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情境【原卷】
1.【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 2021 届高三 4 月联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
主持测定了铟( 49In )等 9 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
铷( 37 Rb)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In Al> B. 115 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 27
C.In 是第四周期第ⅢA 族元素 D.碱性: 3In OH RbOH>
2.【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1 年 3 月高考选考科目联考】室温铝二次电池采用
铝或铝插层化合物为电极,离子液体 3AlCl /[EMIm]Cl 为电解液, 3Al 能在电解液
中移动,电极反应式为 2 4 2 4
放电
充电Al+λ-Mn O AlMn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氧气
难溶于离子液体)
A.放电时当外电路中有 3mol电子通过时,电解液中就有 1 mol 3Al 移向Al
B.放电时 Al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
2 4 2 4AlMn O -3e λ-M= n O +Al
D. 3AlCl 型离子液体能够抑制金属铝表面氧化物的生成
3.【云南省 2021 届高三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我国科学家近来研制出的“全碳气
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B.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
C.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
D.其净水过程是化学变化
4.【上海市浦东新区 2021 届高三二模】“嫦娥五号”飞船采集回的月壤在空气中
会变色,可能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 2O B. 2N C. 4CH D.Ar
5.【 2021 届高三一模】2020 年 12 月 4 日,国家航天局公布的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国旗展示的照片,这面五星红旗是以芳纶纤维
(PPTA,结构如图所示)为原料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PTA 的结构简式可用 表示
B.PPTA 可由对苯甲酸与对苯二胺加聚反应制得
C.PPTA 中存在酰胺基和氢键,易溶于水
D.一定条件下,1mol 对苯二甲酸最多可与 5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6.【山东省聊城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硫化硅(结构如图)是制备高纯
硅的一种材料,常温常压下稳定,遇潮湿空气反应生成 2SiO 和 2H S;在空气中加
热即燃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硅为分子晶体
B.硫化硅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1mol硫化硅中含有 4molSi S 键
D.第一电离能:O>S>H
7.【天津武清区 2021 届高三一模测试】HCOOH 催化释放氢,在催化剂作用下,
HCOOH 分解生成 CO2 和 H2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COOD 催化释氢反应除生成 CO2 外,还生成 HD
B.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以 HCOOK 溶液代替 HCOOH 催化释氢,可加快生成氢
气的速率
D.使用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青海省西宁市 2021 届高三复习检测一】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
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O+7O2 6CO2+3H2O
B.该过程中 BMO 表现较强氧化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9.【江西省宜春市 2021 届高三 4 月模拟考试】据文献报道,金红石 3
3Ti L 表面催
化氮气固定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反应中间体
B.该催化固氮总反应为 2 3
催化剂
2N +3H 2NH
C.整个催化过程中存在 N Ti 键的断裂和生成
D.催化剂可以提高固氮速率的原因是改变该反应的
△
H
10.【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 2021 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尿素[CO(NH2)2]是一种高
效缓释氮肥。利用 NH3 和 CO2 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NH3(l)+CO2(g)=NH4COONH2(l) ΔH1=−117.2kJ·mol-1;
②NH4COONH2(l)=CO(NH2)2(l)+H2O(l) ΔH2=+16.67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ΔS>0
B.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c(CO2)
C.2NH3(l)+CO2(g)=CO(NH2)2(l)+H2O(l)的ΔH=−100.53kJ·mol-1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NH3 的转化率越大
1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钾冰晶石(K3AIF6)是用作电
解铝工艺的助熔剂,已知 K3AlF6 微溶于水。以超细含铝废渣(主要成分 Al2O3,
含有少量 Fe3O4、PbO 杂质)为原料制备钾冰晶石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要加热搅拌,原因是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金属元
素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氧化剂若选用 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液的 pH 控
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
(3)“系列操作”后滤液的主要成分的用途为___________(回答一条),“系列操作”
包含过滤、___________。
(4)“合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萃取”过程可表示为
Fe2(SO4)3(水层)+6RH(有机层) 2R3Fe(有机层)+3H2SO4(水层),由有机层获取
Fe2(SO4)3 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
(5)Fe2(SO4)4 溶液浓度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 10.00 mL Fe2(SO4)3 溶液,配成 250 mL 溶液,移取稀释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 KSCN 溶液作指示剂,再用 0.1 mol·L-1 的 EDTA(Na3Y)
标准溶液滴定(Fe3++Y3-=FeY),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EDTA 标准溶液 10 mL。原
Fe2(SO4)3 溶液中 c[Fe2(SO4)3]= ___________mol·L-1
12.【河南省六市 2021 届高三 4 月第二次联合调研】克霉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
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甲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得到两种物质: 和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名称是_______;E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在由 B 制取 E 的过程中,不是由 B 一步反应生成 E,其原因为_______。
