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ID:728937

大小:45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6-1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 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家园”。“第二家园”的“自转轴” 与其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01′,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 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第二家园”是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天王星 2.与地球相比,“第二家园” A.热带范围较大 B.昼夜交替的时间明显缩短 C.温带范围较大 D.可见到太阳西升东落现象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该行星“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 这些特征说明该行星应该属于类地行星,根据其质量和大气特征可以判断其为火星。 2.由于“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01′,说明自转与公转的夹角是 23° 59′,所以,热带范围在 23°59′N-23°59′S 之间,温带范围在南北纬 23°59′-66°01′ 之间,比地球的热带范围大,温带范围小,A 正确、C 错误;昼夜交替的时间与其自转周期 有关,“第二家园”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 B 不符合题意;地球上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与 地球绕日自西向东自转有关,“第二家园”的自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近,所以所看到的 也是东升西落,故 D 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组考查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下图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3 题。 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D.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基本吻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两条曲线的对应看,有的地区降水量与黑子数呈正相关,有的地区呈负相关,但变化 的周期大约都是 11 年,该周期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基本相吻合,选 D 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是我国黄土高原某局部地形区的地表素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4.形成该地地表形态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5.图中的地表形态在此地形区内重复出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 4.D 5.D 【解析】 试题分析: 4、读图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地表形态,该地表形态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结 果。选 D。 5、根据材料和上题分析,图中的地表形态是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是流水作用的结 果,而这种地表形态在黄土高原重复出现,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 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3 年 12 月 5 日—8 日,嘉兴地区连续出现严重雾霾笼罩天气,PM2.5 多天“爆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6.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 B.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旺盛 C.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较小 D.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 7.为减少雾霾天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使用清洁能源 ②鼓励公交出行 ③出门勤戴口罩 ④大量使用燃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6.C 7.A 【解析】 试题分析: 6.雾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升温慢,大气垂 直对流运动减弱;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所以,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 较小,选 C。 7.为减少雾霾天气,应该从污染源头和环保意识双方面做工作。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公交 出行都是很好的有效做法,但出门戴口罩,属于污染后的防护或者其他原因的保护措施,不 是减少雾霾的措施,选 A。 考点:本题组考查雾霾的影响及防御,环境保护。 下图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和降水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水量)。完成第下列问 题。 8.若在该城市布局一化工厂,其最佳方位是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9.下列有关该城市风向与降水量相关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吹西风和东风时,降水量最多 B.吹北风和南风时,降水量最少 C.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降水量最多 D.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降水量最少 【答案】 8.D 9.C 【解析】 试题分析: 8.化工厂对大气有污染,因此化工厂要建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是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者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读图可知,该城市的最小风频是东北方向,因此化工厂的最佳方位是该 城市的东北方向。选 D。 9.由图可知,该地降水量与风向有关系,通过比较两图可以看出,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降水 多,选 C。 考点:本题组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下图是某山区学校地理兴趣小组于夏季绘制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示意图(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 向),发现他们已绘制的信息①、②、③、④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0.他们进行测量的时间可能是 A.9:00~10:00 B.21:00~22:00 C.7:00~18:00 D.13:00~14:0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题中信息“只有一项正确的”信息,及山谷风相关知识可知,图示中只有③是正确的, 此时该山地应吹山风,近地面的等压面应该向下弯曲,甲处气流向上。该情况最可能发生在 夜间,据此判断测量时间为 B。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下图是 2014 年 4 月 30 日 20 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12.锋面过境时,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升高,出现降水 B.