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登高》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3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登高》教案15 新人教版必修3

ID:874846

大小:64.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2-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登高》教案[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教学方法]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教学步骤:一、作者介绍:(一)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安史之乱期间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二)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的四个时期: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漂泊西南天地间  何日是归年。   《新唐书》记载更详:“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实在是有感而发,因为他自己就过了好多悲惨日子。被洪水困在一个庙里,九天没有好好吃饭,被救后暴饮暴食,当晚就撑死了。死前也许正在构思“安得粮食堆满山,大庇天下饥士俱欢颜”一类的诗句。  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三)诗史与诗圣的由来:  诗史: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诗圣:A、宋人称杜甫“圣于诗者”,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集大成”地位,认为他无体不工、无美不备。杜甫也自称:“为人性僻求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B、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则突出了其道德含义,认为杜甫诗所展现的人格魅力,集中了儒家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和情怀,如忠义仁爱、民胞物吾、忧国忧民等。郭沫若在为杜甫写的对联中,称杜甫为“诗中圣哲”,也是这个意思,这也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沉郁顿挫: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  韩愈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二、导语设计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他已经是浑身疾病(肺病、疟疾、风痹、高血压)而且“右臂偏枯(偏瘫)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长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三、听录音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七言句节拍:2221 或2212凄楚、悲凉四、具体鉴赏:(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探导:①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   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明确:“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难苦恨繁霜鬓”(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明确:艰难有两层意:国难家愁及个人命运的艰难。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准则,而杜甫无论“达穷” 都是兼济天下。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五、赏析小结诗人通过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忧民的感情。全诗感情沉郁悲凉,境界雄浑开阔,格律精工联联对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之冠。山高人为峰高山仰止六、背诵默写七、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板书设计:风天猿渚沙鸟——孤独哀伤(萧瑟 凄凉)写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韶光易逝(雄浑 开阔)悲秋作客多病登台——漂泊孤苦(个人艰辛)抒情苦恨霜鬓新停酒杯——忧愤苦闷 (国难家愁)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