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4.6.1 太阳系 导学案
【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实现以下目标:
1、了解太阳系的构成。
2、知道太阳系主要天体八大行星和卫星的特点。
3、知道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小天体的特点。
4、会根据哈雷慧星的周期计算它出现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建立太阳系的空间概念
【课前预学、课中交流】
1、太阳系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了太阳系。太阳点太阳系总质量的_________,是太阳
系中质量与体积最大的天体。
2、与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量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行星集中分布在_________星和_________星轨道之间;质量和体积最大的行星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光环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质量和体积与地球最相
近的行星是_________。
3、彗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彗星的慧核主要是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最著名的彗星是_________,它的公转周期为_________年。
4、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________,主要由铁质成分构成的陨星叫_________。
【合作交流】
1、根据八大行星的特点,说说下面的之最。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体积最大的行星—— 体积最小的行星——
卫星最多的行星—— 最亮的行星——
最美丽的行星—— 最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
2、请你根据图 4-38 说说八大行星的外观差异。(比较主要方面,可以不用写出)
3、为什么人类把火星首选为移居外星球的第一站?
4、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5、请你谈谈你对彗星、陨石的认识,彗星为什么常常拖着长巴?慧尾是背离太阳还是向着太
阳,为什么?
2
【拓展交流】
1、“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这句诗似乎是为今天的太阳帆吟诵的。现代科学
发现,光对被照射物体确实具有力的作用,科学家正力图用这一原理制造“太阳帆”,用它为
太空飞船提供动力,以实现星际旅行。吹动太阳帆的“风”,不再是吹动普通风帆的气流,而
是太阳光形成的“光子流”。
(1)你认为这种“光子流”的速度应为 km/s。研究表明,在地球附近,一个正
对着太阳的面积为 1.0×106m2 的平整光亮表面,受到的太阳光的压力约为 9 N,则太阳光对
这个平面的压强为 Pa。由于光的压强非常小,即使太阳帆的面积非常大,飞船受
到它的压力也是非常小的。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安装面积为 1.0×104m2 的太阳帆的飞船,也可
能在 1 个月后速度超过 2 倍声速,1 年后可获得脱离太阳系的速度!
(2)关于光的压力对太空中飞船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飞船的质量很小时,光的压力才能推动它 B.光的压力可以使飞船加速前进
C.光的压力最多可使飞船作匀速运动 D.太空中光的压力可能被空气阻力所抵消
在远离地球的太空,宇宙飞船中电气设备所需的电能较难补充,若将薄膜状的太阳能电池
敷设在飞船巨大的太阳帆上,就能为飞船提供足够的电能。
(3)太阳帆上加装太阳能电池后,你认为太阳能将会转化成_ 能。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照目标,完成知识结构外我还有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有的困惑:(红笔写,课后请教老师或同学)
【检测与巩固】
据出八大行星图回答: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____。
(2)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八大行星中带有光环的行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星公转轨道呈______________形。
(5)世界最著名的_____________慧星,公转周期是___________年,该慧星最近一次出现的时
间是 1986 年,下次光临地球将是____________年左右。
(6)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行星轨道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