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复习资料汇编【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一语文复习资料汇编【苏教版】

ID:613621

大小:799.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海十四中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汇编 背 诵 积 累 一、直接默写: 1、雨昏青草湖边过, 。 2、俱往矣, , 。 3、 ,关山度若飞。 , 。 4、妇姑荷箪食, 。 5、 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6、 , 。沙场秋点兵。 7、 ,带月荷锄归。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 惜, 。 8、黄鹤一去不复返, 。 , 。 9、 ,相失万重云? ,哀多如更闻。 10、游子乍闻征袖湿, 。相呼相应湘江阔, 。 11、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 12、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 13 、 戎 马 关 山 北 , _________________ 。 14 、 居 高 声 自 远, 。 15 、 今 我 何 功 德 , 。 16 、 种 豆 南 山 下, 。 17、已是悬崖百丈冰, 。 18、了却君王天下 事, 。 19、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0、须晴日, ,分外妖娆。 21、 ?烟 波江上使人愁。 22 、 乱 入 池中 看 不 见 , 。 23 、 江 山如 此 多 娇, 。 24、无情有恨何人觉? 。 25、日暮乡关何处 是, 。 26、多谢浣纱人未折, 。 27、 ,赢得生 前身后名。 28、 ,但惜夏日长。 29、 ,关山度若飞。 30 、 待 到 山花 烂 漫 时 , 。 31 、 马 作 的卢 飞 快, 。 32、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 33、大漠孤烟直, 。 34、晴川历历汉阳 树, 。 二、理解默写: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近乎变态 心理的句子是: , 。 表现作者内心感受( 主 旨句)是: ; 描 写 割 麦 勤 劳 辛 苦 的 句 子 是 : , ; 反 映 官 俯 对 贫 困 农 民 残 酷 剥 削 的 诗 句 是: , 。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的诗 句是 , , , 。直接提示 赋 税 繁 重 使 农 民 困 苦 不 堪 、 劳 动 人 民 生 活 艰 辛 的 原 因 的 句 子 是: , 。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 壮阔之美, 杜甫诗《登岳阳楼》中的“ , 。” 与孟浩然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 , 。”崔颢登上黄鹤楼,见江雾迷 漫,暮霭沉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4、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 如: 。 5、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 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 6、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 ”道出了千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 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 国怀乡的羁旅之思。 7 、 王 维 在 《 使 至 塞 上 》 中 描 写 了 被 喻 为 “ 千 古 壮 观 ” 的 塞 外 奇 特 风 光 的 句 子 是 , 。 8、生活中,人们常用《爱莲说》一文里“ ”的语句,来比喻那些洁身 自好、不为世俗左右的人。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 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 , 。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 句: , 。 11 、 王 维 的 《 使 至 塞 上 》 中 表 现 塞 外 奇 特 壮 美 风 光 的 句 子 是: , 。 12 、 《 木 兰 诗 》 中 描 写 边 塞 军 营 夜 景 的 诗 句 是: , 。写木兰去征战的矫健雄姿的句子 是 , 。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 是 , 。表现木兰不愿作高官而但愿还乡的 醇厚质朴的句子是 , , 。写出与 成 语 “ 扑 朔 迷 离 ” ( 比 喻 事 情 错 综 复 杂 , 不 易 辨 清 真 相 ) 有 关 的 句 子 是 , 。具体描绘戍守边关的情景(写军中的苦寒生活)的诗 句是 , 。写出伙伴惊忙原因的句子 是 , 。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 是 。 13、美术兴趣小组到莲花池边写生。带队的林老师告诉同学们: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 外形,而且要表现出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 , ”的君子本色。(周 敦颐《爱莲说》) 14 、 周 敦 颐 《 爱 莲 说 》 中 的 两 句 名 言 : “ 予 独 爱 莲 之 , 。” 15、崔灏《黄鹤楼》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诗人 触景生情抒发思乡情愁的诗句是: , 。记述神话传说, 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 , 。 中抒写忧愁原因的句子是: 。崔颢用对偶的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 子: , 。 16、《爱莲说》点明主旨、最能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是的句子是 。写莲 既 不 与 恶 浊 的 世 风 同 流 合 污 , 也 不 孤 高 自 许 、 集 中 表 现 莲 高 洁 品 质 的 句 子 是 , 。 写 莲 正 直 美 名 远 播 的 句 子 是 , ,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相对比的两句话是 , 。 17、今年入春以来,SARS 病毒(非典)肆无忌惮,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在各条战 线上特别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于向病魔宣战的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所写的: 18 、 《 沁 园 春 雪 》 一 词 中 化 静 为 动 描 绘 了 北 国 山 原 的 壮 丽 雪 景 的 诗 句 是: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诗句: 。 揭示主旨句子是: 。 写想像的雪后晴天美丽雪景的句子是: 。 “望”有登高远眺之意,它在本词中统领的内容是 。 赞 扬 当 代 英 雄 的 句 子 是 。 19 、 《 归 园 田 居 》 点 明 劳 动 地 点 及 庄 稼 生 长 情 况 的 语 句 是 , 。 表 明 诗 人 勤 劳 的 语 句 是 , 。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而不悔,与世无争,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感情的句子是: , 。虽然 田 里 长 草 , 夕 露 沾 衣 但 是 作 者 还 生 活 在 愉 快 之 中 , 是 因 为 , 。 20、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 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 , 。 2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成为传世绝唱,不但艺术地再现了诗人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 出 了 某 种 审 美 观 点 中 的 体 验 , 艺 术 地 表 现 了 中 华 文 化 对 曲 折 美 的 追 求 的 诗 句 是 , 。 表 达 诗 人 追 求 清 净 隐 逸 思 想 的 诗 句 是: , 。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 心 清 如 水 ; 愉 悦 了 百 鸟 的 性 情 , 使 它 们 在 山 林 间 尽 情 歌 唱 。 这 真 是: , 。 22、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一词中,既表现梅花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形象,又写梅花 特征的句子是 , 。最能体现“梅”高尚品格的句子 是 , 。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的诗 句是: , 。写梅花虽俏丽但不想争占春光,只想报告春 天来临的消息的句子是: , 。 陆游《卜算子·咏梅》 中,写梅花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是 , 。写梅花所处的环境之艰 难,但它仍然开放的句子是: , 。表现诗人高洁品质的句 子是: , , , 。 23 辛 弃 疾 《 破 阵 子 》 中 表 现 作 者 收 复 中 原 , 完 成 统 一 大 业 的 豪 情 壮 志 的 句 子 是: , ;描写阅兵场景壮观而激烈,表现将士们身先矫健,英 勇杀敌的句子是: , 。表达词人辛弃疾叹岁月不在,人 已老矣的复杂心理的点睛之笔是 。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雄心壮志 的句子是 , 。反映作者壮志难酬、点名全词主旨的句子 是 。 24、《登岳阳楼》中“ , ”两句,气势恢弘,被誉 为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诗人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 为家的两句是 , 。看到国家因战乱未平,多灾多难,诗人不禁老泪纵横的诗句 是 , 。 25、《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诗句是(借蝉抒怀的句子是): , 。 26、鲁迅先生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佩和爱戴,他的功 绩冠盖古今。我们用虞世南《蝉》一诗中的 , 两句诗来称赞他。 27、《孤雁》一诗中 “ , ”两句深切地 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以野鸦反衬孤雁, 表达了诗人爱憎之情的句子是 , 。 28 、 《 鹧 鸪 》 中 描 写 鹧 鸪 习 性 和 形 貌 特 征 的 诗 句 是 首 联 , 。颈联 , 则表现了游子、佳人的羁旅之思、相思之苦。尾 联 , 两句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29 、 《 采 莲 曲 》 中 人 花 相 映 , 采 莲 少 女 衣 脸 和 荷 叶 、 荷 花 相 映 的 诗 句 是 , 。 描 写 采 莲 少 女 的 诗 句 是 , 。“人面桃花相映红”和王昌龄《采莲曲》中的两句 诗含义相同,这两句诗是 , 。 30、《莲叶》中直接描写莲叶色彩和形象的诗句是: 。荷花荷叶得以差差 绿、柄柄香是因为: , 。 31、《赠荷花》 , 。两句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 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既是写花,又是写人,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 美德的两句诗是: , 。写荷花花叶互照互映互衬,即使红 衰翠减,世人愁苦之时,仍然不相遗弃的诗句是:: , ! 32、 世事难料,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苏轼如是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 事古难全。”我们用《赠荷花》中的两句诗说: , 。 33、秋瑾女士曾发出“秋风秋雨愁杀人”的感叹。李商隐的“ ”和它有异 曲同工之妙。 34 、 《 白 莲 》 一 诗 中 写 出 白 莲 淡 雅 高 洁 , 独 具 个 性 和 气 质 的 诗 句 是: , 。抒写白莲内心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 寞、自伤迟暮的情怀的诗句是 , 。 35、《莲》中,表达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 , 。 把 莲 子 的 风 味 香 气 写 得 那 么 传 神 , 使 全 诗 充 满 回 归 自 然 的 乡 野 气 息 的 诗 句 是: 。 36、马致远曲中咏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崔颢名诗《黄鹤楼》中云: “ , 。”与其意境相仿。 37、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 陶 渊 明 “ , ” 的 悠 闲 自 得 ; 幸 福 是 苏 轼 “ , ”的美好祝愿。 38、《黄鹤楼》中,交代黄鹤楼地理位置的句子是: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 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 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为了说明黄鹤楼这 一外观特征,具体描写其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是: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 烟。生动地描写了登楼观赏景物情态的句子是: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39、《于园》一文中从堂前到后厅再到卧房槛外的空间方位顺序,说明了于园“三奇”的特 点,这“三奇”分别是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体现了圆子主人地位不同寻常的句子是非 显者刺,侧门钥不得出。写四周景色及感受的句子是:四周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 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40、《黔之驴》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 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41、名言警句积累,在下面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内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你可以全做,以正 确的两句计入成绩 (1)珍惜时间: (2)勤奋学习: (3)珍视友谊: (4)热爱学习: (5)人生志向: 三、诗词拾掇: 古诗词中写“花”的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古诗词中含“山”的句子: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词中含“树”的句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古诗中写“长江”的句子: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李白《赠汪伦》); 孤 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河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 维《使至塞上》) 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 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①山回路 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爱国: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别离: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草:芳草萋萋鹦鹉洲。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超越前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登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风:清风半夜鸣蝉。 我欲乘风归去。 吹面不寒杨柳风。 花:杨花落尽子规啼。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亲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日: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日暮乡关何处是。 