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压强的概念,知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
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我们希望能扩展学生对液体压强的认识。 这节课在本章中的要求并
不高,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却不少,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液体压强特点,
为学习液体压强的应用作一个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可令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
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突出“学生是主体”的
原则,按照“猜想-探究-归纳”的步骤,启发学生去猜想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实验
去验证猜想,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
的提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难点在于要明确液体的“深度”指的是什么?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
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并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
1、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2、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规律
3、利用多媒体手段,必要时把实验的关键部分放大、定格,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关键部分,总结和归纳出
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观看新闻《中国深度》 思考问题:
(1)人类可以直接下潜到这么深吗
(2)深海载人潜水器外壳要用厚钢板制造,很坚固,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可能海底也有压强 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二) 分组演示实验,证明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有压强
1、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说明: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2、 液体内部有压强。 说明:液体内部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缘故。
3、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的缘故。 得到
结论: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师:在游泳时,胸部没过水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胸闷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有什么特点?
〔猜想与假设〕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可能有: 。
要验证猜想和假设,需借助有效的实验。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仪器可以实现这组实验?
压强计的构造:U 型管,软胶管和带有薄膜的探头。(让学生自己先摸索一下使用方法) 压强计的原理:
用手指轻摁薄膜,对薄膜施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产生的效果体现在:可以令 U 型管左、右两管的液柱
产生高度差,且用力越大,产生的高度差越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越大。
压强计的使用:当我们把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液体中,我们就可以根据 U 型管左、右两管内液柱的高度差来
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了。同时,我们可以把压强计挂在容器壁上,用手调节方向旋钮,观察在同一深
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
(三)分组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准备好压强计、盛液体的容器、水等 在猜想的基础上,
我们要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假设,我们研究深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我们往往令到密度、
质量、体积、温度等物理量都不变。 实验并填表。 猜想一、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提示: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压强有何关系?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得出结论后,启发同学们思考“深度”指什么?让学生明确:深度指从液面到液体内部某一位置的距离。
猜想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种类(密度)有关。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
越大,压强越大。
猜想三、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结论:无关。 猜想四、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重量有
关。 结论:无关。 利用课件对比,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准确归纳出结论。
〔归纳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 。
引出液体压强公式。
(四)课堂练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