄双斧,柄长不可过肘,为步下所用。因其斧大,刃为月牙形,斧顶薄,其形似板,故又叫板斧。许晃的大斧曾和许楮,关羽未见高低6狼牙枪三国战将属马超!!!马超的银枪白马,杀的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与渭水7九环刀许楮的刀,所向披靡,和马超更是杀了个昏天地暗8连弩机诸葛亮的连弩机,杀伤力很强,居说一次发十只箭,从汉到晋,弩成了中国射击武器的绝对主力。但到了马镫发明之后,骑兵的冲击能力和机动性,以及马上使用武器的能力都大大提高,特别是具装铁骑的引进,使得弩对抗骑兵的效力大大下降,因此弩急剧的衰落了,北朝基本上不用弩,南朝初期还是使用弩的,后期也减少了。到了唐朝,一个军装备的射击兵器中,弓占100%,而弩只占20%了。这时的用弩战术也有了变化,从齐射变成轮番射击,所谓“阵中张,阵外射,番火轮回,张而复出,射而复入,则弩不绝。”  到了宋代,弩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究其原因,大约是宋朝缺骑兵,马上使用的弓需求减少,而步兵用弩却能够发挥比弓大的威力,于是弩得到复兴。现在最出名的弩是神臂弓,这种弩是党项酋长李宏于1068年发明的,《宋史》写道:“(神臂弓)身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由于它的威力大、射程远、重量较轻,所以一直流传到明朝。讽刺的是,李宏忠于宋朝,他的同胞却也发展出了强大的弩兵,用于对付宋朝的重装步兵很是得心应手。9青杠剑削铁如泥,切金断玉10当然倚天剑与之齐名11双股剑 剑有单剑、双剑、短剑之别。剑被称为“百兵之君”,君是君子的意思,古时文人学者都讲究配剑,一方面舞剑以锻炼身体,一方面可以用于防身。过去剑有文武之说,所谓文剑配带有剑袍(即剑穗),武剑则不带。  剑的尺寸约三尺左右,所以有“三尺龙泉”之称。其由三部分组成:一剑身,包括剑尖、剑上刃(阳刃、外刃)、剑下刃(阴刃、内刃)、血槽(血线)。二剑柄,包括剑柄、剑镦。三吞口(护手)。  俗语说:“剑走美势”,练起来真是龙飞凤舞,飘洒大方、有刚有柔,有快有慢、有虚有实、有音有律、闪展腾挪、身法矫捷、高低起伏、变化莫测,形象优美动人,-与无形,演义里或许是最纯洁的一件兵器了,似乎没有杀过人12七星宝刀因为献刀而闻名天下的曹操,从此走向了他一生的辉煌七、三国时期齐名人物一览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8/8 二张:张昭、张纮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祖:曹操、曹丕、曹睿三哲:曹操、孙权、刘备三马: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英:刘备、关羽、张飞三狗:何晏、邓飏、丁谧三豫:刘熙、孙密、卫烈曹魏三征:王、胡遵、母丘俭曹魏三公:王朗、锺繇、华歆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东吴四友: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曹魏四友: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魏国四聪:夏侯玄、诸葛诞、邓飏、X畴四大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曹魏五君: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东吴五君:顾邵、诸葛瑾、步骘、严畯、张承魏五子:乐进、张辽、于禁、徐晃、张郃五荀:荀爽、荀淑、荀靖、荀彧、荀顗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旸、刘桢江夏八俊: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八及:陈翔、翟超、孔昱、苑康、檀敷、张俭、刘表、岑咥司马八达: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旭、司马恂、司马进、司马通、司马敏西园八校尉:(上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8/8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