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速度的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物理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纸锥。
2)、通过百度搜索让学生乌龟与兔子赛跑的视频。
二、教学课题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第二节速度教学设计
三、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展示了飞奔的猎豹与缓慢爬行的蜗牛,通过学生熟悉的
动物世界的场景,说明物体的运动有块有慢。本节通过两个活动引导
学生自主提出在不同问题情境下比较纸锥运动快慢的方案,并进行测
量。活动为学生设置了真实的物理问题情境,引导他们体验科学探究
的主要过程,首先对结果提出预测,进而为自己的预测寻找证据,在
解决问题过程中,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能力。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
用物理公式测量、计算速度提出了要求,以此说明数学与实验是研究
物理现象的重要方法。
本节的“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国
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用自己的速度为国争光的事迹,以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树立刻苦学习
设计思路
1、创新情境,引入新课
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精彩视频的场景,引出物体的运动,让
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的欲望。
2、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活动: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概况能力,让学生针对如何比较不同锥角
的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进行讨论,引导他们提出采取相同时间
比路程或相同路程比时间两种方法,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3、理解感念,规范应用
速度感念的建立与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能领会速度概
念的建立方法,并能记住公式,既要了解各个字母代表的物理量,又
要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速度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在引导学生理解
速度概念的基础上推导出速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并介绍汽车速
度表,让学生既了解了速度常用单位又学会了汽车速度表的读数方法。
速度公式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公式,师范解题格式并进行反复训练显
得尤为重要。
4、合作实验,培养技能
学生活动:测纸锥下落的速度。这个看似平常却能培养学生多种
技能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在学生自行分析实验原理、准
备器材、设计记录表格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数分钟后,小组讨论试
验中的注意事项。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正确认识探究过程中的困难和
错误,敢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增强克服困
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以及创新意识。
5、贴近生活,走向社会
介绍体育健儿用速度为国增光的一些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此
外学生表演情景短剧:“龟兔赛跑”,通过这一情感升华,告诉学生做
任何事都要戒骄戒躁,坚持到底终能成功。 学情分析 学生在八年
级以前对速度应该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学生对速度的公式并不陌生,
但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
路程比时间)以一个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确实从方法上
去理解这两种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导技巧上有所突破。
实验表格的设计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突破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理解速度的定义和单
位。 ②了解测量速度的基本方法,测量速度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器材
的使用方法。 ③初步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并学会进行速
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知道常见的比较速度的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较。 ②学会选
择合适的测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并掌握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方法。③
学习自主设计表格,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规范化指导,并
鼓励不同的表格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我国体育健儿奥运会速度项目中的娇人成绩,让同学们领略优秀
运动员超人的速度给国家所带来的容誉,适时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并以此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顽强的拼搏毅力,才可能取得丰硕
的成果。
重点、难点
重点:速度的定义式,单位时间和速度的理解,常见两种速度单位
的换算。
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及不同方法的灵活运用。2、如何引
导学生比较准确地进行速度的测量,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策略与手段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米尺、机械停表、大小不同的纸锥(12 组)、多媒体平台(课件)
四、教学方法 使用网络课件,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
围。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 运动的快的物体有哪些? 运动
的慢的物体有哪些? 好!物体运动有快有慢, 那么比较物体运动的
快慢的方法是什么呢? 活动 1: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活动准备:按课
本 P112 图 5-19 所示制作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并将他们从同一高度
同时释 放。
猜 一 猜:哪一个纸锥下落得快一些?
试 一 试:结果如你所猜测的吗?
议 一 议:1、怎样比较纸锥运动的快慢?
2、你还有没有其他比较快慢的方法?(在讲台前演
示) 好!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刘翔的精彩表演 (播放刘翔跨栏)
思考: 刘翔在 110 米跨栏比赛中观众和裁判比较他运动快慢的
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好!我们已经简单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
慢了。 请同学们比一比:小汽车两秒钟运动了 60 米,飞机三秒钟
运动了 900 米,它们的速度分别是多少?谁快?(小汽车、飞机)比
较物体快慢的第三种方法: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等时,我们可以比较
物体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所以,为了更好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我们今天又遇到了一个新的物理量——速度。 它的定义是:速度的
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路程/时间 用公式表
示成:V=S / t 变形公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用字母表示为“m/s”,读作“米每秒”。 在交通上常以千米/时作为
速度单位,记作“km/h”。 好!我们已经知道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
快慢了,那我们如何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呢? 活动2:测量纸锥下
落的速度 想一想:1.要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我们该测量哪些物理
量? 2.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是什么? 议一议:实验操作中有哪些具体
的减小误差的方法? 1.让纸锥从同一高度落下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
为了便于测量落地时间,应该选择哪个纸锥进行实验? 3.对高度又
有什么要求呢? 4.4.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同组的同学应该怎样合作
呢? 5.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实验序号 下落高度 落地时间 速度 平均值
1
2
3
注意:三次下落的高度是否应该下等呢? 好!请同学们相互合作,
共同完成实验。 并巡视! 我们不仅要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速度,
我们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速度值,同学们,请看:投影(一一读一遍)
投影汽车:由图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例题:图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的情形,如果汽车速度保
持不变,需要多少时间到达上海?
已知:s=180km, v=100km/h 求: t 解:由 v=s/t 得: t= S/t
= 180km/100km/h =1.8h 答:汽车需要 1.8h 可到达上海
强调:计算题的格式 已知: 求: 解: ①公式 ②代入数据(数
据后面要带单位) 答: 即学即练:(计算题) 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
110 米栏决赛中以 12.91 秒获得金牌,刘翔的速度是多少? 投影四幅图
片:体育健儿用速度为国争光
六、教学反思
1、问题引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以奥运会百米飞人刘翔引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没等
我的问题说完就开始议论纷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少有
学生睡觉。上课时,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
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
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
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
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
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
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 45 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
或少会开小差,他们甚至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这时采用提问
或讨论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
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
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
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物理的应用,每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
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物理在现实生活中
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
5.2 速度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路程。
2、速度(V):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 / t
4、单位: m/s km/s
计算题格式:
已知:s=180Km v=100Km/h
求:t
解:由 v= t
s 得 hhkm
km 8.1/100
180
v
st 
答:汽车需要 1.8h 可到达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