色彩: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 言 文 阅 读 一、《赵普》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 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 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 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赵普》选自《 》,这是一部 体宋代史,本文讲述的是他担任 __________(官职)时的两个小故事:一是 ;一是 文章在刻 画人物时,主要描写了他的________和_______,集中表现了赵普 的性格。 1、 解释加点词 2、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古今不同含义。 ⑴家人发箧视之 发:古义: 今义: 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 学术:古义: 今义: ⑶普颜色不变 颜色:古义: 今义: (4)处决..如流 古义: 今义: (5)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古义: 今义: (6)普明日..复奏其人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 跪而拾之以归( ) 及为相( ) 普又以其人奏( ) 读 之 竟 日( ) 为 以天下事为己任( ) 以 太祖常劝以读书 ( ) 之 奏荐某人为某官( ) 以天下事为己任 ( ) 家人发 箧视之( ) 4、翻译全文 5、理解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赵普的两件事,表现了怎样的中心? (2)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赵普读书非常勤奋?摘录此句并翻译。你能说出有关刻苦读书的 成语吗? (3)语段结尾处所言“太祖乃悟”,设想一下太祖悟到了什么? (4)宋太祖劝赵普要多读书的原因是: (5)读书给赵普带来了什么好处: (6)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则,并说说理由。 (7)阅读文章后,你认为赵普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喜欢他么?为什么? (8)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征? (9)第二段写赵普奏荐人才时有哪些细节描写?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赵普有什么性格特 征? (10)我们可以从赵普身上学到什么? (11)文中有个词语已成为成语,你能找出来并解释吗? (12)“阖”字有何作用? (13)赵普奏荐人才结果怎样?为什么太祖“卒用其人”? 6、总体把握: (1)课文写了 、 两件事,围绕一个 中 心来构思。 (2)假如把赵普放到当今社会中,你认为他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吗?为什么? (3)人们在评论英雄的功过得失时,我们常常发现这些英雄的身边总有贤臣相随。同学们 能从历史长廊中举出一些贤臣的例子吗? (4)读了课文,你认为为官者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5)赵普相传有“ ”的传说,对此,结合课文与史实,你认为 应该如何评价赵普其人? (6) 赵普既薨,后人为他立一墓碑,请你写一段碑文,以颂扬其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不 超过 3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赵普读的是什么书?“读书”与“临政”有什么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第二段文字的首句与下文是什么样的关系,请作简要说明。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作者叙述赵普这则故事,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突出了他什么样的特点?试作简 要分析。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我国___________时地方哲学家____________。说, 一种文体,通常 。 2、解释加点词 3、翻译全文 4、理解 (1)作者把“莲”喻君子,那么君子是什么样的人呢? (2)“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作者“独爱莲”? (3)要赞颂莲花,却先提到菊和牡丹,为什么?(3 分) (4)、用浪线画出“予独爱莲”的原因。 (5)将菊、牡丹、莲拟人,用高尚品格的“莲”自况,是委婉批判__ (6)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 (7)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文中体现菊花高洁、质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作者称莲是花中君子,赋予莲象征意义。其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 不随俗沉浮的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 耀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象征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象 征 君 子 美 好 资 质 的 句 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自始至终采用衬托写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_____________, 从而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托物言志,以花喻人的写法。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 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请查找资料,把“以花喻人”的句子制成读书卡片保 留下来。 ①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② ③ ④ ⑤ ⑥ 6、从文中摘录原句填空。 A、 喻君子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B、 喻君子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C、 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 D、 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7、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 来自比,又用 和 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8.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 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9、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天下之伟观也 B.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②是谓.大同 C.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尝遗余.核舟一 D. ①不蔓.不枝 ②青树翠蔓. 10. 说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莲,花之君子者也。”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 质?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 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 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代人,文章选自《_______》。 1、【析疑解惑】《黄鹤楼》一文中有多处对偶,分别有什么作用? ①“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一组对偶,写黄鹤楼名称的由来,强调了以“黄 鹤”命名证据十分充足。 ②“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一组对偶,刻画楼的整体形象。句中的“耸” 和“高”、“巍 峨”和“巃嵸”都是高的意思,重叠使用,铺陈楼的高大。 ③“上倚河汉,下临江流”,一写楼的顶端,夸张其高;一写楼的底部,进一步交代楼的地 理位置,写出楼在江边。 ④“重檐翼馆,四闼霞敞”这一组对偶句是对楼的建筑结构的具体描写,可见楼的外观的刻 画,气势雄伟。 ⑤“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写登楼的感触。正因为黄鹤楼高入云天,又下临大江, 所以登楼可以远眺周围城市乡村,弯下腰可以击拍萦绕大楼的云气和烟雾。 2、解释加点词: 3、翻译全文 4、理解 (1)文中概括黄鹤楼外观特征的句子是 。为了说明黄鹤楼这一外观 特征,具体描写黄鹤楼的位置,外观以及登楼所见的句子 是 , , 。 (2)对这篇文章解释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 费祎登仙的传说,给全文抹上了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B.“荆吴形胜之最”这一句,是对黄鹤楼的重要性的扼要概括。 C.“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一组对偶,从正面突出了黄鹤楼的价值。 D.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 (3)在文中,作者认为黄鹤楼“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的根据是什么? (4)用文中原句填空。在文中, 刻画了黄鹤楼的整体形象; 对楼的建筑结构进行了具体描写; 写出了作者的登楼感 触。 (5)请你写出有关黄鹤楼的诗句,不少于2句。 (6)在文末有一个冒号,请你根据文意谈谈它的作用。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西南隅.:角落。 迹存《述异》之志.:记载。 B、上倚.河汉:靠着。 缘.坡植牡丹:因为。 C、坐窥.井邑:窥,看。 主人处处款.之:招待、款待。 D、颓然碧窈.:幽深。 俱以假山显.:显扬,有名声。 6、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遂以名.楼 B、荆吴形胜..之最 C、富人于五所园.也 D、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7、 黄鹤楼,与湖南__________、江西__________齐名,号江南三大名楼,有“天下绝景” 之称。 8、 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时写下千古流传的名诗《黄鹤楼》,你能默写下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9 、 这 篇 文 章 句 式 多 变 , 多 用 对 偶 。 强 调 黄 鹤 楼 名 称 由 来 之 根 据 充 足 , 用 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为了突出黄鹤楼的高大雄伟, 又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组对偶。 10、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先交代黄鹤楼的地理位置,紧接着交代黄鹤楼命名的由来。 B.文章的重点是写黄鹤楼的巍峨高大和登楼所见所感。 C.作者对黄鹤楼的形态以及登楼所见所感已描写尽致了,所以最后四句可有可无,甚至 有画蛇添足之嫌。 D.这篇文章介绍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成仙境,因“会集灵仙”而成名 楼,以“仙”字贯穿全文。 11.“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人四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中四君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于园》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州, 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②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 人不得上,以.实奇。③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 天上,以空奇。④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⑤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 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⑥瓜州诸.园亭,俱以.. 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翻译全文 3、理解填空: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文学家,文章出 自他的《 》。他还著有《____________》等。 (2 )这段文字可分三层。第一层采用__________的写法,先__________一笔,指园子的奇 特在于“__________”。奇在哪里?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3)第二层写__________。作者采用__________结合的写法,有限的空间,却意境 __________,给人宛若置身山林的感受。 (4) 第三层说明__________。作者不仅写出__________的全过程,而且赞颂了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5 )这篇园林小品按照__________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__________的特征,营造了 富有诗意的意境。 4、理解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 10 个字)。、 (2)本文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 (3)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4)第②③④⑤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有人说文中第⑥句,不是说的于园,与文章内容没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认为第⑥ 句应该删去吗?为什么? (6)细读课文,说说本段依次写了园中的哪些景物? (7)你认为能够概括园中诸景物特点的一个词是: (8)你最欣赏园中景致的哪一处?请试着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 (9)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10)第②③④⑤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本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11)有人说文中第⑥句,不是说的于园,与文章内容没什么联系,应该删去。你认为第⑥ 句应该删去吗?为什么? (12)对下面的景物进行描写,注意描写的顺序和角度,写出事物的特征和你的感受。 5.给下列带点字注音。 (1)槛.( ) (2)窈.( ) (3)邃.( ) (4) 壑.( ) 6.下列带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幽阴深邃奇以 假山显以俱 以A      中无它其圆 也园于五所 圆B      颓然碧窈中其坐 耸桅巍峨其观 其 , C      奇以实 在磊石奇 奇D 7.请写出与“瓜洲”有关的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说明于园的特点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至少两个)。 答: 9.翻译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一句能否删去。(5 分)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翻译(3 分) 能删去吗?为什么(2 分)? 10、给第二段划分层次,用“||”隔开,并概括大意(3 分) 五《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填空。 (1)《黔之驴》选自 ,作者________ ,字 , 代文学 家。黔,地名,包括现 、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___相对的文体。唐朝__ ____、_____等人提倡古文运 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A B 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3、翻译全文。 