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

ID:906491

大小:134.5 KB

页数:103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三国演义人物赏析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李逵三国演义人物分析-曹操李念最初小时候看桑国演义的时候,在作者的形容下,曹操似乎是一个让人实在敬佩不起来的“枭雄”。在读到曹操仅仅因为怀疑就杀掉了对他有恩的陈家十几口人还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也绝不教天下人负我”时觉得“如此一个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极端利己者怎么可能受到众人的拥戴,成就一番霸业呢?”。继而认为曹操是一个但在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曹操所在其中体现的爱才惜才之心时又不由自主让人敬佩。当时就对曹操这个人物感到十分矛盾费解。后来才了解到三国演义存在“拥刘反曹”的问题,作为一部历史小说,作者不可避免地带入了自己的主观立场。但是通过一些细节情节和其它史实材料的帮助,曹操这个人物形象在我眼中逐渐变得丰满起来。他到底是粉脸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的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还是命世英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将通过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自己的感受。一.董卓作乱,群臣束手无策、无奈痛哭之时,曹操站出来说:“从早哭到晚,从夜哭到明,就能将董卓哭死吗?” 群臣异样,曹操便提出了刺杀董卓的主意,并由他自己去执行,尽管未获得成功,但他顺便来个跪地献刀,暂时瞒过董卓,潜逃乡里。从此,召义兵,会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在这条举义讨贼的路上,他历尽艰辛与磨难,却没有知难而退,而是勇于进取,足见其政治家的风度。二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曹操的自信,袁绍、袁术、刘表等无论见识、才干、能力、用人的确都不如曹操,这点是无可争议的。他不拘一格,唯才是用,求贤若渴。他身边的文臣阮瑀投其门下时颇有些喜剧色彩。当初,曹操闻其名,征阮瑀出来做官,阮瑀不应,曹连连逼促,阮瑀乃遁入山中。不料,曹操有一颗火热的心,不肯罢休,使人放火烧山,阮瑀招架不住,只得出山,投其门下。这就说明曹操求贤若渴。不仅如此,徐庶、关羽、周瑜他都想聘其门下,他曾以强力乃至欺骗将徐庶骗至营帐,而徐庶到达曹营后方知上当,从此徐庶一言不发,一策不献。曹操攻下徐州和小沛后,劝降关羽并约法三章,其中一条便是:“如果有一天找到刘备下落,不管天涯海角,我都要追随哥哥而去,请丞相勿拦。” 关羽降曹后,曹操美酒玉食,锦衣美女,好生伺候着关羽,并将吕布的赤兔马赠与关羽,可知道,这匹赤兔马,曹操的世子曹丕向他请求了数次他都没有答应,由此足见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留住人才的赤诚之心。长坂坡对赵云又何尝不是动了惜才之心,起初不忍杀之,只可活捉,只是后来拼杀的过程中赵云锐不可当、越杀越勇,曹操不得已方痛下杀令。三.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政治基础不如袁绍、孙权。因此曹操知道用人,首先要有人可用,这便要解决如何网罗人才,如何让更多的人才为我所用的问题。,他的用人策略便是广施恩惠,打造爱才的形象。这是曹操用人思想的基础。他想方设法集聚人才,为自己所用。因此他对人才态度谦恭,充分展现自己的爱才之意。如初平二年,荀彧弃绍投操,被操赞为“吾之子房。”建安五年,许攸来投,曹跳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也。”另外他也广施恩惠,大义收买人心。张绣降曹操又叛离曹操,还差点要了曹操的性命,就连曹操的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死于张绣手中。后来,张绣又投向曹操,曹操不计前仇,封他为侯,曹操把爱才的心意展示得淋漓尽致。《三国演义》对正面人物刻画的是最主要的特征。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 ,多智即为狡诈。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很快便使自己稳居中原。他既是一个领导者,又是一个军事家,武勇智术,无所不超人。无论这部《三国演义》描绘了多少传奇人物,作者又是怎样根据自身所处的历史条件将曹操的形象向着反面人物刻画的,总之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两面性,在受封建纲常教化影响的人们的视野中,曹操的做法有背伦理,但是他的个人精神魅力、军事才能、政治才能并不能被掩盖。因此,封建纲常、国家分裂、性格多疑,真真实实造就了他的悲剧性命运,但是作为大英雄所自然散发出来的霸气与雄心是无法掩饰的:他思维的广度、爱才的气度、文学的厚度、影响的深度,更使他成为不论时间如何洗涤都无法泯灭的英雄。三国演义人物分析0(1)《三国演义》人物分析------赵云【摘要:赵云是《三国演义》里最闪亮的名将之一。他功绩卓著,一身是胆,智勇双全,长坂坡一战成名,汉水一战获得“一身是胆”的美誉,老了仍然力斩五将,武力勿庸置疑。至于品德,自追随刘备后一直肝脑涂地,出生入死,而且为人刚正耿直;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他谦虚谨慎,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关键词:有勇、有谋、忠诚、重义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军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曹操等一些中心人物,又贯穿了作者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暑假期间,我通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还看了电影《赤壁》,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性格各异的人物,如:奸诈的曹操、忠贞智慧的诸葛亮、义重如山的关羽等......但我最欣赏常山赵子龙。他武艺卓群,英勇过人,在战场上表现出了铁血汉子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不仅在军事战略上书写了许多传奇,更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加上他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赵云在蜀汉集团中,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从不争名夺利。赵云严于律己,胸襟开阔,虽然在功业上没有超过关、张二人,但却具有其他人不及的美德。我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论述赵云勇、谋、忠、义皆俱的人物形象特点,浅析他完美艺术形象的原由。一、赵云之勇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在《三国演义》中赵云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那么,赵云的‚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是他勇猛过人的具体体现。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可见,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 的关、张所媲美的。正所谓‚艺高人胆大‛,赵云的‚勇‛突出表现在他的以下两个事例上。1.长坂救主长坂坡一战奠定了赵云的猛将地位,也成就赵云威震华夏之名,民间把赵云的画象贴在门上用来驱逐妖魔鬼怪,可以他在华夏人民心中的地位。《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就这样描写赵云的勇猛:他怀中抱着小阿斗,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七进七出并连斩曹营56将。真是可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试问此等神威,又有哪员武将能够做到,面对的不是一两员敌将,而是打了胜仗意气高昂的百万曹军。碰上一只这样的大军,一般人早逃之夭夭了,更别说是七进七出了。而赵云仅靠一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却能在千军万马中保得幼主安然无恙,更连斩敌军56将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精湛的武艺,更对其无畏的胆气钦佩。就连敌首曹操也由衷的地感叹:‚真虎将也!‛。类似赵云的冲阵救主,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也曾经为嫁女而突围。吕布自身的武艺无疑在赵云之上,也有自己的军队,面对的军队更没有这支胜利的曹军强 大,却在仅仅一次突围不成后以失败而告终。对比吕布灰头土脸的失败,这更让我们看到赵云在这场战争中,以他的英勇透视出铮铮汉子的血性,使他的大无畏气概开始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光彩。2.力斩五将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老将写的最出色最勇猛的要数长沙黄汉升了。黄忠在《三国演义》中曾箭射关云长、力斩夏侯渊盖过多少壮年猛将的风头。可以说除了老迈,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完人‛,年老的赵云也有了黄忠的风采——年过七十尚能力斩五将。看看小说中夏侯茂对其部将所说的话:‚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当阳长坂之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可见,夏侯茂对赵云的英勇无惧的胆气的畏惧,让读者感受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力斩五将的英勇神采。这里从侧面描写了年老赵云的威风胆气,不仅使赵云英勇无畏的形象得到延续,更善始善终的保持了赵云不败的神话,使之形象得以圆满。以上两个事例表现了赵云在战场上无畏的勇气和英勇的魅力,使读者在佩服其勇猛无双之时,更佩服其大无畏的胆气。二、赵云之谋如果说一员武将只有勇而没有谋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是第一流的武将。而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仅仅是凭着胆气和蛮力吗?我认为那肯定是不尽然的。看看在《三国演义》里那些只有蛮力的武将的下场:吕布命丧白门楼、典韦救曹损命……而赵云能够树立英雄之旗终年不倒,全赖他的智谋过人。那么,他的‚谋‛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作为第一流的武将,赵云很好的把他的谋同他大无畏的胆气相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传奇。他的这种将才之识我认为首先是一种灵活善变的无畏常胜的军事才能。将他的‚谋‛表现的淋漓尽致的是有名的汉水之战。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就有其精彩的描写,活脱脱是诸葛亮‘空城计’ 的翻版。他引军撤回,面对曹操的大军毫无惧色,单枪匹马独立营前,这就显现出他过人的胆气。趁着曹军多疑退去,却令旗一招,戎弩飞射曹军。最后乘胜追击,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这份谋略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次的汉水之战,充分显示了赵云勇和谋的完美结合。加上在第五十二回中的三千精兵计取桂阳的精彩和在九十六回中不折一骑的箕谷退敌的传奇等等,都充分显示了赵云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这些都是赵云胆大灵变为将之识的具体表现。其次,赵云在其胆大灵活中又多了一些细致谨慎。谦虚谨慎既是一个人的品格,也是他作为一位将军应有的认识。从关羽的刚愎自用导致最后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谦虚谨慎对赵云为将的作用。而且,这一类将军通常都有保护君主的能力。所以,从《三国演义》上来看,赵云的工作多是充当‚保镖‛。我们知道,在封建年 代,君主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一个国家的灵魂。保护君主等于是在保护一个国家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不谨慎的将军是胜任不了这一任务的。众观《三国演义》,你看刘备和诸葛亮哪次出席什么重要活动,不是由赵云陪同的,如参加刘表的宴请等。难怪有人说要是没了赵云,也就没了刘备和其蜀势力。这话虽然夸张了些,但我认为还是有其合理性。而且,我们知道,赵云的救主行为是出了名的。建安13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后,亲率83万大军,把战略目标指向江南群雄。当时,比刘备势力大得多的荆州刘琮望风束手;拥有六郡八十一州的江东孙权战战兢兢;兵不过万、将不过三的刘备也将妻儿家小交付赵云,由张飞护驾向江陵逃奔。面对83万大军,一人一骑都极难逃脱厄运,何况还要保护小脚主妇、襁褓婴儿?面对如此绝境,赵云临危不惧,靠超凡的胆略、绝伦的武艺得保刘备骨血安然无恙,赵云也因此役一战成名,被誉为‚长阪英雄‛。与人们深恶痛绝的某些‚见荣誉就上、见危难就躲‛的人真有天壤之别。吴主孙权为讨还荆州,趁刘备进军西川之机,拟诓骗已嫁于刘备的妹子带刘备嫡子刘禅返还东吴,扣为人质。赵云闻讯,截江救护。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要在主母手中夺回幼主,实不亚于在长阪坡面对百万雄兵。但赵云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果敢无畏,既没有丝毫过激犯上言行,又不卑不亢,夺回刘禅。这些都是赵云谋略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赵云既有独当一面、决胜千里的大将之才,更有胆大心细、不求名利的大将之风。三、赵云之忠赵云是一个具有着‚忠君爱民‛之‚大识‛思想的将领,在他的意识里,‚忠君爱民‛既是择主的首要条件,更是必要条件。三国是一个君选臣,臣亦择君的时代。一些名臣在择君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显露出他们的政治主张,如鲁肃、诸葛亮等。而正面表达出了政治理想的只有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对刘备是这样说的:‚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那么在赵云的心目中‚主‛ 该是什么样的呢?赵云择主的前提条件是其主必须要有忠君爱民之心。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的确比任何人更符合赵云心目中的这一君主形象,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他是仁慈的主子,携民渡江犹能看出其爱民。所以赵云对刘备更是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赵云是如何做的呢,在曹操麾军百万南下时,刘备弃新野、丢樊城,仓皇奔命;负有保护刘备家眷任务的赵云不但身陷重围,而且与刘备妻小失散。在如此绝境之中,赵云心中想的仍是:‚我好歹寻到小主人,若寻不到,战死沙场,报主公知遇之恩可也‛。最后经过浴血奋战、舍命冲杀,终于得保刘备嫡子安全。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无怪乎素有枭雄之称的刘备在彝陵兵败之后,弥留之际白帝托孤时,先以言语试探诸葛亮:‚君才学胜曹丕十倍,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不可辅,君可自代。‛又招赵云至塌前:‚嗣子乃将军在百万军中救出,望早晚看觑!‛此时枭雄刘备心中恐怕既有对刘禅平庸的无奈,又有对多智诸葛的防范,更是对赵云忠诚的认可。赵云是一个忠君的人,他始终是以国家大事为己任,被称为‚云有谏臣之风‛,为国着想始终是赵云做人的第一标准,当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虏杀关羽,作为曾立誓与关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蜀汉之主刘备怒不可遏,欲起倾国之兵报仇血恨。 在刘备集团的众多武将之中,只有赵云从战略大局着眼,从根本大计上剖析利害,直言规谏。这又是虽才华出众、洞悉利害,是那些只看主子脸色行事、明哲保身的文臣武将所望尘莫及的。怎奈刘备没听从赵云的劝告,最终落败收场四、赵云之义赵云强烈的‚忠君爱民‛意识,决定了他一生的行为。在这种‚忠君爱民‛的思想支配下,使他具有高瞻远瞩的长远目光,在刘备夺取益州之后,意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闻讯不是以自己即将得到一个安逸舒适的乐园而欣喜若狂,而是为民请命、坚决反对:‚益州民众,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欣‛。他这种建议得到刘备的采纳,为以后诸葛亮兴蜀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这种‚举大事必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也正是古今创业者所提倡但并非都能做到的。赵云懂得怎么正确对待人民,能设身处地地为人民着想。在封建年代,各方军势势力的混战,都是以取得最大利益为动力,视人命如草芥。在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年代里,能有这么一位能把眼光放在百姓身上并替百姓说话的将军是多么的不容易。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就是这么为百姓说话的:‚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令安居复业,民心方服;不宜夺之为私赏也。‛这是真正的为民着想,更是达到一定高度的政治眼光。赵云为军之将,为国之臣,在他忠君爱民的思想下,他能用其无惧的胆气同出色军事谋略相结合,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胜利;更能够深明大义的向君主上谏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主张。他的‚忠诚‛以‚忠君爱民‛为核心,达到了空前统一。使其形象更加完美。五、勇谋忠义堪称完美赵云的‚勇‛使他成就了‚虎威将军‛ 的威名,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这不但与他超群的武艺有关,更与他的‚勇‛和‚谋‛的密切联系有关。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忠君为国的大智大识,他如何有七进七出单枪匹马面对百万大军的勇气;如果没有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胆气,他又如何在空营前指挥自如呢;只有胆而没有识或是有识却无胆,终究都不会有什么作为。赵云名列五虎上将,可见其胆识皆俱。他的‚勇‛与‚谋‛更是相互交织;这就促进了他形象的完美。到了近代,人们对赵云人格魅力的欣赏甚至超过了关羽。为什么罗贯中在塑造关、张英雄形象之外,还要多塑造赵云这么一位名将呢?