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押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押题)

ID:568565

大小:190.5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3-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高考押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房之夜 萧 红 冯山——10年前他还算是老猎人。可是现在他只坐在马房里细心地剥着山兔的皮毛,他常常把刀子放下,向着身边的剥着的山兔说:‎ ‎“这样的射法,还能算个打猎的!这正是肉厚的地方就是一枪……这叫打猎?会打山兔的是打腿……杨老三,那真是……真是独手……连点血都不染……这可倒好。”他一说到杨老三,就不立刻接下去。‎ ‎“我也是差一点呢!怎样好的打手也怕犯事。杨老三去当胡子那年,我才23岁,若不是五东家,我也到不了今天。……年轻的那一伙人,到现在怕是只有五东家和我了。”他越说越没力量,放下手下剥着的山兔皮,拉着凳子,坐到门外去抽烟。‎ 一种孤独的感觉无缘无故地为旷野上的响亮的铃子所唤起,他想到了杨老三,想到了年轻时的那一群伙伴:‎ ‎“就只剩五东家了……见一见……”‎ ‎“四十来年没再见到,怕是不认识了……”‎ 烟管伴着他那遥远的幻想,嘶嘶地鸣叫,时时要断落下来。‎ 三月里的早晨,冯山一推开马房的门扇,就撞掉了几颗挂在檐头的冰溜。‎ ‎“雁要来了,白河也要开了。”他自己说。‎ 到了下午,起风了。冯山看着那黄澄澄 的天色。‎ 马倌联着几匹马在檐下遇到了他:‎ ‎“你还不信吗?你到院里去问问,五东家明天晌午不到,晚饭的时候一定到……”在马身上他高抬着右手,恰巧大门洞里走进去一匹骑马,又加上马倌那摆摆的袖子,冯山感到有什么在心上爆裂了一阵。‎ ‎“扯谎的小东西,你不骗我?你这小鬼头,你的话,我总是信一半,疑一半……”冯山向大门洞的方向走去,已经走了一丈路他还说,“你这小子,扯谎的毛头……五东家,他就能来啦!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出门不容易……”他回头去看看马倌坐在马背上连头也不回地跑去了。‎ 冯山也跑了起来:“可是真的?明天就来!”他越跑,大风就好像潮水似的越阻止着他的膝盖。‎ 第一个,他问的少东家,少东家说:“是,来的。”‎ 他又去问倒脏水的老头,他也说:“是。”‎ 可是他总有点不相信:“这是和我开玩笑的圈套吧?”于是他想去问问井口正在饮马的闹嚷嚷的一群人。他向马群里去的时候,他听到冯厨子在什么地方招呼他:“冯二爷,冯二爷……你的老朋友明天就来到啦!”‎ 他反过身来,从马群撞出来,他看到马群也好像有几百匹似的在阻拦着他。‎ ‎“这是真的了,冯厨子!那么报信的已经来啦!”‎ ‎“来啦!在大上房里吃饭!”‎ 他听到上房门口有人为着那报信的人而唤着:“冯厨子,来热一热酒!”‎ ‎……‎ 第二天,冯山早早地来到高岗。中午的时候,连东家的 太太们也都来到了高岗,高岗下面就临着大路。只要车子或是马匹一转过那个山腰,用不了半里路,就可以跑到人们的脚下。人们都望着那山腰发白的道路。冯山也望着山腰也望着太阳,眼睛终于有些花了起来,他一抬头好像那高处的太阳就变成了无数个。眼睛起了金花,好像那山腰的大道也再看不见了。‎ ‎“来啦!来啦!……黑骑马……”‎ 孩子们,有的下了高岗,顺着大道跑去了。冯山的两只手都一齐地遮上了眉头,等他看见了马颈上的那串铜铃,他的眼睛就早已昏盲了,已经分辨不出那坐在马背上的就是他少年时的同伴。‎ 他走了一步,他再走了一步,已经走下了高岗。他过去,他扒住了那马的辔头,他说:“老五……”他就再什么也不说了。‎ 在吃酒的时候他和五东家是对面坐着,他们说着杨老三是哪年死的,单明德是哪年死的……还有张国光……这一些都是他们年轻时的同伴。酒喝得多了一些的时候,冯山想要告诉他,某年某年他还好上了一个寡妇。但他看看周围站着的东家的太太们和姑娘们,他又感觉这事不方便说了。‎ 五东家走了的那天夜晚,他好像只记住了那红色的鞍,那土黄色的风帽。他送他过了太平沟的时候,他才看到站在桥上的都是五东家的家族……他后悔自己就没有一个家族。‎ 马房里的特有的气味,一到春天就渐渐地恢复起来。那夜又是刮着狂风的夜,所有的近处的旷野都在发着啸……他又像被人们遗忘了,又好像年轻的时候出去打猎在旷野上迷失了。‎ 马倌喂马的时候,他喊着马倌:“给老冯来烫两盅酒。”‎ 等他端起酒杯来,他又不想喝了,从那深陷下去的眼巢里,却安详地逃出两条寂寞的泪流。‎ ‎(有删改)[来源:Z*xx*k.Com]‎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叙述了冯山老人晚年的境遇和心灵世界,在童年伙伴之间不同命运的对比中,寄寓着作者对底层民众不幸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性之美的无限哀怜和赞赏。‎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故事中时令的变化,冯山早晨推开马房的门扇时,“撞掉了几颗挂在檐头的冰溜”,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天气已经转暖的景象。‎ C.冯山对五东家要来的消息不相信,所以他怀疑马倌的消息,向少东家打听,向马夫打听,向厨子打听。从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D.小说处处突出冯山的老态,尤其是“他越说越没力量”“他的眼睛就早已昏盲了”“那深陷下去的眼巢”等神态、肖像的描写,都表现出冯山的年老体衰。‎ E.冯山虽然是五东家的长工,但是当他们共同聊起往昔的人和事时,两人之间没有阶级界限,不再是长工和东家,而是充满温情的少年伙伴。‎ ‎2.作品中的冯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怎样叙述冯山与五东家见面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结尾写冯山送走五东家后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那棵梧桐树 李翠娟 爷爷是在一个春季栽下这棵梧桐树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生长速度很快,没几年树头就罩住了大半个院子。‎ 左邻右舍对它的生长速度惊叹不已,经常询问爷爷到底是怎么打理它的,爷爷捋着花白的胡须,笑而不答。‎ 那时候,在梧桐树下玩耍,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它粗大的腰身需要好几个孩子才能合抱过来。斑驳的树皮像是一幅幅抽象的画作,我们的眼睛总能从这些画作里探索出一些大人看不到的神奇世界。‎ 夏季是梧桐树最美的时候,那一串串像紫色铜铃一般的花朵缀在翠绿的枝条上,微风吹过,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使劲多吸几口。‎ 那天,张木匠过来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如火的晚霞给梧桐树涂上了一抹金色。他围着树身转了几圈,眼神里是掩藏不住的惊喜。‎ 我很不喜欢这个人,因为他整天在村里闲逛,看见谁家有要成材的树,总是软磨硬泡非要砍了去。‎ 这几年他和外地的木材商联手倒腾木材,很是发了一笔横财。看得出爷爷也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他来找过爷爷几次,爷爷都没有搭理他。‎ 这次他又来了,他把爷爷从屋里拽出来,说:“你出个价,多少钱我都要。”‎ 爷爷没有理睬他,他缓缓走到树前,用手摩挲着梧桐树,像平时摸我的头一样温柔,过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说:“你走吧,这树我不卖。”