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预测猜题卷 新高考版 河北地区专用 (详解)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化学预测猜题卷 新高考版 河北地区专用 (详解)

ID:653583

大小:964.42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4-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化学预测猜题卷 新高考版 河北地区专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F-19 Na-23 P-31 S-32 Mn-55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从古至今化学均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 B.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港珠澳大桥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大兴机场的隔震支座由橡胶和钢板相互叠加黏结而成,属于新型无机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4NH Cl 的电子式: B. 4CCl 的比例模型: C. 2S  的结构示意图: D.质量数为 238、中子数为 146 的铀(U)核素: 238U146 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 2 3 4 3 3 2 2HCO NH 2OH CO NH H O H O        B.向 2FeI 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 2Cl : 2 3 2 22Fe 2I 2Cl 2Fe I 4Cl       C.  3 3Fe NO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HI 溶液: 3 2 22Fe 2I 2Fe I    D.明矾溶液中滴入 2Ba(OH) 溶液使 2 4SO  恰好完全沉淀: 2 3 2 4 4 32Ba 3OH Al 2SO 2BaSO Al(OH)         4. A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84 g 2 4 2 4Na SO Na HPO和 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总数小于 2 AN B.0.1 AN 个 3Fe(OH) 胶体粒子的质量为 10.7 g C.常温下,pH=2 的盐酸中的 H 总数为 0.01 AN D.14 g 聚乙烯( )含有的质子数目为 8 AN 5. 3AlH 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中的金属燃烧剂。通过激光加热引发 3AlH 的燃烧 反应,燃烧过程中其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燃烧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 3 2 12AlH (s) 2Al(s) 3H (g) ΔH 2 2 2 2 1H (g) O (g) H O(g) Δ2 H 3Al(s) Al(g) ΔH 2 2 3 4 3 1Al(g) O (g) Al O (s) Δ4 2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AlH 燃烧需要激光加热引发,所以 3AlH 燃烧是吸热反应 B. 2H (g) 的燃烧热 2Δ ΔH H C.加入某种催化剂,反应的 ΔH 会发生变化 D.在反应过程中,a 点物质具有的总能量最大 6.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发生皂化反应 B.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1 mol 该物质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 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配制 2Na S 溶液 将 2Na S 固体加入适量 NaOH 溶液,搅拌 B 除去 2MgCl 溶液中的 2Fe  杂质 加入 2 2H O ,再加入 MgO,搅拌、静置、过滤 C 测定 3NaHCO 溶液的浓度 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3NaHCO 溶液,用甲基橙作指 示剂 D 证明反应 3 2 22Fe 2I 2Fe I    存在限度 将浓度均为 0.1 1mol L 的硫酸铁溶液和 KI 溶液等体 积混合,充分反应后再滴加数滴 KSCN 溶液,振荡 A.A B.B C.C D.D 8.科学家提出由 3WO 催化乙烯和 2-丁烯合成丙烯的反应历程如图(所有碳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 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2-丁烯和丙烯互为同系物 B.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 C.合成丙烯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D.碳、钨(W)原子间的化学键在Ⅲ→Ⅳ→Ⅰ过程中未发生断裂 9.制备氮化镁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在不锈钢舟内加入镁粉,通氮气,升温至 1073K,加热半小 时,冷却至室温,停止通氮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便于观察气泡,调节气流速度 B.7 中的试剂是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C.氮化镁的水解反应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D.实验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后加热瓷管 10.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含五氮阴离子的盐,局部结构如图,其中含有两种 10 电子离 子、一种 18 电子离子。X、Y、Z、M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均不在同一族。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X、Y、Z、M 的单质均为气体 B.