赵云看起来就比关羽真实得多、完美得多,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我认为,首先是罗贯中在描写赵云时把真实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而对于关羽却是怀着崇敬和对历史真实的矛盾心境下写的。《三国志》中对关张的评价是‚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对赵云的却是‚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这是三国志作者对赵云的赞赏。而且,到了现代,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评价事物的标准也不一样了。《三国志》里的关羽是有缺点的,‚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演义不能脱离历史上关羽所具有的 缺点,这就导致了在演义中关羽不能再那么完美。而且,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至少犯了几项错误:如华容道义释曹操的立场错误,刚愎自用等,而且,其骄傲自大的性格也不能得到现代人的好评。相比之下,赵云可谓完美的多,那么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样的呢,罗贯中又是如何把历史真实结合到文学艺术上的?在《三国志》中的《云传记》有赵云这样一些事例:(1)、本属公孙瓒后随刘备;(2)、当阳长阪救主;(3)、攻取西川;(4)、箕谷退敌;《云别传》则多增加了其中的许多详细细节。虽然,《三国志》关于赵云的记载并不是很多,但也能让我们知道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一个样子——历史上的赵云虽然没有演义中的赵云那么传神、生动,但也不失为一个深明大义、忠直敢谏的勇将形象。而罗贯中更是巧妙的运用了历史中的赵云形象并把他完美化,可信化。比如说描写在当阳长阪时,赵云七进七出救主之勇,作者并没有完全把他神化,而加了曹操的赞叹:‚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一方面突出了赵云的英勇,一方面也显出了曹操的爱才,更为赵云的英勇取得了更让人信服的理由。 而且,在这一段中,写赵云救主也并不是简单的叙述的,而是先救糜竺,再遇甘夫人,最后才保主出重围的曲折生动描写。可见当时曹军的势大,连英勇的赵云都杀得筋疲力尽,最后碰上张飞才完成使命。这样的描写不仅让人不怀疑赵云的英勇,更相信确有其事。从而令其英勇的形象得到深化。对比关羽,我认为关羽的骁勇只能归于神勇一类,而不能称英勇。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关羽在战场上的表现有如神助,比如,关羽在第二十五回中斩颜良、诛文丑之时就一个‚快‛字,很爽,但不精彩。更让人苦笑不得的是,关羽死后还能斩杀吕蒙,这既不符合历史,更使人对关羽无敌的武圣形象产生怀疑,从而就不真实了。同时,也因为赵云的真实,令他更接近完美,更让人崇拜。2.符合现代民间的审美赵云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武将,到了现代,更成为一个堪称完美的形象。赵云受欢迎的程度紧跟着诸葛亮,更在关羽等人之上。为什么在建国以前被人顶礼膜拜的关羽现在的人气竟不如赵云了呢?我个人认为首先这是民间审美目光的转变,也就是说现代人更崇尚一种有着平和心态的道德完人。相比关羽的‚刚而自矜‛、张飞的‚暴而无恩‛,赵云的谦虚平和就显得可爱得多,也可敬得多了。在刘备的西蜀集团中,赵云可算上是元老级的人物,他多次护主并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可是他的地位却远没有他的战功那样的显著,甚至没有比得上魏延。然而,他却始终没有怨言的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诚如在七十一回里对黄忠说的:‚我与你都一般为主公出力,何必计较?……‛可以看出他并不是酷爱争名夺利之辈。甚至在刘备等集团首脑犯糊涂时勇于正直的出言相谏。我想,这正是因为他的谦虚平和 使得他成为蜀汉集团的调和剂,让他在这矛盾丛丛的集团里能够得到认可和赞赏。而在现代,他被越来愈多的人所喜爱也是与他重国重义而轻私、淡泊名利谦虚平和的为人处事有关吧。再加上一些小细节,如赵云仿佛从天而降的出身等,这也符合当代一些人的审美观。其次,除了赵云的性格受欢迎外,他的胆识用在正统的西蜀集团上也符合人们的心理。正如上文说过的,赵云曾多次救主,多受大家的赞赏。而在三国里,典韦和周泰也都曾奋勇救主过,典韦甚至为此付出生命,却没有得到像赵云这么好的评价。究其原因,不过是赵云救的是仁慈之主、正统之君,所以,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了肯定。并且,他的‚胆‛和‚识‛是在他为国为民的思想下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为国爱民之心,他定然不能够勇敢的站出来以大义上谏刘备。也不会有英勇的胆气以博得‚常胜将军‛之名号。终上所述,赵云在《三国演义》里的确算得是一个完美的武将,更深受读者喜爱。究其原因就是以在战场上英勇无惧的胆气是基础,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关键,再有一颗符合道德标准的心来锦上添花。我想,赵云的完美形象当然不止这些,但此文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参考文献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易中天的《品三国》《三国志·赵云传》及其裴注原文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071040338 兰洋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带我们领略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格各异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忠肝义胆的赵子龙……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国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余年历史,但在这段时期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各展奇谋,争夺天下。但在最后只有刘备、曹操、孙权三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三分天下形成了鼎足之势,他们三人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让人思索的,他们三人有何过人之处呢?他们的性格有何异同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就是他们三人都拥有长远的目光和能够审时度势的能力。要知道,能够具备这两点的人可不多,具备了这两点的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有了长远的目光才能看清时局,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寻找机会。懂的审时度势才能发现所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当时那么混乱的年代,这两点就显的极为重要了。那么他们三人是怎么体现这两点的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先说曹操,曹操在董卓入京以后自领了兖州牧,当时还打败了三十万黄巾军并夺取了青州,在此时他知道了汉献帝流亡在外的消息,他马上就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在这时将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来可以得到匡扶汉室的美名,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来投奔他,二来用皇帝的诏书来讨伐别的诸侯,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定以谋反之罪,这样的话他也就师出有名了。于是他马上把天子迎奉到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横扫天下。我认为这正是他目光远大的体现,如果当时天子落入别人之手,那么曹操就不一定会有如此的成就了。刘备和孙权虽然没有曹操那样好的机会,但在曹操将要灭掉刘备时,他们两家都选择了联合对方抗击曹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从此破灭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在我看来,这正是两人目光远大,善于审时度势的体现,他们两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对方被曹操消灭掉的话那么他们自己也会被消灭,这对两人都是不好的结局,于是刘备马上派诸葛亮向孙权求救,孙权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同意和刘备结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其次,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三人都知人善用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三国演义》中众所周知最会用人的就是刘备了,他在幽州时和关羽张飞二人结为兄弟,从此之后关羽张飞就死心塌地的跟随着刘备,甚至到后来关羽还对刘备来了个千里走单骑。这就说明了刘备这个人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后来诸葛亮出山,刘备任命他为丞相,让他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法正和庞统投靠他,他让这两人随军出征当作军师,这都是他会用人的体现。因为诸葛亮这个人是奇谋为短,治戎为长,善于治理国家,搞好君臣之间的关系,这都属于丞相的职务,而法正和庞统两人精通谋略和兵法,这就是属于军师的职务了。刘备对于这几个人职务的安排都非常合理,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所以原本连一席之地都没有的刘备后来成为了可以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人物。而曹操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好,他不仅善于用人而且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攻打袁绍的时候听取了老朋友许攸的计谋,烧掉了袁绍的粮草,最终得以打败袁绍,后来他又听取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统一了北方,这些都是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结果。他在用人方面的优点就是他用人从不看对方职位的大小,而注重的是对方的才能,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他都会委以重任,后来也正是这些人成为了他的主要谋士或大将,帮他平定了天下。很多人都认为只有曹操和刘备善于用人,却忽略了孙权,其实孙权在用人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刘备和曹操,甚至他的属下只要有过人的才能,他可以不计对方的一些缺点而任用他们,例如甘宁是敌国之将,潘璋贪图钱财,凌统杀气凌人。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战勇猛,孙权都委予了他们重任,这些人受到的孙权的重用后也都死心塌地的为孙权效命。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忍耐从而寻找时机取得成功,这一点在刘备的身上最为突出,刘备早年的戎马生涯几乎屡战屡败,曾经还六易其主,整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这样并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壮志,他一直在忍耐,在寻找机会,最后他终于等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他根据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政治主张夺取荆州、益州和汉中为自己的根据地,武有关张赵马黄之勇,文有诸葛亮,法正,庞德之才,最后终于成就了了自己的一份霸业。 而孙权在这一方面的做法也是很好的,刘备在夺取了益州以后,事业到达了颠峰状态,在他统制下的蜀国也更加的强大了,并且还拥有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孙权马上感觉到了刘备对自己的威胁,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最终刘备将会吞并自己,但他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力量只能和刘备势均力敌,如果当两人打的两败俱伤时曹魏坐收渔翁之力,那么他的基业也就落入他人之手了,于是他马上放下架子向曹魏称臣,利用曹军牵制住镇守荆州的关羽的主力,任用吕蒙使出白衣渡江之计收复了荆州。因为孙权能够忍耐,能放下自己的架子,最终他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点上就能看出他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就要能伸能屈,能忍一时之辱而获取最后的胜利。在三国中也许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一个性格豪迈大气之人,不会忍耐,其实不然,曹操能够取得成功并且把魏国治理的非常强大,这都离不开他的忍耐,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此时的汉献帝早以成为了一个名存实亡的傀儡了,当时就有很多人劝曹操取而代之,但他经过思考之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当时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如果此时废掉汉献帝,搞的想董卓一样天下共讨之就不好了,他一直忍耐住成为皇帝的念头,并且终其一生也未称帝,最后给他的儿子留下了称帝的机会。以上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成功的因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这几点上的做法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都走向了成功。但是为什么他们建立的国家在性质上会有一些差异呢?在我看来这和他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当时那个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者本身的性格会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们三人也因其性格的差异而被加上了不同的称谓,曹操被称为奸雄,刘备被称为枭雄,孙权被称为英雄。由这几个称谓我们就能看出他们国家之间的差别了,曹操奸诈而狡猾,有很深的城府和心机,所以他用智治国;刘备有野心且宽仁爱士,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他的一生贯穿着一个义字,所以他用义治国;孙权对自己的臣子像亲人一样付出了情感,他与臣子之间更能体现一个情字。曹操用智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沙龙;刘备用义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帮派;孙权用情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家庭。然而帮派、沙龙和家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呀,英雄已随东逝之水化为陈迹,英雄的故事亦都付笑谈。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沉淀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们每一个读者,成为了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三国演义人物性格探析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带我们领略了东汉末年群雄争霸、烽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性格各异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忠肝义胆的赵子龙…… 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和《三国演义》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千百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三国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余年历史,但在这段时期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都各展奇谋,争夺天下。但在最后只有刘备、曹操、孙权三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三分天下形成了鼎足之势,他们三人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让人思索的,他们三人有何过人之处呢?他们的性格有何异同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就是他们三人都拥有长远的目光和能够审时度势的能力。要知道,能够具备这两点的人可不多,具备了这两点的人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因为有了长远的目光才能看清时局,从而为自己的成功寻找机会。懂的审时度势才能发现所有对自己不利的因素,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当时那么混乱的年代,这两点就显的极为重要了。那么他们三人是怎么体现这两点的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先说曹操,曹操在董卓入京以后自领了兖州牧,当时还打败了三十万黄巾军并夺取了青州,在此时他知道了汉献帝流亡在外的消息,他马上就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他在这时将皇帝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来可以得到匡扶汉室的美名,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来投奔他,二来用皇帝的诏书来讨伐别的诸侯,如果他们反抗的话就定以谋反之罪,这样的话他也就师出有名了。于是他马上把天子迎奉到许昌,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横扫天下。我认为这正是他目光远大的体现,如果当时天子落入别人之手,那么曹操就不一定会有如此的成就了。刘备和孙权虽然没有曹操那样好的机会,但在曹操将要灭掉刘备时,他们两家都选择了联合对方抗击曹操,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从此破灭了曹操一统天下的梦想。