(3)F→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M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M有_______种(不包含G本身)。
①含有三个苯环 ②苯环之间不直接相连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
面积比为 2:2:1:1:1 的结构简式_______。
(6)结合题中信息,写出以苯、一氯甲烷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如题)
1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20-2021 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亚氯酸钠(NaClO2)
是重要漂白剂,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无水亚氯酸钠晶体。
已知:
①A 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NaClO3+Na2SO3+H2SO4(浓)=2ClO2↑+2Na2SO4+H2O;
②ClO2 不稳定,常压下,其体积分数大于 15%易爆炸;
③NaClO2 饱和溶液在低于 38℃时析出 NaClO2·3H2O,高于 38℃时析出无水
NaClO2,温度高于 60℃时,NaClO2 分解为 NaClO3 和 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打开活塞 k,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lO2 气体与装置 C 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 NaClO2,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
(4) C 装置中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反应后,经 55℃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从装置 C 的溶液中获
得无水 NaClO2 晶体。上述操作中,“洗涤”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冰水 b.乙醇 c.38~60℃热水
(6)测定产品中 NaClO2 的纯度。准确称取 1.00g 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
KI 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O 2
+4I- +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
液稀释成 100mL 待测溶液。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
25.00mL 待测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0.5000mol·L-1
Na2S2O3 标准液滴定(己知:I2+2S2O 2
3
=2I- +S4O 2
6
),当锥形瓶内溶液___________,
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 3 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用量为 20.00mL。
所称取的样品中 NaClO2 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14.【2020 海南新高考题】聚异丁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某科研
小组研究了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异丁烯的聚合工艺。已
知:异丁烯沸点 266K。反应方程式及主要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 P4O10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序号 冷却剂 最低温度/℃
甲 NaC1-冰(质量比 1 :3) -21
乙 CaCl2·6H2O-冰(质量比 1.43: 1) -55
丙 液氨 -33
(4)补齐操作步骤
选项为: a.向三口瓶中通入一定量异丁烯
b.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 正己烷
①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②待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既定温度:
③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测得成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8×106,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________。
15.【2020 山东新高考】探究 CH3OH 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
高 CH3OH 的产率。以 CO2、H2 为原料合成 CH3OH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2 2 3 2CO (g) 3H (g) CH OH(g) H O(g) 1
1 49.5kJ molH
Ⅱ. 2 3CO(g) 2H (g) CH OH(g) 1
2 90.4kJ molH
Ⅲ. 2 2 2CO (g) H (g) CO(g) H O(g) 3H
回答下列问题:
(1) 3Δ =H _________ 1kJ mol 。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V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CO2 和 3 mol H2 发生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CH3OH(g)为ɑ mol,CO 为 b mol,此时 H2O(g)
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1(用含 a、b、V 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Ⅲ的平
衡常数为___________。
(3)不同压强下,按照 n(CO2):n(H2)=1:3 投料,实验测定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2 的平衡转化率=
2 2
2
CO CO
100%CO
n n
n
初始 平衡
初始
CH3OH 的平衡产率=
3
2
CH OH
100%CO
n
n
平衡
初始
其中纵坐标表示 CO2 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压强 p1、
p2、p3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图乙中 T1 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
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同时提高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
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16.【福建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天然麝香是珍稀中药
材,其有效成分是麝香酮。为保护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设计合成酯类麝香酮(H)
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中含有羟基的是_______(填名称)。
(2)该流程中,与Ⅵ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反应_______。
(3)E 是 F 的同分异构体,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反应Ⅶ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
(5)下列对类麝香酮(H)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易溶于水 b.加氢还原生成醇 c.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一氯
代物有 7 种(不含立体异构)
17.【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高氯酸铵(NH4ClO4)
