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多边形PPT教学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九章多边形PPT教学课件

ID:586451

大小:2.36 MB

页数:174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9.1 三角形 9.1.1 认识三角形 第1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第九章 多边形 教学课件 情境引入 学习目标 1.认识三角形并会用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分类。 2.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 导入新课 问题引入 埃及金字塔 水 分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飞机机翼 问题: (1)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从宏伟的建筑物到微小的分子结构,都有什 么样的形象?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形象呢?试举例。 讲授新课 三角形的概念一 问题1:观察下面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说一说什么叫三角形? 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 做三角形. 问题2: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有几个角? A B C 有三条线段,三个角 边:线段AB,BC,CA是三角形的边. 顶点:点A,B,C是三角形的顶点, 角:∠A,∠B,∠C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记法: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________. 边的表示: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可用小写字母分别表 示为________. △ABC c,a,b 边c 边b 边a 顶点C 角 角 角 顶点A 顶点B 辨一辨:下列图形符合三角形的定义吗? 不符合 不符合 不符合 ①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②联接方式:首尾顺次. u三角形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要点提醒 u表示方法: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除此△ABC还 可记作△BCA, △ CAB, △ ACB等. u基本要素: 三角形的边:边AB、BC、CA; 三角形的顶点:顶点A、B、C; 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为三角形的角):∠ A、 ∠ B、 ∠ C. u特别规定: 三角形ABC的三边,一般的顶点A所对的边记作a,顶点B所对的边记作b, 顶点C所对的边记作c. 找一找:(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出这些三角形? A B C D E 5个,它们分别是△ABE,△ABC, △BEC,△BCD,△ECD. (2)以AB为边的三角形有哪些? △ABC、△ABE. (3)以E为顶点的三角形有哪些? △ ABE 、△BCE、 △CDE. (4)以∠D为角的三角形有哪些? △ BCD、 △DEC. (5)说出△BCD的三个角和三个顶点所对的边. △BCD的三个角是∠BCD、∠BDC、∠CBD.顶点B所对应的边为DC,顶点C所对 应的边为BD,顶点D所对应的边为BC. 问题3: 如图,把△ABC的一边BC延长,得到∠ACD.它与 △ABC有和 联系呢? 像这样,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作三角形的外角. 对外角∠ACD来说,∠ACB是与它相邻的内角,∠A,∠B是与它不相邻的内 角. D 三角形的分类二 问题1:按照三角形内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 由图可发现,在三角形中,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有 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区别是什么? (2)从边上来说,除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样 的三角形? (3)根据上面的内容思考:怎样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相等.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问题2:如果以三角形边的元素的不同,三角形该如何分类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 顶角 ( 底角 (底角 u按是否有边相等分 三角形 不等边三 角形 等腰 三角形 底和腰不相等的等 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u按内角大小分 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腰 底边 当堂练习 1.三角形是指( ) A.由三条线段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B.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直线首尾顺次相接组成 的图形 C.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 的图形 D.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C 2.判断: (2)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 (1)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 √ × (3)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一定不相等.( ) × (4)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5)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 × √ 3.如图,在△ACE中,∠CEA的对边是 . A B FEDC AC 课堂小结 三角形 定义及其基本 要素 顶点、角、边 分 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分类 不重不漏 9.1 三角形 9.1.1 认识三角形 第2课时 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概念.(重点) 2.掌握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画法. 3.掌握钝角三角形的两短边上高的画法.(难点) 导入新课 复习回顾 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几条,怎么画? 只能画一条. 2.已知△ABC中,BC=5cm,高AD=4cm,求△ABC的面积。 讲授新课 三角形的高一 问题1 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问题2 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u定义 如图,从△ABC的顶点A向它所对的边BC所在直线画垂 线,垂足为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高. A B CD 垂直符 号 垂足 想一想 由三角形的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DB= ∠ADC=90 ° A B CD E F A B CD A B CD E F u画图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 (1)锐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高交于直角的顶点; (3)钝角三角形的高交于三角形外一点. O (E,F) O 画一画 如图,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高的 交点有什么规律? 