在我看来,这正是两人目光远大,善于审时度势的体现,他们两人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对方被曹操消灭掉的话那么他们自己也会被消灭,这对两人都是不好的结局,于是刘备马上派诸葛亮向孙权求救,孙权也明白这一点,于是同意和刘备结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国鼎立。其次,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三人都知人善用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三国演义》中众所周知最会用人的就是刘备了,他在幽州时和关羽张飞二人结为兄弟,从此之后关羽张飞就死心塌地的跟随着刘备,甚至到后来关羽还对刘备来了个千里走单骑。这就说明了刘备这个人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后来诸葛亮出山,刘备任命他为丞相,让他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法正和庞统投靠他,他让这两人随军出征当作军师,这都是他会用人的体现。因为诸葛亮这个人是奇谋为短,治戎为长,善于治理国家,搞好君臣之间的关系,这都属于丞相的职务,而法正和庞统两人精通谋略和兵法,这就是属于军师的职务了。刘备对于这几个人职务的安排都非常合理,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所以原本连一席之地都没有的刘备后来成为了可以和曹操孙权相抗衡的人物。而曹操在这方面做的也很好,他不仅善于用人而且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攻打袁绍的时候听取了老朋友许攸的计谋,烧掉了袁绍的粮草,最终得以打败袁绍,后来他又听取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统一了北方,这些都是他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结果。他在用人方面的优点就是他用人从不看对方职位的大小,而注重的是对方的才能,只要是有才能的人他都会委以重任,后来也正是这些人成为了他的主要谋士或大将,帮他平定了天下。很多人都认为只有曹操和刘备善于用人,却忽略了孙权,其实孙权在用人方面也毫不逊色于刘备和曹操,甚至他的属下只要有过人的才能,他可以不计对方的一些缺点而任用他们,例如甘宁是敌国之将,潘璋贪图钱财,凌统杀气凌人。但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战勇猛,孙权都委予了他们重任,这些人受到的孙权的重用后也都死心塌地的为孙权效命。最后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忍耐从而寻找时机取得成功,这一点在刘备的身上最为突出,刘备早年的戎马生涯几乎屡战屡败,曾经还六易其主,整天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这样并没有消磨掉他的雄心壮志,他一直在忍耐,在寻找机会,最后他终于等到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他根据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政治主张夺取荆州、益州和汉中为自己的根据地,武有关张赵马黄之勇,文有诸葛亮,法正,庞德之才,最后终于成就了了自己的一份霸业。 而孙权在这一方面的做法也是很好的,刘备在夺取了益州以后,事业到达了颠峰状态,在他统制下的蜀国也更加的强大了,并且还拥有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孙权马上感觉到了刘备对自己的威胁,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最终刘备将会吞并自己,但他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力量只能和刘备势均力敌,如果当两人打的两败俱伤时曹魏坐收渔翁之力,那么他的基业也就落入他人之手了,于是他马上放下架子向曹魏称臣,利用曹军牵制住镇守荆州的关羽的主力,任用吕蒙使出白衣渡江之计收复了荆州。因为孙权能够忍耐,能放下自己的架子,最终他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点上就能看出他拥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就要能伸能屈,能忍一时之辱而获取最后的胜利。在三国中也许很多人都认为曹操是一个性格豪迈大气之人,不会忍耐,其实不然,曹操能够取得成功并且把魏国治理的非常强大,这都离不开他的忍耐,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此时的汉献帝早以成为了一个名存实亡的傀儡了,当时就有很多人劝曹操取而代之,但他经过思考之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因为他当时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如果此时废掉汉献帝,搞的想董卓一样天下共讨之就不好了,他一直忍耐住成为皇帝的念头,并且终其一生也未称帝,最后给他的儿子留下了称帝的机会。以上是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成功的因素,我们不难看出,他们在这几点上的做法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都走向了成功。但是为什么他们建立的国家在性质上会有一些差异呢?在我看来这和他们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当时那个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者本身的性格会对自己的国家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们三人也因其性格的差异而被加上了不同的称谓,曹操被称为奸雄,刘备被称为枭雄,孙权被称为英雄。由这几个称谓我们就能看出他们国家之间的差别了,曹操奸诈而狡猾,有很深的城府和心机,所以他用智治国;刘备有野心且宽仁爱士,与关羽张飞结为兄弟,他的一生贯穿着一个义字,所以他用义治国;孙权对自己的臣子像亲人一样付出了情感,他与臣子之间更能体现一个情字。曹操用智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沙龙;刘备用义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帮派;孙权用情治国,所以他的国家更像一个家庭。然而帮派、沙龙和家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是呀,英雄已随东逝之水化为陈迹,英雄的故事亦都付笑谈。但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将沉淀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我们每一个读者,成为了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星!三国演义人物评析《三国演义》人物评析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鱼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放假了,学校要求我们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虽然我已经快初二了,老师也要求了很多遍了,可是初看时的感觉只有两个字——痛苦。里面那么多生僻的字,难懂的词,复杂的政治纷争,看得我头昏眼花。看过之后,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那些繁多的人物故事,复杂的故事情节,就象一阵风刮过,没有在我脑子里留下一点痕迹。而且内容艰深难懂,枯燥无味。哎,真没意思啊。真想把它烧了。。。无奈还要写人物评析,只好硬着头皮,咬紧牙关继续看下去。“每天看五十页!”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坚持到底!加油!”我给自己打气。可是看了很久很久都没有能让我提起兴趣去评析的人物,真是折磨人。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诸葛亮。我以前就知道诸葛亮神通广大,现在,我可要好好见识一番了,就写他了。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在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雄极一时时,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后来翻阅著名的《戒子书》,其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他的第二点就是睿智:刘备三顾茅庐之前他隐居在山中,竟然对天下大局了如指掌。对天下的英雄人物,就像邻居一样熟悉。这是怎样的一份智慧啊!他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是千古奇才。正如刘备所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诸葛亮初出茅庐,小试牛刀,就屡屡获胜:博望坡用兵,火烧新野,给了曹军极大的打击。奇谋借箭,七星坛祭风,七擒孟获。。。。。。每个故事都显示出了他非凡的智慧。诸葛亮草船借箭,令我吃惊不已。这个故事已经经是家喻户晓了,他能算出三天后必有大雾,还料定曹操生性多疑,必不敢出兵,因此轻而易举的借到了十万支箭。他真是神人啊!赤壁之战时,周瑜想破曹军,可是在江上又很有难度攻破,于是一次想起这事竟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孔明早知周瑜心事,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周瑜大惊,心想:“孔明真是神人呀!”于是便说:“先生已知我病源,将用何药治之?事在危急,望即赐教。”诸葛亮说,要建一个“七星坛” 他在坛上作法借东南大风,帮助周瑜用兵。不久,东南风就大起。看到这里,我不得不又一次惊叹诸葛亮的神通般的智慧。第三是他的忠诚,刘备白帝城托孤,称: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本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立为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他知天时,懂地利,晓人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神通广大,非比同人。连他自己都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时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他的忠贞气节也令人为之动容。虽然最后劳而无功,没有完成统一三国的大业,却仍不失为英雄壮举,这既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正是他的伟大。杜甫的《蜀相》一诗,真可谓是诸葛亮的千古知音: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我作为一个晚辈,和一个读者的拙见,希望有更多的人读三国,品味其中人物,事件所带给你的启迪。三国演义人物评析2三国演义人物评析解读姜维看姜维,往往会让我想起豫让,春秋侠烈之风的代表。豫让原是晋大夫智伯的门客,智伯被政敌赵襄子所杀,豫让吞炭纹身髡发漆面欲为智伯报仇,两次行刺赵襄子却都没成功。襄子问他:“ 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慨然道:“我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当国士报之。”在《史记·刺客列传》中司马迁安排了赵襄子为这个回答“喟然叹息而泣”,到了他的《报任少卿书》他写了另外一句话,一句流传千古、气冲牛斗的话:“士为知己者死”。这里不再仅仅是门客与主人、臣子与国君的关系。俞伯牙是瑶琴圣手,钟子期是一介樵夫,但只为了一声“高山流水”的赞叹,音乐大家为山野村夫砸了琴。无论是黄发还是垂髫,无论是位卑还是官盛,甚至哪怕你已过了奈何桥,在豫让心里,在司马迁心里,在一切配得上“士”这个称号的人的心里,“知己”二字永恒的重量让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黯然无光。还有一种说法是“士为知己者用”,这其中的区别并不大,用也好,死也罢,其背后都是同一股热血翻涌,真正的“士”不会在乎他是被用还是驱死,只要目的是为了“知己”,他的选择就是九死不悔。“士为知己者死”,纵观姜维一生,正是这句话最忠实的注脚。刘备白帝托孤时对阿斗说:“汝事丞相如父。” 而事实上后主与诸葛亮之间却远无“相父”一词表面的亲近,可能是毕竟有着君臣的界限,也可能是个性不合,却不想,六年后,48岁的诸葛亮遇上了年方27岁的姜维,那年是建兴八年,是姜维乃至整个蜀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姜维以魏国降将的身份投效了诸葛亮,两人一见如故,既打消了姜维原先不得已而降蜀的勉强,也引发了诸葛亮对培养后备力量的心愿。《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多次在给蒋琬、张裔等朝廷重臣的书信中称述姜维,这对品评人物向来谨慎,绝少美誉的诸葛亮之词的诸葛亮而言是极为罕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把这种信重之情加以敷衍,让诸葛亮在处遇时便有“教授平生所学”的感慨;临终时又托付兵书,谆谆相嘱。元《三国志白话》则明点出“维拜武侯为父”,以至使的明朝散文大家李贽批点姜维“又一孔明”,称其为诸葛精神的传人。而直至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他的独子诸葛瞻也还只是个不经人事的8岁孩童,因此,可以说是这种情如父子的关系奠定了蜀汉军政两代领袖之间的信契。诸葛亮发现人才:把姜维从魏国边境的一个微末将领的地位提升为辅汉将军,当阳亭侯;培养人才:此后6年北伐中,任姜维为中护军,时有共商军中大事的采决;重用人才,把蜀汉三军的重担交付给羁旅中归降的姜维,而那年姜维也不过33岁。诸葛亮的识才、爱才、信才、用才勾划出“知己” 二字的全部意蕴,再加之亲如父子,密如师徒的感情交织,使姜维把整个后半人生义无返顾交付给诸葛亮的夙愿:收复中原。姜维是士,因此,他在摇摇欲坠的王朝里独力苦苦支持大局;在浮华的世俗里守者清素的本心,忍着得志小人的颐指气使;受着昏君莫名的冤屈。悲愤难耐了,引兵退往沓中去屯田,原离你们的构恶和怀疑总可以了吧。他忽略,或者说是根本没考虑过一条道路——权臣的道路。刘禅的才能不如周成王,刘禅的风骨不如高贵乡公,他的君权被诸葛亮架空了十二年之后,蜀汉的政治土壤上是极容易诞生出又一个周公,又一个伊尹的;或者又一个曹操,又一个司马昭的。而放眼朝野内外,有名望,有实权,有地位,有兵势,除了姜维亦不做第二人想;况且他本是魏人,迫不得已而降蜀,进则拥兵自立,退则挟天子以令诸侯,远有曹操,近有司马,鲜活的例子就在眼前,但姜维,到底还是没有这么做。为了他心中的士道,更为了“知己” 二字。于是,他为了一句褪色的遗言九伐中原,而放任朝中大权于不顾;他为了一个腐朽的王国呕心沥血,却招来穷兵黩武的责难;他为了一腔热血酬答知己的热血,苦心经营,反落得身死宗灭的下场。姜维的北伐动力和诸葛亮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他生长在曹魏统治较为稳定的北方,刘汉的正统观念也相形淡漠,蜀国政权于他并没有特殊的恩典,刘家宗室于他也缺乏休戚相关的命脉维系。诸葛亮是创业者,他不过是个守成者,守成对他而言是尽为人臣子的本分,更是为士为知己的报恩。姜维最明确而最坚定的目标是为诸葛亮遂愿,而非为蜀汉江山立业,他效忠蜀汉很大程度只因为诸葛亮在蜀汉。由是,他的九伐中原,石营勒兵无可避免地带上了异化的机械性。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到了最后,行为的全部意义幻化在了过程中,而行为的真正目的却忽略为虚无。我有时会想,如果姜维真能实现诸葛亮的夙愿,克服中原,一统天下,那么此后他又将如何定位自己,他始终把自己置于诸葛亮的精神支柱下,在自身的生命中打下了非己性的深刻烙印,一旦支柱消失了,烙印褪除了,他将何去何从,清末大儒王静庵先生激起的水声犹在时空中回响,象征着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文明的殉葬。因此我又庆幸,姜维到底没有实现诸葛亮的愿望,这是一个王朝,一个政权,一个信念的不幸,但却是姜维本人不幸命运的大幸。赏析三国演义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中国古典小说鉴赏系别:管理与经济系班级:工商六班姓名:雷鹏学号:120120601359 赏析《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的成书是在元末明初,是由罗贯中结合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所著的史料加上民间传说、话本、戏曲,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俩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赵云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真实的曹操是有不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其实历史上的刘备和演义中的差别很多。但是历史上的刘备确实也是仁德为怀,感人至深的。《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总而言之,《三国演义》是我国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至今对我国的文学影响十分深刻,也给中华民族留下的意义是深意的。三国演义赏析2(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号:014TSDAH2课程名称:《三国演义》与现代管理改卷教师:学号:136331059姓名:李秉政得分: 在《三国演义》与现代管理这门选修课即将上完之际。我也感慨到其实《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并非只是纯粹的历史小说,里面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企业的管理思想等等更深层次的东西。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沧海横流、战火纷飞的英雄时代,更是一部蕴含丰富的管理思想、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经典。其实管理可以分为对企业下属的管理以及对自身的管理。首先,我先来谈谈一些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哲学。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期。然而与当今类似,唯有目标明确,管理有序,制度严明,将士用命的企业才能真正留住人。通用总裁韦尔奇说:任何一个行业,没有做到前三,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于是诸多诸侯消失于历史的舞台,留下了北魏、东吴、西蜀三大财团。最早打出招聘广告的是曹操,谋刺董卓未遂,曹操回到老家“先发矫诏,驰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短时间内引进了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荀彧、荀攸众人。这里,曹操采用的是公开招聘的方式。随之“荀彧曰:“某闻兖州有一贤士,„„乃„„姓程,名昱。””“昱为荀彧曰:“„„公之乡人姓郭,名嘉。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 ,又引进程昱、郭嘉,郭嘉荐刘晔,刘晔荐满宠、吕虔,满宠、吕虔共荐毛玠。这真是拔萝卜,不拔不要紧,一拔一大把。