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南马高中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苏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东阳市南马高中2012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苏教版)

ID:570209

大小:73.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南马高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秦塞(sài) 门槛(kǎn) 勖(xù)勉 荒烟蔓(wàn)草 B.憔悴(cuì) 幽咽(yàn) 沏茶(qì) 坚毅不挠(ráo)‎ C.贾人(gǔ) 休戚(qì) 咨嗟(jiē) 贼氛方炽(chè)‎ D.吮吸(shǔn) 喑哑(yīn) 猿猱(náo) 深切悼(dào)念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斑斓 煊赫 暮霭 金箍咒 祸起萧墙 B.熟谙 惘然 消魂 绵里针 语焉不详 C.娥眉 霓裳 讴哑 掉书袋 安知若素 D.锦瑟 嘲哳 犄角 莫需有 弃甲拽兵 ‎3.选出依次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 A.也许 毕竟 甚至 然而 B.甚至 毕竟 还有 然而 C.也许 但是 还有 而且 D.即使 但是 甚至 而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歌以赠之 歌:唱歌 B.何以伐为 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C.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可以等待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流眼泪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钱钟书是一个奇才,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其文章到达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B.责任编辑说他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书的其他环节,他就望尘莫及了。‎ C.现在不少大款,认为钱是自己赚来的,怎么花谁也管不着,常常挥金如土,一饭千 金,他们还觉得这才有气派,这才叫潇洒。‎ D.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喷薄而出,“落 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百分之九十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 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B.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朝代,一个政权兴盛的根本因素,秦王朝到灭亡都没有悟懂 这个真理。‎ C.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有识之士在悼念乔布斯的同时,也在追问,中国为什么 没有乔布斯?乔布斯可不可以复制?‎ D.去年以来,由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 到了严重干扰。‎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诗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甫 齐名,人称“李杜”。他的作品风格豪迈飘逸,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 B.《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 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 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C.《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D.白居易,字乐天,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 品最多的一位。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合为事而作。”‎ ‎8.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柳岸”三字不是一般的写景文字,离别之人一见此景,就会想起别时之依依不舍 的场面,就会浮现赠柳惜别的情景,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杨柳岸”三字明写 眼前景,暗写别时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 B.引用“五丁开山”和“六龙回日”这两个神话的作用是增加迷信色彩并引人入胜。‎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 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D.“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运用正面烘托的方法,渲染周围景物的悲凉气氛,使抒情 主人公的离别之苦更加突出。‎ ‎9.下面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同的一项是 A.猿猱欲度愁攀缘。 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10.“天边偶尔漂浮着淡淡的白云”的后面连接那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1.请简单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 ‎ ‎ ‎ ‎12.文中划横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效果?‎ ‎ ‎ ‎ ‎ ‎13.“不仅如此”中的“此”指代什么?‎ ‎ ‎ ‎ ‎ ‎14.请概述第2、3段的大意。‎ ‎ ‎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20题(15--18,每题3分,19题6分,20题6分,共24分)‎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尔言过矣。 过:责备。 B.虎兕出于柙 于:介词,可译为“从”。‎ C.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辅助。‎ ‎16.与“危而不持,颠而不扶”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患寡而患不均 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C.而在萧墙之内也。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17.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18.请找出文中三个成语并解释。‎ ‎ ‎ ‎ ‎ ‎ ‎ ‎19.简述题。‎ 孔子在申述反对攻打颛臾的理由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具体分析。‎ ‎ ‎ ‎ ‎ ‎ ‎ ‎20.请翻译下面句子。‎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 ‎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7分)‎ ‎(一)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1.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2分)‎ ‎22.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3分)‎ ‎ ‎ ‎ ‎ ‎23.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的三层含义。(3分)‎ ‎ ‎ ‎ ‎ ‎(二)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24.第一句中“铺”字换用“照”字,好不好?为什么?(3分)‎ ‎ ‎ ‎ ‎ ‎25.“可怜”意思是 。(2分)‎ ‎26.根据诗意,写出作者所抒发的感情。(4分)‎ ‎ ‎ ‎ ‎ 五、阅读下面的示例,为下面提供的一组镜头设计画外音。要求主旨明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27.示例:‎ ‎ [镜头]一个正在跑步的中学生,突然停下来,弯腰将同学扔在校园中的废弃物丢进了垃圾桶。‎ ‎[画外音]拾起的是垃圾,收获的是成长,传播的是文明。‎ ‎[镜头]一辆吉普车减慢速度,停在信号灯前,耐心等待闯了红灯的孩子们过去。这个时候,一名执勤交警对司机微笑,并且敬礼。‎ ‎[画外音] ‎ 六、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每题1分)‎ ‎28.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②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③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④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闻一多说过:生命是一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蓝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南马高中2012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 一、(24分)‎ 四、‎ ‎21.略。‎ ‎22.“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23.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 ‎24.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用“铺”,这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贴着地面照射,用“铺”更贴切、形象;或“铺”字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25.可爱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