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常见的酸和碱 课 型 复习课 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加深对酸碱概念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巩固酸碱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3.将酸与碱的通性加以对比,能更好的记忆与识别其特点,并加深对此内容的掌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然后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回顾已有知识,总结构建出知识网络,学会用比较、
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酸与碱的复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并掌
握学习的一些规律,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
1.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2.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构建酸碱性质的知识网络,使知识形成系统化。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个性化修改
【活动方案】
活动一:导入新课
1.了解复习目标及考查形式。
2.抢答物质的名称。
活动二:分组讨论
1.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活动三:知识梳理
1.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1)酸的物理性质
盐酸 浓硫酸
颜色
状态
气味
打开瓶口的现象
浓硫酸还有那些性质? 、
、 。
浓硫酸的稀释:
(2)碱的物理性质
NaOH Ca(OH)2
俗名
颜色、状态
一、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复习目标及考查
形式。
2.教师说出几个关键字,学
生联想抢答该物质的名称的游戏
来导入新课。
二、复习概况
(一)分组讨论
1.有两瓶标签模糊的溶液:
浓硫酸和浓盐酸你能用最简
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吗?
你所用的方法是运用它们的
哪一条性质?
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种白
色固体,一种是氢氧化钠,另
一种是氢氧化钙,你能利用它
们的物理性质鉴别一下吗?
3. 如何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钙
溶液?
4.学生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二)知识梳理
1.完成活动单中的内容并在
全班交流。
溶解性
露置在空气中的
现象
溶解时的吸放热
2.完成当堂测试。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帮助小羊选择哪条路才不会羊入狼口呢?,并找到每条路上的狼。
(2)归纳出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酸和碱的分类及组成。
酸= +
碱= +
5.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和 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 =
6.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pH 的范围
pH 7,溶液呈酸性;pH 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碱性;
pH 的测量方法:
【检测反馈】
《中考通》考点通关。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出示测试题目,检测复习情
况。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师利用羊如何避开狼的游
戏来总结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 酸和碱的分类及组成。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按要求填
空。
指导学生总结酸和碱。
5.中和反应。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6. 溶 液 酸 碱 度 的 表 示 方 法
—pH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三、检测反馈
教师讲解学生有困难的题目。
板
书
设
计
专题六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和碱的物理性质 三、碱的化学性质
二、酸的化学性质 1. 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1.酸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2.酸+活泼金属=盐+水 3. 碱+酸=盐+水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 碱+盐=新碱+新盐
4.酸+碱=盐+水 四、中和反应
5.酸+盐=新盐+新酸 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