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植树的牧羊人》 备课人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默读的基础上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顺序。
2、理解课文运用第一人称写作的作用。
3、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运用对比突
出主题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提高默读能力,把握文章
主要内容;
通过抓情节,品关键语句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
理解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以及充满自信并持之
以恒的做事精神。
重、难点
及突破
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独具特色的环境描写,精妙的比喻。
3.牧羊人“植树”的意义。
教学
方法
默读感知、圈点勾画、合作探究、谈论交流、点拨归纳等
教学流程
一、 引述弗瑞德里克·拜克的话,导入新课。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
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
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
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牧羊人》绘画作者给中
国读者的寄语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进
行概括)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文章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
作用?
明确:课文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同时又让人产生一系列疑问:
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呢?他的成果如何呢? ——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师补充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
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
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
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
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 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
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
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
—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
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
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
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
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
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
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 1987 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
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
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在环境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
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会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呢?
四,再读课文,内容探究。
1、 泛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 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叙事的?叙述了哪些事?叙事的
线索是什么?(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
简要回答问题)
明确:时间顺序;叙述了三次与牧羊人见面的情形;以
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2 勾画文中的相关语句,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课后“思
考探究”一)。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2、 文章着重叙述“我”三次见牧羊人的情景,有何用意?
(勾画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
说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在文中有何作用。)
(着重引导学生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提点本文环境描
写的作用。)
明确:
通过对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牧羊人植树带来
的变化(贡献),表达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五、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讲叙了一个在贫瘠荒原
孤独的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植树把荒漠变成
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
和敬佩之情。全文由两部分构成,先叙述后评价。叙述部分,
采用时间顺序,符合一般记叙文的写作思路,结构清晰,便
于理解。
六、当堂练习。
完成《阳光课堂》中本课基础练习(字音字形;词语理
解)。
课时二
一、 复习导入。
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提问:这样的一个故事,你觉得是真实的吗?作者
运用第几人称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再读课文,深层探究。
1、在你眼中,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具体内
容加以分析。
(教师提示:用波浪线标出直接评价牧羊人的文字;
用横线标出对牧羊人的具体描写;用序号标出作者直接
抒发对牧羊人感情的语句。用铅笔批注自己的阅读理
解。)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适时提点总结:
①牧羊人的形象: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
毅力非凡、信念坚定、勤劳无私、乐观积极……
3 作者刻画牧羊人形象的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相结合)
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刻画人物形象——牧羊人种树
带来的变化;
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对人物进行评价突出人物形
象。
③首尾呼应的写法:文章开头说道“想真正了解一个
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文中与其相照应的内容
有三个时间点,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
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
动。
2、 牧羊人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植树”,你认为他仅仅只是
在“植树”吗?牧羊人的人生价值有什么意义呢?
①理解“植树”的广泛意义,理解牧羊人的人生价值
改造环境,造福人类;种植希望和幸福;奉献;创
造;坚持……
②主题归纳: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
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
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三、拓展延伸。
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植树”的人,他
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认
识或听说过这样的人吗?试着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他
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为人物写颁奖词)
四、课堂总结:
1、文章主题;
2、写法特点。
板书设计: 《植树的牧羊人》
“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善念会有善报
他能坚持植树三十年 荒漠变成绿洲
“是个普通而伟大的人” 坚持创造奇迹
作业
五、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