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C.风力增强,出现降水 D.风力减弱,天气转阴 【答案】 11.B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1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虚线范围内乙地位于蒙古境内,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沙源丰 富,与其他三地相比,乙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强劲,更易发生沙尘暴, 故答案选 B。 12.读图可以看出该锋线位于低压中心西侧,形成的是冷锋系统,M 地位于冷锋锋前,所 以锋面过境时,M 地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是冷锋过境天气,表现为:气温降低,风力增强, 天气转阴,可能出现降水,气压升高,故答案选 C。 考点: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 5 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 1 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 0℃。回答下列问题。 13.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 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14.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答案】 13.C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13.①组年轮最密,说明树木生长速度最慢,与乙图相对应;甲图中的第五个年份降水最多, 与②组年轮吻合;丙图中的第三个年份降水最多,正好③组中第三个年轮最宽。故选 C。 14.由题目所给材料“该树生长地区 1 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 0℃。”判断它应位于亚热带, 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选 B。 考点:本题组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 下图为某地区实景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 来 源 : 学 科 网 ZXXK] 15.关于图中山地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不易侵蚀而成 B.向斜底部受张力不易侵蚀而成 C.背斜顶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成 D.向斜底部受挤压不易侵蚀而成 16.下图分别表示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位于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是 【答案】 15.D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岩层向下弯曲,所以是向斜山,该种山地的成因是向斜底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而形成的。 16.南半球亚热带地区应该基带是亚热带常绿林,同时,山地的北坡自然带要丰富,且同一 自然带北坡的分布高度高于南坡,据此判断选 C。 考点:本题组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由于气候不宜,北方 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2011 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 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2012 年产量达 30 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阅 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水 B.交通和劳动力 C.市场和技术 D.气候和土壤 18.“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 D.土壤 【答案】 17.C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17.北京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民收入水平高,对身体的保健意识强,对药膳滋补品天 麻的市场需求量大;温室大棚类似于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通 过技术水平的改进或提高,才能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适合天麻的生长条件。故 答案 C 正确。学科网 18.温室大棚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室内升温,同时阻断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类似于 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气候要素进 行调节。故答案 B 正确。 考点 :本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 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读图回答 19 题。 19.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甲地河流中发现了金刚石,说明它是被水流从上游带下来的。而上游只有 B 和 C 两个地方, 所以排除 A、D,只可能是 B 或者 C。金刚石产在金伯利岩或者钾镁煌斑岩中,这两种岩石都 是岩浆岩,而只有 B 地有岩浆岩这一物源条件,所以排除 C,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下列 问题。 20.上左图反映我国 5000 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 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冷暖相互交替 21.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上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 A 地为中心,半径 15 千米范围内近 10 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 距平增高约为 0.2℃)。近 10 年来气温距平增高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 A.西北区 B.东北区 C.东南区 D.西南区 【答案】 20.D 21.B 【解析】 试题分析: 20.读左图可知,我国 5000 年来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波动的,既不是波动上升也不是持续下 降,而是升降波动变化,冷暖交替出现,因此选 D。学科网 21.由图并结合材料可知,近 10 年来气温距平增高幅度最大的区域即是距平数值增高最多 的区域,图中反映东北方向数值最大,所以,该区域位于东北区。 考点:本题组考查全球气 候变化。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 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3.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24.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答案】 22.D 23.B 24.B 【解析】 试题分析: 22.根据铁路线修建的原则,在山区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读图,图示铁路沿 1000 米等高 线修建,主要是因为不穿越等高线,地势起伏较小,所以考虑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 对。图 示天山地区河流短小,铁路线没有沿河修建,A 错。线路没有经过主要城市,主导因素不是 聚落,B 错。该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上,也是聚落主要分布区,C 错。 23.铁路修建的意义是加强区域间的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图中铁路线与城市吐鲁 番之间高差较大,距离远,不利于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 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距城镇过远,B 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线路长短,不 是主要影响因素,A 错。