一时间,曹操所拥有的人才,无论是量还是质,都在三国同期排了第一。这里,是通过熟人推荐的方式,程昱、郭嘉两人作为曹魏五大谋臣之其二,王佐之才自不待言,其余诸将,为曹魏,亦助力迥浅。更不用说,通过熟人关系网推荐的,无论是融入集体,还是中诚信,效果都是比较好的。这边你方唱罢,那边孙策登台,引朱治、吕范,携旧将程普、黄盖、韩当,逢旧友周瑜,瑜荐张昭、张纮,再收蒋钦、周泰,至此,东吴财团的人才班底也已基本定下。轮到刘备,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带着拜把兄弟关张二人和一些半调子的主管,今天逃亡到这,明天逃亡到那,好不凄惨。怎么办才好呢,猎头!对,刘备找到了猎头司马徽,水镜先生为刘备分析落魄的原因:“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用人之人。„„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意思就是说关张赵的业务能力天下无出其右者,你这个董事长这么凄惨,都是因为少了一个得力的CEO。当然,这时的猎头,也只是个半调子,刘备还得三顾茅庐,上门招聘,这才请出了不世出的诸葛孔明。可以说,这次上门招聘已奠定了三分天下的人才基调。上面讲的只是对人才的招聘引入,其实一个企业成功关键是管理者对人才的使用。这里以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时为例,卓将华雄先后斩杀鲍忠、祖茂、潘凤,后关羽请命,主将袁绍问关何人,公孙瓒曰:“ 此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弓马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马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这意思好比说:都是民族产业老总,人家一个个有名的销售总监都拿人家外企没辙,就凭你一个小小的业务员,给我瞎胡闹什么,滚!可是事实却是销售总监做不了的事,业务员做到了。关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功了,可是成功又如何,还是被袁绍喝退。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那些销售总监的能力与其所拿的工资不相称,说明那个时代的待遇过重看待资历而忽视了能力与业绩。但是,在三国那个时代,恰恰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局面,倘若诸多诸(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号:014TSDAH2课程名称:《三国演义》与现代管理改卷教师:学号:136331059姓名:李秉政得分:侯对文官武将,多加比照,擢优使用,劣者罢免,又怎会屡屡上演蚍蜉撼大树的悲喜剧。也难怪马基雅维利说:“一切的美德出自君主” ,这句话放到这里就是说只有英明的君主才会明察下属,量才而用。也正是因为有了绩效优秀的团队,北魏、东吴、西蜀三大财团才能在风云起伏的乱世,并购中小势力,脱颖而出。上述说了管理者对于集团和下属的管理,下面我来说说管理者对于自身的管理。这里我拿三国最具争议的人物司马懿作为例子,司马懿,不可谓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他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其实除了他的智谋,更重要的是他的良好心态。一个“忍”字可以用来形容司马懿的一生。司马懿的隐忍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曹操和司马懿两个人都在政治疆场上驰骋,但两个人驰骋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不断进取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一个是用不断退隐的方式来驰骋于政治疆场的。但是最后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大赢家的,恰恰就是司马懿。因为他善于等待,善于等到瓜熟蒂落的时候去摘胜利果实,对诸葛亮是这样,对魏朝政权更是这样,想得的反而都得到了。即使不从别的来看,就从寿命来看,司马懿也是个赢家。我做过统计,曹操活了66岁,刘备活了63岁,孙权72岁,诸葛亮很短54岁,而司马懿是73岁,寿命比孙权还长。孙权也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很温和的人。人的性格跟人的寿命,真可能有某种隐约的联系。所以,在三国这场政治游戏中,最成功的玩家,还得数司马懿。在政治游戏中,他这种“笑到最后”的“等待策略” ,的确不同凡响。他能熬死曹家三代,并且在自己临死之前都没有篡夺曹魏的大权,足可见他的谦卑处下,忍之有术。其实,司马懿作为一个鹰视狼顾的野心家,他是每怀恐惧,一生谨慎的,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能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不着急笑,但是我要最后笑,最后笑的肯定是我,这就是司马懿。除掉了曹爽,司马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相当于曹操在汉献帝时的地位,并令司马懿父子三人共领国事。这时司马懿达到了事业的高峰,过了两年,他就老死了。临死时他嘱咐两个儿子千万不要篡权。司马师司马昭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虽然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但是知归知,他到底没有篡权,等到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方才登上皇位,建立了晋王朝,但是,说白了,晋王朝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最后三分归于一统,还是全靠司马懿这老爷子的功劳。可以说,曹操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膨胀的人格,司马懿基本上属于一种自我内敛的人格。如果说曹操是那种很热情、很张扬的人,那么司马懿就是那种很冷静、很沉稳的人。曹操因为自我膨胀,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都格外地突出,所以我们能感受到他是真实的、完整的人,我们能够理解他、能够看透他。而司马懿因为自我内敛,从内到外都似乎很一致,对我们来说,他就更像一种影子,一种概念,虽然能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他难以被看透,也难以被理解。但是他总体是给我一种达于权变、应时而进、识人善用、服众待机的感觉。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司马懿是一位最了不起的靠耐性、权谋、机智、残忍去夺得胜利的最大的赢家。纵观三国,可能善于管理整个企业的君主有很多,三大集团魏蜀吴的领导人他们都是优秀企业管理者的典范,而善于自我管理的最突出的想必就是司马懿了。品读三国,我们不仅需要关注那些经典战役,还要通过那些事件去透析主要人物他们人生管理中的成功与失败。《三国演义》人物之我见作为中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不但在智谋策略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相当之成功。像奸诈多疑的曹操,“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宽厚仁德的刘皇叔,忠义而又自傲的关云长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我看过《三国演义》后,对里面几个人物,即吕布和诸葛亮,却有着另一番不同的看法。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勇则勇已,但名声却着实不好。什么“三姓家奴”啊,什么“反复无常”呀,活生生将吕布钉在人格的屈辱柱上。但我看《三国》,却觉得吕布其实是个直率、重感情的英雄。世人总是把他杀了自己两位“义父”,视为其品德败坏、见利忘义。但是,汉魏之际,军阀混战,道义不行,各派势力之间纵横捭阖,维系他们的只有利益关系,因而轻易去就,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事情时常发生,像刘备、孙策等豪杰投靠与反叛的次数也不少于吕布,怎么能只将矛头对准吕布呢?或许是因为吕布与丁原、董卓二人之间维系的“父子”关系,但这“父子”关系终究说来也只是一种变相的利益关系罢了。在丁、董二人眼里,吕布利用价值大,但实质也只是他们争权夺利的一枚棋子。看凤仪亭事件中董卓的表现:“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卓曰:‘叵耐逆贼!戏吾爱姬,誓必杀之!’” 确实如后来王允所说“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耶?”当这种利益关系濒临破裂时,“父子”情自然就不复存在了,在这方面以道德批判吕布其实是说不过去的。吕布缘何两次叛变,虽说起源于赤兔、貂蝉,但实际原因从他嘴里可知“吾堂堂大丈夫,安肯为汝子乎!”(对丁原)以及“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对董卓),他只是不愿受人利用,他只是想追求自己的所爱和自由,但他没有考虑后果,凭着自己的直率就做决定了,过于关注眼前利益,却在给自己挖了个很深的坑。说到吕布的重感情,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对王允,当董卓旧将大军攻陷长安时,吕布顾不上照顾自家妻子,首先去劝说王允逃走:“势急矣!请司徒上马,同出关去,别图良策。”“吕布再三相劝,王允只是不肯去。不一时,各门火焰竟天,吕布只得弃却家小,引百余骑飞奔出关。”吕布真无情乎?从这足以看出,非也!一是对刘备。吕布是很爱自己的妻妾的,在吕布心中,妻小绝不是刘备声称的“衣服”的分量,由己推人,吕布先袭徐州,后夺下邳,两次都保护了刘备的妻小。第一次,两者还在结盟中,刘备自己都说“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第二次,两人已经处于敌对关系中,吕布仍说“吾与玄德旧交,岂忍害他妻子?”“便令糜竺引玄德妻小,去徐州安置。” 在此处吕布的情义是真情流露。如果吕布最终成为雄霸一方的霸主,则他所有的叛卖就都会被视为雄才大略的表现;如果吕布为某个明主立下赫赫战功,则他的屡次叛变都会被视为英明理智的选择,历史评价,本就是胜者为王,只可惜由于他“没远见、太注重眼前利益”,从而导致了他人生的悲剧。无可否认的说,吕布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想起曹操问陈宫缘何宁愿辅佐不成器的吕布,陈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一语中的,相比于曹操的心术不正,吕布直率重情的性格着实要可爱的多。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为传奇、最具智慧、也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成为了“智慧的化身”,也成为了“忠臣的楷模”,甚至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孔明,就是一个神话。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几乎完美的诸葛亮形象,却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虽说瑕不掩瑜,这些不足无损于孔明的光辉形象,但却可以打破诸葛亮“神话”般的色彩,也可说是诸葛亮“毕其力而无功” 的因素之一。首先,诸葛亮在任用人才方面有缺陷。曹操求才,唯才是举;孙权用人,放手使用,而这些诸葛亮似乎做不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他对人才要求极为严格,不但要有能力,还必须忠于职守、德行优良,这使得他培养的人才大都谨慎小心,一旦独自走上历史舞台,因循守旧的多,开拓进取的少,因而在蜀国后期再难看到十分优秀的人才。诸葛亮在任用人才方面最严重的错误莫过于是对待马谡和魏延,前者华而不实却被其重用,后者能力突出却被其限制排斥。对于马谡,刘备和司马懿都知其不堪大用。白帝托孤时“先主谓孔明说:‘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而在街亭之战时,“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就连敌军的司马懿都认为马谡是庸才,可见诸葛亮在用马谡上确实是一大失误。后果然马谡失街亭,北伐因而失败。对于魏延,诸葛亮则一直强调他有反骨,不可大用。一直觉得魏延是三国里最被冤枉的人物,投降蜀汉后,屡立奇功,深受刘备的赏识和重用。尤其是五虎大将相继去世后,成为了支撑蜀汉大厦的主要支柱。可诸葛亮却一直以他品德不佳,不重用他,且处处排斥限制魏延。尤其令我感到不平的在于《三国演义》(嘉靖本)里的一段记载:且说魏延只盼司马懿到来,忽见一枝魏兵杀到,延纵马视之,乃司马懿也。懿大喝曰:“魏延休走!” 延舞刀相迎。战不十合,延拨回马走,懿随后赶来。延只望七星旗处而走。懿见魏延一人,军马又少,放心追赶。懿却分兵三枝:司马师在左,司马昭在右,懿自居中,一齐攻杀将来。延遥望见谷口内有七星号带飘扬,乃引五百兵皆退入谷中去。懿追到谷口,先令人哨探,回报曰:“谷内并无伏兵,山上皆是草房。”懿曰:“此必是屯粮之所。”遂大驱士卒皆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中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勒马横刀而立。懿大骇,乃与二子曰:“倘有蜀兵断其谷口,如之奈何?”急退兵时,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火把一齐丢将下来,烧断谷口。懿大惊无措,将兵敛在一处。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皆着。魏延望后谷中而走,只见谷口垒断,仰天长叹曰:“吾今修休矣!”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吾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雾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盆倾。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降,火器无功。滂沱大雨自申时只下至酉时,平地水深三尺…却说孔明望见司马懿被魏延诱入谷时,不胜忻喜。马岱一齐放火,将欲尽情烧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着,人报走了司马懿。孔明闻知,仰天长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却说孔明收兵,回到渭南大寨,安营已毕,魏延告曰:“马岱将葫芦谷后口垒断,若非天降大雨,延同五百军皆烧死谷内!”(此乃孔明欲将司马懿、魏延皆要烧死,不想天降大雨,二人得生。后孔明死时,遗计与马岱,将延斩之。)孔明大怒,唤马岱深责曰:“ 文长乃吾之大将,吾当初授计时,只教烧司马懿,如何将文长也困于谷中?幸朝廷福大,天降骤雨,方才保全;倘有疏虞,又失吾右臂也。”大叱:“武士!推出斩首回报!”马岱责毕,回到旧寨,孔明密令樊建来谕曰:“丞相素知将军忠义,故令行此密计,如此如此。他日成功,当为第一。可只推失杨仪教如此行之,以解魏延之仇。”岱受计已毕,甚是忻喜,次日强行来见魏延,请罪曰:“非岱敢如此,乃是长史杨仪之谋也。”延大恨杨仪…可能是为顾及诸葛亮的地位,这段话在毛宗岗批《三国演义》中已被删除,但原始材料确是如此。诸葛亮在这件事上显现得有些令人心寒,没有反迹且一身功劳的魏延,差点成了诸葛亮除去司马懿计策的牺牲品;而且在计策败露后,又嫁祸给杨仪,使得本来就关系紧张的杨、魏二人之间的矛盾更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是诸葛亮把魏延给逼到绝路的。除了用人的问题上出现失误,诸葛亮还有个不足在于不去授权和放手。在五丈原,司马懿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对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也。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主簿杨颙谏曰:“某见丞相常自校簿书,窃以为不必… .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岂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为家主之道也…昔丙吉忧牛喘,而不问横道死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曰:自有主者。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孔明确实是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事必躬亲,不去放权委托下属,使得他身体承受不住,以至“大业未成而先折”,也影响了接班人的锻炼成长,不经历风雨,永远只是温室的花朵。在六次北伐中,很多时候部下都只是拿着丞相的锦囊依计行事,而不是自己探索对策,长此以往,大厦一倾,便不知如何是好了。诸葛亮一生谨慎小心,尤其在刘备托孤之后,深感自身责任之重大,更加小心行事。用兵谨慎,这是诸葛亮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用兵应以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并能建大功。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津兵五干,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决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旷日持久,何时而得中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遂不用魏延之计。这就是“ 子午谷奇谋”。诸葛亮的考虑确实是对的,万一魏国早有准备,不但折损人马,还挫伤士气。但以当时蜀国对魏国的国力,稳打稳扎,无论孔明多么神机妙算,都难以成功,既然如此,何不奇袭一次,尚有成功的可能性。连司马懿都说“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而后邓艾破“蜀道之天险”,攻陷蜀国,也正是用偷袭之策。总的来说,这几个小问题都不足以掩盖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只是,请不要过于神化诸葛亮,即便是在《三国演义》中的卧龙,有缺点、犯错误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实的诸葛孔明。我想,《三国演义》之所以能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三国演义》中构造的那些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使人们乐意去讨论、去欣赏、去学习,从而使人们百读不厌、百谈不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让我们去缅怀那段英雄豪杰的历史吧!三国演义之人物论三国演义之人物论《三国演义》从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小说中的许多历史人物都性格突出,个性鲜明。曹操的奸诈是他的主要特点。最突出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子远你来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问他“军粮尚有几何”?曹操实话告诉他,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许攸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就说是袁公让他们来干什么事的,随后冲到袁营。