在该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X、Y 形成的最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D.M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常温下,将某一元酸 HA 和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如 表: 实验 编号 HA 物质的量浓度/  1mol L NaOH 物质的量浓度/ 1mol L 混合溶液的 pH ① 0.1 0.1 pH=9 ② c 0.2 pH=7 ③ 0.2 0.1 pHb C.a 点溶液中:          2 2Na HR OH R H Rc c c c c       D.b 点溶液中:          2 2Na Cl 2 R 2 HR 2 H Rc c c c c      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第 16─1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9─20 题为选考 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5 分。 16.(15 分)单酸亚铁晶体 2 4 2FeC O 2H O 是一种浅黄色固体,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 分析试剂、显影剂及制药工业。它难溶于水,不溶于丙酮,熔点为 16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 问题: (1)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称取 10 g    4 4 22 2NH Fe SO 6H O 于 200 mL 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 解,再加入 8 mL 饱和 2 2 4H C O 溶液,继续滴加 5 滴 2 1mol L 硫酸酸化,不断搅拌,加热至沸腾, 待有浅黄色固体析出时,静置,抽滤,洗涤,晾干。 ①不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备草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洗涤草酸亚铁晶体时,先用水洗,再用丙酮洗涤 2~3 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获知:草酸亚铁晶体在 600℃左右发生分解反应,产物中有 2H O 、CO、 2CO 三种气 体,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气体产物。 ①实验时,合理的装置(可重复选择)连接顺序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尾气 吸收。 ②下列关于尾气吸收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通入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 b.气囊收集,再处理 c.尾气口处放置酒精灯,燃烧处理 d.通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③装置 D 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 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 CO 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5 分)某铝土矿中主要含有 2 3 3Al O Al(OH) AlO(OH)、 、 ,还含有 2 3Fe O 等杂质。利用拜耳法 生产氧化铝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将铝土矿粉碎后再进行碱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lO(OH)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渣 1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 3Al(OH) 晶核的目的是促进 3Al(OH) 的析出。上述稀释、结晶工艺,也可用通入足量的 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方法来代替。 (5)实验室中进行焙烧时最适合用来盛放 3Al(OH) 固体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6)浓缩所得的 NaOH 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 2CO 而含有杂质,该杂质可通过苛化反应除去,写 出苛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该生产流程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循环利用。 18.(15 分)已知:①水体中氨氮( 3 4NH NH、 )过量会导致富营养化,国家标准要求经处理过的氨 氮废水中氨氮标准限值范围为 1 10.02mg L 150mg L    、pH 控制在 6~9;②HClO 的氧化性比 NaClO 强;③ 3NH 比 4NH 更易被氧化。 某研究小组用 NaClO 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进水 pH 对氨氮去除率和出水 pH 的影响如图所示: (1)反应原理: ClO 可与 4NH 反应生成 2N 等无污染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水 pH 应控制在_________左右为宜;进水 pH 为 1.25-2.75 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进水 pH 升高 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水 pH 为 2.75~6.00 范围内,氨氮去除率随进水 pH 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上述原理,也可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解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a 极为电源的_______极;d 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 2 3H SO 的 2 8 a1 a21.3 10 6.2 10K K    、 。常温下,将 2SO 通入某氨水至溶液恰好呈中性, 此时溶液中     4 3 NH HSO c c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将 0.1004 mol 碳酸氢铵粉末加入到 1 L 0.1 1mol L 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 pH 恰好为 7(此时溶液中几乎不含碳元素,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  4NHc   ___________________, 3 2NH H O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 2 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并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 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 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19.