三角形的中线二 问题1 如图,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 C B AC=BC= AB 1 2 问题2 如图,如果点D是线段BC的中点,那么线段AD就称为△ABC的中线.类比三 角形的高的概念,试说明什么叫三角形的中线? A B C u定义: 如图,连接△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 中点D,所得线段AD叫做△ABC的边BC上的中 线. 想一想:由三角形的中线能得到什么结论? BD=CD= BC 1 2 D 画一画:如图,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并观察 它们中线的交点有什么规律? u画图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这一点我们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A B C A B C A B CD EF D D EF EFO O O 问题3 如图所示,在△ABC中,AD是△ABC的中线,AE是△ABC的高.试判断 △ABD和△A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B CD E A 答:相等,因为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所以它们 面积相等. 问题4 通过问题3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三角形的中线能将三角形的面积平分.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 问题1 如图,若OC是∠AOB的平分线,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A C BO 答: ∠AOC= ∠BOC 问题2 如图,在△ABC中,如果∠BAC的平分线AD交BC边于点D,我们就称AD 是△ABC的角平分线.类比探索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过程,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B CD A ( (答: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一点. 想一想: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与角的角平分线相同吗?为什么? 答:相同点是: ∠ BAD= ∠ CAD;不同点是:前者是线段,后者是射线.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已知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B=6cm,AC=8cm,BC=10cm, ∠CAB=90 °,试求: (1)△ABE的面积; (2)△ACE和△ABE的周长的差. A B CD E解:(1) 1 1 , 2 2 6 8 10 , ABCS AB AC BC AD AD           即AD=4.8. 2 1 1 , 2 2 1 1 5 4.8 12(cm ) 2 2               ABC ABE S AB AC BC AD S BE AD (2) ∵AE是△ABC的中线, ∴BE=CE. ∴△ACE和△ABE的周长的差 =(AC+AE+CE)-(AB+AE+BE) =AC+AE+CE-AB-AE-BE =AC-AB =8-6 =2(cm) 重要发现 三角形中线AE把原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就是AC与AB的 差. A B CD E 例2 如图,在△ABC中,请作图 (1)画出△ABC的∠C的平分线; (2)画出△ABC的边AC上的中线; (3)画出△ABC的边BC上的高 A B CD E F 答:如图,CF是一条角平分线;BE是 AC边上的中线;AD是边BC上的高. 画高要标明垂直符号.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及高都要画成线段. 注意 当堂练习 D 2.在△ABC中,CD是中线,已知BC-AC=5cm, △DBC的周长为25cm,求△ADC的周长. A D B C 解: ∵CD是△ABC的中线, ∴BD=AD . ∵BC-AC=5cm, ∴ △DBC与△ADC的周长差是5cm, 又∵ △DBC的周长为25cm, ∴ △ADC的周长=25-5=20(cm). 3.如图是一张三角形纸片,请你动手画出它的BC边上的中线,BC边上的高, ∠A的平分线. A B C D AD为中线(BD=DC) E AE为高(AE⊥BC) )) AF 为∠A的平分线 (∠BAF=∠CAF) F 能力提升:王大爷有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现在要将它 们平均分给四个儿子,在菜地的一角A处有一口池塘, 为了使分开后的四块菜地都就近取水,王大爷为此很 伤脑筋.你能想出什么办法帮帮王大爷吗? 如果不考虑水源,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分? A (思路提示:想到三角形的中线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课堂小结 三角形重要线 段 高 钝角三角形两短边上的高的画法 中 线 会把原三角形面积平分 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等于原三角形其余两 边的差 角 平 分 线 9.1 三角形 9.1.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重点、 难点) 3.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将三角形纸片分别按下面两种方法进行折叠、剪拼等操作, 你能发现什么? 导入新课 折叠三角形纸板,可以把它的三个 角拼成一个角. 可以将∠A,∠B 剪下并移至顶点C处 拼接成一个角. A B C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到一起恰好构成一个平角. 观察与思考 因为直线在平移下的像是与它平行的直线, 如图,将△ABC的边BC所在的直线 平移,使其经过点A,得到直线B'C' . 所以 B'C'∥BC. 则 ,∠ ∠B A B = B ∠ ∠C AC = C. 所以∠B+∠BAC+∠C=180°. 又   1 8 0∠ ∠ ∠B A B + B A C + C A C = , B C 讲授新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 观测的结果不一定可靠,还需要通过数学知识来说明. 由此得到: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你还能想出其它的方法推出这个结论吗? 多种方法证明的核心是什么? 借助平行线的“移角”的功能,将三个角转化成一 个平角. C A B 1 2 3 4 5 l A C B 1 2 34 5 l P 6 m A B C D E 例1 在△ABC 中, ∠A 的度数是∠B 的度数的3倍,∠C 比∠B 大15°, 求∠A,∠B,∠C的度数. 解: 设∠B为x°,则∠A为(3x)°, ∠C为(x + 15)°, 从而有 3x + x +(x + 15)= 180. 解得 x = 33. 所以 3x = 99 , x + 15 = 48. 答: ∠A, ∠B, ∠C的度数分别为99°, 33°, 48°. 几何问题借助方程来解. 这 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 典例精析 例2 如图,在△ABC中, ∠BAC=40 °, ∠B=75 °, AD是△ABC的角平分 线,求∠ADB的度数. A B C D 解: 由∠BAC=40 °,AD是△ABC的角平分线,得 ∠BAD= ∠BAC=20 °.1 2 在△ABD中, ∠ADB=180°-∠B-∠BAD =180°-75°-20° =85°. 