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进了屋,张木匠望着爷爷坚定的背影,跺跺脚,无可奈何地走了。‎ 梧桐树保住了,我们又可以在树下玩了。它如伞的树冠越来越茂盛。就像在院子里撑开了一把巨大的伞,家里人每天都在伞下或干活,或休息,或吃饭。‎ 可是好景不长,来年春天,村里突然送来了重新规划街道的通知。我们家在搬迁范围之内,而且梧桐树因为影响规划,也在砍伐之列。一家人知道这个情况后都闷闷不乐。‎ 这次,张木匠又来了,他拿着规划图,边给爷爷看边得意地说:“这棵梧桐树可是占着主街道的!这次你是非卖给我不可了,别犹豫了,你点头,我明天就来砍树……”‎ 爷爷没等他说完,猛吼一句:“说不卖就不卖。”说完倒背着手独自走了,留下张木匠站在那里,表情讪讪的,很不自然。‎ 爷爷在搬家之前,还是忍痛吩咐家人把梧桐树砍倒了。为此,我抱着爷爷的腿哭了一下午,爷爷只是一个劲地叹气,什么话都没有说。‎ 我们搬走的时候,一起把梧桐树拉到了新家。‎ 不料张木匠仍是不依不饶,几次三番来到新家找爷爷,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他铁青着脸责问爷爷,为什么不把树卖给他,爷爷总是闭口不言。家里人被逼急了,都开始劝爷爷,爷爷始终都不点头。‎ 时光就这样缓缓流去,转眼之间,冬天来了。爷爷突然病重,家里人四处为他求药,可是他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让我们的心揪得厉害。‎ 那个早上,北风肆虐,天灰蒙蒙的,新一轮寒流来了。我们都跪在爷爷的床前,他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我们知道他已经来日不多 。‎ 他吩咐爸爸去把张木匠叫来,断断续续地说:“当年……栽树的时候,我在树下埋了一头死猪,所以……树长得很快,但是……但是……我知道它长得过快,木材一定不结实,所以不愿卖给你……”‎ 对爷爷的话,爸爸和张木匠都半信半疑。他们一起用电锯把那棵梧桐树锯成了板材,果然,当家人凑上前去细看那些板材时,发现那些板材上面布满了粗大的裂纹,好像很酥脆的样子,这样的木板显然是不能打成好家具的。‎ 张木匠奔进屋里,看到爷爷 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不由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1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开头交代梧桐树的生长状态和枝繁叶茂的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 B.作品第二段写左邻右舍对梧桐树的惊叹和爷爷的笑而不答,巧设悬念并暗示了小说的结局。‎ C.作品主要通过张木匠这一人物为买树多次登门以及村里对街道的重新规划等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D.张木匠是一个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的人,所以当他得知梧桐树非砍不可的消息后有点幸灾乐祸。‎ E.小说以张木匠面对死去的爷爷泪流满面结尾,表现了他的愧疚和对爷爷的感激之情。‎ ‎2.作品是怎样叙述有关梧桐树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品中的“爷爷”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爷爷”临终时说的一番话在作品中有哪些作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家客店 ‎[法]都德 在那小村的边界上有两所大客店,静立在街的两旁。‎ 那边,是一所高大的新建筑,尽是热闹、生动的气象。门都敞着,门前停着驿车,远客们在墙阴遮挡的大道旁酣饮。庭院里挤满了骡马和车辆,车夫在棚下躺着,等候夜间的凉气。屋里溢出狂暴的呼号和叫骂,酒杯在叮当相碰,拳头在乱击着桌子。还有一种清脆欢快的歌声超出一切喧嚣之上,震得窗户都在颤动。‎ 这边呢,静悄悄的像是没有人住。大门前乱草丛生,窗扇都已破碎,一株脱皮的冬青树横悬在门上。进门来是一间狭长的房子,荒凉而惨淡,从三个没有帘子的窗口中透入些微光,屋子越显得荒凉难堪;桌子上放着积满灰尘的破玻璃杯;一张黄色小榻和一张书桌,似乎都在那里打瞌睡。好多的苍蝇,聚集在天花板上,爬在窗户上。推开门,只听见一阵嘤嘤嗡嗡的翅子声。房子尽头,有一个妇人紧靠窗子站着,眼睛茫然地向外边张望。这是一个衰老的农妇,皱痕满面,容色灰暗。‎ ‎“你要干什么?”她擦了擦眼睛说道。‎ ‎“我想在这里休息,还想喝一杯酒。”‎ 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 ‎“这不是一所客店么?”‎ 妇人长叹了一声:“就算是吧。可是,为什么你不到对面去呢?那里多热闹呵。”‎ ‎“我受不了热闹,我想安静地休息一会儿。”‎ 不等她的答复,我就在一张桌子旁边坐下。看出了我说的是实话,这女店主才显出忙碌的样子。她打开门,搬过酒瓶,擦净杯子,竭力想驱散那成群的苍蝇。今天来了一位客人,显然是一件郑重的事情。这女人不时停步,手摸着头,像是因为东西不齐供应不周而觉得失望。她走进后面的屋里去,我听到她的大钥匙在摇动作响,听到她在摸索锁孔,在开面包箱,在洗拭盘子,时时传来沉痛的悲叹和掩抑的抽咽。这样过了一刻钟,我面前有了一盘葡萄干,一块干面包,石块一般硬,还有一瓶新制出来的酸酒。‎ ‎“替你预备好了。”这古怪的老妇说完,又回到窗口去了。我一面喝酒,一面想些话来和她攀谈。‎ ‎“不常有人到你这里来吧?”‎ ‎“从没有一个客人,先生。比起从前真差得远了。这里本是换马的地方,还要替打猎的人们预备晚餐,终年有牛马在这里往来停留。但是,自从我们邻家的铺子开张以后,就什么都完了。客人都跑到对面去,觉得这里太无趣味。实在呢,这屋子里确乎没有一点儿快乐处。我既长得不好看,一向又害着热病,我的两个小女孩也都死了。对面店里可大不同,他们终日地欢笑。有一个从阿莱来的女人——一个美貌的女人,衣上镶着好看的花边,脖子上挂着三串金珠——在看管店房。驿车上的车夫就是她的情人;所以把车子赶到那边去。她又雇了几个轻贱的女孩做使女,怎能不得顾客的欢心?车夫们不惜绕着远道在她的门前经过,可我呢……”‎ 她迷惘地,冷冷地说着,前额还紧紧地压着玻璃,显然是对面店里的事情能引她的注意。突然间,大道那边起了一阵骚动,驿马车轧着尘灰向前移动了。鞭声在空中爆裂,跑到门外的女孩们都喊道:“再会呵!再会!”那里又发出一种洪亮的歌声,压下了别的声音,就是我刚才所听见过的。这歌声飘来,使女店主听了浑身颤抖。她回过身来对我说道:“你听见没有?那就是我的丈夫,唱得好么?”我茫然望着她。‎ ‎“什么?你是说他……?”‎ 她脸上现出伤心的神情,但又柔声答道:“自从两个女孩死后我只是悲泣。这屋里充满了忧郁和苦痛,自然没有人肯来了。受不了这样的烦闷,我可怜的约瑟就跑到大道那边去喝酒了。他有一口好嗓子,那阿莱的女人就教他唱歌,听啊!他又在那边唱了。”‎ 她僵直地站着,神魂恍惚,颤抖着,泪珠从颊上滚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你要干什么”这句生硬的发问,既表现了老妇人对陌生客人到来的冷漠和不欢迎,也反映了她作为店主人高度的警惕性。‎ B.“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对于“我”的话很怀疑,她不相信“我”真的会光顾她的客店,足以看出店里无人光顾时间之久。‎ C.顾客都不约而同地光顾对面小店,即使等待也愿意,其中有顾客喜新厌旧的心理原因,同时也与老妇人的小客店卫生条件差、饮食质量不高、服务不周到有一定关系。‎ D.丈夫痴迷于对面客店,跟着那个女人唱歌,说明他是一个耐不住寂寞贪图热闹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极度热爱,而这一点是之前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 E.