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也可以做氧化剂、分析试剂等。实验室可由
NaClO3 等原料制取高氯酸铵(部分物质溶解度如图),其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
(1)根据如下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推测,80℃时浸取液冷却至 0℃过滤,滤渣
的主要成分为___(写化学式)。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然后加热并搅拌使
其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氯化铵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
则无需加热反应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液中 NH4ClO4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40 和 0.20。根据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 NH4ClO4 晶体的实验操作依
次为___、___(均填实验操作名称)、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冷水洗涤的作用是
__。
(3)已知 NH4ClO4 在 400℃时开始分解,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 NH4ClO4 的分解
产物(假设装置内的药品均足量)。甲同学设计如图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①若高氯酸铵分解有氯气生成,则可能观察到 C 中的现象是___,写出产生该现
象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通过查阅资料:NH4ClO4 在加热分解时还产生了一种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
体。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实验完毕后,取出 E 处硬质玻璃管中固
体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产生的气体 R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 的
电子式为___。
18.【湖南省邵阳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钼酸钠晶体 2 4 2Na MoO 2H O 常用于
配制金属缓蚀剂。图为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 2MoS ,含少量PbS等)为原料生产
钼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写一条即可),
写出焙烧时生成 3MoO 的化学方程式___。
(2)“浸取”时产生的气体 A 是_______。
(3)若“过滤”前加入的沉淀剂为 2Na S ,则废渣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结晶”前需向滤液中加入 2Ba(OH) 固体以除去 2-
3CO 。若滤液中
2
4MoO 0.40mol / Lc , 2
3CO 0.20mol / L c ,要使钼元素无损失, 2
3CO 的最大去除
率是_______[已知: 9
sp 3BaCO 1.0 10K , 8
sp 4, BaMoO 4.0 10K ]。
(5)重结晶得到的母液可以在下次重结晶时重复使用,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必须净化
处理,原因是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缓
蚀剂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好,缓蚀剂中钼
酸钠(摩尔质量为 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 / L 。
学术探索情境
1.【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 2021 届高三 4 月联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
主持测定了铟( 49In )等 9 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
铷( 37 Rb)同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In Al> B. 115 In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 27
C.In 是第四周期第ⅢA 族元素 D.碱性: 3In OH RbOH>
【答案】A
【详解】
A.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In Al> ,故 A 正确;
B. 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 115 49 49 17 ,故 B 错误;
C. In 为 49 号元素,位于第 5 周期第ⅢA 族,故 C 错误;
D. 同周期从左往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 3In OH RbOH< ,故 D
错误;
故选 A。
2.【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1 年 3 月高考选考科目联考】室温铝二次电池采用
铝或铝插层化合物为电极,离子液体 3AlCl /[EMIm]Cl 为电解液, 3Al 能在电解液
中移动,电极反应式为 2 4 2 4
放电
充电Al+λ-Mn O AlMn 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氧气
难溶于离子液体)
A.放电时当外电路中有 3mol电子通过时,电解液中就有 1 mol 3Al 移向Al
B.放电时 Al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
2 4 2 4AlMn O -3e λ-M= n O +Al
D. 3AlCl 型离子液体能够抑制金属铝表面氧化物的生成
【答案】A
【分析】
根据总反应 2 4 2 4
放电
充电Al+λ-Mn O AlMn O 可知,作为原电池时,金属铝做负极,失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 2 4λ-Mn O 做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电极反应与
原电池正好相反;根据题给信息氧气难溶于离子液体可知, 3AlCl 型离子液体能够
抑制金属铝表面氧化物的生成,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放电时,1 个铝原子失 3e-变为 Al3+,电极反应式为:Al-3e-= Al3+,铝电极失
电子为负极,所以当外电路有 3mol 电子通过时,有 1mol 3Al 移向正极 2 4λ-Mn O ,
故 A 错误;
B.放电时 Al 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 B 正确;
C.充电时,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 - 3+
2 4 2 4AlMn O -3e λ-M= n O +Al ,
故 C 正确;
D.氧气难溶于离子液体, 3AlCl 型离子液体会抑制金属铝表面氧化物的生成,故
D 正确;
故选 A。
3.【云南省 2021 届高三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我国科学家近来研制出的“全碳气
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是迄今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B.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性
C.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
D.其净水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详解】
A.“全碳气凝胶”固体材料“碳海绵”属于胶体,因此光束照射时可观察到丁达尔
现象,A 正确;
B.碳的性质稳定,常温下,不与酸、碱发生反应,因此常温下具有良好的耐酸、
耐碱性,B 正确;
C.由于胶体具有吸附性,因此可用于处理海面的漏油,C 正确;
D.其净水过程利用的是吸附原理,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是物理变化,不是化
学变化,D 错误;
答案选 D。