[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15 分)元素 H、N、O、S、Fe 之间可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下 列问题: (1)基态 Fe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形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S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下列状态的 O 中,最容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2 2 31s 2s 2p B. 2 2 41s 2s 2p C. 2 2 3 11s 2s 2p 3s D. 2 2 2 11s 2s 2p 3s (3)写出一种与 2 4SO  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_, 4NH 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4)氨水中存在多种氢键,其中强度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用…表示氢键), 4 3 2NH OH NH H O    △ , 4NH 转化为 3NH 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有___________(填序 号)。 A.键角 B.粒子的空间构型 C.杂化轨道类型 (5)已知单质铁有如图所示的三种堆积方式的晶胞结构: ①晶胞 a 属于_________________堆积; ②用含有 π 的式子表示出晶胞 b 的空间利用率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晶胞 c 的密度为 -3g cm  ,则铁的原子半径 r  _________________cm。(用含 AN、 的式子表 示, A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15 分)托来普隆(化合物 G)是一种用来治疗失眠的药物,其合成路线 如下: 已知:① 。 ②— 2NH 易被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A→B 所需的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C 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由 E 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 B 生成 C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 C 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有______________种。 (i)含有苯环结构; (ii)能发生银镜反应; (iii)苯环上只有 2 个取代基。 (5)设计由 和乙醇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 选)。 2021 年高考化学预测猜题卷 新高考版 河北地区专用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 项,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它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制成的合金,正 确;B 项,碱式碳酸铜,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可作颜料,正确;C 项,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利 用原电池原理,铁作正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正确;D 项,橡胶为有机高 分子材料,钢板是金属材料,错误。 2.答案:A 解析: 4NH Cl 是离子化合物,A 项正确;氯原子半径大于碳原子的半径,图中比例模型半径大小 不符,B 项错误; 2S  的质子数为 16,C 项错误;表示核素时应写出质子数而不是中子数,D 项错 误。 3.答案:A 解析: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烧碱溶液,无氨气逸出: 2 3 4 3 3 2 2HCO NH 2OH CO NH H O H O        ,A 正确; I 的还原性大于 2Fe  的还原性,氯 气先与 I 反应,将 I 氧化完后,再氧化 2Fe 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等物质的量的 2Cl 刚好氧 化 I , 2Fe  不被氧化,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2I Cl I 2Cl   ,B 错误;  3 3Fe NO 溶液中加 入过量的 HI 溶液,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3 2 3 2 2Fe 3NO 12H 10I Fe 5I 3NO 6H O           ,C 错误;明矾溶液中滴入 2Ba(OH) 溶液使 2 4SO  恰好完全沉淀时, 3Al OH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1:4, 二者反应生成 2Al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3 2 4 4 2 22Ba 4OH Al 2SO 2BaSO AlO 2H O          ,D 错误。 4.答案:D 解析:284 g 2 4 2 4Na SO Na HPO和 固体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2 mol,所含阴离子总数为 2 AN ,故 A 错误;胶体粒子是很多个分子的集合体,无法计算其质量,B 错误;常温下,pH=2 的盐酸中   1H 0.01mol Lc    ,由于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其中含有的 H 总数,C 错误; 的最简式为 2CH ,每个 2CH 含 8 个质子,14 g 含有 1 mol 2CH ,所含质子数目为 8 AN ,D 正确。 5.答案:B 解析: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A 错误; 2H (g) 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水是液 态, 2 2 2 1H (g) O (g) H O(g)2  中水的状态为气态, 2H O(g) 变为 2H O(l) 要放热,所以 2Δ ΔH H ,B 正确;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 ΔH ,C 错误;反应过程中,a 点对应表面温度最高,即 放出热量最多,体系的能量最低,a 点物质具有的总能量最小,D 错误。