4、理解 (1)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 (2)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 (3)本文的寓意可从多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 谈谈你的感受。 寓意(1) 寓意(2) (4)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你认为哪个过程作者描写得最为精彩,试从老虎 的动作、心理来作简要分析。 (5)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6)文章的标题虽是黔之驴,实际上描写老虎的情节很多,请你发挥想象,根据老虎的一 个动作,来写写驴当时的心理和动作。 (7)解释。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庞然大物: (8)这则寓言描写了老虎 、 、 、 的全过程,表现了老 虎的聪明。 (9)文中哪些文句表现老虎不放弃、反复试探的精神和做法? (10)分别找出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并说说它们对刻画老虎形象有什么作 用? (11)“黔驴技穷”的技穷是从哪些地方表现出来的? (12)如果你是驴子,你会想什么办法避免被老虎吃掉? 5、把第二段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6、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 7、果子狸是松鼠一般可爱的小动物。然而,它现在面临被灭绝的危险。年初,广东省委、 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在全省范围内紧急扑杀果子狸。果子狸该不该杀,“搜狐” 论坛作了网上调查。下面是网友的投票情况。请仔细阅读,说说从网友的意见中你有哪些发 现? 共有 23205 人参加了投票 杀无赦!果子狸是传播非典病毒的源头 8.9% 2055 票 不必灭绝,但禁止人工饲养,禁止食用 20.7% 4792 票 目前灭杀果子狸有点“矫枉过正” 11.3% 2619 票 果子狸可能也是受害者 14.6% 3382 票 果子狸定“死罪” 没有充分依据 10.7% 2473 票 对果子狸:应该是禁食不是灭杀 34% 7884 票 投票起止时间:01 月 12 日-01 月 29 日 8、写出含“虎”“驴”的成语各一个。并用它们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6 分) 答:(1)含“虎”的成语 (2)含“虎”“驴”的成语 (3)写话: 9、文中有一个成语“庞然大物”,另外从这个小故事中又产生了两个成语“黔驴技穷、黔 驴之技”,请写出你所掌握的寓言故事里的成语制成读书卡片。 ①寓言故事《 》 成语: ②寓言故事《 》 成语: ③寓言故事《 》 成语: ④寓言故事《 》 成语: ⑤寓言故事《 》 成语: ⑥寓言故事《 》 成语: 六、《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 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 分别概括上下阙内容。 上阙: 。 下阙: 。 2、点明全词中心的句子是: 。 3、概括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 写想象中景色的句子是: ; 4、全词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5、文中加点的“望”字一直领到哪一句? 。 6、作者在具体写北国雪景时,为何选:“长城”、“大河”?谈谈你的理解。 7、 “无数英雄” 除文中提到的外,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英雄,并概述具体事迹。 8、词的上半阕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9、本词承上启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词表达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一个“望”字领起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 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像,开 拓一层新的意境,表面写雪后天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 美 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 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的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 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12、请对“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两句诗作赏析。 13、请对诗中提到的历史历史人物作出你的评价。 14、请你对历史上的成吉思汗和电视剧《成吉思汗》中的成吉思汗分别作出评价。 七《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文章出自 ,作者是 时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3、《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焦点是什么?理由各是什么?(用课文原句回答) 4、孔子是当时人们所尊崇的学识渊博的圣人,而两小儿提出的问题孔子却“不能决”,这方 面体现了孔子怎样的品质? A、词义: ⑴、通假字:“知”通“智”,孰为汝多知乎? ⑵、古今异义: ①汤:古义热水,日中如探汤;今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②汝: 古义为代词“你”,孰为汝多知乎?今为姓氏。 ③去:古义为离,我以日始出时出人近。今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⑶、一词多义: ①为:a、动词,是,此不为远者;b、动词,说,孰为汝多知乎? c、认为,孰为汝多 知乎? ②其:a、介词,那,问其故;b、介词,它,及其日中; ⑷、词语活用: ①孔子东游(东,名词作状语,到东方。) 孔子到东方游历。 ②而日中时远也(远,形容词作动词,离人远的。) 正午时离人远。 B、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倒装句:孰为汝多知乎?(应“孰为汝知多乎”,谓语前置,起强调作用。) 谁说你知识 渊博呢? ②省略句:日中如探汤。(应“日中如于之探于汤”;省略介词和宾语;) 正午时像(把 手)伸(向 )热水。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去人)远也。 (以:认为。 去:距离。)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 一些。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译: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伸热水 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 说明文阅读 [文体知识链接] 说明文以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能力等为特征,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等为主要内容, 其说明对象往往就是某一事物(事理)或事物(事理)的某一方面。 说明语言 :准确,周密,简明;平实\生动 说明文分类 —— 根据说明对象不同来分: 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旨在讲明事因、物因;事物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 事物的形体特征。 根据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分 :1、实用性说明文 --如说明书之类。2、科学小品文--主 要以介绍科学技术知识为内容。 3、平实性说明文--语言平实。3、文艺性说明文--语 言生动。 考点、自学方法点击 说明文阅读的复习,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说明文的一般特点:①内容的科学性;②结构的条理性;③语言的正确性。 2.说明文的类型: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从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角度可分为事物 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语言特色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对象及特征的分析: 说明对象 ,就是说明了什么。 说明对象的特征 ,也即说明中心,是指被说明事物(事理)区别于其他事物(事理) 的独特之处。 首先,从标题入手,有的标题直接标明对象,有的标题不仅标明对象而且显示特征,也 有的标题使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其次,从材料入手。再次,注意两个问题:①对象有全文对 象与段落对象之分。②特征有主要特征与次要特征之分。 4.说明方法及顺序的辨析与分析 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画图表、 作诠释、摹状貌 下定义:有时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 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例如《统筹方法》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 方法,给统筹方法下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 列数字(列数据):有时为了便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用一些数字来准确地、 科学地加以说明。(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 依据。)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说明死海的长、宽、深的文字。 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些抽象的或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 进行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往往能增强说明事物的效果。 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可以使人们不了解 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形象,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举例子:就是用列举事实的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 易懂。一般是用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 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运用分类说明法,要 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引资料:也叫引用说明法。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 说服力。 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 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 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统筹方法》 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对太和殿的功 用的介绍时说”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 朝贺"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 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 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常用的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其中逻辑 顺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①从现象到本质,②从原因到结果,③从整体到局部,④从主要到 次要,⑤从概括到具体,⑥从特点到用途,⑦从一般到特殊。 时间顺序:是指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 这种顺序。 空间顺序:是指按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的。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多使用这种顺序。 方位词,立足点; 科普说明文大都运用逻辑顺序。 在语言表述上,我们尽可能采用“大小结合”式,即: 运用了……的时间顺序、运用了……的空间顺序、运用了……的逻辑顺序。 5.说明结构的把握与分析 常见的有两种表现形式:①总分式(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 部分又常常按并列方式安排,事物说明文常用此结构。②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常用此结构。 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心中要有说明文段落结构方式的基本概念。要始终不忘 重点看开头和结尾,对于中间部分也要作必要的浏览。 6.说明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概括内容必须学会努力寻找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从结构与内容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对文意的概括其实就是对说明内容的概括,概括前要重 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 合,再作概括。至于层意和段意的概括,方法与对文意的概括是一样的。 7.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与理解 这方面内容的考查不仅有对语言准确性的体会,还有对词句含义和作用的揣摩。 对于 表达作用的评析类型的试题,我们应该从其运用的手法考虑,结合说明的内容,联系作者的 情感或思想倾向来分析体会。 8.陌生内容的理解与表达 9.有效信息的筛选与建议设想的陈述 10.准确语言的品味与分析:说明的语言不论平实与生动都要求做到准确,要特别注意 修饰和限制性词语。在说明文的阅读考题中,经常会涉及到让同学们理解、体会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这方面的内容。 比如:“桥宽约 8 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这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思路和方法是:表态,抄下它,解释它,正反两面说清它。 11、开放性试题--说明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这一类型的试题有列举型的,更多的是谈认识和体会。 对于后者,往往要么是结合原 文谈,要么是结合实际说,这些要注意审题。其答题的基本套路往往是:观点--联系原文 或实际分析--总结。 答题技巧: 1 通读全文;2 看清问题;3 题文对应;4 找信息区;5 筛选,比较,排除 顺口溜: 整体阅读知大意;关键语句看仔细;题文对应别忘记;筛选,比较要铭记 [科技说明文考查内容的新颖性] 1、 新科技、新发现的内涵;2.新发现的依据;3.新科技新发现的特点;4.人们对新 科技的评价;5.新科技、新发现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员等;6.新科技、 新发现的意义及应用。 [牛刀小试] (一)2050 年,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 2050 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 0.5 至 3 摄氏度的标准 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 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 1103 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 点。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 2050 年将消失 15%至 37%,即平均有 26%的物种 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 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 少。 