4.【上海市浦东新区 2021 届高三二模】“嫦娥五号”飞船采集回的月壤在空气中
会变色,可能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 2O B. 2N C. 4CH D.Ar
【答案】A
【详解】
由选项可知,氧气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而氮气,甲烷,氩气性质均比较稳定,
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推测月壤变色与空气中含有氧气有关,A 项正确;
答案选 A。
5.【 2021 届高三一模】2020 年 12 月 4 日,国家航天局公布的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进行国旗展示的照片,这面五星红旗是以芳纶纤维
(PPTA,结构如图所示)为原料制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PTA 的结构简式可用 表示
B.PPTA 可由对苯甲酸与对苯二胺加聚反应制得
C.PPTA 中存在酰胺基和氢键,易溶于水
D.一定条件下,1mol 对苯二甲酸最多可与 5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详解】
A.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对苯二
甲酰对苯二胺的结构简式为 ,故 A 正确;
B.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可以由对苯二甲酸与对苯二胺缩聚反应制得,故 B 错
误;
C.由图可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中存在酰胺键和氢键,不存在亲水基,难
溶于水,故 C 错误;
D.对苯二甲酸( )中苯环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羧基不能
与氢气加成,所以一定条件下,1mol 对苯二甲酸最多可与 3molH2 发生加成反应,
故 D 错误;
故选:A。
6.【山东省聊城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硫化硅(结构如图)是制备高纯
硅的一种材料,常温常压下稳定,遇潮湿空气反应生成 2SiO 和 2H S;在空气中加
热即燃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硅为分子晶体
B.硫化硅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1mol硫化硅中含有 4molSi S 键
D.第一电离能:O>S>H
【答案】D
【详解】
A.由硫化硅结构可知硫化硅晶体中 Si 和 S 通过共价键结合为网状结构,为共价
晶体,不是分子晶体,A 错误;
B.Si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Si 为 sp3 杂化,以 Si 为中心形成四面体结构,所有
原子不可能共面,B 错误;
C.由图可知 1 个 Si 形成 4 个 Si-S 键,每个 Si-S 键占 1/2,因此1mol硫化硅中含
有 4 =2molSi-S2
键,C 错误;
D.一般规律: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因此第一电离能:O>S>H,D
正确;
答案选 D。
7.【天津武清区 2021 届高三一模测试】HCOOH 催化释放氢,在催化剂作用下,
HCOOH 分解生成 CO2 和 H2 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COOD 催化释氢反应除生成 CO2 外,还生成 HD
B.催化过程中涉及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C.其他条件不变时,以 HCOOK 溶液代替 HCOOH 催化释氢,可加快生成氢
气的速率
D.使用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详解】
A.由图所示反应机理,HCOOH 电离的 H+结合 形成 ,HCOO-结合
形成 ,然后 脱去 CO2 形成 , 与 结合产生 H2,故
HCOOH 的 2 个 H 结合产生 H2,则 HOOD 的产物除了 CO2 还有 HD,故 A 正
确;
B. 形成 ,脱去 CO2 中均有极性共价键的形成, 与 结合产
生 H2 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 B 正确;
C.HCOOK 完全电离,更易与催化剂结合脱去 CO2,可提高释放氢气的速率,
故 C 正确;
D.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 D 错误;
选 D。
8.【青海省西宁市 2021 届高三复习检测一】BMO(Bi2MoO6)是一种高效光催
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C6H6O+7O2 6CO2+3H2O
B.该过程中 BMO 表现较强氧化性
C.降解产物的分子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D.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答案】B
【详解】
A、该过程用光催化降解苯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
C6H6O+7O2 6CO2+3H2O,故 A 正确;
B、该过程中 BMO 是催化剂,BMO 与 O2 在光作用下,BMO 被氧化成 BMO+,
故 B 错误;
C、降解苯酚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中都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故 C 正确;
D、 ①中 1molO2-要得到 3mol 电子,而②中 1molBMO+变为 1molBMO 只要得
到 1mol 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相等,所以①、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3:1,故 D 正确;
正确答案选 B。
9.【江西省宜春市 2021 届高三 4 月模拟考试】据文献报道,金红石 3
3Ti L 表面催
化氮气固定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反应中间体
B.该催化固氮总反应为 2 3
催化剂
2N +3H 2NH
C.整个催化过程中存在 N Ti 键的断裂和生成
D.催化剂可以提高固氮速率的原因是改变该反应的
△
H
【答案】D
【详解】
A.根据图示, 在催化过程中生成后又消耗,为反应的中间体,
故 A 正确;
B.根据固化反应机理可知,氮气固定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H2+N2 催化剂 2NH3,
故 B 正确;
C.根据图示变化,整个催化过程中,存在 N-Ti 键的断裂和生成,故 C 正确;
D.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不改
变反应的焓变,故 D 错误;
故选 D。
10.【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 2021 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尿素[CO(NH2)2]是一种高
效缓释氮肥。利用 NH3 和 CO2 合成尿素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2NH3(l)+CO2(g)=NH4COONH2(l) ΔH1=−117.2kJ·mol-1;
②NH4COONH2(l)=CO(NH2)2(l)+H2O(l) ΔH2=+16.67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ΔS>0
B.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c(CO2)
C.2NH3(l)+CO2(g)=CO(NH2)2(l)+H2O(l)的ΔH=−100.53kJ·mol-1
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NH3 的转化率越大
【答案】C
【详解】
A.反应①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该反应是一个熵减小的反应,ΔS<0,故
A 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①的平衡常数 K= 2
1
c CO ,故 B 错误;
C.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 NH3 和 CO2 合成尿素的反应
2NH3(l)+CO2(g)=CO(NH2)2(l)+H2O(l),则
ΔH=ΔH1+ΔH2=(−117.2kJ·mol-1)+( +16.67kJ·mol-1)=−100.53kJ·mol-1,故 C 正确;
D.由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 NH3 和 CO2 合成尿素的反应