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他的奸诈也为他克敌制胜做了铺垫。刘备的仁慈与曹操的奸诈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备投奔刘表时,刘表待之甚厚,刘表死时托孤于他,并说:“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刘备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 刘表死后,伊籍劝他以吊表为名就便擒下刘琮,以夺取荆州,诸葛亮也极力怂恿。刘备垂泪说:“吾兄临终托孤于我,今吾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死于九泉之下,何面目复见吾兄乎?”刘备不乘人之危,忠厚待人的秉性如此,故刘琮投降后,荆州军民不少归附刘备。当他率军和拥着数万名众向樊城撤退时,即使在曹兵快到的危机情况下,他也不愿抛弃民众逃走,这充分显示了他的仁厚爱民的性格和秉性。身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傲上而不忍下”是关羽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对待比关羽自己本人厉害的角色以及看不起自己的人,他向来是不屑的。五虎上将中,关羽与马超是素未谋面的一位,不过他的态度是选择与其比武,好在诸葛亮一番安抚,便打消了他入川的念头,而在武侯的那封信中,他把马超直接归档为与张飞一个级别,只能和张飞正常较短而无半点和美髯公相提并论的意义。于是乎,关羽很高兴,将这封信遍视诸位,不再起入川比武之心,仰天大笑。我们没有看见马超和关羽这场旷世纪的惊天对决,但足以看见了关羽的心态。在他心中始终存在这样一个念头,“我是天下第一的。”这样的性格也注定了他最终的悲剧结局吧。诸葛亮是书中我最敬佩的人物。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他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也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比如,以他的才能智慧和崇高威望,拿掉昏聩无能缺德无才的阿斗,自己称王称帝,可以说上合天理,下顺民心 。但是,他对后主坚持执君臣之礼,决不摆相父架子。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是以礼规劝、得后主同意才进行的。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来敏、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这样的品德在现代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周瑜性格最明显的特征是器量狭小,忌才妒能,目光短浅。如小说第四十四回写孙权决定抗曹,并命周瑜组织迎敌作战。但诸葛亮却对周瑜说孙权仍有顾虑。周瑜立即去见孙权,果然与诸葛亮所说的一样。于是周瑜暗忖:“孔明早已料着吴侯之心。其计划又高我一头。久必为江东之患,不如杀之。” 只是由于鲁肃的劝阻,才没有杀成。试想,周瑜倘若果真将诸葛亮杀了,那么孙刘联盟就可能破裂,就会给曹操造成可乘之机,赤壁之战谁胜谁负便很难预料了。由此可见周瑜的目光的确短浅。此后,周瑜曾多次设计要杀害诸葛亮,如派诸葛亮十天造箭十万枝,企图以军法杀之;又如派诸葛亮往聚铁山断曹操的粮道,企图借曹操之手杀之;诸葛亮在七星坛借东风,周瑜派丁奉,徐盛各带士兵一百,从水陆两路前往南屏山,企图以武力杀之等等,虽说危机都被诸葛亮巧妙地化解了,但却凸现出周瑜的器量狭小,忌才妒能。《三国演义》中竭力表现关羽的义、张飞的忠、诸葛亮的智、赵云的勇等等,并且推崇明君、贤相,歌颂刘备、诸葛亮,而贬斥昏庸的汉帝、暴虐的董卓和“奸雄”曹操。虽然不能一一仔细分析,但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也代表或反映着一类人。我从这本小说中也学到了不少古人的良好品德和为人处事的方法。 《三国演义》全人物《三国人物演义全人物》按出场先后桓帝、灵帝、刘协(献帝)、窦武、陈蕃、曹节、蔡邕、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张角、张宝、张梁、南华老仙、马元义、唐周、何进、卢植、皇甫嵩、朱俊、刘焉、邹靖、刘弘、刘备、刘元起、郑玄、公孙瓒、张飞、关羽、张世平、苏双、程远志、邓茂、龚景、曹操、曹嵩、曹腾、桥玄、何颙、许劭、左丰、董卓、高升、严政、赵弘、韩忠、孙仲、孙坚、许昌、许韶、臧旻、张钧、督邮、刘恢、区星、张举、张纯、刘陶、陈耽、刘虞、何后、刘辩、王美人、潘隐、袁逢、袁隗、袁绍、荀攸、郑泰、董重、何苗、舞阳君、牛辅、李傕、郭汜、张济、樊稠、李儒、陈琳、袁术、吴匡、闵贡、崔烈、崔毅、王允、杨彪、淳于琼、赵萌、鲍信、丁原、彭伯、吕布、李肃、董旻、周毖、伍琼、丁管、伍孚、陈宫、吕伯奢、卫弘、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韩馥、孔伷、刘岱、王匡、张邈、乔瑁、袁遗、孔融、张超、陶谦、张杨、华雄、胡轸、赵岑、鲍忠、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俞涉、潘凤、颜良、文丑、方悦、穆顺、武安国、黄琬、荀爽、徐荣、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蒯良、蒯越、蔡瑁、逢纪、荀谌、辛评、关纯、耿武、田丰、沮授、许攸、公孙越、赵云、麴义、严纲、马日磾、赵岐、黄祖、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吴夫人姐妹、孙朗、孙仁、孙韶(俞韶)、孙静、张虎、陈生、吕公、桓阶、董璜、张温、貂蝉、孙瑞、贾诩、牛辅、胡赤儿、李蒙、王方、种拂、鲁馗、周奂、崔烈、王颀、韩遂、马宇、刘范、马超、李别、荀彧、荀绲、荀攸、程昱、郭嘉、刘晔、满宠、吕虔、毛玠、于禁、典韦、应劭、曹德、张闿、边让、曹豹、糜竺、田楷、陈登、孔宙、李膺、陈炜、管亥、宗宝、太史慈、刘繇、张燕、庞舒、薛兰、李封、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高顺、田氏、陶商、陶应、孙乾、何仪、黄劭、何曼、许褚、审配、杨彪夫人、郭汜妻、李暹、左灵、杨琦、杨密、皇甫郦、杨奉、胡邈、王昌、宋果、崔勇、徐晃、段煨、董承、韩暹、李乐、胡才、伏德、伏皇后、尚弘、韩融、王邑、董昭、王立、刘艾、任峻、范成、纪灵、荀正、甘夫人、糜夫人、陆康、吴景、祖郎、朱治、吕范、周瑜、周尚、张昭、张纮、刘宠、张英、蒋钦、周泰、笮融、薛礼、陈武、于糜、樊能、陈横、严白虎、严舆、凌操、王朗、虞翻、周昕、董袭、华佗、杨大将、张勋、桥蕤、雷薄、陈兰、韩胤、严氏、陈珪、张绣、王则、曹安民、邹氏、胡车儿、曹昂、阎象、冯方、冯氏、陈纪、金尚、李丰(袁术将)、梁刚、乐就、典满、王垕、伍习、雷叙、张先、李通、孙观、吴敦、尹礼、昌豨、简雍、糜芳、刘安、许汜、王楷、杨丑、眭固、史涣、车胄、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建、刘哀、刘宪、刘舒、刘谊、刘必、刘达、刘不疑、刘惠、刘雄、赵彦、伏完、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朱灵、路昭、袁胤、徐璆、马融、郭图、左悺、徐璜、徐勋、高览、张郃、王忠、祢衡、韩嵩、吉平、秦庆童、云英、董贵妃、袁谭、刘延、刘辟、龚都、陈震、蔡阳、廖化、杜远、胡华、胡班、王植、孔秀、韩福、孟坦、卞喜、普净、秦琪、郭常、郭子、裴元绍、周仓、关定、关宁、关平、刘勋、华歆、许贡、许项三家客、华佗徒弟、于吉、张津、刘琬、鲁肃、郑宝、诸葛瑾、顾雍、韩猛、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睿、蒋奇、辛明、袁尚、蒋义渠、刘氏、袁熙、高干、殷馗、汪昭、苏由、吕旷、吕翔、王修、岑璧、辛毗、尹楷、沮鹄、马延、张顗、冯礼、李孚、阴夔、审荣、曹丕、甄氏、崔琰、彭安、焦触、张南、乌桓触、韩珩、北番左贤王、王琰、田畴、蹋顿、公孙康、公孙度、公孙恭、曹植、郭奕、张武、陈孙、张鲁、蔡夫人、伊籍、刘禅、陈氏、刘琦、刘琮、蔡和、蔡中、蔡勋、文聘、王威、司马徽、庞德公、庞统、刘泌、刘(寇)封、徐康、徐母、诸葛亮、诸葛丰、诸葛珪、诸葛玄、诸葛均、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阚泽、严畯、薛综、程秉、朱桓、陆绩、张温、骆统、吾粲、吕蒙、陆逊(陆议)、徐盛、潘璋、丁奉、甘宁、凌统、妫览、戴员、边洪、徐氏、孙高、傅婴、苏飞、陈就、邓龙、司马懿、司马隽、司马防、司马朗、夏侯兰、韩浩、郗虑、孔融二子、脂习、张允、李珪、邓义、刘先、傅巽、王粲、宋忠、魏延、韩玄、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夏侯杰、吴巨、步骘、程咨、蒋干、刘馥、刘熙、吕通、牛金、曹纯、陈矫、马谡、马良、刘度、刘贤、邢道荣、赵范、陈应、鲍隆、樊氏、金旋、巩志、黄忠、刘磐、杨龄、宋谦、贾华、戈定、太史亨、乔玄、曹休、钟繇、孙瑜、周循、周胤、马肃、马岱、马休、马铁、黄奎、李春香、苗泽、陈群、庞德、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钟进、丁斐、曹永、娄圭、杨阜、韦康、张既、张陵、张衡、阎圃、张卫、刘璋、庞羲、张松、杨修、法正、孟达、法真、黄权、王累、李恢、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三国演义人物对比 谈《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对比内容提要:对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得当。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正是通过对比,更好地表现出本身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纵观全书,人物之间的对比首先表现在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上。比如聚兵起事之前曹操与何进、王允等人的对比,作为军事统帅的曹操与袁绍、周瑜等人在作战之中的对比,关羽和吕布的对比等,作者就是这样有意地写不同人物对待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从而展现出人物之间迥异的个性特征。其次对比还表现在人物自身的对比上。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在写人物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增添了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关键词:《三国演义》对比不同人物人物自身 对比是作者有意地把相互对立的事物合乎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加以对照,以突出对立双方最本质的特征,使作品的形象更鲜明、更突出,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深刻,给人以强烈感受的一种创作手法。对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它是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技巧。在小说的创作中,对比手法常常被广泛使用。明末清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在写人物方面,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为《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增添了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小说中的人物如白脸的曹操,红脸的关公,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年轻气盛的周瑜,乐不思蜀的阿斗,优柔寡断的袁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等无不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可以说,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对对比手法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这主要表现在:一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运用对比手法将两种人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 在《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俯拾可得。对待同样的一件事,作者有意地描写不同人物不同的态度与做法,从而展现出人物之间迥异的个性特征。如(一)聚兵起事之前曹操与何进、王允等人的对比东汉末年,汉灵帝病死,何皇后的哥哥何进拥太子辩即皇帝位,阉臣十常侍作乱,且与何进不和,对待怎样杀死十常侍,该不该当机立断,该不该引外兵入京,何进和曹操的态度截然相反。何进没有主见,听从袁绍建议:发檄文到各镇,招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对于这一举动,典军校尉曹操向何进提出自己的见解: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招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对待曹操的正确建议,何进怒斥曹操怀有私心。从结果来看:十常侍得知此消息,设计杀死了何进,外兵虽杀死十常侍,但常有不臣之心的董卓名正言顺地进了京,最后派人杀了少帝辩、何太后、唐妃等人,拥陈留王协做了汉献帝。如果开始时,何进仰仗着皇威,和他手中掌握的重兵,行权立断,杀死十常侍,正如曹操所说简直“易如反掌”。但何进却采用了错误的举动,导致了董卓专权的可悲后果。无怪乎何太后死前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导致了少帝被杀之祸。作者正是从曹操和何进如何杀死十常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中,让读者领悟到曹操的机智与谋划远胜何进一筹。面对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的局面,开始时,司徒王允与朝廷众官背地里皆哭,只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曹操笑是觉得 “哭能哭死董卓否?”再如正向曹操所说“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面对如狼似虎的董卓,曹操早就下定除去他的计划。他对王允所说的话证明了这一切:“近日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尽卓。闻司徒有七星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作者用“哭”“笑”这一对反义词,较好把曹操和王允等人进行对比:哭反映了王允等人束手无策,无计可施;笑则道出了曹操是早有谋划,成竹在胸。此时曹操的官职很小,他还没有聚兵起事,但他的胆识与远见与王公大臣比较起来,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远胜一筹。(二) 作为军事统帅的曹操与袁绍、周瑜等人在作战之中的对比聚兵起事后,曹操率领曹军,和袁绍,孙刘联军等进行作战,在描写战斗的过程中,作者把对比特色表现得也很明显,其中有交战双方主帅对于谋士态度的对比,主帅对战机的把握机会的对比等。《三国演义》第三十回中描写的是官渡之战,这次对阵的双方是袁绍和曹操的军队,袁绍当时拥有北方的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大片土地,又有丰足的粮草,共调动了七十万军队进攻许昌,曹操仅以七万军队在官渡迎敌。双方的情况正如沮授对袁绍所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荀攸也对曹操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双方军队人数有十倍之差。同样,在这场战争中,粮草的问题是双方谋士向主帅建议应该非常重视的问题。但袁绍和曹操对粮草重视的程度是不同的。对于沮授的正确分析,袁绍不但不听,反而把沮授囚禁起来。谋士审配深知屯粮之所乌巢的重要性,建议袁绍派重兵把守,结果袁绍只派了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乌巢。曹操深知曹军的粮草缺乏,当得知袁绍军中大将韩猛为袁军运粮时,曹操听取谋士荀攸的建议,派将军徐晃来截行韩猛,曹军第一次放火焚烧了袁军的粮车。不仅如此,袁绍不听许攸趁许昌空虚,应该趁机攻打许昌,以及趁曹军粮草空虚,同时攻打曹军,这样两路夹击,可大败曹军的建议。还怀疑许攸是奸细,想杀了许攸。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许攸建议曹操选精兵诈称是袁将蒋奇领兵到乌巢护粮,乘机烧了袁军的粮草辎重,曹操果断采用许攸的建议,派于禁领五千精兵,在夜间放火第二次烧了袁军的粮草重地乌巢,那时,袁绍派去的淳于越正醉卧帐中。从以上对比中不难看出,袁绍重视粮草的程度远远逊于曹操,所派的将领不是得力干将,完成不了保护乌巢粮草的使命。对于谋士的正确主张,袁绍善于主观用事,不能够正确的加以分析,采纳,结果错失作战得胜的良机。而曹操却截然不同,凡是有利于作战的建议,他都敢于肯定,积极采纳,并果断采取军事行动。他两次派上将烧掉了袁军赖以维持的军粮。使失去粮草根基的袁军人心涣散,毫无斗志。曹军乘胜追击,袁军大败,死伤无数,元气大伤。曹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这次胜利,曹军士气空前高涨,这也为曹操实现统一北方的伟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赤壁之战交战的双方是曹军和孙刘联军,当时曹军人数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人数众多,水陆并进,浩浩荡荡,东西寨栅联络三百余里。孙刘联军加在一起不足八万人,力量薄弱。但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东吴军队长期在水上操练,擅长水上作战。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对付曹军的火攻计,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周瑜精细谨慎,毫不懈怠。他使用苦肉计痛打黄盖,阚泽到曹操处献黄盖打算“投降”曹操的密书,曹操相信黄盖真的投降了自己,欢喜不已。庞统授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习惯陆地作战的曹军在战船上练习水战好平稳。曹操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命令士卒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为了火攻的计划得以实现,诸葛亮在“七星台” 上做法,借来三日三夜东南大风。但决战之前的曹操呢,置酒设乐于大船之上,大会诸侯。曹操还慷慨陈词: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收复江南之后,天下无事,与诸公共享富贵,以乐太平。酒兴时与诸侯作歌、和歌。当程昱说:船皆连锁,故是平稳;但彼若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曹操笑程昱说,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曹操不知自己危在旦夕,轻敌麻痹,盲目骄傲之态显露无遗。最后结果,黄盖的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底。曹军损失惨重,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曹操狼狈逃窜,只带二十七骑从华容道脱险。(还是关羽手下留情)孙刘联军大获全胜,刘备不再被曹军所逼,孙权的地位也更加稳固。