问题1 在△ABC 中,若∠C =90°,你能求出∠A,∠B 的度数吗?为什么?你能求 出∠A +∠B 的度数吗?利用上面的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A B 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u应用格式: 在直角△ABC 中, ∵ ∠C =90°, ∴ ∠A +∠B =90°.  直角三角形的内角性质二 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表示,直角三角形 ABC 可以写成Rt△ABC 例3 如图, ∠C=∠D=90 °,AD,BC相交于点E. ∠CAE与∠DBE有什么关系?为 什么? A B C D E解:在Rt△ACE中, ∠CAE=90 °- ∠AEC. 在Rt△BDE中, ∠DBE=90 °- ∠BED. ∵ ∠AEC= ∠BED, ∴ ∠CAE= ∠DBE. 问题1 在图中,外角∠ACD与它不相邻的内角∠A,∠B之间有什么大小关 系? 我觉得可以利用“三角形 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 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 因为∠ACD+∠ACB = 180°, ∠A +∠B +∠ACB = 180°, 所以∠ACD -∠A -∠B = 0(等量减等量,差相等) 于是∠ACD =∠A +∠B.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由此得到: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不相邻的内角. 如图,∠CAD=100°,∠B=30°,求∠C 的度数. 解:因为∠B+∠C=∠CAD, 所以∠C=∠CAD-∠B, 所以∠C=100°-30°=70°. 做一做 问题2 如图, ∠BAE, ∠CBF, ∠ACD是△ABC的三个外角,它们的和是多少? 解: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得 ∠BAE= ∠2+ ∠3, ∠CBF= ∠1+ ∠3, ∠ACD= ∠1+ ∠2. 又知∠1+ ∠2+ ∠3=180 °, 所以∠BAE+ ∠CBF+ ∠ACD =2(∠1+ ∠2+ ∠3)=360 °. A B C E F D ( ( ( ( ( (2 1 3 你还有其他解法 吗? 方法二:如图,∠BAE+∠1=180 ° ① , ∠CBF +∠2=180 ° ②, ∠ACD +∠3=180 ° ③, 又知∠1+ ∠2+ ∠3=180 °, ①+ ②+ ③得 ∠BAE+ ∠CBF+ ∠ACD +(∠1+ ∠2+ ∠3)=540 °, 所以∠BAE+ ∠CBF+ ∠ACD=540 °-180°=360°. A B C E F D ( ( ( ( ( (2 1 3 要点归纳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A B C E F D ( ( ( ( ( (2 1 3 ∠BAE+ ∠CBF+ ∠ACD =2(∠1+ ∠2+ ∠3)=360 °. 典例精析 例4 (一题多解)如图,计算∠BDC. A B C D( ( ( 51 ° 20 ° 30 ° E C 思路点拨: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 A B C D( ( ( 51 ° 20 ° 30 ° 解:(解法一)连接AD并延长于点E. 在△ABD中,∠1+∠ABD=∠3, 在△ACD中,∠2+∠ACD=∠4. 因为∠BDC=∠3+∠4,∠BAC=∠1+∠2, 所以∠BDC=∠BAC+∠ABD+∠ACD =51° +20°+30°=101°. E ) ) 1 2 ) 3 ) 4 A B C D( ( ( 51 ° 20 ° 30 ° E ) 1 (解法二)延长BD交AC于点E. 在△ABE中,∠1=∠ABE+∠BAE, 在△ECD中,∠BDC=∠1+∠ECD. 所以∠BDC =∠BAC+∠ABD+∠ACD =51° +20°+30°=101°. (解法三)连接延长CD交AB于点F.(解题过程同解法二) ) 2 A B C D ( ( ( 1 32 ( u重要发现: ∠BDC= ∠1+ ∠2+ ∠3. 1.已知△ABC中,∠A= 70°,∠C=30°,∠B=______. 2.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70°,另一个锐角是_______. 3.在△ABC中,∠A=80°,∠B=∠C,则∠C=_______. 80° 20° 50° 当堂练习 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 36°, ∠C= 76°,则∠DAC的度数为________. 34° 5 .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B=∠BAD, ∠ADC=80°,∠BAC=70°,求: (1)∠B 的度数; (2)∠C的度数. 在△ABC中: ∠B+∠BAC+∠C=180°, ∠C=180º-40º-70º=70°. 解:因为∠ADC是△ABD的外角. 所以∠ADC=∠B+∠BAD=80°. 又因为∠B=∠BAD, 40° A B 70° 80°180 40 , 2 B    所以 CD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内角 三 角 形 的 内 角 和 定 理 证 明 了解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及 其 目 的 内 容 三 角 形 内 角 和 等 于 1 8 0 °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 互 余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外 角 定 义 角一边必须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必须是三角 形另一边的延长线 性 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 和 三角形的外角 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9.1 三角形 9.1.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掌握“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并能 初步运用;(重点、难点)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小明 我要到学校怎么走呀? 哪一条路最近呀? 为什么?邮局 学校 商店 小明家 讲授新课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 A B C 路线1:从A到C再到B的路线走; 路线2:沿线段AB走. 请问:路线1、路线2哪条路程较短, 你能说出根据吗? 解:路线2较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由此可以得到: ABBCAC  BCABAC  ACBCAB  合作探究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想一想:由不等式的变形,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定理的理论根据是?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 ABBCAC  BCABAC  ACBCAB  AC AB BC  AB BC AC  BC AC AB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例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如果一边长等于4cm,求另两 边的长? 解:若底边长为4cm,设腰长为x cm, 则2x+4=18,解得x=7. 若一条腰长为4cm,设底边长为x cm,则 2×4+x=18,解得x=10. 因为4+4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