2NH3(l)+CO2(g)=CO(NH2)2(l)+H2O(l),ΔH==−100.53kJ·mol-1,升高温度,反应
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H3 的转化率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1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21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钾冰晶石(K3AIF6)是用作电
解铝工艺的助熔剂,已知 K3AlF6 微溶于水。以超细含铝废渣(主要成分 Al2O3,
含有少量 Fe3O4、PbO 杂质)为原料制备钾冰晶石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需要加热搅拌,原因是___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金属元
素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氧化剂若选用 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液的 pH 控
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
(3)“系列操作”后滤液的主要成分的用途为___________(回答一条),“系列操作”
包含过滤、___________。
(4)“合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萃取”过程可表示为
Fe2(SO4)3(水层)+6RH(有机层) 2R3Fe(有机层)+3H2SO4(水层),由有机层获取
Fe2(SO4)3 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
(5)Fe2(SO4)4 溶液浓度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 10.00 mL Fe2(SO4)3 溶液,配成 250 mL 溶液,移取稀释液 25.00 mL
于锥形瓶中,滴入几滴 KSCN 溶液作指示剂,再用 0.1 mol·L-1 的 EDTA(Na3Y)
标准溶液滴定(Fe3++Y3-=FeY),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EDTA 标准溶液 10 mL。原
Fe2(SO4)3 溶液中 c[Fe2(SO4)3]= ___________mol·L-1
【答案】提高浸酸速率 Pb 2Fe2++H2O2=2Fe3+ +H2O 抑制 Fe3+、Al3+
的水解 用作氮肥 洗涤、干燥
Al2(SO4)3+12NH4F+3K2SO4=2K3AlF6↓+6(NH4)2SO4 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
硫酸溶液,充分震荡,静置,分离出水层 0.5
【分析】
浸酸后氧化铝和四氧化三铁,氧化铅会与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铝,硫酸铁和硫
酸亚铁,硫酸铅沉淀,所以滤渣为硫酸铅,氧化剂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
子,萃取由有机层获取 Fe2(SO4)3 溶液,合成步骤:
Al2(SO4)3+12NH4F+3K2SO4=2K3AlF6↓+6(NH4)2SO4,然后将钾冰晶石过滤、洗涤、
干燥,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1)“酸浸”时加热搅拌,可以提高浸酸速率,滤渣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铅与硫酸反应
生成的硫酸铅,含有金属元素为 Pb。
(2) 溶液中含有偶 Fe2+、Al3+,氧化剂若选用 H2O2,会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
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Fe3+ +H2O,反应液的 pH 控
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抑制 Fe3+、Al3+的水解。
(3)合成时生成(NH4)2SO4,“系列操作”后滤液的主要成分为(NH4)2SO4,用途为用
作氮肥,“系列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
(4)“合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2(SO4)3+12NH4F+3K2SO4=2K3AlF6↓+6(NH4)2SO4,“萃取”过程可表示为
Fe2(SO4)3(水层)+6RH(有机层) 2R3Fe(有机层)+3H2SO4(水层),由有机层获取
Fe2(SO4)3 溶液的操作是向有机层中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充分震荡,静置,分离
出水层。
(5)c1×V1=c2×V2,0.1 mol·L-1×10 mL= c2×25 mL,c2=0.04 mol·L-1,c3×V3=c2×V2,
c3×10.00 mL =0.04 mol·L-1×250 mL,c3=1 mol·L-1=c(Fe3+),故 c[Fe2(SO4)3]=0.5
mol·L-1。
12.【河南省六市 2021 届高三 4 月第二次联合调研】克霉唑为广谱抗真菌药,对
多种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甲苯与氯气在三氯化铁催化下得到两种物质: 和
回答下列问题:
(1)C 的名称是_______;E 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
(2)在由 B 制取 E 的过程中,不是由 B 一步反应生成 E,其原因为_______。
(3)F→G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M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M有_______种(不包含G本身)。
①含有三个苯环 ②苯环之间不直接相连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
面积比为 2:2:1:1:1 的结构简式_______。
(6)结合题中信息,写出以苯、一氯甲烷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
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如题)
【答案】对甲基苯磺酸 氯原子 甲苯与氯气反应生成对氯甲苯与邻氯甲
苯,两者难分离 取代反应
+H2O Δ +H2SO4 14
3
3
CH Cl
AlCl 2 4 3H SO SO
100
℃
3
3
CH Cl
AlCl
2H O
Δ
【分析】
根据题中流程图,A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B,B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C,根据题中信
息,结合 D 的化学式和 E 的结构简式可知,C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D 为
,D 水解得 E,E 发生取代生成 F,F 与苯发生取代生成 G,
G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H,据此解答。
【详解】
(1)根据 C 的结构简式可知名称是对甲基苯磺酸;根据 E 的结构简式可知,E 中
官能团的名称是氯原子;
(2)根据题信息可知,在由 B 制取 E 的过程中,如果由 B 一步反应生成 E,则可
能生成对氯甲苯与邻氯甲苯,两者难分离;
(3)F→G 是氯原子被苯基取代,其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4)D→E 是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O Δ +H2SO4。
(5)M 与 G 互为同分异构体,根据条件①含有三个苯环,②苯环之间不直接相连,
则三个苯环连在同一个碳上,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一个氯连在中间碳,另一
个氯连在苯环上,这样的结构有 2 种(不包括 G 本身),也可以是两氯连在同一
个苯环上,相当于一个苯环上连有三个取代基,根据定二移一的方法可知,这样
的结构有 6 种,也可以是两氯连在两个不同的苯环上,这样的结构有 6 种,所以
共有 14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 5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2:2:1:1:1,即有 5
种位置的氢,个数比为 2:2:1:1:1 的结构简式为 ;
(6)用苯与一氯甲烷发生取代生成甲苯,甲苯与硫酸反应生成
, 再与一氯甲烷发生取代生成
, 水解去掉磺酸基得邻二甲苯,合成
路线为
3
3
CH Cl
AlCl 2 4 3H SO SO
100
℃
3
3
CH Cl
AlCl
2H O
Δ 。
