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序
号
核心
内容
认知性目的 技能性目的 体验性目的
知
道
了
解
理
解
初
步学习
初
步学会
经
历
认
同
内
化
1
2
3
4
5
6
7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
识
化石燃料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
化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
响
使用开发新燃料新能
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和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⒈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的应用。
⒉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
法——根据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⒊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
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堂学案。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环节一:【知识梳理】
1、燃烧条件 1.2.3
燃烧和灭火: 2、灭火原理 1.2.3(火灾自救逃生安全常识)
3、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化石燃料
燃料和热量: 2、清洁燃料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使用燃料对 1、煤的燃烧
环境的影响 2、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3、开发新能源
环节二、【自主归纳】
三大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煤 石油 天然气
能
源
类
型
________能源 ________能源 _______能源
元
素
组
成
分
类
燃
烧
产
物
主要含 C(少量 H、N、S、O 等)
属于混合物。
燃烧产物为 CO2、NO2、SO2
等
主要含 C、H(少量 N、S、
O 等)
属于混合物。
燃烧产物为 CO2、NO2、
SO2 等
主要成分为 CH4
属于混合物。燃烧
产物为 CO2 和 H2O
煤 石油 天然气
干
馏
焦
炭
煤
焦油
煤
气
___
变化
煤
溶剂油
汽油
航空煤油
煤油
柴油
润滑油
石蜡
沥青油
分馏
主要成分 CH4
点燃
CH4+2O2
CO2+2H2O
蓝色火焰
甲烷:无色、无味、气
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
性质 ___变化 水
海底可燃冰:甲烷水合物,是化石能源、清洁能源,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
新能源。 面临开采问题。
清洁燃料:
1.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
C2H5OH
燃烧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点燃
C2H5OH+3O2 === 2CO2+3H2O
特点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产物基本上不污染环境.
来源 高粱、玉米和薯类等经过发酵、蒸馏可得乙醇,属于可再生
能源
用途 可做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乙醇汽油可作为汽车
燃料
2.氢气(H2)
燃烧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2 H2 + O2 === 2 H2O
点燃
特点 氢气无毒,热值高,燃烧产物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资源丰富、可
再生。
来源 氢气可由水分解制得,目前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燃料暂不能广泛使用,但终将成为主要能源之一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_________能量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的变化。
1.有些化学反应(如:物质的燃烧、金属和酸的反应等)常产生______现
象。
2.有些化学反应(如:碳和二氧化碳反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温煅烧石
灰石等)常产生_______现象。
环节三、【重点难点突破】——典型例题解析
1.下列关于着火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天,可燃物容易着火,是由于它们 的着火点在夏天降低了
B.物质都有着火点,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也不同。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与已燃物接触后,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把已燃物的
着火点升高了
D.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2.某处汽油着火,应立即采取的救火措施正确的是( )
A.用扇子扇灭 B.用沙土盖灭 C.用水浇灭 D.把剩余汽油
桶搬走
3.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篝火燃烧的旺一些,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而不在
平地上燃烧,原因是( )
A.散热快 B.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
4.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要求对物品未烧着的部分
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 高压水枪 B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 干粉灭火
器 D 泡沫灭火器
5.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
同点:
①都产生热量;②都要发光;③都属于氧化反应;④都很缓慢;⑤都需要物
质与氧气接触;⑥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下列都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
⑥
6.住宅常见灭火和自救措施,室内失火时,不要门窗都打开;为什么?
? 灭火或逃生过程中,要有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前行。
? 不能从高楼直接跳下;
? 因电器、电线短路失火时,应先 ,再同时灭火。
? 因煤气泄漏引起火灾时,应先 ,再同时灭火。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
B.用酒精制造醋酸、香精等有机物
C.石油加热制造出各种石油化工产品
D.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经发酵制甲烷
8、2015 年 11 月 12 日《新闻联播》报道:河南省天冠集团 20 万吨车用乙
醇汽油工程顺利投产,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 1:9 比例混合而成。下
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
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D、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
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CO2 和 CH4 B、CO 和 CO2 C、CH4 和 CO D、SO2 和 NO2
10、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是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不准
确的是( )
A、对燃煤预先采取脱硫措施,可减少酸雨
B、逐步使用核能、风能、氢能、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C、使用无氟冰箱等,可以减少臭氧空洞
D、使用液化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11、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
B、“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CO2、CH4 等气体
C、“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