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 氧气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2)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知道化学反应的重要用途。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掌握。
教具准备
氧气(四瓶)、木条、硫、木炭、细铁丝、细沙、燃烧匙、火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 假如你去攀登喜马拉雅山,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人不
吃饭能维持生命 6—7 天,然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能维持 6—7 分钟,人自从获
得生命时,就与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
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呢?
导入二 【思考】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一种常见的气体。你知道它是空气、氧气还是氮气?
如果想验证它确实是氧气,就必须先了解氧气的性质。
[展示] 出示一瓶制好的氧气。
(1)请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2)想一想:氧气有味吗?
(3)氧气溶于水吗?鱼在水中靠什么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于哪里?由此可推知氧气的
溶解性如何?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在压强为 101 千帕时,氧气在约-183℃(90K)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约-218℃(55K)
时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问] 如何检验氧气?
[演示] 实验 2-2
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回答]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如复燃则为氧气。
带有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这是氧气的特性,用于检验氧
气。氧气可用作助燃剂。注意:氧气本身不能燃烧,因此氧气不能作燃料!
(2)硫跟氧气的反应
[演示] 实验 2-3
现象:在空气中:(1)淡蓝色火焰,(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在氧气中:(1)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2)放热,(3)有刺激性气味。
结论: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讨论:1、集气瓶底的水的作用是什么?
答:吸收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
2、实验结束时,为什么要把燃烧匙伸到预先准备好的水里?
答:防止剩余的硫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分析] 硫燃烧生成的这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 SO2),二氧化硫是污
染空气的主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
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不应燃放爆竹、烟花。
(3)木炭跟氧气反应
[实验]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1)红光(2)放热,(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在氧气中:(1)耀眼的白光(2)放热,(3)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火焰更明亮。
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教材讨论:答: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这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4)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演示] 实验 2-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热,3.生成黑色固体。
[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思考:
1、集气瓶里为什么要先加少量水或细沙?
答: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
2、细铁丝为什么要用砂纸打磨光亮?
答:防止铁锈阻碍铁丝燃烧。
3、细铁丝为什么盘成螺旋状?
答:增大铁丝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利于铁丝预热和燃烧。
4、为什么要在其下端系一根火柴?
答:引燃铁丝。
5、为什么要等到火柴将要燃尽时才细铁丝插入氧气瓶中?
答:防止火柴消耗氧气,造成氧气不足。
6、马虎同学做这个实验总是不成功,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氧气不纯;铁丝太大;铁丝未除锈;没用火柴引燃等。
7、小李同学做这个实验时集气瓶破裂,其原因可能是?
答:集气瓶里没有预先加少量水或细沙。
[总结]1、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和固态氧气为淡蓝色。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化性、助燃性)
2、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3、氧气的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待检验的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这瓶
气体是氧气。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 C.自来水 D.液态氮气
2 .下列不属于硫燃烧时所产生的现象是( )
A.产生大量白烟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蓝色火焰 D.生成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3.用来判断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火星四射 B.放出大量热 C.耀眼的白光 D.有黑色固体生成
4.下列各项应用和氧气的用途直接有关的是( )
①气焊 ②医疗 ③炼钢 ④除锈 ⑤潜水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习题 1、2、3
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重点,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分析后,能较好地把握教学
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