老妇人小店衰落的原因有对手的恶意竞争,有男主人的软弱轻浮,也有女主人的沉溺痛苦不能自拔。这种一言难尽的丰富性正是小说韵味所在,令读者久久回味。‎ ‎2.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小说另外一个主要形象的约瑟,始终以暗线的形式出现,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乘以3得8‎ 赵 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来源:学#科#网Z#X#X#K]‎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恨。‎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E.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2.“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良 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张海旭的家属?”“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控室,让他们别着急。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张朝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张朝和老婆摇头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张朝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现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E.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依次展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2.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题目是“良心”,如以“红包”为题是否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洛迦诺乞妇 ‎[德]海因里希·冯·克莱 斯特 以前,在阿尔卑斯山山麓,意大利北部靠近洛迦诺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古代城堡,它为一个侯爵所有。如今,从圣哥达山上下来,人们只能看见城堡废墟了。‎ 城堡里有很多宽敞的房间,有一天,女主人出于怜悯,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给一个上门求乞的害病的老太婆铺了一张草褥。侯爵打猎回来,走进这个房间,因为这是他放枪的地方。他不耐烦地叫老太婆从她躺着的角落起来,要她到壁炉后面去找个地方。老太婆刚爬起来,就连同拐杖一起在光滑的地板上滑了一跤,脊椎受了伤。她吃力地站起来,穿过房间,但是刚到壁炉后面就突然倒下了,呻吟着,叹息着,接着就死了。‎ 几年后,战争和歉收使侯爵陷于贫困之中。这时来了一个佛罗伦萨的骑士,他喜欢城堡的优美环境,打算买下它。侯爵急于卖掉城堡,便让夫人把骑士安顿在上面提到的那个房间里,那里已经被布置得富丽堂皇。但是骑士半夜从楼上下来,脸色苍白,浑身战栗,发誓说房间里有鬼出没。请想想侯爵夫妇这时有多么惊慌。骑士说有个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从角落里站起来,“沙沙”作响,好像从草褥上爬起来一样,迈着缓慢无力的步子穿过房间,声音清晰可闻,然后在壁炉后面倒下,呻吟着,叹息着。‎ 侯爵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到恐惧起来,强作镇静地对骑士哈哈大笑,然后提出他愿意到楼上去,和骑士一起在那间房里过一夜,如果那样可以使骑士安心的话。但是骑士请求让他在侯爵卧室的扶手椅上过一夜。第二天早晨,骑士叫来自己的马车,谢了侯爵,就离开了。‎ 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吓跑了几个盼望中的买主,令侯爵懊恼不已。不知何时,半夜有鬼在房间里走动的事在侯爵自己家人中间也悄悄传开了。他决定亲自去调查这件事,彻底结束这种传闻。因此,夜幕降临,他在那间房里铺好床,躺下静等子夜来临。然而,在那个闹鬼的时刻,当他的的确确听见那个神秘的响声时,可以想见他的惊慌。好像有人从“沙沙”作响的草堆上爬起来,穿过房间,在壁炉后倒下,气喘吁吁,叹息着。第二天早晨,当他走下楼时,侯爵夫人问他调查的结果怎么样。他忧虑地看看四周,然后闩上门,肯定地告诉她房间里确实有鬼。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浑身冰凉,请求在他再做试验以前,别提这件事。那天夜里,尽管由一个忠实的仆人陪着,他们仍然听见了同样的令人费解的幽灵般的声音。他们唯一迫切的愿望就是无论以什么价钱,赶紧把城堡卖掉,以打消他们在仆人面前流露出来的恐惧,并把这件事怪到一些琐细的、偶然的、当然会弄明白的原因上。第三天傍晚,两个心惊胆战的人,又爬上楼走进那个房间,决定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发现看家狗站在门前,有人解开了锁狗的链条。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欲望,希望能有另外的生灵相伴吧,他们把狗带进了房间。‎ 十一点左右,桌子上点着两支蜡烛,侯爵夫妇坐在单人床上,侯爵夫人穿戴整齐,侯爵身旁放着他从壁橱里取来的剑和手枪。他们尽量在谈话中打发时间,狗蜷缩在地板中央睡着了。接着,时钟刚敲响午夜十二点,那恐怖的声音又出现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人拄着拐杖在房间角落里站起来,身下发出“沙沙”声。“嗒!嗒!”刚听到第一下脚步声,狗就醒了,竖着耳朵站起来,然后退到壁炉边,狂吠起来,好像有什么人正向它走过来。看见这情形,侯爵夫人毛发直竖,冲出了房间。侯爵抓起他的剑,高声喝道:“谁在那儿?”没有回答。侯爵像个疯子一样朝空中四处乱砍。侯爵夫人叫来马车,决定马上到城里去。她赶紧拿了一些随身物品,还没等马车备好,就看见她周围的城堡陷入了一片火海。恐怖使侯爵发疯了,他对生命厌弃了,抓起一支蜡烛,把城堡的每个角落——全镶着护墙木板——都点燃了。‎侯爵 夫人派人进去救这个不幸的人,他已经非常可怜地死去了。现在,他的白骨被乡下人收集起来,埋在他命令那个洛迦诺乞妇站起来的那个房间的角落里。‎ ‎(选自《外国小说欣赏》,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介绍侯爵的城堡所在的位置并特别强调城堡靠近洛迦诺,其目的是引出下文对洛迦诺乞妇的相关描写,比如乞妇之死以及乞妇鬼魂等。‎ B.侯爵因为战争和粮食歉收等变得十分贫穷,而骑士们却因为战争变得富裕起来,其中一个骑士看中了侯爵的城堡并打算买下来。‎ C.侯爵家人中悄悄传着城堡房间闹鬼的事情,说明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谈论这件事,这衬托了侯爵对房间闹鬼的恐惧和忌讳,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氛围。‎ D.侯爵夫妇一起到闹鬼的房间调查时,把狗带进去原本是为了消除两人的恐惧心理,但后来狗的狂吠却增添了夫妇二人的恐惧,使夫妇二人相信房间里确实有鬼。