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 24 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 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 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 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 种树木中将有 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 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 1700 到 2100 个植物物种中,39%到 48%的物种将 在未来 50 年内消失。 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 其他大地区的动植物。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 11% 到 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交嘴雀,由于气 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 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 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 究的 1870 种动植物,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 研究的 300 种植物中的三分之一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的山龙眼类花卉。 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克莱斯·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 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 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低估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 酷生存环境。(2005 年山东省济南市课改实验区) 1、通读全文,说说第 6 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指的是什么? 2、阅读文章 3 至 5 段,完成下面的表格。(6 分) 地区 研究物种 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 欧洲 墨西哥 3、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 境 4、文章为什么详细地介绍气候变暖对欧洲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 5、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 题的认识。(4 分) (二)爱恨交加说臭氧 ①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 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 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 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 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 反而是个祸害。 ②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 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 3 个氧原子。大气中 90%以上的臭氧存 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 10~50 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 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 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③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 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 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 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 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 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 2005 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④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 0.012ppm①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 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 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 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 7%~10%。原因就在于, 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 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 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 ⑤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 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 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 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 〔注〕①ppm:百万分之一(2005 年浙江省宁波市) 6、根据上下文,写出第①段中加点的“这样”所指代的内容(不超过 8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把第②段中划线的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作为“臭氧”的定义。 臭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量气体。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臭氧能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紫外线,能对地球生物起保护作用。 B、臭氧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近地面的臭氧浓度快速增高会造成地面臭氧污染。 C、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如果在近地面空气中浓度超标,就会危害人类健 康。 D、臭氧既可助人又会害人,但只要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预报,就能克服负面影响。 9、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 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 7%~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 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 ①“保护伞”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毒药”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⑴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 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 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⑵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 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 导致了土壤污染。 ⑶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 的粮食就有 1000 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 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 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所效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第三,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 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 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⑷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 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 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⑸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 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 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 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 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2005 年山东省烟台市) 1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渗. 透 12.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 14.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 6 个字) → → →培养转基因植物 提炼重金属 1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请在下边给第⑶段空白处补写一句话。 ②第⑷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16.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 20 字以内) (四)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 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 显现出来。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 影响人体健康。因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 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 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 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 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 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 致了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 重要来源。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 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 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日前我国估计有 1000 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上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 200 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 500 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 5 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 1000 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 合计 200 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 3 年的时间对北京全市的 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 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 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选自《自然与人》,有改动)(2005 年浙江省舟山市) 17.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他几种,仿照示例表述。 示例:(1)播散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粪便。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 3 段中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 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认识海啸 任何灾难对人类来说,兴许是最好的老师。大灾之后必有大识。A 从海啸灾难中科学 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是十分有益的。 海啸,古已有之。B 中国对于海啸灾害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左右,当时称之为海溢、 海立,形象地描述了海啸灾害降临时大海满溢、波浪立起成海墙的情景。唐代诗人杜甫在《朝 献太清宫赋》中云“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描述了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立将起来、 猛扑过来的态势,说明中国人对海啸早有所知。… 海啸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是由于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或风暴而引起的海 面巨大涨落。“海啸”一词是常受海啸侵扰的日本人首先用的,英文海啸“Tsunami”一词 是由日文音译而来。海啸的成因有三类:一是由气象变化引起,诸如强大的低气压通过时产 生的海面异常升高,称为“风暴潮”;二是由地质变化引起,如地震、火山、海底断层、滑 坡都能造成,称“地震海啸”,就像这次印度洋发生的海啸;三是由核爆炸、人工地震等引 起。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了持续多年的核爆炸试脸,曾经诱发 海喻。 但是,也不是任何海洋地质的突变都会导致海啸的发生。据统计,每 15000 次海底构造 地震中,只有 100 次会酿成海啸。通常海啸的产生受震源条件、震源水深、震源深度和震级 大小控制。震级大于里氏 6.5 级、震源深度在 25 千米以内的地震会产生海啸,震级在里氏 7、5 级以上、震源深度在 40 千米以内,会形成灾难性海啸,如这次印度洋发生的地震海啸。 (2005 年云南省曲靖市)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B.导致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各种海洋地质的突变。 C.海啸的产生往往受震源的条件、水深、深度和震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D.由于海啸产生的主要诱因在海底,所以它造成的危害都非常小, 22.文中画线的 A,B 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改正。 23.分析句子“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在文中的作用。 