1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2020-2021 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亚氯酸钠(NaClO2)
是重要漂白剂,某化学实验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无水亚氯酸钠晶体。
已知:
①A 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NaClO3+Na2SO3+H2SO4(浓)=2ClO2↑+2Na2SO4+H2O;
②ClO2 不稳定,常压下,其体积分数大于 15%易爆炸;
③NaClO2 饱和溶液在低于 38℃时析出 NaClO2·3H2O,高于 38℃时析出无水
NaClO2,温度高于 60℃时,NaClO2 分解为 NaClO3 和 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X 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打开活塞 k,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lO2 气体与装置 C 中混合溶液反应生成 NaClO2,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
为___________。
(4) C 装置中冷水浴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反应后,经 55℃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可从装置 C 的溶液中获
得无水 NaClO2 晶体。上述操作中,“洗涤”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冰水 b.乙醇 c.38~60℃热水
(6)测定产品中 NaClO2 的纯度。准确称取 1.00g 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
KI 晶体,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O 2
+4I- +4H+ =2H2O+2I2+Cl-。将所得混合
液稀释成 100mL 待测溶液。用___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量取
25.00mL 待测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 0.5000mol·L-1
Na2S2O3 标准液滴定(己知:I2+2S2O 2
3
=2I- +S4O 2
6
),当锥形瓶内溶液___________,
即为滴定终点;平行滴定 3 次,测得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用量为 20.00mL。
所称取的样品中 NaClO2 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将生成的 ClO2 气体赶入后续装置中反应 稀释 ClO2,
防止其体积分数过大而发生爆炸 2ClO2+H2O2+2OH
=2ClO -
2 +O2+2H2O
降温,防止溶液温度高于 60℃,NaClO2 分解、H2O2 分解 b c 酸式 蓝
色恰好变为无色,且 30 s 不变色 90.50%
【详解】
(1) 仪器 X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由已知信息②可知,通入空气可稀释 ClO2,防止其体积分数过大而发生爆炸,
同时空气也能将生成的 ClO2 气体赶入后续装置中反应;
(3) ClO2 生成 NaClO2,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H2O2 的 O 元素化合价升高,
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OH
=2ClO -
2 +O2+2H2O;
(4)由已知信息③可知温度高于 60℃时,NaClO2 分解为 NaClO3 和 NaCl,冷水浴
的作用是:降温,防止溶液温度高于 60℃,NaClO2 分解、H2O2 分解;
(5) NaClO2 饱和溶液高于 38℃时析出无水 NaClO2,则为了减小晶体的溶解,可
用乙醇、38~60℃热水洗涤,故选:bc;0.01
(6)该混合溶液是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则选用酸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已知反应:
ClO 2
+4I- +4H+ =2H2O+2I2+Cl-,用 Na2S2O3 标准液滴定的原理:I2+2S2O 2
3
=2I-
+S4O 2
6
,滴定终点现象是:蓝色恰好变为无色,且 30 s 不变色;通过测定碘单
质的含量来计算 NaClO2 的含量,由反应的关系式:
2-
2 2 2 3
-3
NaClO ~ 2I ~ 4S O
1mol 4mol
n 0.5000mol/L 20.00 10 L
,解得 n=2.5×10-3mol,则 100mL 样品
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 2.5×10-3mol 100mL =0.01mol25mL
,则 1.00g 样品中 NaClO2 质量
百分含量为 0.01mol 90.5g/mol 100%=90.5%1.00g
。
14.【2020 海南新高考题】聚异丁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某科研
小组研究了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异丁烯的聚合工艺。已
知:异丁烯沸点 266K。反应方程式及主要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 P4O10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序号 冷却剂 最低温度/℃
甲 NaC1-冰(质量比 1 :3) -21
乙 CaCl2·6H2O-冰(质量比 1.43: 1) -55
丙 液氨 -33
(4)补齐操作步骤
选项为: a.向三口瓶中通入一定量异丁烯
b.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 正己烷
①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②待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既定温度:
③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测得成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2.8×106,平均聚合度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U 型管或 U 型干燥管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2 22Na 2H O 2NaOH H ═ 乙 b a
50000
【分析】
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将沸点 266K 异丁烯适当加热后
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在冷却槽中加入合适的冷却剂,在-60 C~-30 C 下发
生加聚反应得到聚异丁烯;
【详解】
(1)仪器 A 的名称是 U 型管或 U 型干燥管;由信息知,聚异丁烯是在无水条件下
异丁烯发生加聚反应获得,P4O10 能吸收水分,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防止
水分进入三口瓶中;
(2)正己烷不和钠反应,而钠可与水反应,故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
反应方程式为 2 22Na 2H O 2NaOH H ═ ;
(3)由信息知,加聚反应需在-60 C~-30 C 和引发剂作用下发生,由信息知,甲最低
温度为-21℃,不合适;乙最低温度为-55℃,比较合适 ;丙最低温度为-33℃,
离-60 C~-30 C 的上限-30℃很接近,也不合适,故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乙;
(4) 按实验流程可知,步骤为: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 正己烷,将沸点 266K
异丁烯适当加热后转变成气体,通入三口瓶中,所以答案为 b、a;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异丁烯的分子式为 C4H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6,已知成品聚异丁烯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为 2.8×106,则平均聚合度为
62.8 10 5000056
。
15.【2020 山东新高考】探究 CH3OH 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