‎ E.小说看起来是典型的因果报应故事,侯爵因缺乏同情心造成乞妇死亡,自己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其实小说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了一个鬼故事,而是探讨了人性和良知。‎ ‎2.文章是通过哪些内容来描写“幽灵”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来源:学*科*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侯爵夫人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幽灵”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惹祸的大衣 李 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来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的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来,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来,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来,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来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来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您是天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我”倍感紧张,可见“大胡子”居心不良。‎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可在过河的危急时刻,还是“大胡子”救了“我”。‎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作了铺垫,可谓匠心独运。‎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大胡子”的歧视,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选择的道路 ‎[美] 欧·亨利 两个强盗冲下陡坡,审慎而迅速地穿过树林。驰进一个原始的荒凉的峡谷。在这里,鲍勃·蒂德博尔的坐骑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岩石上打了滑,摔折了前腿。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 ‎“哦,我想你那匹小野马暂时驮得动我们两个人。”乐天派的鲍勃回答说,“路上一见到马,我们就征用一匹。天哪,我们发了一笔财,可不是吗?看钱上的标签,一共三万,每人一万五!”‎ ‎“比我预料的少。”鲨鱼多德森说,用靴尖轻轻踢着钞票捆。接着,他沉思地瞅着他那匹跑累的马的汗水淋漓的肋腹。‎ ‎“老博利瓦差不多要累垮啦。”他慢吞吞地说,“我真希望你的栗毛马没有摔伤。”‎ ‎“我也这样希望,”鲍勃无忧无虑地说,“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博利瓦的脚力很健——它能把我们驮到可以换新坐骑的地方。妈的,鲨鱼,我想起来就纳闷,像你这样的一个东部人来到这里,在这些横行不法的勾当中居然胜过我们西部人。你究竟是东部哪里的人?”‎ ‎“纽约州。”鲨鱼多德森说着在一块岩石上坐下,嘴里嚼着一根小树枝,“我出生在厄斯特县的一个农庄里,十七岁的时候,从家里逃了出来。我来到西部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当时我挎着一小包衣服,沿路走去,想到纽约市。我打算到那里去挣大钱。我觉得我能行。一天傍晚,我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我琢磨了半个小时,终于选择了左面的一条。就在那天晚上,我遇到一个在乡镇旅行演出的西部戏班子,我跟着他们来到了西部。我常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会不会成为另一种人。”‎ ‎“哦,我想你结果还是一样。”鲍勃·蒂德博尔愉快而不无哲理地说,“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我们成为哪一种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鲨鱼多德森站起来,靠在一株树上。‎ ‎“我真不愿意你那匹栗毛马摔伤,鲍勃。”他又说了一遍,几乎有点伤感。‎ ‎“我何尝愿意,”鲍勃附和说,“它确实是匹快马。但是博利瓦准能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还是赶紧上路为好,对不对,鲨鱼?我把钱装好,我们上路找一个妥当的地方吧。”‎ 鲍勃·蒂德博尔把抢来的钱重新装进帆布袋,用绳索扎紧袋口。他抬起头时看到的最扎眼的东西,是鲨鱼多德森手里握得四平八稳的、对准他的四五口径的枪口。‎ ‎“你不了解,鲍勃,”他叹了一口气说,“你那匹栗毛马摔折了腿,叫我多么难过。”‎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鲨鱼多德森疾驰而去时,他眼前的树林似乎逐渐消失;他右手里的枪变成了桃花心木椅子的弯扶手;他的马鞍奇怪地装上了弹簧,他睁眼一看,发现自己的脚并没有踩在马镫上,而是安详地搁在那张直纹橡木办公桌的边上。‎ 我告诉各位的是这么一回事:华尔街经纪人,多德森——德克尔公司的多德森做了个梦,梦醒时睁开了眼睛。机要秘书皮博迪站在他的椅子旁边,嗫嗫嚅嚅地正想说话。‎ ‎“嘿!皮博迪,”多德森眨着眼睛说,“我准是睡着了。我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有什么事吗,皮博迪?”‎ ‎“特雷西-威廉斯公司的威廉斯先生等在外面。他是来结算那笔艾克斯·淮·齐股票账目的。他抛空失了风,你大概还记得吧,先生。”‎ ‎“对,我记得。今天艾克斯·淮·齐是什么行情,皮博迪?”‎ ‎“一元八毛五,先生。”‎ ‎“那就按这个行情结账好啦。”‎ ‎“对不起,我想说一句,”皮博迪局促不安地说,“我刚才同威廉斯谈过。多德森先生,他是你的老朋友,事实上你垄断了艾克斯·淮·齐股票。我想你也许——呃,你也许不记得他卖给你的价钱是九毛八。如果要他按市场行情结账,那他就得倾家荡产,变卖掉一切才能交割。”‎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他得按一元八毛五的行情结账。”多德森说,“博利瓦驮不动两个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 两项是 (  )‎ A.“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在鲍勃的坐骑受伤之后,他们杀了它。杀马是多德森早有的预谋,为下文独吞赃物作了铺垫。‎ B.两个强盗对博利瓦的脚力有所讨论,鲍勃的意图是急于想和多德森一块逃亡,而多德森对马更多的是同情。‎ C.多德森凶相“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两次提到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D.当强盗的经历是不是梦并不重要,梦也许不是梦,而是多德森的发家史。