24.面对人类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威胁,我们应怎么做?谈谈你的理解。 (六)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 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 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 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 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 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 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 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 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 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 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 面的 4%左右提高到 15%--25%,有的甚至高达 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 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 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 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 15%一 18%。德国计划到 2010 年,把全国城市 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选自《百科知识》2005 年第 3 期,有删改) (2005 年江苏省盐城 市) 25.第 2 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 1 段 中的哪一句相照应? 26.阅读第 2、3 两段,任选一题回答。 (1) 第 2 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 (2) 第 3 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 括。 27.最后两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2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 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 15%一 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D.由于透水路面优越性多,德国已把全国 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 (七)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英国《卫报》在 2002 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 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 经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 的。 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料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绑, 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诞 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从 70 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 每年就要使用 80 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 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 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 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氯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 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 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 2001 年 3 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 税,每个塑料袋 9 便士。而英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 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 料时代”。 (选自《教师报》) (2005 年台州市) 2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 30.第 2 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说明了什么? 答: 31.第 4 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答; 32.人类对处理废弃塑料袋感到头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限 40 字内)。 答: (八)水葫芦之灾 李洋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 60 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 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 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 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 天内可分出 25 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 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自上世纪 60 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 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 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 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 是非洲第一大湖.20 世纪 80 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 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 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 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 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 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雏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 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 100 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 上 20 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上世纪 60 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 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 300 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 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啊! (2005 年南京市) 33.根据一、二两段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 3 个字) 答: 、 、 34.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的词称呼水葫芦? 答: 3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在水中,水葫芦就能疯狂地繁殖,不到 10 天就能翻一番。 B.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水葫芦的观赏性强。 C.起码经过 20 年,才能繁衍出吃光水葫芦的 100 亿只象鼻虫。 D.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亚非部分地区成了水葫芦肆虐的重灾区。 36.“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 色污染”的理解。 资料一:上世纪 20 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 24 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 70 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 283 万公顷的土地,挤 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 答: (九)饮 茶 喝茶是我国传统生活的一部分。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公元 780 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 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精进。不单茶叶有 多种多样,茶具、烹茶的水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 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茶,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软后压成的砖 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ūn,同“熏”)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 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 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 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 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洌、略带甘涩。 喝一杯红茶,那紫红丝绒似的颜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觉。 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 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 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纯清,更能显示茶的真味。 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 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2005 年莆田市) 37.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 史、 、 、 、茶具 等内容。 38.画线的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答: 39.用开水冲泡茶有哪些优点? 答: 40.根据上下文,请你简单解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意思。 答: (一○)萤火虫 尹衍国 ①“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好像星星眨眼睛,好像盏盏小灯茏……” ②关于萤火虫,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 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 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 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 ③萤火虫的一生要变四个模样。萤火虫妈妈喜欢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产卵,它的卵小得 很,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见。卵孵化出幼虫后,生活几天就变成蛹。最后由蛹变成萤火虫。 萤火虫的幼虫个儿很小,但胆量很大,敢与蜗牛较量,直至把蜗牛吃掉。萤火虫幼虫有一套 神奇的“法宝”。你看,当幼虫找到蜗牛以后,先用它那针头一样的嘴巴在蜗牛身上敲几下, 这是干什么呢?原来这是给蜗牛打麻醉针。连打几下以后,蜗牛就迷迷糊糊地失去了知觉, 动弹不得,最后终于瘫痪了。这时候,幼虫又狠狠地给蜗牛注射消化液。蜗牛皮内的肉开始 化成了稀稀的鲜美的肉汁。这时幼虫便呼唤它的同伴们,兴高采烈地围在蜗牛四周,一齐把 针管般的嘴巴插进蜗牛的皮内,津津有味地吸起来。幼虫们吸足了,蜗牛也就完了。它们帮 农民除了害,立了功,是农作物的好朋友。 ④幼虫长到成虫以后,开始在夜空中飞舞,一边飞舞一边发出短暂的闪光。萤火虫闪光 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在招引异性。那雄萤火虫在地面上空飞舞时发出闪光,意思是在寻问: “萤姑娘,你在哪里?”附近草地上的雌萤火虫也发出闪光,那是回答的信号,意思是说: “萤小伙,我在这里。”雄萤火虫得到信号以后,便向雌萤火虫飞去,直到甜蜜地相会为止。 ⑤萤火虫那美丽的闪光是怎么发出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萤火虫 的腹部有个发光器。这发光器由发光层、反射层和透明表皮三个部分组成。发出的光是由呼 吸时使称为“荧光素”的发光物质氧化所致。萤火虫发出的光是冷光,它不会产生热。人们 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后来 人们又发明了矿灯,用在矿井里。因为矿井里有瓦斯,达到一定浓度,遇到一定热量就会爆 炸,这种灯不发热,所以使用安全。科学家们还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制成生物探测器,把它 发射到其它星球表面,去探测那里是否有生命存在。 ⑥你瞧,小小的萤火虫,趣闻还真不少呢!(2005 年湖南徐州市) 41.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萤火虫的发育过程和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1)萤火虫的发育过程: (2)萤火虫的有关特性: 42、第③段“萤火虫幼虫有一套神奇的‘法宝’”中的“法宝”具体指什么? 答: 43.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说明文字的中心意思。 答: 44.本文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举例分析。 答: 45.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 对下面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归纳出几个观点。 ①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 得多。(《萤火虫》)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 ③近 100 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了 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 33%;130 多个林 业局中,已有 36 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中国环境危机报告》) ④去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 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时事报 告》) ⑤“哗——”的一声,鹭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举起照相机,“咔嚓、 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 的诗情画意了。