高 CH3OH 的产率。以 CO2、H2 为原料合成 CH3OH 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2 2 3 2CO (g) 3H (g) CH OH(g) H O(g) 1
1 49.5kJ molH
Ⅱ. 2 3CO(g) 2H (g) CH OH(g) 1
2 90.4kJ molH
Ⅲ. 2 2 2CO (g) H (g) CO(g) H O(g) 3H
回答下列问题:
(1) 3Δ =H _________ 1kJ mol 。
(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 V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ol CO2 和 3 mol H2 发生
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 CH3OH(g)为ɑ mol,CO 为 b mol,此时 H2O(g)
的浓度为__________mol﹒L-1(用含 a、b、V 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Ⅲ的平
衡常数为___________。
(3)不同压强下,按照 n(CO2):n(H2)=1:3 投料,实验测定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CO2 的平衡转化率=
2 2
2
CO CO
100%CO
n n
n
初始 平衡
初始
CH3OH 的平衡产率=
3
2
CH OH
100%CO
n
n
平衡
初始
其中纵坐标表示 CO2 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___(填“甲”或“乙”);压强 p1、
p2、p3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图乙中 T1 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
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同时提高 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
_________(填标号)。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答案】+40.9 a+b
V
b(a+b)
(1-a-b)(3-3a-b) 乙 p1、p2、p3 T1 时以反应
Ⅲ为主,反应Ⅲ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 A
【分析】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利用三个反应,进行浓度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结
合图形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考虑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温度和压强变化时,CO2
的平衡转化率和 CH3OH 的平衡产率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答案。
【详解】
(1).根据反应 I-II=III,则
△
H3=
△
H1-
△
H2=-49.5kJ∙mol-1-(-90.4 kJ∙mol-1)=+40.9
kJ∙mol-1;
(2).假设反应 II 中,CO 反应了 xmol,则 II 生成的 CH3OH 为 xmol,I 生成的
CH3OH 为(a-x)mol,III 生成 CO 为(b+x)mol,根据反应 I:
2 2 3 2CO (g)+3H (g) CH OH(g)+H O(g)
a-x 3(a-x) a-x a-x
,反应 II: 2 3CO(g)+2H (g) CH OH(g)
x 2x x
,反应 III:
2 2 2CO (g)+H (g) CO(g)+H O(g)
b+x b+x b+x b+x
,所以平衡时水的物质的量为(a-x)mol+(b+x)mol
=(a+b)mol,浓度为: -1a+b mol a+b mol= LVL V
;平衡时 CO2 的物质的量为
1mol-(a-x)mol-(b+x)mol=(1-a-b)mol,H2 的物质的量为
3mol-3(a-x)mol-2x-(b+x)mol=(3-3a-b)mol,CO 的物质的量为 bmol,水的物质的
量为(a+b)mol,则反应 III 的平衡常数为:
b a+b
b a+b
1-a-b 3-3a-b 1-a-b 3-3a-b
( )V V = ( ) ( )
V V
;
(3).反应 I 和 II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 CH3OH 的平衡产率
减少,所以图甲表示 CH3OH 的平衡产率,图乙中,开始升高温度,由于反应 I
和 II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2 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应 III
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 III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一定温度后以反应 III
为主,CO2 的平衡转化率又升高,所以图乙表示 CO2 的平衡转化率;压强增大,
反应 I 和 II 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 I 和 II 平衡正向移动,反应 III 气体体
积不变化,平衡不移动,故压强增大 CH3OH 的平衡产率增大,根据图所以压强
关系为:p1>p2>p3;温度升高,反应 I 和 II 平衡逆向移动,反应 III 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所以 T1 温度时,三条曲线交与一点的原因为:T1 时以反应 III 为主,
反应 III 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没有影响;
(4).根据图示可知,温度越低,CO2 的平衡转化率越大,CH3OH 的平衡产率越大,
压强越大,CO2 的平衡转化率越大,CH3OH 的平衡产率越大,所以选择低温和
高压,答案选 A。
16.【福建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天然麝香是珍稀中药
材,其有效成分是麝香酮。为保护野生动物,研究人员设计合成酯类麝香酮(H)
的工艺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中含有羟基的是_______(填名称)。
(2)该流程中,与Ⅵ反应类型相同的是反应_______。
(3)E 是 F 的同分异构体,E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4)反应Ⅶ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
(5)下列对类麝香酮(H)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易溶于水 b.加氢还原生成醇 c.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d.一氯
代物有 7 种(不含立体异构)
【答案】甲醇 Ⅱ
+2H2
催化剂 b
【分析】
A 与 Na 在二甲苯溶剂中发生反应生成 B,B 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C,C 发生
类似 A 生成 B 的反应生成 D,D 与水反应生成 E,E 发生重排反应生成 F,结合
F、D 的结构简式可知 E 应为 ;F 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G,G 先
与氢气加成生成 ,之后再被催化氧化生成 H。
【详解】
(1)A 中含有酯基,羧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原子形成酯基,则 A 在碱性条件下
水解,产物中含有羟基的是 CH3OH,名称为甲醇;
(2)反应Ⅵ为羟基的消去反应,B 生成 C 的反应也为消去反应,即反应Ⅱ;
(3)E 发生重排反应生成 F,结合 F、D 的结构简式可知 E 应为 ;
(4)反应Ⅶ为 与氢气的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H2
催化剂 ;
(5)a.类麝香酮(H)分子中没有亲水基团,所以难溶于水,故 a 错误;
b.类麝香酮(H)分子含有酮羰基,可以加氢还原生成羟基,故 b 正确;
c.分子中除酮羰基上的碳原子外,其他碳原子均为饱和碳原子,结合烷烃的结
构特点可知该物质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共面,故 c 错误;
d.该物质结构不对称,有 14 个不同环境的氢原子,则一氯代物有 14 种,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b。
17.【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高氯酸铵(NH4ClO4)