即使真是梦,也可以看出多德森的灵魂本质。‎ E.小说使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小说结尾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2.小说主人公多德森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我们选择的道路”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前半部分写多德森的强盗之梦,后半部分写多德森的经纪人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押题 ‎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马房之夜 萧 红 冯山——10年前他还算是老猎人。可是现在他只坐在马房里细心地剥着山兔的皮毛,他常常把刀子放下,向着身边的剥着的山兔说:‎ ‎“这样的射法,还能算个打猎的!这正是肉厚的地方就是一枪……这叫打猎?会打山兔的是打腿……杨老三,那真是……真是独手……连点血都不染……这可倒好。”他一说到杨老三,就不立刻接下去。‎ ‎“我也是差一点呢!怎样好的打手也怕犯事。杨老三去当胡子那年,我才23岁,若不是五东家,我也到不了今天。……年轻的那一伙人,到现在怕是只有五东家和我了。”他越说越没力量,放下手下剥着的山兔皮,拉着凳子,坐到门外去抽烟。‎ 一种孤独的感觉无缘无故地为旷野上的响亮的铃子所唤起,他想到了杨老三,想到了年轻时的那一群伙伴:‎ ‎“就只剩五东家了……见一见……”‎ ‎“四十来年没再见到,怕是不认识了……”‎ 烟管伴着他那遥远的幻想,嘶嘶地鸣叫,时时要断落下来。‎ 三月里的早晨,冯山一推开马房的门扇,就撞掉了几颗挂在檐头的冰溜。‎ ‎“雁要来了,白河也要开了。”他自己说。‎ 到了下午,起风了。冯山看着那黄澄澄的天色。‎ 马倌联着几匹马在檐下遇到了他:‎ ‎“你还不信吗?你到院里去问问,五东家明天晌午不到,晚饭的时候一定到……”在马身上他高抬着右手,恰巧大门洞里走进去一匹骑马,又加上马倌那摆摆的袖子,冯山感到有什么在心上爆裂了一阵。‎ ‎“扯谎的小东西,你不骗我?你这小鬼头,你的话,我总是信一半,疑一半……”冯山向大门洞的方向走去,已经走了一丈路他还说,“你这小子,扯谎的毛头……五东家,他就能来啦!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出门不容易……”他回头去看看马倌坐在马背上连头也不回地跑去了。‎ 冯山也跑了起来:“可是真的?明天就来!”他越跑,大风就好像潮水似的越阻止着他的膝盖。‎ 第一个,他问的少东家,少东家说:“是,来的。”‎ 他又去问倒脏水的老头,他也说:“是。”‎ 可是他总有点不相信:“这是和我开玩笑的圈套吧?”于是他想去问问井口正在饮马的闹嚷嚷的一群人。他向马群里去的时候,他听到冯厨子在什么地方招呼他:“冯二爷,冯二爷……你的老朋友明天就来到啦!”‎ 他反过身来,从马群撞出来,他看到马群也好像有几百匹似的在阻拦着他。‎ ‎“这是真的了,冯厨子!那么报信的已经来啦!”‎ ‎“来啦!在大上房里吃饭!”‎ 他听到上房门口有人为着那报信的人而唤着:“冯厨子,来热一热酒!”‎ ‎……‎ 第二天,冯山早早地来到高岗。中午的时候,连东家的太太们也都来到了高岗,高岗下面就临着大路。只要车子或是马匹一转过那个山腰,用不了半里路,就可以跑到人们的脚下。人们都望着那山腰发白的道路。冯山也望着山腰也望着太阳,眼睛终于有些花了起来,他一抬头好像那高处的太阳就变成了无数个。眼睛起了金花,好像那山腰的大道也再看不见了。‎ ‎“来啦!来啦!……黑骑马……”‎ 孩子们,有的下了高岗,顺着大道跑去了。冯山的两只手都一齐地遮上了眉头,等他看见了马颈上的那串铜铃,他的眼睛就早已昏盲了,已经分辨不出那坐在马背上的就是他少年时的同伴。‎ 他走了一步,他再走了一步,已经走下了高岗。他过去,他扒住了那马的辔头,他说:“老五……”他就再什么也不说了。‎ 在吃酒的时候他和五东家是对面坐着,他们说着杨老三是哪年死的,单明德是哪年死的……还有张国光……这一些都是他们年轻时的同伴。酒喝得多了一些的时候,冯山想要告诉他,某年某年他还好上了一个寡妇。但他看看周围站着的东家的太太们和姑娘们,他又感觉这事不方便说了。‎ 五东家走了的那天夜晚,他好像只记住了那红色的鞍,那土黄色的风帽。他送他过了太平沟的时候,他才看到站在桥上的都是五东家的家族……他后悔自己就没有一个家族。‎ 马房里的特有的气味,一到春天就渐渐地恢复起来。那夜又是刮着狂风的夜,所有的近处的旷野都在发着啸……他又像被人们遗忘了,又好像年轻的时候出去打猎在旷野上迷失了。‎ 马倌喂马的时候,他喊着马倌:“给老冯来烫两盅酒。”‎ 等他端起酒杯来,他又不想喝了,从那深陷下去的眼巢里,却安详地逃出两条寂寞的泪流。‎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叙述了冯山老人晚年的境遇和心灵世界,在童年伙伴之间不同命运的对比中,寄寓着作者对底层民众不幸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性之美的无限哀怜和赞赏。‎ B.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故事中时令的变化,冯山早晨推开马房的门扇时,“撞掉了几颗挂在檐头的冰溜”,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天气已经转暖的景象。‎ C.冯山对五东家要来的消息不相信,所以他怀疑马倌的消息,向少东家打听,向马夫打听,向厨子打听。从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 D.小说处处突出冯山的老态,尤其是“他越说越没力量”“他的眼睛就早已昏盲了”“那深陷下去的眼巢”等神态、肖像的描写,都表现出冯山的年老体衰。‎ E.冯山虽然是五东家的长工,但是当他们共同聊起往昔的人和事时,两人之间没有阶级界限,不再是长工和东家,而是充满温情的少年伙伴。‎ ‎【答案】 答A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撞掉了几颗挂在檐头的冰溜”并不能反映天气转暖。C.“从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错。D.“他越说越没力量”不是因为年老体衰,而是谈起往事,心中难受。‎ ‎2.作品中的冯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他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形象:冯山是一个孤独、寂寞和感慨英雄迟暮的老猎人形象。(意思答对即可。)‎ 心态:①对年轻时候的伙伴五东家充满了一种渴望相聚的急切;②对当年打猎的情景、年轻时候的伙伴有着深深的怀念。‎ ‎ ‎ ‎3.作者是怎样叙述冯山与五东家见面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时间为线索,按照见面前、见面时和见面后(见面前的孤独,回到见面后的孤独)来组织故事情节,使得叙事浑然一体;②以第三人称的全知叙述的视角来叙事,使得冯山的内心活动得到充分的展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对人物的理解与同情;③以冯山对与五东家见面的渴盼心理推动情节的发展,详写冯山的等待过程,略写相聚时候的场景,在对比中突出冯山的孤独;④从叙事语言上来说,小说以描述性语言为主,叙述性语言为辅,通过对冯山期待见到五东家的行动、语言、神情的描写,真实表现人物的心理,外化人物的情感,使得作品弥漫着一种感伤的情绪和氛围。(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作答本题,可从线索、视角、详略、语言等方面展开分析。线索方面,不但要交代以时间为线索,还要点明见面前、见面时、见面后的顺序。