(《同在蓝天下,人鸟相与欢》) 答: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1、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一组饶有趣味的漫画吸引住了: ⑴请你依次简要说明这三幅画的内容。(3 分) 答: (2)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1 分) 答: 2、《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中有两处修改很精彩。下边的句子有的是修改前的,有的是修 改后的,选择你认为是修改后的句子填入原文的横线上(只写序号),然后说说为什么要这 么改。(4 分) 得走几万年, !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 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 ,也许还要扣。 A.好辽阔的宇宙海洋..啊 B.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 C.这些恒星只不过像大海里的砂砾.. D.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 [答]: ______________ 。 3.情境口语交际。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假如你是漫画中那两个小朋友的同学,你如何劝说他们呢?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明和父亲在谈论电视广告,他父亲说道:“现在的广告老拿词语开涮,做蚊香广告,叫‘默 默无蚊’;做女帽广告叫‘一戴添娇’;做止咳药广告叫‘咳不容缓’。这种滥用词语做广告的现 象是有害的,对中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是一种误导。说不定哪天做香肠广告会出现个‘ ’。” 小明摇头晃脑的笑着说道:“老爸,你就落后了,其实这种广告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别有情趣,增强了广告的艺术效果。比如 。” ①根据上面材料的语境和内容,在第一段画横线处补充出小明父亲说话的内容。 ②请你替小明列举某一具体的广告进行简要分析。以说服他的父亲。 5、给自己的书房拟一幅对联,可让读者从中读出你的人格修养和志趣抱负来。(每联字数 最少为 5 个) 上联 下联 6.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相关问题。 新华社 6 月 1 日电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曹清尧 1 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 会上说,向台湾同胞赠送大熊猫的相关工作已经开始。这对大熊猫一旦确定后,我们将公开 为大熊猫征名,按照以往习惯,大熊猫将采取双名制,即乳名和大名,均为两个汉字,在大 陆征集乳名,在台湾征集大名。 ①根据提供的消息提取主要信息(不超过 10 个 字)。 ②你有兴趣为这对赠台大熊猫取名吗?试一试。 7.下面是一份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 问题。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①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8、右图是北京申奥会徽,请仔细观察,用一句话概括其象征意义及内涵。 9、.(宿迁市,2005)仔细观察右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请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不超过 30 字) (2)针对漫画反映的问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名著推荐推荐阅读——《西游记》 《西游记》全书 100 回,该书主要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降 雌熊猫 雄熊猫 乳名 大名 妖伏魔,扫除障碍,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它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神魔 小说。作者吴承恩,号射阳居士 ,《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 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 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 孙 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 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 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 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 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 《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 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 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 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 《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 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 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 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 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唐三藏等把佛经送还大唐首都长安,真身又返回灵山。三藏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悟空被 封为斗战胜佛,八戒受封净坛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罗汉,白龙马加升为八部天龙,各归本位, 共享极乐。 《西游记》的结构:在结构上,《西游记》由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西天取经三大部分 组成。前七回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为"唐僧出世",包括"如来说法","观音访 僧","魏征斩龙"、"唐王八冥"等几个小故事、交代取经缘起,起着过渡和衔接作用。最后 八十回为"西天取经",其中包含"九九八十一难","八十一难"中又曲四十一个小故事构成, 各个小故事既相对独立又前后呼应,由于它们的主人公都是孙悟空,所以又被紧紧地串联起 来,给人以完整连贯的印象。取经本向是宗教活动,但作者赞颂了唐僧师徒为了取真经,百 折不回坚持斗争的精神,最后得成正果,是个富有寓意的故事。特殊是作品写孙悟空取经前 的经历和他在取经过程中与某些妖魔的斗争、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小结:神话小说《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 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有关孙悟空的故事: ①大闹天宫②智调芭蕉扇③智擒红孩儿④赌胜车迟国⑤三打白骨精⑥美猴王 ⑦真假美猴王 分析孙悟空的形象: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身上表现出一种追求自由、勇于反抗、敢 作敢为的战斗精神;在"西天取经"中,孙悟空身上双表现出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积极 进取、永不妥协的理想主义精神。孙悟空的形象,在当时寄托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反抗邪恶势 力和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集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理想;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 意义。 一、填空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他是 明 代小说家,全书共 100 回。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 事是大闹天宫。神仙师傅给猴王起的姓名是(孙悟空)请再写出有关孙悟空的两个故事名称: 智调芭蕉扇,三打白骨精 (3)《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4)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5)唐三藏 路阻火焰山,猪八戒 一调芭蕉扇 (6)猪八戒助力败魔王,猪八戒三调芭蕉扇(7)八卦炉 中逃大圣,五行山 下定心猿。(8)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9)孙悟空出生在(花果山)。孙悟空西天取得“正果”后,被赐封为斗战胜佛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 ;憨态可掬,好耍小 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和尚 。 (11).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 7 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 反抗精神;8----12 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 13 回 -----100 回写西天取经. (12).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 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净坛使者。 (13)《西游记》故事中唐僧的人物原型是唐代的高僧( 玄藏 ),唐僧师徒取经共经历了 (81 )难,经历了(9 )年之久。 (14)先后变成美女、老婆婆和老公公的来骗唐僧师徒的妖怪是(白骨精) ,孙悟空三借 芭蕉扇中的妖怪是( 罗刹女 )。 (15)“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这幅对联写的是 孙悟空 ,这个人物出自 (作品) 《西游记》 。 (16)根据诗句判断人物: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 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 ) (17)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 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降魔伏妖,悟空荡平取经路 二、理解分析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僧的人物形象: 唐僧:是个善良虔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又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 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3、“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 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 分)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 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 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5、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部名著?请简述一则以这个人物形象为主角的故事。(50 字 左右)(4 分) 例二:猪八戒。《西游记》。猪八戒原为天蓬元帅,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因醉酒调戏嫦 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形象…… 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 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空(或与各种恶势力坚决斗争的精神,如三大白骨精) 7、选择《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结合社会生活,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 示例:我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明辨是非,嫉恶如仇,是正义、智慧、勇敢的化身。今天, 能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来执法,社会就会多一些公正。 8、人物评价题: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 200 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 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 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 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 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到 人间,错投猪胎。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后被孙悟空收服,一 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 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 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双剑, 武艺出色,善于变化,诡计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再变成一个 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于是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逼 走孙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 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红孩儿--红孩儿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儿 子,铁扇公主养的小妖怪,使用一杆八丈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练三百年,练成 三昧真火,口里吐火,鼻子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 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用计骗擒八戒。孙悟空战之不胜,请来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 儿。后来他做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终成正果。 三、辨论题 ①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 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辨词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 嚷着要散火,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 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 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 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 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正方:我方认为,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傅忠心耿耿。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 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 淳朴、憨厚的人。 ②反方: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除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 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 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 一、 整体阅读,把握中心 整体阅读一篇现代文,先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关信息,如 文章的作者,写作的时间,及作品后面的注释等。因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往往是 解读文章的关键。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识,它包括:(一)理清文章脉络,即了解文 理。做到知晓文章每一部分内容是什么,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 彼此照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二)在理清文脉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观而约取, 归旨摄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对于大阅读而言,看不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就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二、提取信息,综合加工 (一)理解型试题 其主要考查的要点是:一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题 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对指代作用的词语内容的理解,如 “其”“这”等。对于此类试题从技术层面上讲先应找到指代对象的位置、范围,再根据语 境确定指代对象、内容;最后将答案代入原文分析是否恰当。二是对运用修辞手法词语的理 解。对于此类试题先要弄清修辞手法的自身特点,然后借助原文界定其具体含义。三是对术 语(概念)的理解。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群,之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转 化为通俗的文字。 2. 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 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往往是针对那些内涵比较丰富,主旨比较晦涩的句子,这些句 子常常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复杂;二是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如文眼句、总括句、过渡句 等。三是使用修辞手法;四是信息量比较大;五是主旨含蓄或内涵丰富,如具有潜在意、引 申意、双关意、多重意的句子。对于这些语句的理解都应紧密地结合语境,首先要分析文句 与相邻语句之间的关系,如复指、比较、呼应、总分、分总、说明、阐述、解说等,之后结 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挖掘其深层含意。 (二)分析综合型试题 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见的试题类型是根据试题要求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整 合的分析综合型试题。从近年来的全国试题来看,其主要考查的要点为:第一、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第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种题的实质是以信息加工为主要任务,其主要解题方法有三类: 1.蚌中取珠。即答案是原文中的原句,你只要细心搜寻,将这个"原生态"的句子 从文章中摘出来即可。 2.沙里淘金。 有的答案散落在文章里,需要我们在锁定阅读区间之后,从中筛选 择取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紧缩、摘引、加工组合。 3.百花酿蜜。 在文章中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进行加工时,或是对于一些专业 性较强或内容比较晦涩的语句,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转化、 整合。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作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故而答题以前应先分清类型, 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筛选引用,或摘引紧缩,或添加补充,或转化整理,要因题而异, 根据字数要求及文本信息量而定。 (三)鉴赏评价型试题 所谓鉴赏评价型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对于此类试题首先应先了解这些手法的内涵及特点,答题时应本着"概念┼作用┼具体"的方 法解题。"概念"即先说明文中所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法,"作用"即说明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 "具体"是指这种手法在文章中使用的意义及好处,即为什么用的问题。 三、 抓住重点,限字表述 得到答案后不可以急于动笔,要再次注意题干要求(尤其是字数方面的要求),拟 好草稿,做到文通字顺,对没有字数要求的要适当多写一些相关信息,且将重要的内容前置。 另外,誊写时还要力求做到字迹美观,书写工整。 七年级背诵积累参加答案 一、直接默写: 1、花落黄陵庙里啼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童稚携壶浆 5 吴楚东南坼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7、晨兴理荒秽,道 狭早木长,但使愿无违。8、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9、谁 怜一片影,望见似犹见。10、佳人才唱翠眉低。苦竹丛深日向西。11、垂饮清露,非是藉 秋风。12、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13、凭轩涕泗流 14、非是藉秋风 15、曾不事农桑 16、草盛豆苗稀 17、犹有花枝俏 18、赢得生前身后名 19、濯清涟而不妖 20、看红 装素裹 21、日暮乡关何处是 22、闻歌始觉有人来 23、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24、月晓风 清欲堕时 25、烟波江上使人愁 26、雨中留得盖鸳鸯 27、了却君王天下事 28、力尽不知 热 29、万里赴戎机 30、她在丛中笑 31、弓如霹雳弦惊 3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3、长河落日圆 34、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理解默写: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今我何公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 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听其相 顾言,闻者为悲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吴楚东南 坼,乾坤日夜浮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 如: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少小离家老大 回,乡音无改鬃毛衰。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8、(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9、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 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 10、示例一: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示例二:海日生残夜 江 春入旧年 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万里赴戎机,关 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雄 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 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一去不复 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日暮乡关何处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16、莲,花之 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 灌清涟而不妖。17、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8、山舞银蛇,原弛蜡象。 江山如 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 外妖娆。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 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0、晴川历 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 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 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 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5、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26、居高声 自远,非是籍秋风。27、望见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28、烟芜 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 深日向西。2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荷 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30、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移舟水溅差差绿。 31、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 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32、33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34、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35、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 航。露为风味月为香。 3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1(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2)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获。(3)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 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4)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5)三军可夺帅 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 文言文阅读 一、《赵普》2⑴发 古:打开 今:开发、发送 ⑵学术 古:知识学问 今:有系统的 较专门的学问 ⑶颜色:面容颜色 今:色彩(4)处决:古:处理决断 今:枪毙(5) 古:形容人过分谨慎 今:形容不干净、肮脏明日:(6)明日 古:专指年或日;第二天; 今:今天的后一天 3、为:担任;作为 ;担任。以:连词,然后;将;连词,不译;把 。 之:指书;句末音节助词 5(1)赵普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赵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 神品质。(2)“晚年手不释卷”;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学而不厌 韦编三绝 凿 壁偷光 读书破万卷 悬梁刺股、闻鸡起舞。(3)赵普以天下为己任,多次奏荐原是为 国家着想;赵普反复奏荐的这个人肯定是个人才(4)普少习史事,寡学术。(5)次 日临政,处决如流。(6)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7) 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因为他 好学、以天下为己任、不顾个人安危、刚毅果断…… (立足文本,言之有理即可)(8)勤奋好学、冷静沉着、意志坚定、以天下为己任(9)“碎 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写出了赵普的沉着 镇定,有超人的毅力和耐心、坚定的意志。刚直不阿、唯才必举。(10)胸怀天下,努力学 习,专心致志,工作能力强,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11)手不释卷(12)他需要 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受杂务干扰,以便学习更有成效。突出了赵普读书勤奋、刻苦。(13)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太祖明白了赵普以天下为己任,多次奏荐原是为国家着想,反复奏荐 的这个人肯定是个人才。6(1)同 5(1) (2)能。因为他办事果断、锲而不舍、工作能 力强,具有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不能。因为他嫉妒刻薄、刚直不阿。(3)例如:魏 征,“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4)刚直不阿、唯才必举、以天下 事为己任等。(5)“半部《论语》治天下”。 勤奋好学、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6) 不设标准答案,能表现他勤奋刻苦、有耐心决心、以天下事为己任、超人的毅力惊人的意志, 语言精练即可。(7)《论语》;读书明理,处理事情果断快速。 (8)首句提出对赵普的 评价,下文是其例证。 (9)主要运用了反复、白描、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突出了赵普 为人深沉,能以天下为己任的特点。二、《爱莲说》1. 周元公集 宋朝 周敦颐 借 某一事物说明道理。4、(1)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 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品德高尚的人)。⑵、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亵玩焉”(或者 答:因为在作者的眼中,莲是“花中的君子”也可)(3)起衬托作用。菊虽高洁,却有躲 避现实的缺点,牡丹虽华贵,却是势利小人追逐的,“予独爱莲”,反映了对高洁品格的向 往.(4)“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5)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6). 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 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别人像自己这样钟情莲花。(7)(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 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 (8) ①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 蔓 不 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②菊花 牡丹 莲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对追逐 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5、略 6、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出淤泥 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 ” 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D、“中不同流合污,不孤通 外直,不蔓不枝” 7、莲花、菊花、牡丹 8.A 9.C 10. 