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
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
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2)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2)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建构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认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
教学
难点
对实验事实进行筛选、分析、归纳、综合等科学方法的建构。
教具
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镊子、试管夹、试管架、
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教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
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
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
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
所以很难区分。同学们,你能用我们前面
所学的知识来鉴别真假黄金吗?通过今
天的学习,我们将学会更多的鉴别真假黄
金的方法。
学生思考
【激发兴趣,为接受新知识做
好思想准备,引出新课。】
[展示] 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
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镰刀、镁条等,
观察其表面变色。
[提问] 是谁给纯净的镁条、镰刀穿
上了“外衣”呢?
[分析] 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探究 1] 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发
学生思考,体会化学与人类的
关系。】
探究
整合
结论: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Mg+O2=====点燃2MgO 4Al+3O2=====点燃2Al2O3
2Cu+O2=====加热2CuO
[提问]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一样
吗?
[回答] 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而铝、
铁要在纯氧中才能燃烧;铁、铜等在常温
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铁、铜要在高温下
才能与氧气反应……
[提问]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氧
气反应呢?如果不是,能举出一些例子
吗?人们戴的白金、黄金饰品时间再久也
总是金光闪闪…… “真金不怕火炼”说
明了什么?
[分析] 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
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
度是不同的。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
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
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
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
与氧气反应,根据上述事实,我们可判断
出这些金属的活泼程度,不同金属活动性
不同。
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Al>Fe,Cu>Au。
[思考]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
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
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同学
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 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
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
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绿豆在
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
以会变黑。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 2] 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 将学生分成 A、B 两大组:
学生思考、回答
探究
整合
实验步骤:
A 组: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
打磨光洁的镁条、锌粒、铁片、铜片,各
加入约 5 mL 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
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
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 组:用稀硫酸代替 A 组中的稀盐酸
进行实验,并比较发生的现象。
[结论]
(1)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
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不是所有的金属都可与酸发生反应。
镁、锌、铁可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铜不
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3)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4)金属种类不同,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不一样。镁、锌、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时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其次
是锌,然后是铁。
(5)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
性强;否则,就较弱。金属与盐酸或稀硫
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反
映出金属的活泼程度。
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Mg>Zn>Fe>Cu
二、置换反应:
[讨论] 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
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上
述几个反应有何共同点?它与我们学过
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是否相
同?
[回答] 这些反应的特点是:一种单
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
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
分解反应。
[分析] 化学上,我们把具有这一特
点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学生实验后得出结论]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总结
提高
本节课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的两个方面,一是与氧气的反应,二是
与酸的反应。同时还学习了置换反应。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
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归纳问题,找出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
逐步认识不同金属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反馈
评价
幻灯片
板书
设计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
许多金属可与氧气反应,难易、剧烈程度不同
2Mg+O2=====点燃2MgO 4Al+3O2=====点燃2Al2O3
2Cu+O2=====加热2CuO
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Al>Fe,Cu>Au
2.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Mg+2HCl===Mg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2+H2↑ Fe+H2SO4===FeSO4+H2↑
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Mg>Zn>Fe>Cu
二、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