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届高考化学热点押题训练 二氧化硫的应用(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 作用,均能褪色: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 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 溶液
其实质相同的是( )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
B.先加 酸化,再加 溶液
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 溶液
D.加入盐酸酸化了的 溶液
3.下列有关浓硝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常用浓硝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备氢气
B.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金属铝钝化
C.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需要避光保存
D.浓硝酸易挥发,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4.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通入足量的 后,试管①和②中溶液的颜色分别是
( )
A.①为红色,②为红色
B.①为蓝色,②为无色
C.①为无色,②为蓝色
D.①为红色,②为无色
5.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 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 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 溶液 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6.为了检验某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 ,下列试纸和试剂组合正确的是( )
①蒸馏水
②NaOH 溶液
③红色石蕊试纸
④蓝色石蕊试纸
⑤稀
A.①③
B.④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7.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可选用的方法是( )
A.用 洗涤 B.通入 加热
C.加热试管使硫熔化 D.用酒精洗涤
8.下列变化中可以说明 具有漂白性的是( )
A. 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紫色褪去
B. 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
C. 通入溴水溶液中红棕色褪去
D. 通入氢氧化钠与酚酞的混合溶液中红色褪去
9.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 SO3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 SO2 和 CO2
C.SO2 能使品红溶液、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D.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钝化现象
10.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浓硫酸和 SO2 性质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后,试管Ⅰ中出现白色固体,将其放入水中,溶液显蓝色
B.试管Ⅱ中品红溶液逐渐褪色,对其加热溶液又恢复红色
C.试管Ⅳ中高锰酸钾褪色,体现了 SO2 的漂白性
D.试管Ⅴ可以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二、非选择题
11.下列反应中含硅化合物表现出了不同的作用或性质。根据要求,填写下
列空白:
A.
B.
C.
D.
(1)体现 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体现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
(3)可表示刻蚀玻璃原理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
(4)体现 弱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12.粗盐除含 NaCl 外,还含 Mg2+、Ca2+、 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
精盐的各步操作流程:
(1).过滤和蒸发操作中所使用的共同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他们的作
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操作中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
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蒸发食盐水时,何时停止加热?__________。
(4). 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 所涉
及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判断 BaCl2 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
(5). 第③步操作中,除杂试剂不能用 KOH 的理由是__________。
(6).第④步操作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7). 写出第⑥步操作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8). 实验室进行 NaCl 溶液蒸发结晶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其正确的
操作顺序为( )
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石棉网;④放上蒸发皿;⑤加热搅
拌;⑥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④⑤⑥
D.②①③④⑤
1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 SO2 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盛放浓硫酸和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2)反应后,装置 B 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装置 C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 SO2
的________;装置 D 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E 的目的是探究 SO2 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
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4.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 SO2 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
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备 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 A 的分液漏斗活
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B、D 两支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
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 B、D 两支试管分别加热,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若将 SO2 与 Cl2 按体积比 1:1 混合后,再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能否褪色?_____(选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15.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 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
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 A 制备 ,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 A 的分液漏斗
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2)实验室用装置 E 制备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①指出该反应中 HCl(浓)所表现出的化学性质: 、 .
②请把(2)中的化学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 .
(3)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B、D 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
的现象(填序号,下同)。
A.都褪色
B.都不褪色
C.试管 B 中褪色,D 中不褪色
D.试管 D 中褪色,B 中不褪色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 B、D 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溶液颜色分别
为 .