追逐富贵、趋炎附势已经形成 了恶浊的社会夫风气 11. 洁身自好,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与恶浊势力同流合污,正直大度, 鄙薄名利,不炫耀自己,等等 三、《黄鹤楼》 4、(1)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 拍云烟。(2)C(3)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4)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 霞敞;亦荆吴形胜之最也。5、B 6、B7、岳阳楼 滕王阁 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 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鹦洲。日暮乡 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 事列《神仙》之传,迹有《述异》之志 耸构巍峨,高标 10、 C(为了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11.(1)笔墨纸砚(2)琴棋书画(3)梅 兰竹菊 四、《于园》 3、(1)《于国》张岱 明末清初 、《陶庵梦忆》、西湖梦忆 (2) 总分 总写 “磊石” “实奇” “空奇” (3) 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动静 幽远 (4)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 山闻名的原因 假山建筑 能工巧匠的一双手 园林主人的高超的艺术构思。 (5) 空 间 于园山石和建筑 4(1)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2)神游其间,仿佛置身大自然的岩壑 林泉之中。(3)奇特。本文作者是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遂奇”这几方面说明 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4)不能。按从前到后的游览顺序来介绍。空间顺序。(5 不能。 因为这一句话写出了作者的感受,突出了于园奇特的特点。(6)前堂石坡的果子松、牡丹、 芍药;后厅池塘的奇峰绝壑;卧房槛外的沟壑;园后水阁的小河、灌木、禽鸟。(7)(8) 略。(9)特点是假山奇特。三个方面“以实奇”、“以空奇” 、“以幽阴深邃奇”。(10) 不能。根据游园顺序来安排顺序。由前而后的顺序。(11)不能。瓜洲众多园林和于园一样, 凭借假山而有名。这一层不仅写了假山建筑的过程,而且也赞颂了能工巧匠和主人的艺术构 思。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中心。(12)略 5、jiàn yǎo suì hè 3、(1)山沟 (2) 投下名帖 (3)顺着,沿着 (4)热情招待 6、D 7、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 重山。8、打比方,一壑旋下如螺蛳缠 ;列数字、作比较 9、瓜洲的许多园林亭榭,都凭借 假山出名,(这样的石头)放在于园就不会使人有什么遗憾了。(“以”不译也可,省略部 分须补充。) /不能删去,因为这句有以下作用:总结全文,表达对于园的赞美,以其他 园林突出于园。(答两点即可)10、……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①写于园奇在磊 石 ②写水阁和四周的景色及感受 五《黔之驴》 1(1)《柳河东集》柳宗元 子厚 唐 四川 贵州 (2)骈文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 轼、苏辙、王安石 曾巩 (3)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 4(1)一鸣,一蹄。(2)不设统一答案,例: A、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B、“驴一鸣”, 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C、“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 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D、“跳踉大闭”、“断 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意对即可。) (3)不设统一答案。例:A、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B、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 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C、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 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 己的见解。(4)惧驴、识驴、吃驴。吃驴,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5)貌似 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6)例如:虎:稍 近益狎,荡以冲冒。驴:那个小不点竟敢这样藐视我、冒犯我,我要给它点厉害瞧瞧。于是 驴非常生气,抬起后退,用力踢了老虎一脚。(7)略(8)惧驴、识驴、戏驴、吃驴 (9) “然往来视之”、“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10) 心理活动: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技止此耳。动作:蔽、窥、遁、视、出、 荡倚冲冒、阚、断、尽。作用:细腻、逼真、传神的刻画了老虎的形象。(11)意思答对即可。 开始是“一鸣”而已,后来被老虎激怒,也只是“蹄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12)只要 合理即可。如在老虎未弄清自己的本领之前,从气势上吓跑老虎等 5、一层:(“他日”至 “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 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三层:(“因跳踉”至“乃 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6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7、网上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果子狸是不应该杀的(一定要 对参与人数及其态度两方面有所表述,意对即可能从短期内这么多人关心果子狸的角度(例: 关爱自身,关爱动物)谈,或者提出政府决策可能有误等,要言之有理)。8、9、略 六、《沁园春 雪》 1、描写北方壮丽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评论历史英雄人物,歌颂无产阶级英雄。2、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须晴日,看红妆 素裹,分外妖娆。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5、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6、不设统一答案。(抓住气势、 诗人广阔胸襟等作答)7、不设统一答案。(所举人物应该在文武两方面都有作为,应概述 具体事迹。)8、描写了冰、雪、长城、大河、山、原等 表达了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壮 志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0、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 C 12、“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属于静态描写,前者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色,用视觉形象赋予 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后者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 烈,又使人自然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滚滚滔滔的气势。“莽莽”“滔滔”都用叠音,音响浑 厚,产生一种气势磅礴的效果。13、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他们比较注重武功,在建功立业方 面卓有成效。他们的不足在于:文治方面稍微差了一些,他们对文治重视不够。14、不设统 一答案。(4 分,(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2)电 视连续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英雄。如从其他角度有独特发现,也 符合要求。) 七《两小儿辩日》 1、《列子》 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 3.日初出还是日中离人近。理由是:一儿曰:“日初出 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日 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说明文阅读 (一)1、全球气温升高将使地球上许多物种灭绝。2、蝴蝶 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 消失。红嘴雀 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1870 种动植物 1/3 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3、“一 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4、因为欧洲是自 然环境受全坏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详细介绍这个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更能显示出对 其他地区的影响。5、略。(二)6.臭氧越多越好 7. 地球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 成氧原子后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成的一种含有 3 个氧原子的 8.D 9.列数字 具 体说明臭氧浓度过高对人体的危害 10.①能吸收(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的臭氧 ②对人体有害的近地面浓度超标的臭氧 (三)11、shèn 12、“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办 法(措施)”或“如何控制和消除(治理)土壤污染”13、“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 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14、吸收有害物质;集中焚烧处 理 15、①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 ②因为原文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来说明的 16、示例:还我青山碧水,还我土地芬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四)17.⑴ 土壤污染看不见 ⑵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⑶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18.⑴堆放和倾倒在土 壤表面的固体废物⑵渗透在土壤中的有害废水⑶(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 尘土。19.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巨大损失。20.(此 题答案开放,只要能围绕防止土壤污染、告诫人们保护土壤等要点写即可。)(五)21.C 22.A. 从海啸灾难中科学地认识海啸,对提高防御海啸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B.中国对于海啸灾害 的文献记载始于公元前。23.用引用的方法既说明了中国对海啸的认识比校早,又生动形象 地描述了海啸发生时的状貌。24.首先,要强化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其次,加大对自然灾害知识宣传的力度,科学地认识各种自然灾害。 第三,建立自然 灾害的监控和预警机制,以便科学有效地减灾救灾。(六)25.颜色(或“呈暗红色”)、材 料(或“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26.(1)①美化市容 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 ③方便交通管理 (2)①透水 ②分流(或“回收”) ③密封(或“防渗”) 27.说明透水路面的特点及发展趋 向 28.C(七)29.塑料袋 30.塑料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应用。31.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 塑料袋。32.埋在土里难以分化、降解,燃烧产生有害气体。(八)33、外表美、繁殖快、 养分低 34、水葫芦影晌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根冶。35、D.36、外来 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九)37、茶叶的品种、泡茶的方法、烧茶的水 38、 总领下文。39、不仅手续简便,更主要的是能充分发挥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40、 泡茶的水最好的是山泉水,其次是河水,最差的是井水。(一○)41.(1)卵——幼虫—— 蛹——成虫 (2)发光;是害虫蜗牛的天敌;用闪光吸引异性;由腹部的发光器发光;发出 的光是冷光。 42.用针头一样的嘴先给蜗牛打麻醉针,再给蜗牛注射消化液。43.萤火虫 的发光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44.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介绍萤火虫。例如: 对萤火虫“吃蜗牛”作细致形象的描写,说明它是害虫蜗牛的天敌;对雌雄“相互吸引”, 作想象和描写。45.可以归纳四个观点:①大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 用自然规律,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带来 生存的危机;④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大意相同即可;鼓励学生发表合理的独特见解。)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1(1)图 I 画了一根别着一副旱烟袋的布腰带。图 II 画了一根挂着一把钥匙的皮带。图Ⅲ画 了一根挂着一个手机的皮带。(2)反映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B D“海洋”改为 “宇宙空间”使说明更科学,因为“海洋”仅仅是地球上的一部分,用来比喻无穷无尽的宇 宙不恰当,且与后文的“宇宙空间”不一致。“砂砾”改为“水滴”,能够与“大海”相照 应,表达更严密。3.态度要明确,应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加以劝说,内容主要包括 4 点:(1)网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2)不独立完成作业的危害;(3)父母关心我们学 习和生活,这是真爱;(4)老板唯利是图,代写作业只是其赚钱的手段。4、①吃心不改(所 改词语符合语境要求即可)②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就将打字机的特点和俗语“不打 不相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效果很好嘛!(只要回答能列举一运用了谐音双关的广告,并简 要分析就行。当然,也可自己设计广告语,符合要求即可。5、符合题意即可,如“闲人免进 贤人进,赌者休来读者来”;“读书明大道,讲易见天心”; “得良友来如对日,有好书读胜 看花”。 6.①“赠台大熊猫公开征名”或“征集赠台大熊猫名字”。 ②略(a.名称必须 两个汉字;b.有一定象征意义。)7.①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 文学名著 ②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8.答案要点:象征世界人民团结、协作、交流、 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9.(1)两对父子因分数的微小差异,一个洋佯得意,一个垂头丧气。 (2)示例:家长应正确 对待孩子的考分,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引导,多给予鼓励,不以“分”喜,不以“分” 悲。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