同时,这次战争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两个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在这两次战争中,作者就是这样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作战双方统帅对战事的分析、战术的运用、时机的把握等表现得活灵活现。读者有时即使还没有写读到出战争的最后结果,就已经从主帅对战争进程掌控的对比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谁胜谁负的结论,并且了解到为什么胜和为什么败的原因。(三)关羽和吕布的对比关羽和吕布,都是当时武艺超群之人,作者并没有把这两个人放在一场具体的作战场面中加以刻画,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无不知道关羽是个忠义的典范,而吕布则是不忠不义之徒。他们两个,一个却被人敬若神明,一个为后人所唾弃。后人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是作者在他二人身上较好的运用对比手法,阐释了不同的人对于忠义不同的态度。所谓忠义,就是讲究信义,不忘故主,有恩报效。关羽用自己的言与行,为人们树立了忠义的丰碑。第二十五回中,关公被困屯土山,经张辽的一番规劝后,凭着对刘备的一片忠心,委曲求全,约法三章“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当曹操答应这三件事以后,关羽又说:“虽然如此,暂请丞相退军,容我入城见二嫂,告知其事,然后投降。” 在得到甘糜二夫人的允许下,关公才暂时委屈于曹操之处。曹操班师还许昌时关羽亲自护送二位皇嫂。于路安歇馆驿,操欲乱其君臣之礼,使关公与二嫂共处一室。关公乃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曹操: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关公。关公尽送入内门,令伏侍二嫂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受之,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这样穿的原因是“非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当曹操把吕布所骑赤兔马赠给关羽时,关羽高兴地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后来,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不顾自己的性命,不惜千辛万苦,保卫着两位嫂嫂,去与刘备会和,关羽的忠心,令曹操折服,令世人景仰。云长同样是个义重如山之人,这表现在书中第五十回中,关羽在华容道与曹操狭路相逢,因感念曹操昔日善待自己的许多恩义,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关羽在立下军令状的情况下,下令众军:“四散摆开”,放了身陷绝境的曹操。罗贯中高度评价关羽“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但是,吕布呢,论武功,吕布可谓胜出关羽许多,曾经的三英战吕布竟然没有能够将吕布拿下。可见吕布的武功超群,高出关羽一大截。可是吕布为后人所不齿。吕布纯粹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世俗小人。他厚颜无耻、见利忘义,先是为了一匹千里马、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杀掉了自己的义父丁原。在他杀丁原前,正在秉烛观书的丁原问:“吾儿来有何事故?”吕布答道:“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 他提着义父丁原的首级来投奔了董卓。并叩拜董卓说:“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就这样,他又成了董卓的干儿子。后来,又为了争夺一个美女貂蝉,投奔了王允,亲手杀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义父董卓。吕布他不恪守忠义的行径,使他为人所鄙弃,为世人所痛恨,最终虽然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四面树敌,众叛亲离。吕布的坏名声,使他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最后却落了个无家可归的结局,谁都不肯收留他,就连广揽天下人才为己用的曹操都不用。作者就是这样让读者用心地把关羽和吕布进行比较,从比较中,让作者领悟到,关羽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对刘备的忠心从未改变过,不仅如此,对身处敌对阵营、对自己有恩的曹操,也竭尽了自己的义气。而吕布则把“利”字放在首位,丁原、董卓对他有利时,他称他们义父,一旦他认为“义父们”阻碍了他自身的发展和利益,他便翻脸不认人,并痛下杀手,除“义父们”为后快。吕布无视忠义,被人鄙视,张飞一见到吕布就来气,多次骂他为“三姓家奴”。袁术骂吕布为背主家奴。在《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绝不仅限于以上几组,可以说这样的对比随处可见,如刘备与曹操的对比:操以急,备以宽;操以暴,备以仁;操以谲,备以忠。关羽水淹曹操七军,主帅于禁与先锋庞德双双被俘,面对死亡时,二人的对比:庞德立而不跪,引颈受刑;于禁拜伏于地,乞哀请命„„ 读者正是从对不同人物之间的分析、比较中,窥探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领略不同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二人物自身的对比一个人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所遇到的一些事故,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或对某个问题的态度不可能一成不变,只是有的人变化不明显,有的人却变化很大。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人物自身的对比同样让人赞叹不已。如孟获对诸葛亮态度的变化明显,可以说前后简直判若两人。孟获当时是蛮王,在南蛮享有极高的威望。建兴三年,他大起蛮兵十万,侵犯蜀地边境,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军来平定叛乱。孟获第一次观望蜀军时,回顾左右蛮将说“人每说诸葛亮善能用兵;今观此阵,旌旗杂乱,队伍交错;刀枪器械,无一可能胜吾者:始知前日之言谬也。早知如此,吾反多时矣。谁敢去擒蜀将:以振军威?”此时的孟获雄心勃勃,傲然不可一世。根本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被魏延生擒后,孟获反驳诸葛亮“先帝待汝不薄,汝何敢背反?”时说:“吾世居此处,汝等无礼,侵我土地:何为反耶?”孔明曰:“吾今擒汝,汝心服否?”获曰:“山僻路狭,误遭汝手,如何肯服!” 诸葛亮第一次放了孟获。孟获第二次、第五次都是被受到诸葛亮恩惠的蛮人绑着交到诸葛亮面前,他不服诸葛亮,理由是他被擒不是诸葛亮的本领,乃是他手下之人或者洞中之人自相残害,当然不肯服!诸葛亮第二次、第五次放了孟获。孟获第三次被捉时说:“丞相若肯放吾兄弟回去,收拾家下亲丁,和丞相大战一场。那时擒得,方才死心塌地而降。”后来被放的孟获见到车上端坐的孔明,大怒,回顾左右曰:“吾遭此人诡计!受辱三次;今幸得这里相遇。汝等奋力前去,连人带车砍为粉碎!”结果孟获掉入陷坑被魏延,引数百军来,用索缚定,第四次押到诸葛亮面前,孟获对诸葛亮说:“吾今误中诡计,死不瞑目!”孔明叱武士推出斩之。获全无惧色,回顾孔明曰:“若敢再放吾回去,必然报四番之恨!”孔明大笑,令左右去其缚,问曰:“吾今四次以礼相待,汝尚然不服,何也?”获曰:“吾虽是化外之人,不似丞相专施诡计,吾如何肯服?”孔明第四次放了孟获。第六次,孟获诈降,被诸葛亮再孟获洞中捉住。孔明问孟获曰:“汝原说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孟获说:“此是我等自来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诸葛亮第六次放了孟获。第七次,孟获利用乌戈国的藤甲兵再一次与蜀军抗衡,诸葛亮用计大破藤甲兵。捉到了孟获。孔明让人对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此时的孟获流下眼泪,终于被诸葛亮所感动,坦言道:“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 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说:“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问:“公今服乎?”孟获感激涕零地说:“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在诸葛亮对孟获恩惠态度的感召下,深受蛮人爱戴的孟获,从前六次态度傲慢,不服诸葛亮,到最后心服口服,这个过程比较曲折。而从孟获前六次与第七次对诸葛亮的态度对比中,读者同样不难领悟到诸葛亮平定南蛮的良苦用心,从那时起,孟获统领的蛮军,臣服于蜀国,蜀国南部边境安全类,远离了战争的威胁。一个人自身的对比在其他人身上也有展现:如曹操的父亲曹嵩、弟弟曹德被陶谦手下人所杀,曹操大怒,为雪父仇,出兵攻打陶谦,并下令曹军,但得城池,城中百姓,尽行杀戮。曹军所到之处,血流成河。曹操的暴行令人发指。但在官渡之战中,为了取得民心,曹操命令“全军将士,上至统帅,下至马夫,行军训练,不准践踏庄稼,不准打骂百姓,不准调戏女子,不准侵犯民利,违令者斩首。” 从此,部队行军训练十分谨慎,遇有麦场,骑兵下马,扶麦而行。曹操的做法使百姓交口称赞。还有魏延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对蜀国尽心竭力,诸葛亮一死就带兵造反。同一个于禁,先前是足智多谋,英勇无畏,后来却贪生怕死,失节投降这样的对比不一而足。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人的主观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从以上对比中,读者可以领悟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可以领悟到一个人个性特征中的不同方面。总之,《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对比手法运用得非常得当,这种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加小说的可读性和深度。小说中许许多多的人物正是通过对比,更好地表现出本身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通过对比,读者能够从多方位、多角度、更加全面的来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对小说中的人物作出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带给自身的审美享受。再有,对比的运用对突出文章的中心,能够让读者更好更快地掌握住小说意蕴之所在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2周汝昌《明清小说》(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 1月)《三国演义》作者及人物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罗贯中(约1330年—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重要人物刘备(161-223)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白帝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 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汉族,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孙权,东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关羽(162-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有“美髯公”之称以忠、义、勇、智、信著称。描写的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战长沙、单刀赴会、举兵北伐围曹仁于樊城、刮骨疗伤、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等,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在《演义》中关羽被描写为继吕布之后的三国第一将,又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 “《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张飞(167-221),字益德,蜀汉三杰之一(《三国演义》、《华阳国志》中字翼德),汉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有“三国第一条枪“之称。周瑜(175-210)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诸葛亮(也称诸葛孔明)(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诸葛亮在后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诗人杜甫也有赞扬诸葛亮的《蜀相》名篇传世。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赵云在性格上有这些特点:一是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二胆大心细,英勇顽强,刘备曾说:“ 子龙一身都是胆三国演义人物词三年来,完成了一件大事,就是把目前《三国演义》通行本中的人物都写了一遍。写一遍其实不算什么,特别的是用宋词这个体裁。虽然每个人物短的只有十六字,长的也不过百余字,甚至还有许多人物是合在一首之内的,但是其间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词讲究押韵,讲究平仄,短短的一句、半阙也需要付出几倍、十数倍于日常的文字敲打。回首这段时间,由开始的一首、几首到几十、上百,一直到全部完成,可以对自己说自己至少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足慰平生。自然匆匆写完,也不及慢慢推敲,当中不免有格律上的问题、有内容上的问题,甚至于究竟写了几首我也有些计算不清,总之迫不及待地在整理来一个整体发表,希望有人喜欢、有人评论、有人批评。。。。。。先贴几首在这里,其余的自己一层一层的来盖楼,看看到底有几层。眼儿媚(赤兔马)万国奔腾荡尘埃。天马九宵来。雕鞍铁勒,红缨玉辔,饰此奇材。铁蹄一动山千叠,涉水紫云开。日行千里,夜驰八百,驰入云涯。西江月(青釭剑)削铁如泥无匹,吹毛断发堪称。霜锋雪刃夺流星。虎啸龙吟相应。金嵌玉镶利器,青芒紫气神兵。丰城牛斗剑中英。长坂雄风驰骋。 忆王孙(木牛流马)巴山蜀道几经秋。险峻崎岖魍魉忧。诸葛当年架木牛。我登楼。斜谷高关触目愁。鹧鸪天(诸葛诞兵)诸葛公休帐下兵。无人苟且告留情。弦歌薤露应难断,壮士高呼不愿生寻遗迹,继田横。满天星斗夜齐明。忠心矢志淮南地,万古光寒太白精。兰陵王(的卢)襄阳集。九郡百官如织。蝉冠座,玉带金鱼,珠履紫貂庙堂客。笙歌婉转里,曼舞衣青影白。挥红袖,楚女吴娃,弱质丰肌尽怜惜。低声告玄德。军马把三门,西道能出。的卢飞走霜蹄急。过山绿峰翠,苔苍石白,檀溪深碧一水阔。凛然疾风栗。临厄。马纵入。忽失陷前蹄,衣浸袍湿。天风响处金鞭叱。骥骜涌身起,云稠雾幂。龙飞西岸,似梦里,渺遗迹。 八宝装(大宛良马)万马千军临淯水。心哀哭,人垂泪。自拈香哭拜,三军感叹,设筵吊祭。此时无限伤心意。凭谁晓,曹操涕。思宛城良马,痛犹飞走,去年此地。六州歌头(甘露寺)江风浩荡,滚雪涌洪波。天同地,南通北,拥青螺。玉琢磨。昔日孙刘会,江万里,山几点,西风起,东云落,怎偏颇。郎舅问天买卦,金环响,问石如何。思东吴,兴西蜀,欲雨蛟鼍。万象森罗。正婆娑。扁舟一叶,行江面,如行地,一瞬而过。吾北马,君南楫,似穿梭。蹙双蛾。举步飞身起,马鞭策,下山坡。闻讽语,撩衣跃,上嵯峨。驰骤龙驹气概,扬鞭笑,感慨良多。忆二人并辔,今古不成歌。在此山河。三国演义的人物经历刘备诸葛亮赵云辛未(公元191年):初平二年。赵云为本郡所举,率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1],公孙瓒喜云来附,却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归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 遂与之征讨。刘备时亦依托于公孙瓒,见赵云,奇之,深加接纳。公孙瓒遣刘备为田楷拒袁绍,赵云随之前往,为刘备主骑兵[2]。后以兄丧,辞瓒归乡。庚辰(公元200年):建安五年。赵云见刘备于邺。壬午(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赵云与夏侯惇等战于博望,生擒并推荐夏侯兰。戊子(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赵云于长阪身抱刘禅、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3]。迁牙门将军。赤壁战后,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以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原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寡嫂樊氏,国色,范欲以之配赵云,赵云辞之。辛卯(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刘备入益州,赵云领留营司马。后与张飞勒兵截江留后主。壬辰(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癸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赵云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入川支援刘备。在攻克白帝、江州后,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县[4]。甲午(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赵云与刘备、诸葛亮于成都会合,合围成都。益州既定,拜翊军将军。时议欲以成都中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驳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即从之。 己亥(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赵云于汉水大破曹操兵。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号为虎威将军。辛丑(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刘备耻关羽之没,将击孙权。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刘备不听,遂东征,留赵云督江州。壬寅(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刘备失利于秭归,赵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央视三国里的赵云(11张)癸卯(公元223年):建兴元年。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丁未(公元227年):建兴五年。赵云随诸葛亮驻汉中。