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导学案(1)

ID:667384

大小:65.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制取氧气导学案 课标要求: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导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导 学 操 作 导学航线(导学设计意 图) [导学](1 分钟) 一、学习目标(1 分钟) 1、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学习任务(30 分钟) 任务一:自主学习 阅读 40 页资料卡片,了解工业制氧气:(5 分钟) 工业制取氧气,主要采用蒸发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的。它是利用氧气和 氮气的___________不同进行蒸发分离,沸点较低的_________先蒸发出来, 剩下的就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色液态氧气。这一变化主要发生的是________ 变化。另外,近年来 技术达到快速发展。 任务二: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4 分钟)(要求 1、2、3 题自主 完成,4、5、6、7 小组合作完成) 请仔细观察视频或老师的演示实验结合阅读课本 37 页,45 页、46 页完成 下面内容。 1、药品: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 、分解 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 2、原理: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用化学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表示) 3、仪器、装置: 对照以上装置图说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仪器有哪些? 4、实验步骤:实验室用高门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有下列步骤①将药 品装入大试管②预热试管,对准药品加热③链接装置,检查气密性④用排水 法收集氧气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 确的实验顺序是 。 5、收集方法:方法 1: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 收集。 方法 2: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 收集。 6、检验氧气:将 的木条, 到集气瓶中,木条 ,则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齐读,共同学习本 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卡 片自主学习任务一,教 师通过巡查,了解学生 完成情况,并叫某一组 的 4 号同学来展示 师生共同活动完成任 务二 演示实验由师生共同 配合完成,其他学生认 真观察,做好记录和总 结(注意观察要点:任 务二 1、2、3、4、5、6、 7) 实验完毕 1、2、3 题学 生自主完成 4、5、6、7 小组长负责合作完成。 展示:找七个小组的 4 号同学板演,另找七个 小组的 2 号同学点评, 教师评价 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7、验满氧气:将 的木条, 到集气瓶口,木条 ,则 证明氧气已满。 [训练](6 分钟) 1.储存一瓶氧气,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 ) A、盖好玻璃片,正立在桌面上 B、盖好玻璃片,倒立在桌面上 C、一直在水中放置 D、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2.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3、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 A.没有颜色 B.密度比空气小 C.难溶于水 D.易溶于水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 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5、能力提升: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C ;D ; E ;F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三、学习疑点:(要求:学生向老师提出学习中的疑点)(5 分钟) [反思] (要求:收获 + 不足 + 努力方向) 一、课堂小结:(2 分钟) 二、布置作业:(1 分钟) 1、 加入药品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 3、给固体药品加热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 。 4、收集时为何要等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才能收集: 。 5、实验完毕为什么要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 相互交换练习,老师叫 学生回答并点评,确定 正确答案后,学生进行 批阅 学生质疑,教师或同学 解答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不足和努力方向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导 学案上的作业) 注:由于课堂情况的不 确定性,教师可根据实 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