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该物质并不是油脂,A 错误;该有机物中没有酚羟基,不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 错误;该有机物没有酚羟基, 不能和溴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C 错误;该有机物中有两个酯基,其中一个酯基水解后形成酚 羟基,可和 NaOH 继续反应,所以 1 mol 该物质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 D 正确。 7.答案:D 解析: 2Na S易水解,将其溶解在 NaOH 溶液中,可抑制其水解, A 正确;加入 2 2H O 可将 2Fe  氧 化为 3Fe  ,然后加入 MgO 可促进 3Fe  水解,使 3Fe  转化为 3Fe(OH) 沉淀,再经过滤可除去,B 正 确;用标准 HCl 溶液滴定 3NaHCO 溶液时,因生成的 2CO 会溶于水,故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可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 正确;证明反应 3 2 22Fe 2I 2Fe I    存在限度,可检验 3Fe  不能反应完 全,则应该使用硫酸铁溶液与过量的 KI 溶液反应,D 错误。 8.答案:D 解析:乙烯、2-丁烯和丙烯含有的官能团相同,分子组成上相差整数个 2CH 基团,互为同系物,A 正确;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 ,B 正确;总反应为 3WO 2 2 3 3 3 2H C CH H C HC CH CH 2H C HC CH    ,原子利用率为 100%,C 正确; Ⅲ→Ⅳ过程中形成 W — C 键,Ⅳ→Ⅰ过程中 W — C 键断裂,D 错误。 9.答案:C 解析:制备氮化镁需要加热,且要防止氮化镁水解,所以进入瓷管的气体必须干燥,1 中试剂应为 浓硫酸,通入氮气时便于观察气泡,调节气流速度,A 正确;7 中试剂是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 分进入装置使氮化镁水解,B 正确;氮化镁的水解反应是 3 2 2 2 3Mg N 6H O 3Mg(OH) 2NH     , 2Mg(OH) 和 3NH 都是碱性物质,故其逆反应不是中和反应,C 错误;加热时 2 2O CO、 会与 Mg 反 应,实验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D 正确。 10.答案:D 解析: 2 2 2 2H N O Cl、 、 、 常温下均为气体,A 正确;在该盐中, 4 3NH H O 、 内都存在极性共价 键,五氮阴离子中含有氮氮非极性共价键,B 正确; 3NH 的水溶液是氨水,溶液显碱性,C 正确; M(Cl)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 HClO、 4HClO 等,HClO 是弱酸,D 错误。 二、选择题 11.答案:C 解析:从①组情况分析,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HA 溶液和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说 明生成了强碱弱酸盐,则 HA 是弱酸,故 A 错误;②组中 NaOH 溶液浓度为 0.2 1mol L ,混合后 溶液显中性,说明 HA 过量, 1(HA) 0.2mol Lc   ,故 B 错误;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的 pH=7,根 据电荷守恒知,        A Na H OHc c c c      ,故 C 正确;实验③反应后的溶液的 pHO>S(2 分);C(1 分) (3) 4CCl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 分);正四面体形(1 分) (4)N—H…N(1 分);C(2 分) (5)①体心立方(1 分) ② 2 π6 (2 分) ③ 3 A 7 N (2 分) 解析:(1)基态 Fe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6 23d 4s ,其最外层电子是 4s 电子,电子云形状为球 形。(2)由第一电离能递变规律及氮原子的 2p 能级处于半充满状态知,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N>O>S;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失去,C、D 项分别表示 O 激发态、 O 激发态,由于 O 再失去 一个电子相当于氧的第二电离能,则最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是 2 2 3 11s 2s 2p 3s 。(3) 2 4SO  有 32 个价 电子,5 个原子,等电子体有 2 3 2 3 4 4S O CCl PO 、 、 等; 4NH 中 N 原子为 3sp 杂化, 4NH 为正四面体 形。(4)形成的氢键键长越大强度越弱,强度最弱的是 N—H…N; 4NH 、 3NH 中 N 原子均为 3sp 杂化,但二者的键角、空间构型不同。(5)①晶胞 a 属于体心立方堆积。②设铁原子的半径为 b , 晶胞 b 中共有 4 个铁原子,其总体积为 34 (4 / 3)πb ,晶胞的面对角线长为 4b ,晶胞的参数为 2 2b ,晶胞的体积为 316 2b ,空间利用率  3 3 24 (4 / 3)π 16 2 π6b b    。③一个晶胞 c 中含 有 1 个铁原子,质量为 A 56 gN ,晶体 c 为简单立方堆积,晶胞参数为铁原子半径的 2 倍,即为 2 cmr ,晶胞体积为 3 38 cmr ,则 3 A 568 r N   ,解得 3 A 7 cmr N 。 20.答案:(1)浓 3HNO ,浓 2 4H SO /△(2 分);氨基、(酮)羰基(2 分) (2) (3 分) (3)还原反应(1 分); (2 分) (4)12(2 分) (5) (3 分) 解析:(1)由上述分析可知,A→B 的反应为 ,故 反应所需要的试剂和条件为浓 3HNO ,浓 2 4H SO /△; 中所含官能团为氨基、(酮) 羰基。 (2)结合 E、F 的结构简式可知,由 E 生成 F 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结合 B、C 的结构简式可知 B→C 的反应为 ,硝基被还原为氨基,故 该反应为还原反应;由上述分析知,D 的结构简式为 。 (4)C 为 ,由题意可知其同分异构体中含有 — CHO,且苯环上有 2 个取代基,则两个 取代基可能为 — CHO 与 2 2—CH — NH ,或者 — CHO 与 —NH 3—CH ,或 2—CH CHO 与 2—NH ,或者 —NH —CHO 与 3— CH ,每种均有邻、间、对三种结构,共有 12 种结构。 (5)要由 和乙醇制备 ,需要将甲基氧化成羧基,羧基再通过酯化反应生成酯 基,同时硝基应还原成氨基,考虑到氨基极易被氧化,所以应该先将甲基氧化成羧基,羧基再通 过酯化反应生成酯基,然后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具体合成路线为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