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导学案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1.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氧气与木炭,硫,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事例,掌握氧气的
化学性质。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现象。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致是 占 21%, 占 78%,
占 0.94%, 占 0.03%, 占 0.03%,空气
的成分以 和 为主。,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 ,
约占空气体积的 .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 。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自学课本 33 页,独立完成)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为 比
空气略 ,氧气 溶于水,加压降温变为 色液体。在
—218 变为 固体。
总结:通过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今后认识气体的物理性质要从哪些
方面入手?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形象,并记录)
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
结论:
实验二:物质与氧气反应:
反应现象
文字表达式
注意事项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硫磺
产生 发出 火焰 集气瓶的底部预先
放一些,生成 的气体
木炭
发 光 剧烈燃烧,发 光 燃烧匙应由 而
缓 慢 伸 入 集
气瓶底
,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
蜡烛 发出 火焰 火焰明亮,发出 光 验证蜡烛燃烧产生
水必须使用干燥的
氧气放出热量,生成 和使石灰水 的气体
铁丝
剧烈 , ,
生成
集气瓶的底部要预
先放
讨论: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2,硫燃烧实验瓶底要放水的目的是
3,做铁丝燃烧实验时瓶底要放水或细沙的目的是
4,同种物质在氧气和在空气中反应的剧烈不同,原因是什么?
【针对性练习】
1、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B.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C.氧气极易溶于水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 D.熔点、沸点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蓝紫色,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燃烧后,立即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变浑浊
4、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 CO2
B. 集气瓶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 O2
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 N2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