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不同话题、不同情境的倡议书(附文题+写作指导+范文)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不同话题、不同情境的倡议书(附文题+写作指导+范文)

ID:692343

大小:62.3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不同话题、不同情境的倡议书 01【原题再现】(江苏省百校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联考 2021.5)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做好 2021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再次重申:严禁各地教育部门以任 何形式公布、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这一禁令自 2018 年明确提出至今,教育部已经连续四年发布。 虽然社会各界理解支持的呼声很高:“让教育回归常态,让高考状元不再成为某些媒体牟利的工具”“对 高考状元的过度宣传,是对应试教育的强化,有违学校教育本质” “对高考状元的炒作是应试教育思想和 媒体浮躁心态的反映,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但新闻媒体总是在高考放榜之时想方设法寻找“高考状 元”,大张旗鼓地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的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状元之热”每年高考后、 入学前仍会重演一遍。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面向新闻媒体写一篇倡议书,倡议新闻媒体不要公布、宣传 和炒作“高考状元”,体现你对“媒体责任与教育发展”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并发出呼吁,提出希望。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 文指导 】 【审 题】本道作文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 1.审材料 材料就“虽然教育部明确禁令各地教育部门以任何形式公布、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但新闻媒体却仍 然热衷于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这一矛盾现象,围绕核心话题“媒体责任与教育发展”进行倡议呼吁,重 点考查学生辩证思维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2.审任务 写作任务,一是明确身份——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二是情境任务——面向新闻媒体倡议;三是文 体任务——倡议书;四是核心议题——倡议媒体不要公布宣传炒作高考状元;五是主题任务——媒体责任 与教育发展。 要求解读: 1、“以一名高三学生的身份面向新闻媒体写一篇倡议书”限定了身份——高三学生;格式——倡议 书; 2、“倡议新闻媒体不要公布、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限定了写作的主体——不要公布、宣传和 炒作“高考状元”; 3、“体现你对‘媒体责任与教育发展’的深刻认识与思考,并发出呼吁,提出希望”指明了具体的 写作任务。行文时要倡议新闻媒体不要宣传和炒作高考状元,围绕“媒体责任与教育发展”这一主题表达 自己的深刻认识和思考,提出自己的呼吁与希望。 【立 意】 媒体要摒弃逐利猎奇的浮躁心态,担起让学校教育回归常态发展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让教育 回归本义。 媒体要摒弃“唯分数论”的宣传理念,担起引领教育回归教书育人本质的责任。 媒体要有自己清醒的责任担当,不要让“高考状元”造成所谓的名校效应,扰乱教育的均衡发展。 【范 文】 “状元 经济 ”几时 休? 尊敬的编辑老师: 我是今年要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看到每年贵报都大力宣扬高考状元。我斗胆向您提一个建议:不要 再炒作高考状元了,好吗? 贵报宣传高考状元,初衷也许是好的,希望体现对知识的尊重,希望激励后来的同学,希望宣传本地 的教学成绩。但你想过没有,这种宣传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宣传状元,无益于状元本人的成长。宣传状元也许能给他们带来一些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荣誉。 但得到这些利益和荣誉也许并非好事儿。物质的利益甚至会助长不正确的金钱观、成才观。据媒体报道, 四川某地高考状元考上清华大学,获得了丰厚的奖金和企业赞助,但该生和家长并未把这些当成前进的动 力,反而作为敛财的手段。该生竟从清华退学又参加高考,只为赚取当地奖励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的高额 奖金。这种短视行为,正是由于金钱的诱惑造成的。试想这样的学生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吗?金钱 不仅没有成为前进的动力,反而成了他成功的绊脚石。 荣誉也会成为状元成才之累。江西某地状元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因为学业、工作不如意,竟出走 他乡,与父母音信断绝。直到母亲病重,思子心切报警才联系上。如果该生没有受状元盛名之累,抱着一 颗平常心对待学习、工作的挫折,也许不会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与父母失联。 其次,宣传状元无益于促进教育公平。学校为了名声去宣传高考状元,无非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 他们会为了出状元而把有限的资源向个别同学倾斜,只求出亮点儿,出高分,而不注重全面发展。