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小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拿来主义小红

ID:889401

大小:764 KB

页数:3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拿来主义鲁迅 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2、了解先破后立、比喻论证的用法和作用。3、鉴赏和品味杂文幽默的语言风格。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鲁迅(1881~1936)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文体知识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说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总之,它具有文艺性、时代感、战斗性、篇幅短的特点。杂文 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国粹孱头自诩蹩进剔除脑髓犀利给予残羹冷炙冠冕堂皇辨别礼尚往来磕头cànxǔbiétīsuǐxījǐcuìzhìmiǎn朗读课文,注意音形 掌握下列词语:博而不精:自 诩:礼尚往来:冠冕堂皇:孱 头:残羹冷炙:自己夸耀。诩,夸耀。懦弱无能的人。广博而不精深。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内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闭关主义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文本研读 ◎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送去主义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做法——只是送出去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第3段用了类比的方法。类比如下:尼采:中国:自诩是太阳自诩地大物博光热无穷煤矿丰富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只送去,不拿来他发疯而死亡国灭种 送来主义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闭关主义,实行不通。送去主义,沦为乞丐。送来主义,大受其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说说“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抛给”、“送来”: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阴谋罪恶。“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一句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把“抛来”和“抛给”之间的善恶分得十分清楚。 思考★“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说明怎样“拿”?“送来”不等于“拿来”.“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运用脑子,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特点不送不拿只送不拿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实质惧外、排外媚外、卖国爱国和平交往利弊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文化堕落主权丧尽贻害子孙人成为新人文艺成为新文艺 思考★“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大宅子文化遗产不敢进门接受一切放火烧光“拿来”!形象的比喻论证,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逃避害怕全盘否定辩证吸收全盘肯定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一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二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第三种错误态度指哪类人?废物 思考★“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鱼翅鸦片姨太太烟枪烟灯大宅子里的遗产吃掉送药房送,毁掉走散喻文化精华喻益害并存喻文化糟粕喻封建文化一言以敝之,“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是:比喻说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形象生动,幽默含蓄,而锋芒毕露! 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问题设计:(1).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2).怎样“拿来”?(3).“拿来”有何意义?(4).怎样才能“拿来”?(5).“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要“拿来”!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建设民族新文化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创新 文章写作特点:①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以立为主。②广用比喻,生动形象。③嬉笑怒骂,犀利幽默。 闭关主义(排外)送去主义(媚外)拿来主义破先破后立有破有立,破立结合 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孱头昏蛋废物新人使用存放毁灭(消极逃避)(完全否定)(全盘接受)(占有挑选创新)(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反对三种态度提出三种方式(破)(立) 1、举例论证(1)2、比喻论证(8、9)——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3、类比论证(3)——用同类事物相比较4、对比论证(8、9)——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本文的论证艺术: 语言揣摩分析下列语句,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1、活人代替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2、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4、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进步”实为倒退——反语一“捧”一“挂”,既写出了他们的媚外求荣的丑态,又写出了他们的寒伧。讽刺了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可笑的自诩。与送去主义类比,进行揶揄与嘲讽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想想议议 学习小结在学习中应主动取舍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在信息时代里,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敏锐的视觉去关注社会生活。 破(1~6)昏蛋拿来主义放火烧光(怒)闭关主义拿 来 主 义送去主义立(7~10)破立:新人孱头不敢进屋(怕)废物接受一切(喜)存放(鸦片)使用(鱼翅)毁灭(姨太太)占有挑选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物——人创新板书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