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训练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逍遥游训练题

ID:898816

大小:52.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2-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逍遥游测试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B.我决起而飞决:快速的样子。C.绝云气,负青天绝:阻挡。D.《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3.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是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C.“旬有五日而后反”,一旬是十天。D.“御六气之辩”之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B.不过数仞而下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D.顺流而东也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C.虽然,犹有未树也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6.《庄子》是________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著,现存________篇,包括内篇________篇、外篇________篇、杂篇________篇,其中内篇为庄子所著。在政治上,庄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7.名句填空。(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2)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自视也,亦若此矣。(3)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扶摇(chuán)       坳堂(āo)  B.夭阏(è)          蜩鸠(tiáo)  决起(jué)            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  D.斥鴳(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ɡ)          数数然(shuò)9.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B.复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C.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D.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10.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御六气之辩            B.汤之问棘也是已C.旬有五日而后反       D.而后乃今培风 11.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莫之夭阏者。            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此余之所得也。12.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D.其孰能讥之乎13.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奔腾的野马,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B.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C.此小大之辩也。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D.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14.下列句中“其”字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代词,译为“它的”,指鸟的)B.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翻译为”还是”)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助词,无义)D.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译为“它”,指水)15.翻译下列各句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天之苍苍,其下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4)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5)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6)“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1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C.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8.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勉,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19.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20.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夫晋,何罪之有。 21.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____。覆杯水于拗堂之上,_______,置杯焉则胶,_________。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2).适莽苍者,___,_____;适百里者,_______;适千里者,_______。语段阅读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克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2.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  A.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23.文中为什么要提到宋荣子、列御寇?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为了说明宋、列才智见识和修养都很高,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  B.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之可笑。  C.为了说明宋荣子修养虽高,仍有未树;列御寇虽能免行,仍须御风。他们均有所待。   D.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24.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讲,《逍遥游》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  B.本文宣扬的绝对自由的思想只是庄子头脑中的一种幻想,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C.绝对自由的思想,实际是消极避世的人生观,使人对现实采取消极虚无的态度。 D.追求绝对自由,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25.下列翻译恰当的一句是:(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在世间的他,没有拼命追求什么。B.虽然,犹有未树也——即使这样,(他)还是有没树立起来的境界。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而彭祖到现在还以寿命特别长闻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D.去以六月息者也——(它)是凭借六月的大风飞到南海去的。26.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③有冥海者,天池也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且适南冥也A.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也不同。B.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也相同。C.①与②用法不同,③与④用法相同。D.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不同。27.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 B.极,非常 C.高超,绝妙 D.横渡,横穿 E.超越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         28.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彼且奚适也?  B.奚以知其然也?C.莫之夭阏者  D.大王来何操? 1.C 解析:“绝”应为“直上穿过”之意。2.B 解析:①③⑥是结构助词“的”;②④⑤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不译;⑦⑨是人称代词“他”;⑧是指示代词“此”;⑩是动词“到”。3.B 解析:“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应改为“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4.C 解析:C项,“致”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A、B、D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分别解释为:向南飞、落下来、向东流。5.D 解析:A项“众人”,古义为“一般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B项“果然”,古义为“很饱的样子”;今义为“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C项“虽然”,古义为“虽然这样”;今义为“转折关系连词,用于上半句”。6.战国 33 7 15 11 无为而治7.(1)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而征一国者 (3)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8.D(A.抟扶摇而上“tuán”;B.夭阏“è”;C.决起“xuè”。)9.C(A.徒—徙;B.复—覆;D.辨—辩。)10.B(A.古义:真正的颜色。今义:纯正的颜色。C.古义:不求名声;今义:没有名声。D.古义:四季。今义:春天和秋天。)11.C12.C(A.是,叫;B.表反问语气;C.作为,当作;D.替。)13.答案:A14.c(提示:考对虚词“其”的不同理解c项的“其”应是代词,译为“他”指宋荣子)15.1).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2).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3).所以那些才智足以援予一个官职,品行顺合一方、道德符合一君主心意,能力使一国之人信任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斥鹌(原文为左‘安’右‘鸟’)之类一样。4).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把握六气的变化,而在无边无际的境界中遨游。5).然后才乘着大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了,这样才将计划着向南飞6).我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的树枝就停下,有时还达不到,就落在地上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四)16.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17.A 18.C 19.D 20.B  21.1).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则芥为之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宿舂粮;三月聚粮。22.C  23.D  24.D  25.答案D26.答案D(①②“知”通“智”,③深 ④“冥”通“溟”27.答案①E②D③A,④A⑤B28.答案:B(B项为介宾前置句,其余为宾语前置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