视角方面,要强调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叙述故事,使人物的内心活动得到充分展示。详略方面,详写等待,略写见面,在对比中突出冯山的孤寂。在语言方面,要突出描写及其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4.小说的结尾写冯山送走五东家后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从艺术结构上,通过冯山送走五东家后重感寂寞的情节,与前面冯山对相聚的期盼、相聚时的欢乐形成对比,耐人寻味;②从情感表现上,以被人遗忘的孤独和寂寞的泪水再现冯山常态的生活,强化了表现寂寞的力度;③从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冯山作为长工无家无室的孤苦,又表现了冯山对东家割舍不下的旧情谊;④从思想内容上,以与五东家重见后的重温人生旧梦的幻灭,表现人到垂暮之年从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荒寒之感,深化了作品对生命的思考的这一主题。(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那棵梧桐树 李翠娟 爷爷是在一个春季栽下这棵梧桐树的,梧桐树枝繁叶茂,生长速度很快,没几年树头就罩住了大半个院子。‎ 左邻右舍对它的生长速度惊叹不已,经常询问爷爷到底是怎么打理它的,爷爷捋着花白的胡须,笑而不答。‎ 那时候,在梧桐树下玩耍,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事情。它粗大的腰身需要好几个孩子才能合抱过来。斑驳的树皮像是一幅幅抽象的画作,我们的眼睛总能从这些画作里探索出一些大人看不到的神奇世界。‎ 夏季是梧桐树最美的时候,那一串串像紫色铜铃一般的花朵缀在翠绿的枝条上,微风吹过,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让人不禁使劲多吸几口。‎ 那天,张木匠过来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如火的晚霞给梧桐树涂上了一抹金色。他围着树身转了几圈,眼神里是掩藏不住的惊喜。‎ 我很不喜欢这个人,因为他整天在村里闲逛,看见谁家有要成材的树,总是软磨硬泡非要砍了去。‎ 这几年他和外地的木材商联手倒腾木材,很是发了一笔横财。看得出爷爷也不是很喜欢这个人,他来找过爷爷几次,爷爷都没有搭理他。‎ 这次他又来了,他把爷爷从屋里拽出来,说:“你出个价,多少钱我都要。”‎ 爷爷没有理睬他,他缓缓走到树前,用手摩挲着梧桐树,像平时摸我的头一样温柔,过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说:“你走吧,这树我不卖。”说完就头也不回地进了屋,张木匠望着爷爷坚定的背影,跺跺脚,无可奈何地走了。‎ 梧桐树保住了,我们又可以在树下玩了。它如伞的树冠越来越茂盛。就像在院子里撑开了一把巨大的伞,家里人每天都在伞下或干活,或休息,或吃饭。‎ 可是好景不长,来年春天,村里突然送来了重新规划街道的通知。我们家在搬迁范围之内,而且梧桐树因为影响规划,也在砍伐之列。一家人知道这个情况后都闷闷不乐。‎ 这次,张木匠又来了,他拿着规划图,边给爷爷看边得意地说:“这棵梧桐树可是占着主街道的!这次你是非卖给我不可了,别犹豫了,你点头,我明天就来砍树……”‎ 爷爷没等他说完,猛吼一句:“说不卖就不卖。”说完倒背着手独自走了,留下张木匠站在那里,表情讪讪的,很不自然。‎ 爷爷在搬家之前,还是忍痛吩咐家人把梧桐树砍倒了。为此,我抱着爷爷的腿哭了一下午,爷爷只是一个劲地叹气,什么话都没有说。‎ 我们搬走的时候,一起把梧桐树拉到了新家。‎ 不料张木匠仍是不依不饶,几次三番来到新家找爷爷,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他铁青着脸责问爷爷,为什么不把树卖给他,爷爷总是闭口不言。家里人被逼急了,都开始劝爷爷,爷爷始终都不点头。‎ 时光就这样缓缓流去,转眼之间,冬天来了。爷爷突然病重,家里人四处为他求药,可是他的病情却始终不见好转,让我们的心揪得厉害。‎ 那个早上,北风肆虐,天灰蒙蒙的,新一轮寒流来了。我们都跪在爷爷的床前,他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我们知道他已经来日不多。‎ 他吩咐爸爸去把张木匠叫来,断断续续地说:“当年……栽树的时候,我在树下埋了一头死猪,所以……树长得很快,但是……但是……我知道它长得过快,木材一定不结实,所以不愿卖给你……”‎ 对爷爷的话,爸爸和张木匠都半信半疑。他们一起用电锯把那棵梧桐树锯成了板材,果然,当家人凑上前去细看那些板材时,发现那些板材上面布满了粗大的裂纹,好像很酥脆的样子,这样的木板显然是不能打成好家具的。‎ 张木匠奔进屋里,看到爷爷安详地闭上了双眼,不由得泪流满面……‎ ‎(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11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开头交代梧桐树的生长状态和枝繁叶茂的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 B.作品第二段写左邻右舍对梧桐树的惊叹和爷爷的笑而不答,巧设悬念并暗示了小说的结局。‎ C.作品主要通过张木匠这一人物为买树多次登门以及村里对街道的重新规划等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D.张木匠是一个唯利是图、利欲熏心的人,所以当他得知梧桐树非砍不可的消息后有点幸灾乐祸。‎ E.小说以张木匠面对死去的爷爷泪流满面结尾,表现了他的愧疚和对爷爷的感激之情。‎ ‎【答案】 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2.作品是怎样叙述有关梧桐树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②以“梧桐树”为线索组织材料,叙述故事,中心突出,结构严谨;③故事有叙述,有描写,有对话,故事性很强,且有很强的文学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手法,看似凌乱,但叙述故事采用第一人称并紧紧围绕“梧桐树”展开。根据这些特点来概括分析,思路就比较清晰了。‎ ‎3.作品中的“爷爷”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诚实无私。爷爷知道那棵梧桐树生长迅速且枝繁叶茂的原因,所以即使张木匠出高价求买,爷爷始终都没有答应。②少言稳重。在整个作品中,爷爷说的话很少,很多地方都写到他“笑而不答”“没有搭理”“闭口不言”,体现了爷爷在处理事情方面的稳重。‎ ‎【解析】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中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本篇作品中爷爷虽是重要的人物,但他的性格特点相对比较单薄,分析时可以结合作品对他的具体描写和他的语言进行分析概括。‎ ‎4.“爷爷”临终时说的一番话在作品中有哪些作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思想内容方面,揭示“爷爷”始终不肯将梧桐树卖给张木匠的原因,深化了小说主题;②在人物形象方面,充分展示了“爷爷”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尚品德,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在情节结构方面,照应了前文,同时也使故事情节达到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两家客店 ‎[法]都德 在那小村的边界上有两所大客店,静立在街的两旁。