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分,也可以做氧化剂、分析试剂等。实验室可由
NaClO3 等原料制取高氯酸铵(部分物质溶解度如图),其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氯酸钠受热分解生成高氯酸钠和氯化钠。
(1)根据如下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推测,80℃时浸取液冷却至 0℃过滤,滤渣
的主要成分为___(写化学式)。反应器中加入氯化铵饱和溶液,然后加热并搅拌使
其充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氯化铵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上述反应,
则无需加热反应就能进行,其原因是___。
(2)反应得到的混合液中 NH4ClO4 和 NaCl 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40 和 0.20。根据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像,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 NH4ClO4 晶体的实验操作依
次为___、___(均填实验操作名称)、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冷水洗涤的作用是
__。
(3)已知 NH4ClO4 在 400℃时开始分解,某课题组设计实验探究 NH4ClO4 的分解
产物(假设装置内的药品均足量)。甲同学设计如图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①若高氯酸铵分解有氯气生成,则可能观察到 C 中的现象是___,写出产生该现
象的离子方程式___。
②通过查阅资料:NH4ClO4 在加热分解时还产生了一种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
体。写出高氯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实验完毕后,取出 E 处硬质玻璃管中固
体于试管中,滴加蒸馏水,产生的气体 R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 的
电子式为___。
【答案】NaClO4 NaClO4+NH4Cl
Δ
NH4ClO4↓+NaCl NH3 和 HCl 发生
化合反应放热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减少洗涤过程中 NH4ClO4 晶体的
损失 溶液变蓝 Cl2+2I-=I2+2Cl- 2NH4ClO4
Δ
N2↑+Cl2↑+2O2↑+4H2O
【详解】
(1)80℃降温到 0℃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物质有 NaClO4 和 NaCl,其中 NaClO4 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 NaCl 的溶解度几乎不受影响,故降温到 0℃时,滤
渣的主要成分为 NaClO4;向滤渣中加入 NH4Cl 饱和溶液,加热反应,化学反应
方程式为 4 4 4 4
ΔNaClO +NH Cl NH ClO +NaCl ;使用 NH4Cl 时,反应需要加热,更换
为氨气和浓盐酸时,不需要加热,说明氨气和浓盐酸化合放热,以提供反应所需
要的热量;
(2) 从溶解度曲线图来看,NH4ClO4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 NaCl 的溶解
度几乎不受影响,则要想获得较多 NH4ClO4 晶体,需要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
方法,实验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其中,使
用冷水洗涤的作用是减少洗涤过程中 NH4ClO4 晶体的损失;
(3)①若 NH4ClO4 分解有 Cl2 生成,可能观察到 C 中溶液变为蓝色,相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Cl2+2I-=I2+2Cl-;
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O2;在 NH4ClO4 中,一个 Cl 原子得到 7 个电子,
变为 1
2 Cl2,4 个 H 原子会结合 2 个 O 原子形成 2H2O,则剩余的 2 个 O 原子失
去 4 个电子生成 O2,故 N 原子要失去 3 个电子生成 1
2 N2,即 NH4ClO4 的分解产
物除了有 Cl2、O2 之外,还有 H2O、N2,故 NH4ClO4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2 2 2 2
Δ2NH ClO N +Cl +2O +4H O ;气体 R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 R
为 NH3,其电子式为 。
18.【湖南省邵阳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钼酸钠晶体 2 4 2Na MoO 2H O 常用于
配制金属缓蚀剂。图为利用钼精矿(主要成分是 2MoS ,含少量PbS等)为原料生产
钼酸钠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焙烧效率,除增大空气量外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___(写一条即可),
写出焙烧时生成 3MoO 的化学方程式___。
(2)“浸取”时产生的气体 A 是_______。
(3)若“过滤”前加入的沉淀剂为 2Na S ,则废渣的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结晶”前需向滤液中加入 2Ba(OH) 固体以除去 2-
3CO 。若滤液中
2
4MoO 0.40mol / Lc , 2
3CO 0.20mol / L c ,要使钼元素无损失, 2
3CO 的最大去除
率是_______[已知: 9
sp 3BaCO 1.0 10K , 8
sp 4, BaMoO 4.0 10K ]。
(5)重结晶得到的母液可以在下次重结晶时重复使用,但达到一定次数后必须净化
处理,原因是___。
(6)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缓
蚀剂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要使碳素钢的缓蚀效果最好,缓蚀剂中钼
酸钠(摩尔质量为 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 / L 。
【答案】固体粉碎或逆流焙烧等措施来提高焙烧效率
2 2 3 2
高温2MoS +7O 2MoO +4SO 2CO PbS 95% 使用一定次数后,母液中
杂质的浓度增大,重结晶时会析出杂质,影响产品纯度 0.15
M
【分析】
2M o S P b S、 在焙烧中 S 转化成 2SO M o, 和 Pb 元素应转化成氧化物,加入碳酸钠溶
液浸取,然后加入沉淀剂过滤,除去废渣,废渣应是含 Pb 元素,加入沉淀剂时,
Mo 元素形式没发生改变,即碳酸钠溶液与 3MoO 反应, Mo 转化成 2
4MoO ,然后
结晶获得产品,据此解答。
【详解】
(1)提高焙烧速率的措施粉碎矿石或鼓入适当过量的空气等;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
氧化后得到的产物,Mo 的化合价由 2 价 6 价,S 的化合价由 1 价 4 价,该
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 3MoO 和 2SO ,方程式为 2 2 3 2
高温2MoS +7O 2MoO +4SO 。
(2)根据上述分析Mo 元素转化成 2
4MoO ,其离子方程式为
2 2
3 3 4 2MoO CO MoO CO ,即“浸取”时产生的气体 A 是 CO2。
(3)由钼精矿的杂质为PbS可知,除重金属离子就是出去溶液中的 2Pb ,因此废渣
为PbS。
(4)钼元素无损失, 2 2
4 sp 4c Ba c MoO BaMoOK ,此时
8
sp 42 7 1 2
32
3
BaMoO 4.0 10c Ba 1.0 10 molL CO0.40c CO
K
, 完全转化成沉淀,
sp 32 2 2 2
3 sp 3 3 32
BaCOc Ba c CO K BaCO ,c CO CO
c Ba
K
, 残留最低浓度,应是 2c Ba
最大,
9
sp 32 2
3 72
BaCO 1 10c CO 1.0 10 mol / L1 10c Ba
K
,即残留 2
3CO 最低物质的量浓度
为 2 11.0 10 mol L ; 2
3CO 最大去除率 (0.2 0.01) / 0.2 0.95 。
(5)由于使用的次数较多后,母液中杂质的浓度增大,影响产品纯度,所以进行必
须净化处理。
(6)根据图像,碳素钢的缓释效果最好时,钼酸钠的浓度为 11 5 0 m g L ,因此缓蚀
剂中钼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15 mol 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