这对教 育公平是极端不利的。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香满园。历史上彪炳千古的英才绝大部分并非状元,施 耐庵,李时珍,蒲松龄,考场失意却名垂千古,而绝大多数状元却籍籍无名,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再者,社会上有些教育机构和出版社宣传高考状元,是为了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谋求利益本无可厚 非,但尚利更需贵义,不可唯利是图。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的底线是在兼顾国家、社会、他 人利益的前提下,追逐个人财富。有些出版社通过卖状元笔记和状元资料来大发横财。有些地方领导秉持 一种畸形的政绩观,以高考状元来粉饰自己的政绩。媒体炒作状元只会助长这种不良风气。媒体首先应该 有社会担当,要积极发挥自己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而这种炒作状元的行为是与此格格不入的。 故此,我提出如下倡议:不要再去助长这种炒作高考状元的不良风气了;不要通过对“高考状元”的 炒作使社会出现应试教育思想,并导致社会心态浮躁;不要再强化了分数、名次这类概念,强化学校、学 生和家长“唯分数论”的情结;不要再因此鼓励学校、家长为培养“状元”而要求孩子死读书、读死书。 刹住这股歪风邪气,则学生幸甚,学校幸甚,社会幸甚! 倡议人:一高考考生 2021 年 3 月 26 日 02【原题再现】( 新高考福建省泉州市 2021 届高三 5 月质检)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材料二:“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 2020 年 10 月 28 日胜利返航。应对极 端环境挑战,需要极其先进的设备做支撑。正是科研工作者的严谨求实,造就了“奋斗者”号的成功。“奋 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在深海载人潜水世界“翱翔”近 20 年。正是在许多像他这样的人的拼搏奉献下, 中国“潜力”一次次被刷新,中国“深度”一次次被突破。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以振华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 “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倡议书,用于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试 题分析 】 试题在材料的选用方面下足了功夫,所提供的两则材料不拘一格、创新组合,一则以图表形式呈现新中国部 分科学成就和意义,暗含敢于担当、造福人类、探索创新等科学精神;一则强调科研工作者严谨求实、拼搏奉献 等科学精神,它们都契合当今时代主题,共同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两则材料共同指向当下的时代热点——党领 导下的中国科技发展,蕴含着敢于担当、造福人类、探索创新、严谨求实、潜心钻研、不惧挑战、拼搏奉献等 科学精神。试题由两则材料构成,预留了较大的写作空间和足够的思辨探析空间,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找到可写 的角度,有利于对考生进行思维能力和真实写作能力的考查。 本题的任务指令非常具体明确: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你结合材料内容,以振华中学学生代 表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倡议书,用于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发言。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这意味着考生在写作时的“认识与思考”都必须是由材料“触发、 联想与思考”而来的,必须是本于材料,源于材料的,凡是脱离材料的“认识与思考”都不符合本题的写作要 求。 “以振华中学学生代表的身份……用于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发言”作为写作任务指令,限定了作者的身份— —学生代表。这一任务指令有利于帮助考生聚焦审视表达的主体——“学生代表——我”,也为考生的作文立意 提供了支架,便于考生思想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写作任务;而且这一任 务指令规定了写作特定的情景场合——学校科技节开幕式,暗示参加对象主要为学校师生,写作需贴近这一对 象群体,得体地阐述自己对事实与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在行文中要注意措辞、语气的把握,语言应通俗晓畅。 “写一封主题为‘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倡议书”的任务指令,首先明确了写作的主题,这是写 作任务中的关键部分。考生应结合两则材料,并围绕“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一主题写作.因此,写 作时应梳理科学精神与综合素质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如何弘扬与增强提出希望或建议。 所谓“综合素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的完整、具体表现,包括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 种能力等; “科学精神”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人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如探索创新、唯实求真、崇尚理性、 无私奉献等。 “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倡议可以放在个人发展的层面加以讨论,但也应该放在国家发展的层面 予以观照,它是国家发展历程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国家未来发展对我们的要求。 