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分数的再认识(二)
五 分数的意义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这是老师准备的一张长纸条,
老师把它作为“一个整体”。
一、情境引入
对折一次
对折后,一份是原来纸条的多少?
一、情境引入
对折两次
对折后,一份是原来纸条的多少?
一、情境引入
老师再对折就会出现 。每个都是几
分之一,这到底代表什么意思呢?这就是我
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8
1
二、学习新课
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用纸条量数学书的宽,正好3次量完。
二、学习新课
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用纸条量数学书的长,量了4次,剩下的怎么办?
?
二、学习新课
你能帮淘气继续量下去吗?看一看,再用附页3中图1的纸条量一量。
再对折,这部分的长
度与纸条长度的
差不多。
4
1
1
4
二、学习新课
下面是一个“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
1
2
1
3
1
3
1
3
1
4
1
4
1
5
1
6
1
下面是一个“分数墙”,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4 4
5 5 5 5
6 6 6 6 6
1 1>2 3
2
1
2
1
3
1
3
1
3
1
4
1
4
1
5
1
6
1
二、学习新课
4 4
5 5 5 5
6 6 6 6 6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9个 是1。1
9
2
1
2
1
3
1
3
1
3
1
4
1
4
1
5
1
6
1
二、学习新课
4 4
5 5 5 5
6 6 6 6 6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8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
9
(1)观察这些分数,将每个
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2)这些分数是平均分成的
份数多的每份大,还是平均
分成的份数少的每份大?
认一认。
二、学习新课
像 ,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1
2
1
3
1
4
1
5
1
6
分数单位是分数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分数都可
以看成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例如: 是由2个 组成的。3
2
3
1
三、巩固反馈
1.制作一张纸条,以它为单位测量教室中某些物品的长度。测量前先
估计,再记录实际测量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物品 估计长度 实际长度
作业本
答案不唯一,根据实际情
况测量即可。
(1)
2.
三、巩固反馈
10 cm=( )dm 1 cm是1 dm的( )
( )
3 cm是1 dm的 ( )
( )
1 1
10
3
10
(2)
2.
三、巩固反馈
1元=( )角
1角是1元的( )
( ) 7角是1元的( )
( )
10
10
1
10
7
三、巩固反馈
3.观察下图中的分数,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个 是( ), 里有( )个 ,( )个 是1。 1
10
3
10
7
10 7 10 1
10
(2)在这些分数中,最接近0的是( ),最接近1的是( )。
1
10
9
10
1
10
四、课堂小结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
分之一。这是分数的计数单位。
1.像 , , , , ,…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
单位。
1
2
1
3
1
4
1
5
1
6
作业:
五、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