戊申(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赵云与邓芝率疑军据箕谷,以诱魏军,为诸葛亮祁山伐魏主力争取时间。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赵云。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5]。己酉(公元229年):建兴七年。赵云病卒。周瑜熹平四年175年1岁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初平元年190年16岁 周瑜从舒县到寿春,结交孙策;并将孙策一家接至舒县自己家中同住;周瑜与孙策升堂拜母。(按:三国志中记载,周瑜访孙策在其迁居舒城之前,孙策亦自述与周瑜有“总角之好”;儿童14岁以下为总角,故周瑜访孙策应在初平元年之前。)初平二年191年17岁孙策之父孙坚身亡;孙策离开舒县,葬父曲阿,后迁往江都。(周瑜与孙策第一次分别)兴平二年195年21岁孙策受袁术之命平定江东;周瑜带兵粮到历阳支助孙策,一同作战,攻下横江、当利(此两处均为军事要地,乃大功也),击退刘繇,进入曲阿。而后周瑜还镇丹杨。(周瑜与孙策第二次分别)建安元年196年22岁周瑜与伯父周尚回到寿春。建安二年197年23岁袁术在寿春称帝,孙策与袁术绝交,自立门户。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只请求作居巢县县长。建安三年198年24岁孙策获封吴侯、讨逆将军。周瑜到居巢县赴任,趁机东渡回吴,加入孙策旗下。孙策亲自迎接周瑜,授周瑜建威中郎将。建安四年199年25岁袁术病逝。孙策授周瑜中护军,虚领江夏太守(江夏郡尚在黄祖手中)。周瑜助孙策攻破皖城,夺得庐江郡。孙策、周瑜分纳大、小乔。同年于沙羡大破黄祖,还定豫章郡、庐陵郡。周瑜留镇庐陵巴丘。(周瑜与孙策第三次分别)建安五年200年26岁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从巴丘回吴,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周瑜向孙权举荐鲁肃。建安七年202年28岁曹操下书令孙权送嗣子入朝当人质(此时孙权无子,欲送为人质者疑为孙策之子),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周瑜反对,遂不送质。建安十一年206年32岁周瑜与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首领,俘获万余人。周瑜还备宫亭。建安十二年207年33岁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邓龙送吴。建安十三年208年34岁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黄祖战死。同年,孙权命周瑜为左都督,带兵与刘备共同抗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35岁曹操留曹仁、徐晃等驻守江陵。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对峙一年后,曹仁败退。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建安十五年210年36岁 周瑜女儿出生。周瑜进京见孙权,请求发兵取蜀,孙权同意。周瑜在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孙权素服举哀。鲁肃代周瑜领兵。程普代领南郡太守。司马懿公元179年出生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辟司马懿为文学掾。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建安二十年(215年),随曹操征讨张鲁。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进封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转为丞相军司马。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马懿管理丧葬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马懿受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黄初二年(221年),免去督军官职,升任侍中、尚书右仆射。黄初三年(222年),和黄初五年(224年),曹丕两次伐吴,都以司马懿镇守许昌,并改封司马懿为向乡侯。黄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转任抚军大将军、假节,领兵五千,加给事中、录尚书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马懿与曹真、陈群、曹休为辅政大臣。八月,孙权出兵攻魏。司马懿击败诸葛瑾,并斩杀吴将张霸,斩首千余级。十二月,升任骠骑将军。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马懿驻扎宛城,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马懿擒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太和四年(230年),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八月,司马懿从西城沿沔水直达朐腮,克新丰县,驻军丹口,后遇雨班师。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议建立上邦军屯。太和五年,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开始主持对蜀的战争。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五月,吴军10万三路攻魏,以配合蜀军作战。魏明帝派秦郎率2万人援司马懿,自率主力反攻吴军。七月,吴军撤走。八月,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当月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青龙三年(235年),司马懿升任太尉。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征公孙渊,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观。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马懿与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曹芳。司马懿任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曹爽共执朝政。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孙权攻魏,六月,司马懿统军增援,吴军退。与邓艾筹划在淮南淮北创建军屯。七月,增司马懿食郾、临颍,前后共四县,食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 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马懿在率军征吴。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马懿伪装生病,不问政事。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马懿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扬、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军讨伐王凌。嘉平三年(251年)八月戊寅(初五)日(9月7日),司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孙权孙权自200年继位吴侯统领江东到逝世为止,前后共52年,长达半个世纪左右,是三国时代在位最久、最长寿的帝王。魏延姜维张飞河北涿郡屠夫,以杀猪为业。早年与刘备、关羽桃园结义,因年纪最小而排行第三。他性如烈火,嫉恶如仇,曾怒鞭督邮,并一度拔剑欲刺董卓。于长坂坡当阳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入川时一路凯歌,义释严颜,并将其收降,直捣成都。入川后率精兵击败张郃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拜为右将军,封五虎上将。刘备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为了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伐吴,同年六月,张飞被部将范强(《三国演义》中写作范疆,之所以会写错是因为强的繁体字写作彊,彊与疆很像)、张达刺杀,时年五十五岁。三国演义人物的字丁仪(字正礼)丁奉(字承渊)丁原(字建阳)丁谧(字彦靖)丁廙(字敬礼)于禁(字文则)士孙瑞(字君荣)山涛(字巨源)卫瓘(字伯玉)马磾(字翁叔)马良(字季常)马忠(字德信)马超(字孟起)马谡(字幼常)马腾(字寿成)王允(字子师)王双(字子全)王平(字子均)王匡(字公节)王戎(字睿冲)王观(字伟台)王甫(字国山)王连(字文仪)王 沈(字处道)王肃(字子雍)王修(字叔治)王浑(字玄冲)王路(字文舒)王颀(字孔硕)王祥(字休徵)王朗(字景兴)王基(字伯舆)王谋(字元泰)王粲(字仲宣)王睿(字土治)韦康(字元将)太史慈(字子义)毛玠(字孝先)公孙度(字升济)公孙瓒(字伯圭)文钦(字仲若)文聘(字仲业)尹奉(字次曾)邓艾(字土载)邓芝(字伯苗)邓止飏(字玄茂)孔伷(字公绪)孔昱(字世元)孔融(字文举)母丘甸(字子邦)母丘俭(字仲恭)甘宁(字兴霸)左慈(字元放)卢植(字子干)申耽(字义举)田丰(字元皓)田畴(字子泰)田豫(字国让)史涣(字公刘)乐进(字文谦)冯习(字休元)司马师(字子元)司马防(字建公)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字子尚)司马儁(字元异)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望(字子初)司马徽(字德操)司马懿(字仲达)边让(字文礼)吉穆(字思然)吉邈(字文然)毕轨(字昭先)吕布(字奉先)吕范(字子衡)吕凯(字季平)吕岱(字定公)吕虔(字子恪)吕据(字世议)吕蒙(字子明)朱隽(字公伟)朱然(字义封)伍孚(字德瑜)伍琼(字德瑜)任峻(字伯达)华陀(字元化)华歆(字子鱼)华核(字永先)伊籍(字机伯)向朗(字巨达)全琮(字子璜)刘巴(字子初)刘永(字公寿)刘协(字伯和)刘先(字始宗)刘邠(字令元)刘劭(字孔才) 刘表(字景升)刘岱(字公山)刘备(字玄德)刘放(字子弃)刘宠(字祖荣)刘勋(字子台)刘晔(字子扬)刘陶(字子奇)刘理(字奉孝)刘焉(字君郎)刘琰(字威硕)刘禅(字公嗣)刘虞(字伯安)刘廙(字恭嗣)刘璋(字季玉)刘繇(字正礼)刘瑢(字文衡)刘馥(字元颖)羊祜(字叔子)关羽(字云长)许允(字土宗)许攸(字子远)许劭(字子将)许靖(字文休)许褚(字仲康)许慈(字仁笃)孙礼(字德达)孙匡(字季佐)孙权(字仲谋)孙休(字子烈)孙观(字仲台)孙坚(字文台)孙和(字子孝)孙河(字伯海)孙亮(字子明)孙桓(字叔武)孙峻(字子远)孙资(字彦龙)孙乾(字公祜)孙皓(字亢宗)孙皎(字叔明)孙翊(字叔弼)孙綝(字子通)孙策(字伯符)孙登(字子高)孙瑜(字仲异)刘静(字幼台)孙韶(字公礼)邯郸淳(字子叔)严畯(字曼才)社预(字元凯)社袭(字子绪)杜琼(字伯瑜)杜微(字国辅)杨仪(字威公)唐阜(字义山)杨修(字德祖)杨洪(字季休)杨彪(字文先)杨暨(字休先)李严(字正方)李典(字曼成)李胜(字公昭)李恢(字德昂)孝通(字文达)李福(字孙德)李撰(字钦仲)吾粲(字孔休)邴原(字根矩)来敏(字敬达)步骘(字子山)吴质(字季重)岑晊(字公孝)何进(字遂高)何宗(字彦英)何晏(字平叔)何曾(字颖老) 何颙(字伯求)应劭(字仲远)辛毗(字佐治)辛敞(字泰雍)宋忠(字仲子)张飞(字翼德)张辽(字文选)张休(字叔嗣)张华(字茂先)张纮(字子纲)张茂(字彦林)张松(字永年)张郃(字隽乂)张承(字仲嗣)张南(字文进)张昭(字子布)张津(字子云)张特(字子产)张悌(字巨先)张既(字德容)张鲁(字公祺)张温(字惠恕)张缉(字敬仲)张裔(字君嗣)张嶷(字伯歧)张邈(字孟卓)张翼(字伯恭)陆纡(字叔盘)陆抗(字幼节)陆凯(字敬风)陆逊(字伯言)陆骏(字季才)陆康(字季宁)陆绩(字公纪)陈武(字子烈)陈宫(字公台)陈泰(字玄伯)陈矫(字季弼)陈琳(字孔璋)陈翔(字仲麟)陈登(字元龙)陈骞(字休渊)陈群(字长文)陈震(字孝起)邵悌(字元伯)苑康(字仲真)范滂(字孟溥)和洽(字阳土)金尚(字元休)金袆(字德伟)金旋(字元机)周奂(字文明)周昕(字大明)周毖(字仲远)周泰(字幼平)周鲂(字子鱼)周瑜(字公瑾)周群(字仲直)庞统(字土元)庞德(字令明)庞德公(字山民)郑泰(字公业)郑袤(字林叔)法正(字孝直)宗预(字德艳)审配(字正南)孟达(字子度)孟光(字孝裕)孟宗(字恭武)孟建(字公威)赵云(字子龙)赵歧(字邠卿)赵昂(字伟章)赵咨(字德度) 荀攸(字公达)荀恽(字长倩)荀彧(字文若)荀爽(字慈明)荀勖(字公曾)荀谌(字友若)荀顗(字景倩)胡奋(字玄威)胡质(字文德)胡济(字伟度)胡烈(字玄武)胡渊(字世元)胡邈(字敬才)种会(字士季)钟毓(字稚叔)钟繇(字元常)种劭(字申甫)钟拂(字颖伯)皇甫嵩(字义真)郗虑(字鸿豫)郤正(字令先)姜叙(字伯奕)姜维(字伯约)娄圭(字子伯)祖茂(字大荣)祢衡(字正平)费观(字宾伯)费祎(字文伟)骆统(字公绪)秦宓(字子敕)秦朗(字元明)袁术(字公路)袁尚(字显甫)袁绍(字本初)袁逢(字周扬)袁隗(字次阳)袁遗(字伯业)袁熙(字显奕)袁谭(字显思)耿纪(字季行)桓阶(字伯绪)桓范(字元则)桥玄(字公祖)贾充(字公闾)贾诩(字文和)贾逵(字梁道)夏侯玄(字大初)夏侯尚(字伯仁)夏侯和(字义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敦(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夏侯惠(字稚权)夏侯琳(字子林)夏侯霸(字仲权)顾雍(字元叹)徐晃(字公明)徐盛(字文向)徐庶(字元直)徐璆(字孟玉)脂习(字元升)留赞(字正明)凌统(字公绩)高干(字元才)高柔(字文惠)郭攸之(字演长)郭奕(字伯益)郭恩(字义博)郭淮(字伯济)郭嘉(字奉孝)诸葛诞(字公休)诸葛亮(字孔明)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珪(字子贡)诸葛原(字景春)诸葛靓(字仲思) 诸葛瑾(字子瑜)诸葛瞻(字思远)陶谦(字恭祖)黄权(字公衡)黄忠(字汉升)黄盖(字公覆)曹仁(字子孝)曹丕(字子桓)曹休(字文烈)曹宇(字彭祖)曹芳(字兰卿)曹奂(字景明)曹纯(字子和)曹昂(字子修)曹洪(字子廉)曹真(字子丹)曹爽(字昭伯)曹植(字子建)曹嵩(字巨高)曹髦(字彦士)曹睿(字元仲)曹彰(字子文)曹操(字孟德)眭固(字白兔)崔琰(字季珪)淳于琼(字仲简)彭羕(字永年)董允(字休昭)董卓(字仲颖)董和(字幼宰)董昭(字公仁)董袭(字元代)董厥(字龚袭)蒋干(字子翼)蒋钦(字公奕)蒋济(字子通)蒋琬(字公琰)韩当(字义公)韩珩(字子佩)韩浩(字元嗣)韩遂(字文约)韩嵩(字德高)韩暨(字公至)韩馥(字文节)程秉(字德枢)程昱(字仲德)程普(字德谋)程畿(字季然)傅干(字彦材)傅巽(字公悌)傅嘏(字兰石)鲁肃(字子敬)蒯良(字子柔)蒯越(字异度)楼玄(字承先)虞翻(字仲翔)路粹(字文蔚)简雍(字宪和)满宠(字伯宁)蔡邕(字伯喈)蔡琰(字文姬)臧霸(字宣高)裴秀(字季彦)管宁(字幼安)谯周(字允南)潘璋(字文圭)霍 峻(字仲邈)糜竺(字子仲)管恪(字公明)廖化(字元俭)樊建(字长元)滕胤(字承嗣)潘浚(字承明)薛悌(字孝威)檀敷(字文友)魏延(字文长)濮阳兴(字子元)廖立(字公渊)圆泽(字德润)薛综(字敬文)糜芳(字子方)三国演义中人物一、“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性格:忠义勇武忠贞不二光明磊落恩怨分明情节: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千里寻主水淹七军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败走麦城二、张飞-----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情节:大闹长坂坡夜战马超智取瓦口隘义释颜严虎牢关大战吕布三、“智绝”----诸葛亮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四: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性格:忠心耿耿英勇无敌浑身是胆治军有方情节: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汉水以寡敌众力斩五将五“仁”的代表——刘备1.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情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占领荆州夺取汉中建立西蜀夷陵之战白帝托孤《三国演义》人物论谁是英雄?——《三国演义》人物论三国时期,战火连天,群雄逐鹿。凡是有谋略的人都想施展自己的抱负,解救百姓与水火之中。正所谓:“乱世出英雄。” 见证过历史的风起云涌之后,此间纷纷绕绕千万年,谁是英雄,自有定论。我觉得,真正的英雄不应该是让人顶礼膜拜的,奉若神明的。过于脱离实际生活只会让人产生距离感,人们将畏而不亲。鲁迅曾经说过:“三国演义至于写人。。。预显刘备之长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显妖。”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大众读者的感受,太过于标榜英雄形象反而显得不真实。真正的英雄应该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既有勇有谋,也能屈能伸,具有真实感的人。有人会说,这么分析的话,不就没有英雄了吗?其实不然。君不见书中有一谋士,自言不及诸葛之谋略,庞统之通达,抚啸于山林之间,入曹营而终生不为阿瞒献一计,其忠义世人可鉴也。此为何人?颍川徐庶也。在书中第三十五回,作者罗贯中开始为徐庶入场进行铺垫,借刘备之耳,阐明了徐庶择人而事的标准:“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故遗书别之,而来至此。”水镜曰:“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奈何轻身往见景升乎?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公自不识耳。”其人曰:“先生之言是也。”刘备闻之大喜。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给我们留下一个善恶分明,满腹才轮的谋士的形象。而第二天水镜先生说徐庶欲投明主,已经离开。这个错过不仅给刘备留下遗憾,也使我们看到求之而不得的惋惜,更为徐庶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接下来,徐庶正式出场了。他的出场也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玄德回马入城,忽见市上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歌曰:“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这是一个狂放不羁,胸怀抱负的人,也是一个欲投明主,解救百姓的人,更是是一个心怀天下苍生、充满正义感的人。因此,刘备下马拜见,收为己用。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徐庶凭借自己多谋善断,料事如神的本领,为刘备出谋划策,扭转了局势。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军队士气为之一振,打击了曹军嚣张的气焰。谈笑间破敌军的气势何其辉煌!战事的胜利也说明徐庶是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的。如此贤才,也难怪曹操会渴求将他收为己所用而不择手段了。程昱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于是献上计谋,使曹操派人迎来徐母,伪造徐母一信,招引徐庶。