此外,写作时应有所侧重,不要面面俱到,避免陷入浅层粗糙的写作窠臼,最好能做到“抓住一点,深入下 去”。 比如,可以侧重思考在国家科技发展背后蕴含着什么科学精神,这些科学精神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怎 样的价值与意义;国家科技发展需要中学生具备怎样的综合素质,这些综合素质和科学精神有怎样的联系,如何 有效传承与增强;还可以结合学校科技节的举办,侧重思考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哪些内容,综合素质的增强将 如何促进科学精神的形成;学校如何在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进行素质教育上下足功夫;中学生如何在青少年时 期增强综合素质,培育科学精神,为今后投身国家科技创新事业奠定基础等。 其次,它还在文体方面规定写倡议书,就作文要求而言,考生要写的倡议书基本上属于论述类文章范畴,议 论为主,叙述为辅,不宜写成记叙类文章,需要表明自己对如何“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的认识与思考, 希望和建议,尽量写得透彻、详细、具体,做到有的放矢、中心突出。 1.偏离题意。未完成题目所规定的主要任务,未能结合材料内容,主要内容游移于材料和写作要求之外,与 “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基本上没有关联,角度不明确、不稳定,只是从材料中随意生发出一个话题, 如“伟大进程”“民族崛起”等。如架空“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一主题,孤立谈“科学精神”“严 谨求实”“努力创新”“增强素质”等,也属于偏离题意。 2.关于“内容不当”。针对性不明确,写作内容与“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和材料内容及含意无关, 罗列名言事例与看法没有逻辑关系。 3.关于“文体”。试题明确要求写一封用于学校科技节开幕式上发言的倡议书,它需要表明自己对某一论题 的认识与思考,希望和建议,应做到有的放矢、中心突出,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符合逻辑、条理清楚、富 有说服力。倡议书基本上属于论述类文章范畴,议论为主,叙述为辅,不宜写成记叙类文章。 ②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以倡议书的形式写作,基本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基本把握,有一定的认识,能提出 希望与建议。在“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的前提下,其表达项评三等(10~6 分)。 03【原题再现】【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 2021 长郡中学一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从“拯救男孩”到“担忧小鲜肉”的相关讨论不断出现,细思之,与其说这是一种对男孩儿 “不够阳刚”的性别忧思,不如说其代表了一种更为广泛和深层的社会性反思,包括对过度娱乐化的生活 状态的焦虑,对重应试轻素质的教育模式的批评,对“妈宝”“啃老”等现象所反映出的青少年独立生存 能力缺失的担忧……正因如此,在这个急速发展,千变万化的时代,人们呼唤志存高远、壮气如云、坚毅 拼搏、锐意进取的美好品质,而这些品质常被视为是一种“阳刚之气”。 请结合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作。 任务一 选择男生或女生的身份,以“阳刚之气与当下青年”为主题,给全校同学写一份倡议书,表 达你的思考与建议。 任务二 给你喜欢的一位学科老师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学科培养阳刚之气”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 文指导 】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指向很明显,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 具体观点有:年轻学生应注重培养阳刚之气;每一个科任老师都应该结合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阳刚之 气;培养阳刚之气,关乎学生的成长,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 命题者提供了具体任务,要求考生二选一。 任务一是以“阳刚之气与当下青年”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根据材料的倾向性,文章主题应为肯定并倡导培养青年的阳刚之气。行文可充分分析阳刚之气有无的 利与弊,让倡议更有说服力。注意倡议书的对象是“全校同学”,此外,注意“男生 或女生”的身份意识, 可以在倡议时进行交代,也可以在内容上有所侧重。如果是男生 ,则更多倡导男生们防止阴柔过度,避免 “男孩危机”;如果是女生 ,则可强调阳刚不只属于男生,女生也同样要有勇敢、坚强、韧性等优秀品质。 任务二是给喜欢的一位学科老师写一封信,谈对“学科培养阳刚之气”的感受与思考。 完成这个写作任务,关键是要注意具体“学科”和“阳刚之气”的关联,即该学科有什么特别资源, 具有什么优势,能对培养阳刚之气起到什么作用。比如,语文 学科的 文学熏 陶,体育 学科的 体能训 练 ,历 史学 科的历 史人文,地理 学科的 壮美河 山,物理 学科的 宇宙视 野,音乐 、美术 学科等 偏大气 宏阔的 艺术审 美……都对培养年轻学生的阳刚之气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可以提炼出如下立意: ①少年阳刚则国强; ②时代呼唤阳刚之美; ③教育不可缺失阳刚之气; ④追求全面发展,锻造健全人格; ⑤养浩然之气,育阳刚之人; ⑥强化阳刚教育,培育民族精神。 注意倡议书的基本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