‎ 那边,是一所高大的新建筑,尽是热闹、生动的气象。门都敞着,门前停着驿车,远客们在墙阴遮挡的大道旁酣饮。庭院里挤满了骡马和车辆,车夫在棚下躺着,等候夜间的凉气。屋里溢出狂暴的呼号和叫骂,酒杯在叮当相碰,拳头在乱击着桌子。还有一种清脆欢快的歌声超出一切喧嚣之上,震得窗户都在颤动。‎ 这边呢,静悄悄的像是没有人住。大门前乱草丛生,窗扇都已破碎,一株脱皮的冬青树横悬在门上。进门来是一间狭长的房子,荒凉而惨淡,从三个没有帘子的窗口中透入些微光,屋子越显得荒凉难堪;桌子上放着积满灰尘的破玻璃杯;一张黄色小榻和一张书桌,似乎都在那里打瞌睡。好多的苍蝇,聚集在天花板上,爬在窗户上。推开门,只听见一阵嘤嘤嗡嗡的翅子声。房子尽头,有一个妇人紧靠窗子站着,眼睛茫然地向外边张望。这是一个衰老的农妇,皱痕满面,容色灰暗。‎ ‎“你要干什么?”她擦了擦眼睛说道。‎ ‎“我想在这里休息,还想喝一杯酒。”‎ 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 ‎“这不是一所客店么?”‎ 妇人长叹了一声:“就算是吧。可是,为什么你不到对面去呢?那里多热闹呵。”‎ ‎“我受不了热闹,我想安静地休息一会儿。”‎ 不等她的答复,我就在一张桌子旁边坐下。看出了我说的是实话,这女店主才显出忙碌的样子。她打开门,搬过酒瓶,擦净杯子,竭力想驱散那成群的苍蝇。今天来了一位客人,显然是一件郑重的事情。这女人不时停步,手摸着头,像是因为东西不齐供应不周而觉得失望。她走进后面的屋里去,我听到她的大钥匙在摇动作响,听到她在摸索锁孔,在开面包箱,在洗拭盘子,时时传来沉痛的悲叹和掩抑的抽咽。这样过了一刻钟,我面前有了一盘葡萄干,一块干面包,石块一般硬,还有一瓶新制出来的酸酒。‎ ‎“替你预备好了。”这古怪的老妇说完,又回到窗口去了。我一面喝酒,一面想些话来和她攀谈。‎ ‎“不常有人到你这里来吧?”‎ ‎“从没有一个客人,先生。比起从前真差得远了。这里本是换马的地方,还要替打猎的人们预备晚餐,终年有牛马在这里往来停留。但是,自从我们邻家的铺子开张以后,就什么都完了。客人都跑到对面去,觉得这里太无趣味。实在呢,这屋子里确乎没有一点儿快乐处。我既长得不好看,一向又害着热病,我的两个小女孩也都死了。对面店里可大不同,他们终日地欢笑。有一个从阿莱来的女人——一个美貌的女人,衣上镶着好看的花边,脖子上挂着三串金珠——在看管店房。驿车上的车夫就是她的情人;所以把车子赶到那边去。她又雇了几个轻贱的女孩做使女,怎能不得顾客的欢心?车夫们不惜绕着远道在她的门前经过,可我呢……”‎ 她迷惘地,冷冷地说着,前额还紧紧地压着玻璃,显然是对面店里的事情能引她的注意。突然间,大道那边起了一阵骚动,驿马车轧着尘灰向前移动了。鞭声在空中爆裂,跑到门外的女孩们都喊道:“再会呵!再会!”那里又发出一种洪亮的歌声,压下了别的声音,就是我刚才所听见过的。这歌声飘来,使女店主听了浑身颤抖。她回过身来对我说道:“你听见没有?那就是我的丈夫,唱得好么?”我茫然望着她。‎ ‎“什么?你是说他……?”‎ 她脸上现出伤心的神情,但又柔声答道:“自从两个女孩死后我只是悲泣。这屋里充满了忧郁和苦痛,自然没有人肯来了。受不了这样的烦闷,我可怜的约瑟就跑到大道那边去喝酒了。他有一口好嗓子,那阿莱的女人就教他唱歌,听啊!他又在那边唱了。”‎ 她僵直地站着,神魂恍惚,颤抖着,泪珠从颊上滚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你要干什么”这句生硬的发问,既表现了老妇人对陌生客人到来的冷漠和不欢迎,也反映了她作为店主人高度的警惕性。‎ B.“她惊愕地注视着我,立着不动,像是没有听懂我的意思”,表现了老妇人对于“我”的话很怀疑,她不相信“我”真的会光顾她的客店,足以看出店里无人光顾时间之久。‎ C.顾客都不约而同地光顾对面小店,即使等待也愿意,其中有顾客喜新厌旧的心理原因,同时也与老妇人的小客店卫生条件差、饮食质量不高、服务不周到有一定关系。‎ D.丈夫痴迷于对面客店,跟着那个女人唱歌,说明他是一个耐不住寂寞贪图热闹的人,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极度热爱,而这一点是之前他自己也没有发现的。‎ E.老妇人小店衰落的原因有对手的恶意竞争,有男主人的软弱轻浮,也有女主人的沉溺痛苦不能自拔。这种一言难尽的丰富性正是小说韵味所在,令读者久久回味。‎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 ‎ ‎2.小说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的手法。两家客店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丈夫的逃避、贪图快乐和妻子的忍受痛苦形成对比;“我”想拥有清静和众人的贪图热闹形成对比。‎ ‎【解析】 小说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主要有两个环境——两家客店的现状的对比,两个人物——丈夫和妻子的表现的对比,两种旁观者——“我”和众人的想法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进一步表现了令人深思的社会主题。学科网 ‎3.小说中的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老妇人是一个经历了多重打击的、让人同情的弱者形象。失去了两个女儿,给予她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致命的一击;沉浸在丧失爱女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她无心经营,客店也衰落冷清;相依为命的丈夫也追欢逐笑,抛弃了她,使她陷入走投无路的悲苦境地,令人同情。‎ ‎【解析】 要分析老妇人的形象,就要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描写。如她的外貌、语言、行动以及经历等,简要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作为小说另外一个主要形象的约瑟,始终以暗线的形式出现,作者为什么如此安排?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这样安排使小说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同时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约瑟与自己的妻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一明一暗,一实一虚,使小说更跌宕多姿,活泼灵动;约瑟的追欢逐笑、轻浮放荡,和众多光顾对面客店的顾客一样,只是人物群像中的一部分,没有突出描写的必要;约瑟处于暗线中,使作者节约出更多的笔墨,对老妇人和客店的环境进行更充分的表现;约瑟在暗线中有限的笔墨,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乘以3得8‎ 赵 新 我7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去吧!‎ 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不欠”的横批!‎ 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大了。‎ 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吧,爹给你借钱去!‎ 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 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热气的水。