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氢气,并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①初步认识氢气,并学会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2 .教学难点
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
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教学用具
实验用具:直流电源 、水电解器,试管、酒精灯、火柴、烧杯
五、教学过程
引入多彩的水世界
师:“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不离水”。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发生、
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水在人体总重量中约占 70%,一个人每天需要饮用 2L 以上的淡水,
如果人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 1/4 就会失去生命。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
句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生存对淡水的依赖,水不仅是世间生灵万物离不开的,就是工业生产中,
也时刻少不了它。但是,同学们知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吗?
在学习水的组成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种气体:
(一)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是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操作: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小烧
杯,观察实验现象。
②现象:氢气能被点燃,安静的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持小烧杯的
手感到发烫。
③实验结论:氢气和氧气点燃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水。
氢气+氧气 通电 水
(H2)(O2) (H2O)
④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氢气前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验纯的方法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
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
果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声音轻微则表示氢气较
纯。
注意事项:在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时都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因为混有空气的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二)探究活动:电解水的实验
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哪两种气体?过程中仪器中会有哪些变化?
电解水的实验:
假设与结论:水是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设计并验证试验:[实验 3-1] 电解水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内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
嘴处,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③打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两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试管内分别收集有一定体积的气体,与
电源“+”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少,与电源“-”极相连的试管内气体的体积多。体积之
比约为 1:2。
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这种气体是氧气,因为此气体具有助燃性。
③气体能点燃,安静的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此气体是氢气,因为该气体具有可燃性。
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H2O) (H2)(O2)
由于元素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水电解生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
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氢气
的燃烧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注意事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增强溶液的导电性,可事先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我们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其特征是什么?
应该属于:分解反应。特征是:一变多。
六、巩固练习:
1.电解水时,当接通直流电源,两极上均有气泡产生,其中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
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两者的体积比为( )。
2.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①正极产生氢气②负极产生氢气③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
比为 2:1④氧气具有可燃性⑤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
七、课堂小结: 正极------氧气
负极------ 氢气
Vo2:VH2 =1:2
正氧负氢 氢二氧一
八、板书设计
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1)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 正极︰V 负极=1︰2
(2)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水 通电 氢气+氧气
(H2O) (H2)(O2)
2.小结: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九、课堂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先从氢气的性质入手,引出了水,并在探究活动中和同学们一起做
了电解水的实验,邀请了同学观察实验,学生互动良好,实验效果良好,现象明显,达到了预
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