该地区是干旱区,洪水灾害少, C 错。沿等高线修建,工程量较 小,D 错。 24.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属于干旱地区,城镇分布在水源较充足的山麓地带的绿洲上, 绿洲上农业基础较好,适宜人类生存,B 对。干旱区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水源,铁路沿线如 果没有水源,也不会形成城镇,所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地形、河流、 沙漠分布对城镇分布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A、C、D 错。 考点: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 响)。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5.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甲 B.出生率最低的是乙 C.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 D.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 【答案】 25.B 26.A 【解析】 试题分析: 25、我国人口增长接近现代型,但没有出现负增长,与图中的乙国最为相近。 26、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型”,一般出生率低于 1,自然增长率低于 1 或出现负增 长,甲最有可能。出生率最低的是甲,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甲,人口数量增长的多少 还要人口的基数,不能只看人口自然增长率。选 A。 考点:本题组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该图反映出 A.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 D.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8.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 ②土地质量下降 ③出现“热岛”现象 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27.B 28.B 【解析】 试题分析: 27.从图中可以读出,四大洲相比,亚洲、非洲城市化水平较低,速度较快;欧洲和北美洲 城市化水平较高,速度较慢,但仍然在增长中。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没有相关关系。 28.城市化发展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4 年 4 月 2 日智利(南美洲)发生 8.2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智利西部海岸地区至少有 10 万人疏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随后发布海啸传播时间预测图,预测图显示,此次地 震引发的海啸最快 18 小时后抵达澳大利亚,21 小时后抵达日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9.地震的位置可能位于图示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30.美国预测海啸到达其他国家的时间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IS B.RS C.GPS D.GPRS 31.此次地震的成因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29.A 30.A 31.D 【解析】 试题分析: 29.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是由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 之中,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 比较活跃。由智利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智利多地震是由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选 A。 30.预测海啸到达其他国家的时间需要对海啸传输速度、运行方向、距离等数据进行分析, 因此,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GIS。学科网 31.智利地震由陆-洋板块碰撞形成。由于大洋板块相对较重,插入大陆板块下面,在碰撞 部位地壳抬升会形成海岸山脉,选 D。 考点:本题组考查板块学说、地理信息技术、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中楼高表示 2000 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城市 乙城市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 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 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 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 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33.关于 2000 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Q 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4.地质学家在巴塔哥尼亚西北部大草原的远古岩石中发现这种保存完好的远古花卉化石 (下图),推断该岩石所处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A.太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答案】 32.D 33.B 34.D 【解析】 试题分析: 32.1982—2000 年,甲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多到少,密度减小,乙城市市中心人口由少到多, 密度增大;1982—2000 年,甲乙两城市外缘人口数量都增加,密度增大; 2000 年甲城市市 中心和外缘人中密度都比乙城市大,甲城市半径比乙城市大的多,因此甲城市比乙城市人口 规模大;2000 年,甲城市比乙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区面积大,因此甲城市等级高,服务范 围比乙城市大。 33.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建筑物最高,因此由图分析,甲中心商务区 位于 M 地区外侧,乙中心商务区位于市中心 P 处;甲城市 N 处人口密度变大,城市建筑物 增高,出现卫星城;乙城市市中心人口一直呈增加趋势,人口没有向城市外缘迁移,因此没 有出现卫星城。 34.这种保存完好的远古花卉化石,形似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最有可能出现在新生代。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地质史。 在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搭起一座“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水,形成“湖 泊”;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下图)。用喷水壶往“小山”上洒水, 模拟降水,观察盒子内水面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来源:Z.xx.k.Com] 35.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河流 B.沙滩 C.沼泽 D.岩石 36.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答案】 35.C 36.C 【解析】 试题分析: 35.实验中海绵微湿并被压入土壤,因此,海绵模拟的是一种湿地,结合实验,吸收部分降 水并下渗,起到调节功能,最有可能的是沼泽。 36.结合上题并由实验可知,地表径流被地下的海绵吸收,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其功能相 当于湿地,故正确答案为 C。 考点:本题组考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列问题。 