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成全“孝” ,徐庶只得向刘备辞别,含泪而去。在这一点上,徐庶想得没有诸葛亮周到,他没有像孔明那样,在自己建功立业之时,还想着把家属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正人君子应该具备的品德。在孝义之间,徐庶选择了孝,我们不能说他做得不对,但因孝离开刘备而埋没于此曹营,实在是令人扼腕!但徐庶的形象在他对孝义之间进行选择时便越发显得高大了,而刘备的凝泪目送,也从侧面写出徐庶的才华横溢。较之三姓家奴吕布的弑父行径,其对比效果之强烈便出来了。徐庶的情义不仅体现在孝上,还表现为刘备推贤举能。徐庶告别刘备后,回马荐诸葛,还亲自上门拜访诸葛亮,请求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看不过徐庶的“有始无终”,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诸葛亮并没有经历徐庶面临的处境,因此,大可以置身事外,以自己的评价标准责问徐庶。面对诸葛亮责问,徐庶心潮翻涌,有苦难言,只能叹叹羞惭而退。同时,徐庶的情义还体现在一诺千金之上。北上归曹后,徐庶心中仍念念不忘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满腹的才华和谋略,但始终坚守对刘备的承诺,“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即使在建安13年,曹操倾全国之兵南下伐吴之时,徐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识破了黄盖的苦肉计和庞统的连环计,但他仍然没有道破天机,这便是徐庶对刘备的情义,是一诺千金的英雄风范。这也是徐庶最后一次出场,当面点破凤雏庞统的计谋之后,庞统为徐庶设了全身而退的计策。“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文中只写到“徐庶辞了曹操,与臧霸便行” 。自此之后,英雄不知其所踪。试想一下,假如徐庶点破了庞统的计谋,为曹操献上一计,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那么也就没有了火烧赤壁,叱咤风云的人物事迹了。英雄,并不一定是叱咤风云、赫赫有名的人物。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用在徐庶身上的笔墨不多,但是这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多谋善断,忠孝两全,有情有义的奇谋士。观其在三国演义中的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最终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但他忠直坦诚、孝敬亲尊、力荐英才的人格品德将永传后世,因此,称徐庶为英雄实在是当之无愧。钟惺_三国演义_评点的人物鉴赏模式第29卷第3期  2010年3月           怀化学院学报    JOURNALOFHUAIHUAUNIVERSITY         Vol.29.No.3   Mar.2010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人物鉴赏模式代 亮(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 要:钟惺《三国演义》评点针对性强,是非界限分明,并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他对照历史并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评点,当然,对于不同人物钟惺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根据他对人物的评价划分出了不同的鉴赏模式。关键词:钟惺; 三国演义; 人物鉴赏模式中图分类号:I207.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43(2010)03-0074-02OnZhongXingsPeopleAppreciatingModeof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DAILiang(SchoolofLanguageArts,Guangxi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Nanning,Guangxi530006)Abstract:ZhongXingscommentson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hasguidingdirectionsandobviouswrongboundaries.Hejudgesthepeoplenotonlybycomparingwithhistorybutalsobycombiningwithhisvalues.Hehasdifferentattitudestodifferentpeopleandformsdifferentcharacterappreciatingmode.Keywords:ZhongXing; The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 peopleappreciatingmode  《钟惺评点三国演义》,原名《钟伯敬先生批评三国志》,刊刻年代晚于李卓吾而早于毛宗岗。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人,明末著名文学批评家,“竟陵派” 的领袖。钟惺关于《三国演义》的评点多是针对具体人物所发,小说主人公的性格、行为、思想、品格等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钟惺对照历史并结合自身的价值观念对人物进行分析品评,他的评点针对性强,善于辨析,语言精到,阐述深刻,是非界限分明,并能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进行评判,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钟惺对《三国演义》中人物评判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他对人物的评价划分出不同的鉴赏模式。一、人物评点的心理机制1.受到传统英雄史观的影响,带有英雄崇拜的文化心理情结传统的英雄史观认为,历史事由有“天赋才能”或代表神意的英雄创造的,英雄在消除灾乱、创建文明、缔造理想的社会秩序等重大的社会历史活动中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勿庸置疑的救世主。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有许多类似的形象出现,如补天的女娲,射日的后羿,治水的大禹,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尝遍百草的神农氏等等。虽然这些神话人物是远古人民的一种美好想象和心理寄托,但是,这种对有功于民、垂德于世的英雄的祭祀、崇拜,时间久了就内化为一种对英雄崇拜、向往的心理情结。受这种心理情结的影响,评点者在评点小说时,就会着重品评人物,并且自然而然地歌颂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和完美人格,有意无意地宣扬一种英雄观。2.受到传统道德史观的影响,强调道德品性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认为,道德是影响人类社会兴衰治乱的重要因素。儒家总是强调“修身”,认为道德境界崇高的“仁”、“圣” ,才是真正解决政治、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评点者之所以集中品评人物,是因为这种理论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他们自然而然地把目光集中到人物角色上,并用这一道德标准来关照、分析、评价文本中人物的活动,于是便形成了鲜明的道德史观。收稿日期:2010-01-20钟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喜欢读史书,曾对《史记》、《左传》等做过评点。这样对史的钻研经历,造就了钟惺远大的理想抱负、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坚持。封建的道德观念如忠孝仁义、因果轮回、崇诚尚智等便成了钟惺评价人物角色的重要标准,而且这一标准根深蒂固,无可超越。3.评点人物作为寄托个人政治与人格理想的载体封建文人无一不渴望理想的社会政治环境,理想的社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统治者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凝聚了乱世黎民美好政治理想的社会是圣君在位,贤臣辅佐,以仁德治天下的结果。所以,对于圣君,贤臣这些形象,评点者难免要集中眼光,集中笔墨,尽情美化,使之成为集各种仁善品质于一身的理想人物。钟惺作为一位封建文人,他有着很高的政治理想,希望能够有一番作为,但是,晚明的社会环境和种种原因使他在仕途上一再受到挫折,面对失败的现实,钟惺转而研究佛法,并且颇有建树。政治上的抑郁不得志,让他从对现实的关注转向逃避社会,仕途不顺畅让他心灰意冷。所以,在品评《三国演义》中人物的同时,钟惺还不知不觉联系自己的社会经历,同时将自身的政治抱负加诸在所品评的人物角色身上,使人物角色在一定程度上糅合了自我的某些成分,使他自己的理想人格在所品评的人物角色身上实现。4.通过有意识地树立人物形象,以实现作品的教化功能作为一名封建文人,钟惺受到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及教化至上等文学观念的长期熏陶,他本身处于封建伦理纲常的范围之内,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在此影响下,他时刻想着敦教化、厚风俗、行劝惩,力争使评点能够有补世道人心,所以评点者多把笔墨集中在人物角色上,利用对人物道德性格、思想行为的品评从而树立正面形象供世人效仿,同时也极力揭露反面人物的缺点确定反面形象供世人唾弃鄙视,如因果轮回等来抑恶扬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敦教化,厚风俗,以求能够有利于民,所以小说评点集中在人物身上并且带有教化代(1983),女,,,。第29卷第3期           代亮: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人物鉴赏模式色彩也就不言而喻了。在这种教化作用的指引下,评点者往往会竭力塑造代表善恶的典型形象,用自己的衡量标准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对书中人物的态度。二、人物评点的鉴赏模式钟惺集中评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在用封建道德观念衡量的同时,批评态度也尽量客观公正。钟惺对人物的态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联想式联想式是指评点者以观赏者的身份积极介入和参与到文学作品中,在评点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联想,联系自己的社会经历以第三方的姿态进入角色,和文本中的角色互动而产生共鸣,从而获得某种审美愉快。钟惺是一名封建文人,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虽然在做官期间兢兢业业,为官廉洁,但他并没有太大的政治作为。尽管他内心渴望施展才华报效国家,但是由于卷入党争而遭人弹劾,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些曲折的经历对钟惺造成的影响在他的评点中有明显的体现。“天生豪杰必于格外相赏。云长为马弓手,袁绍不能破格用之,竟同其弟拘牵俗见。……世态炎凉,谁识英雄?玄德兄P55)弟当年落落,曹操暗以牛酒来慰,亦可谓具眼英雄者。”[1](关羽大材小用,屈为马弓手,钟惺为其鸣不平,更为袁绍不重用关羽而忿忿,钟惺格外欣赏关羽,尤其认为关羽是忠义的化身,是完美的英雄形象。这样的英雄需要刮目相看、特别对待,得到明主重用,让其施展才华方是人尽其才。“世态炎凉,谁是英雄?” 一声长叹,道出了钟惺心中不被重任,壮志难酬的苦闷。在《三国演义》评点中明显可以看出,钟惺时刻流露对英雄的赞美并且有与书中英雄人物惺惺相惜之感。英雄人物如果不得重用而无用武之地,钟惺便慨然长叹;如果千里马巧遇伯乐,英雄得以施展才华,钟惺也会感同身受般欣喜若狂。以自身经历加诸在文本角色上,联系身世与书中英雄同悲同喜,钟惺就是这样在评点过程中不断联想自身,从而点评人物,评价人物品格的。2.仰慕式如果说关羽是钟惺非常欣赏的一个英雄,那么钟惺对诸葛亮的态度就不仅仅是欣赏,而是一种崇拜,在他眼里诸葛亮是如圣贤一般的楷模,让他为之钦佩,为之倾倒。“江东二乔,正仲谋、公瑾痛处。孔明指住痛楚下针,不由周郎不心酸发P471)竖,的是针针见血妙手。”[1](赞孔明做事针对性强,抓住要害,一针见血。更用“不由周郎不心酸发竖”侧面烘托处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孔明早知三分,特令去放曹操。周瑜不识天时,苦要来争荆州,却把孙夫人弄假成真,白白送与玄德。其P564)不及孔明,何止万里哉!”[1](再一次用周瑜来衬托诸葛亮,说其不及诸葛亮不止万里,钟惺评点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诸葛亮的赞赏,当然这赞赏来自诸葛亮过人的智谋。在评点中,可以看出钟惺对诸葛亮的仰慕与尊敬,更是多处着笔把诸葛亮和周瑜进行比较,用周瑜的狼狈和气急败坏来反衬诸葛亮的过人智谋以及信手拈来成竹在胸的气度,使钟惺为之折服。再如“先主托孤其实不欺,即稍顿恳者,亦自感动,况忠诚如孔明乎!宜其有以报知遇之恩也。孔明观鱼不出,早将神机妙算,俱已办却。大抵善干事者,深谋远虑,断不浅露如P888)此。” [1](诸葛亮的智谋使得强弱易位,扭败为功,因祸得福,转危为安,导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壮剧,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在钟惺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说,钟惺对诸葛亮的态度已经不止是欣赏,而是信仰和崇拜,诸葛亮是完美的,钟惺在信仰和崇拜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尚智理想。3.讽刺式评点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对文本中人物会产生反对情绪,导致评点者与文本人物的隔离,疏远,对立,破裂或失望等等。《三国演义》评点中,钟惺对不符合其衡量标准的人揭露,鞭笞,甚至嘲笑。“督邮不识刘县尉,妆威作势,打也该打,杀P22)也该杀,翼德鞭他二百,为天下万世吐气。”[1](钟惺这一评·75·恶嘴脸,更用“为天下万世吐气”这么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督邮这种小人的极度厌恶之情。曹操是钟惺着重评点的一个角色,对曹操的评点着笔颇多,但多是针对其奸诈狡猾,善耍心机诡计,而且心狠手辣,钟惺在一定程度上是希望曹操这样的人能够得到报应的。“本初不听许攸之言,其败宜也。孟德步步奸雄,私书尽焚。彼正欲用人,故假作大肚肠,以安将士。此正老瞒大奸处,非真大P322)量也。”[1](书中评点多处提到曹操都直呼其小名作“老瞒” ,钟惺用这种直呼其小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曹操的讨厌和轻视。钟惺在评点中,对许多人物都是持反对和批评的态度的,这只要是因为钟惺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忠孝仁义,行善积德,以德报怨等儒家思想来作为衡量人物的标准。三、人物评点的现实意义作为评点家,钟惺首先是以一名读者的身份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来面对《三国演义》,他不需要强调自己的评点家身份,也不需要故意“忘记” 自身的文学修养而降低为一个普通读者的扮演者,而只要按照其本身的主体性去阅读、体验、感受、顿悟,感到什么就写下什么,悟出什么就评点什么,自由洒脱,不拘规则。钟惺的评点以文本为基础,一方面,他把自己放置在批评家的立场从一定高度审视作品,对作品进行阐释和品评,从而对读者加以引导;另一方面,他更重视把自己置于一个普通读者的立场看待作品,欣赏作品,与其他读者交流对话,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1.有利于塑造小说的人物形象钟惺的《三国演义》评点主要以人物塑造为主,他的评点或评人物相貌,或评人物语言,或评人物行为,或评人物举止,终归是回到塑造人物的性格上。所以,这部分在评点中着笔最多,分量最重,价值也最高。钟惺的评点不断丰富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也不断揭露反面人物的奸狡本质,这一过程本身就是评点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读者,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使评点者有意无意地传达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使自己的道德标准得到发扬。正面的形象让世人效仿,而反面的形象则供读者来唾弃,借此来达到敦教化,厚风俗,行劝惩的目的。2.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乐趣钟惺的评点寻出了书中的人物智慧,引导读者把目光集中在人物特质上,从而激发了读者的阅读乐趣,活跃了读者的思维,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成理解作品和获得美感享受的过程。钟惺的评点以文本为基础,贯穿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个人经历,所以往往有感而发,有的放矢,在语言上也是自由活泼,通俗明了,贴近生活,言简意赅。而且钟惺善于捕捉人物性格特点,发现细节,所以一针见血,言之有物的评论对其他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说,在读者那里评点和文本已经逐渐融为一体,以不可分割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阅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自然而然就接受了钟惺的评点文字,从通俗有趣的评点中就已经获得了审美感受并且产生强大共鸣。3.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层次作为一名封建文人,钟惺受到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及教化之上文学观念的长期熏陶,他本身处于封建伦理纲常的范围之内,具有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所以小说评点多集中在褒扬英雄,鞭笞奸雄上。这样就利用评点传达思想,使读者在阅读评点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钟惺浸润在字里行间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特质,也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到评点者本身的独特魅力。实际上,钟惺在作一己之顿悟式批评时,他就已经代表了一部分读者的态度。钟惺的评点有随感式、直观顿悟式,也有感觉印象,又有理智判断,往往三言两语,恰到好处,其对人物的品评判断是一种综合性的感悟与体验,他的评点作为读者阅读文本的伴随,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更加丰富有趣。他的评点对于提高读者的鉴赏水平大有益处,不仅推进了读者阅读层次的提高,而且也提高了读者的艺术敏感性和感悟力。参考文献:[1]惺.[]北京:,1992.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