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求:
1.按照工具模板来完成教学设计,模板请点击附件下载;
2. 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设计主题
3. 字数要求 500 字以上;
4.必须原创,要要求完成,如不符合作业要求,一经发现,按不合格处理。
题目 水的组成 年级学科 九年级化学 课型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课
授课教师 工作单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识别氧化物。
(1)通过电解水实验,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关键
重点:1、电解水实验想象的观察,确定水的组成
2、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区分。
难点:对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分,对氧化物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解法、图文展示教学法、对比分析法、讨论归纳法
运用的
信息技术工具
硬件:一体机
软件:PPT、Windows Media Player
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学习情境——实验探究水的组成——讲解总结实验——对比分析纯净物的元素组成
——讨论归纳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举例分析,巩固概念——通过练习升华
提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
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从微观角度
讲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从宏观角度讲
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水从微观角
度讲,是由水分子构成,那么,从宏
观角度讲,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呢?水是不是一种元素?
【新课学习】拉瓦锡发现水的组成的
故事。
(一)探究方法
今天,我们来探究水的组成。那如何
来证明一种物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
提供资料:
氧化汞→汞+氧气
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把水分解,然后验
证产物。
(二)氢气
1、氢气的性质
2、氢气的检验方法
(三)探究:水的组成
链接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归纳:
1.实验现象
2.实验结论
3.实验原理
探讨教材中的“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
成的?
(四)物质的分类
根据氧气、氢气、水、红磷、五氧化
复习已学知识,导入新问题,层层递进,激发求
知欲。
对水的组成有个简单认识。
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学习方
法。
通过实验,认识氢气的性质,为后面电解水实验
中检验氢气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和视频,形象地帮助学生记住水电解的
实验现象,理解水分解的微观过程,培养观察能
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的能力
2
2 分钟
2
1
3 分钟
5 分钟
12 分钟
10 分钟
二磷、氯酸钾等物质的化学符号,从
元素种类的多少看,你能说出它们的
特点吗?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
们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使知识形成脉络,让学生巩固知识。
通过练习反馈,检验本节课的学生对所学掌握程
度
通过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5 分钟
3 分钟
板书设计
课题 1 水的组成
一、 氢气
二、 水的组成
1、现象: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结论:
(1)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 氢气 + 氧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实验原理
三、 单质和化合物
1、 单质和化合物
(1)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2、O2、Fe、S
(2)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H2O、CO2、KMnO4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