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浓度(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②能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③体会固体溶解度与其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学会运用概念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②培养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能主动与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百分比”“百分数”这些知识在数学已学过,所以学生理解“质量分数”
不会有困难。但是化学计算是应用化学概念和原理的计算,学习的重心应放
在准确理解、正确分析计算问题的化学原理、过程上。因此,在溶质质量分数的
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学会运用概
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以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氯化钠、无水硫酸铜、蒸馏水、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滴
管
几种溶液:氯化钠、硫酸铜、高锰酸钾
【 教学过程 】
教学进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阅读【情境 1】后思考并回答问题。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
习欲望。
环节一:溶液浓稀
的粗略判断
环节二:溶质质量
分数
环节三:溶质质量
分数的辨析
环节四:固体溶解
度与其同温度下
饱和溶液中溶质
质量的联系
【环节五】小结
【环节六】学习目
标达成反馈
师:展示预备好的两杯等质量的浓稀不一样
的高锰酸钾溶液。能断哪杯高锰酸钾浓些?
哪杯稀些吗?
生:思考并回答判断依据
生:学生实验并认真观察后思考、回答问题
生:阅读【情景 2】,思考并回答
【板书】 课题 3 溶液的浓度
生:阅读【情境 3】,思考并回答。
师:【演示实验 9-7】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并分析
【板书】一、溶质质量分数
师:演示实验【活动与探究二】
生:填写表格并思考回答
生:利用表达式进行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师:设计【问题情境】
生:【学生分组实验】后思考、回答
生:独立完成几道计算题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
说说你的收获与疑惑。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堂批改,反馈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
道根据颜色的深浅可以判
断溶液是浓或稀。
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
习态度。知道当溶液颜色
发生微小变化时,很难凭
颜色来判断溶液的浓度。
学生体会学习溶液的浓度
的重要性。
利用数据来衡量事物是比
较科学的。
训练学生信息的分析、处
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引出溶质质量分数
加深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
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懂得质量分数的简
单计算。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学生明确溶质质量的判
断。
训练学生计算能力,分析、
归纳、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