A.无色红色
B.无色无色
C.红色红色
D.红色无色
(4)C 烧杯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 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
白性肯定会更强,他们将制得的 和 按体积比为 1:1 同时通入到品红
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如预期设想。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为防止其它离子的干扰,应该先加入盐酸酸化,然后再加入氯化钡溶
液。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盐生成硫酸盐,所以其余都是不正确的,
答案选 C。
3.答案:A
解析:浓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与锌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二氧化氮,选项
A 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会被氧化,在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
膜,对内层的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现象叫钝化,选项 B 正确;浓硝
酸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 ,所以应避光保存,
选项 C 正确;浓硝酸易挥发,打开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选项 D 正
确。
4.答案:D
解析: 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 与
反应生成酸,溶液变红,但不褪色; 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
色,故 D 项符合题意。
5.答案:D
6.答案:C
解析:铵盐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色,则需要红色石蕊试纸,且需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7.答案:A
解析:硫黄易溶于 ,故可用 洗涤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黄。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解析:铜和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无水
硫酸铜是白色固体,加入水中,溶液呈蓝色,A 正确;SO2 使品红溶液褪
色是因为 SO2 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
色化合物,加热后这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分解而恢复原来的红色,B 正
确;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
由于其具有还原性,C 错误;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可
以改为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D 正确。
11.答案:(1)C; (2)B; (3)A; (4)D
解析:酸性: ,故 可与 HCl 反应制取 。玻璃中含有
,HF 可与 反应生成 气体,因而可用 HF 刻蚀玻璃。
12.答案:(1).玻璃棒; 引流; 搅拌; (2).滤纸上沿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上沿
(3).当蒸发皿出现大量固体(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
(4). 或 Na2SO4;Na2SO4+BaCl2=BaSO4↓+2NaCl;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5).用氢氧化押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钾(或杂质钾离子)
(6).
Na2CO3
(7).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
(8).C
13.答案:(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或溶液褪
色;SO2+Cl2+2H2O=4H++2Cl-+SO4
2-;溶液紫色褪去(溶液褪色);还原性;有黄色
沉淀生成;2H2S+SO2=3S↓+2H2O;
(3)将试管 E 在酒精灯上加热,溶液恢复红色;(4)吸收多余的 SO2;防止
倒吸
解析:浓硫酸与 Na2SO3 发生反应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SO2 能
使氯水及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在反应中 SO2 表现还原性;SO2 与装置 D 中的
H2S 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从而使溶液变浑浊,该反应中 SO2 表现氧
化性;SO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 SO2 与品红溶
液的作用具有可逆性;装置 F 用于吸收多余的 SO2,因为 SO2 易与 NaOH 溶液
反应,因此采用倒扣漏斗吸收 SO2 可防止液体倒吸。
14.答案(1)没有取下分液漏斗的玻璃塞;(2)①品红溶液褪色;品红溶
液褪色②褪色的品红溶液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
(3)不能; ;
解析:(1)A 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漏斗内气体与空气不连通,
故打开活塞后液体不能流下。
(2)SO2 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其漂白性是可逆的,加热后会
恢复原来的颜色;Cl2 通入品红溶液时与 H2O 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HClO 具
有强氧化性,会把品红溶液氧化而褪色,且该过程不可逆,故加热不会恢复
原来的颜色。
(3)由于 Cl2 与 SO2 混合后与水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故不能
使品红溶液褪色。
15.答案:(1)分液漏斗的塞子没有取下来或者装置内压强大于装置外压
强
(2)①酸性 还原性 ②
(3)①A ②D
(4)吸收过量的 和 ,防止污染环境
(5)
解析:(1)打开装置 A 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可能的
原因是分液漏斗上方的塞子没有取下来或者装置内的压强大于装置外的压
强。
(2)①已知反应 中部分 Cl 元素从-1 价升
高为 0 价,HCl 作还原剂, 生成,HCl 表现酸性。
(3)①由于 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氯溶于水生成的
HClO 也具有漂白性,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B、D 两试管内品红溶液
均褪色。②停止通气后,给 B、D 两试管加热,由于 与品红反应生成
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所以加热后品红溶液又恢复红色,而 HCO 具有强氧
化性,把有色物质氧化而使其褪色,所以加热后溶液不会恢复红色。
(4) 和 都是有毒的气体,又都能与碱反应,所以可用 NaOH 溶液
吸收多余的 与 ,防止污染环境。
(5)由于 具有强氧化性,而 具有还原性,所以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
,生成了 HCl 和硫酸,而这两种酸都没有漂白
性,所以品红溶液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