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针对八年级的学生,课时为 1 课时。
【知识网络】
声现象
声音是什么: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耳朵),声波、声速、声能
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噪声及其控制:噪声的来源、危害、控制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超声波技术
次声波,危害和利用
【例题复习】(针对题型,超链接视频讲解,力求形象生动)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风吹树叶哗哗响,说明______在振动;笛子等管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是由
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琴声是通过
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______减
弱噪声.
3.小满用手机往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在接电话,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不同来判断的;妈妈让他说
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
4.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 2s 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m,这种方法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5.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监测仪显示的数据是 49.20,这个数据的单位是
________.当附近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
6.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音调较___.如图所示,甲、乙两曲线为科考
船声呐系统收录的 500kg 的海豚和 100t 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图___ (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
的.
7.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这是由于管内空气柱正在______.
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变___(填“高”或“低”).
8.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之称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工作.
当大街上车辆稀少时,他们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选择在凌晨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
______________,利用听音棒可以听到的声音更___(填“高”或“大” )些.
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比较方案,
你认为最佳的是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
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______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
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的实验.
(1)实验中需要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_____,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观察尺子振
动的_____ ,注意听声音的不同.
(2)实验表明音调与声源振动的_____有关.
1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13.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 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14.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
振动。这些现象都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5.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
“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这里的“声纹”
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16.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17.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
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四种规格的琴弦,并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____、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
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
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10~30kHz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
较好的方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
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
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____~____kHz 之间.
(2)声呐使用的是________,因为其________较好。(3)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A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10s
内接收到经潜艇 B 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现接到潜艇 B 反射回来的声波音调______,说明潜艇 B 在靠近.
(4)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