3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 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答案】 37.D 38.A 【解析】 试题分析: 37.南水北调工程使华北地区的水量增加,地下水位抬升,将土壤中的盐分带到地表,会加 剧土壤的盐碱化问题,排除①;丙段至戊段经过山东丘陵,在丁以南不能自流引水,排除③, 这样就将 A、B、C 三项均排除;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输送到北方地区, 可以增加丙地大运河段的水量,改善航运条件;并缓解华北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故选 D。 38.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水调往北方,使长江的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排除 B;由 于河流水量减少,河口附近水位降低,会使海水侵入河道的频率增加,排除 C;海洋潮汐现 象与日、地、月的运动有关,排除 D。南水北调东线流经经济发达的我国东部地区,水污染 较严重。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水质的优劣会引起社会的广泛 关注,故选 A。 考点:本题组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9.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信信息 40.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 39.A 40.D 【解析】 试题分析: 39.地理信息系统是指在计算机上完成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管理,依题意,应选 A 项; 能完成跟踪定位和获取实时通讯信息的是全球定位系统(GPS),B 和 D 错;整合集成网络 信息,属于信息集成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无关,C 错。 40.通过对图示信息分析,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政务、社区等,城市的管理依靠技术的 支撑,其重要作用在于提升服务功能,故选 D 项。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 I 卷(非选择题,共 2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舟山群岛是由 1390 多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 2400 多千米,其中深水岸线 280 多千米。2013 年 1 月 23 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全力打 造国家级港航物流核心圈。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略图(左)和“2010 年部分城市三次产业比重”表(右) (1)图示区域的城市中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目前该城市的区域发展处于 阶段。 (2)环杭州湾地区常规能源不足,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 、 。 (3)水产品加工业是舟山市的支柱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若将 5 吨的鲜 活鱼虾运往杭州某农贸市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 。 (4)图示地区曾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近年来该地区作 为全国的商品粮基地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 (5)结合图文材料列举两点舟山群岛打造国家级港航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 、 。 【答案】 (1)上海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 (2)风能 潮汐能 (3)原料 (高速)公路运输 (4)水稻种植业 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 (5)海岸线长(深水岸线长),优良港口多;水陆交通便利;(临近长三角地区)市场广阔; 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数据,上海的产业结构特征: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为主导,说明其处于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环杭州湾地区常规能源不足,可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风能(临海,季风台风海陆 风等都很多);潮汐能(临海,有潮汐能)。 (3)水产品加工业因为其原料不易运输,其主导因素是原料。若将鲜活鱼虾运往杭州某农 贸市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应该是高速的灵活的价钱适中的(高速)公路运输。 (4)图示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近年来该地区作为全国的 商品粮基地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该地城市化加快,耕地面积减少,这都将导致该地 粮食产量下降从而使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学科网 (5)舟山群岛打造国家级港航物流基地的有利条件应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两方面来分析, 表现为:海岸线长(深水岸线长),优良港口多;水陆交通便利;(临近长三角地区)市场广 阔;国家政策支持等。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交通运输、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 年世界杯于 2014 年 6 月 12 日至 7 月 13 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 12 座城市 中的 12 座球场内举行。 材料二:巴西区域略图 (1)巴西的两大气候是 和 (2)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因为该地终年受 (气压带或风带)的控制,降水 量大。A 段河流的流向是 ,其对应的 (方向)岸的侵蚀较严重。 (3)巴西是民族的大熔炉,人口来源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属于 (国际或国内)人口迁移。 其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沿岸 B 洋流的性质是 ,对气候的影响是 。 (4)C 是巴西重要的工业城市,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 【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赤道低气压带 自西向东 北岸 (3)国际 暖流 增温增湿 (4)临近铁矿、临近煤矿、港口城市(航运便利)、劳动力廉价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所学,巴西主要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2)亚马孙河流域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流量大。A 河流发源于西部安第斯山脉,因此该段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向东,由于该河段在南半球,地转 偏向力向左,所以,该河段的北岸侵蚀严重。 (3)巴西是民族的大熔炉,人口来源于世界各地。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沿岸 B 洋流为巴西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4)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应该从原料、燃料、交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具体包 括:该城市临近铁矿、临近煤矿、港口城市(航运便利)、劳动力廉价。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

资料: 6197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