‎ 爹是在30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楚呢!‎ 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爹”对于赵泰不看同宗、贪图小利的痛恨。‎ D.本文多处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也暗示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使情节真实可信。‎ E.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答案】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 ‎ ‎2.“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请结合文意说说“爹”激动什么,感慨什么,叹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爹激动是因为在困难时期,赵泰爷爷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我”被赵泰爷爷骗去4分钱。②感慨的是赵泰爷爷作为一个有文化的人竟然用2乘以3得8来欺骗不识数的“我”。③叹息的是不识数没文化终将被人欺侮。‎ ‎【解析】 解答此题,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这句话是“我”到赵泰爷爷家买洋火而赵泰爷爷用“2乘以3得8”的错误算法多收了“我”4分钱后的内容,且这句话后面也写了父亲生气、感慨的原因:如不看同宗同家,多收钱;会打算盘,用错误的算法等。答题时,可以先结合父亲的性格特征,具体写出“激动”“感慨”“叹息”的内容即可。‎ ‎3.文章结尾一段,作者特别强调“爹”走的时候,是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了“我”爹去世时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小说的结局。读书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暗示父亲的心愿实现了,放心地离开了人世。②衬托了赵泰的智慧与远见,进一步凸显了人物有文化、有见识的形象特点。③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贫穷、愚昧被富足、文明代替,揭示了作品主题。‎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赵泰爷爷,也有人认为是“爹”。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赵泰爷爷是小说的主人公。①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时代,赵泰故意多收4分钱,以此逼迫爹送“我”上学,从而改变了“我”的命运。②在赵泰爷爷身上体现了在贫穷落后中生活的人所拥有的智慧和眼光。③作者借赵泰爷爷和“我”的故事,反映知识改变了“我”及整个农村这一主题。‎ ‎【解析】 题目要求探究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小说的情节、表达的主题、人物的塑造等几个方面分析。比如,认为赵泰爷爷是小说的主人公,可以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正是因为他多收了“我”4分钱才使得“我”爹下定决心送我上学,由此改变了“我”的命运;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从赵泰爷爷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从表达的主题上看,由赵泰爷爷的做法体现出来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等。‎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良 心 孩子送来时,已经快不行了,张朝和老婆急红了眼。好几个医生,在看了片子和孩子的状况后,都摇着头说:“不行,不行,这个手术我没把握。”张朝和老婆真的是急疯了,差点就给他们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啊!”一个年轻医生,看着有些不忍,说:“如果丛医生在,可能还有点希望,但是……”年轻医生有些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张朝问。年轻医生想了想说:“我去帮你打个电话试试,他如果说可以,那就可以。”电话打完,年轻医生说:“丛医生答应了,马上就动手术,你们准备一下吧。”张朝和老婆一阵惊喜。张朝朝老婆使了个眼色,他老婆就匆匆出了医院,回来时手里多了个鼓囊囊的信封。‎ 那个丛医生走过来时脸上有点憔悴,他的身后跟着的是推着孩子病床的护士。眼瞅着快要到手术室了,张朝把丛医生拉到了一个角落,然后递上那个信封。丛医生推托着不接,反复几次,张朝脸上都有了汗。这时那个护士喊:“丛医生,可以手术了。”丛医生推托不过,只好接过信封,随手放进口袋里,然后就匆匆进了手术室。‎ 张朝和老婆被阻拦在手术室的门口,看着门轻轻地被关上。张朝拍了拍老婆的肩说:“没事的,一定没事的,丛医生都收了咱的红包,他一定会尽全力的。”‎ 这次的手术,真像是一场马拉松。从下午六点一直到凌晨两点,张朝和老婆坐在门外的地上,差点都虚脱了。“怎么还没好呢?怎么还没好呢?”老婆嘴里不停地在喃喃着,眼角的泪早已干了,留下一道道清晰的泪痕。不时还怪上自己几句:“都怪我,没照看好儿子。”张朝拉住她的手,紧紧地。‎ 不知什么时候,手术室的门打开了,先前那个护士喊:“谁是张海旭的家属?”“张海旭”正是孩子的名字。张朝和老婆冲了过去应道:“我是,我是!”护士告诉他们,手术很成功,孩子一会儿就出来,先进重症监控室,让他们别着急。转身要进手术室的护士又回头说:“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 几天后,张朝的老婆经过医院楼下的表彰栏,发现上面有丛医生的照片,仔细一看,这是年度模范医生的事迹专栏。原来丛医生叫丛勇强,他因一台手术,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 张朝的老婆回到病房时,把丛医生的事告诉给了张朝。张朝说:“他是尽力了,可他不是也收了我们的红包了吗?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评模范呢?”老婆也说:“是啊,是有点说不过去。”‎ 张朝和老婆只是在病房里轻声地谈论,邻床的一个病友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出了病房,就和另一个病友说起了那个叫丛勇强的医生收受红包却被评模范的事情。‎ 事情很快传到了很多人的耳朵里。‎ 第二天,张朝的老婆看到表彰栏里,丛医生的照片被撤了下来。回到病房时,来了两个医院监察处的人,把他们带进了一间办公室,说是要了解情况。‎ 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丛医生,他们是有些歉意的,虽然他们给了红包,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的孩子。丛医生却朝他们微微一笑,说:“你们查过交给医院的押金吗?”张朝和老婆摇头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递给他们一份押金收据,收据上显示,在孩子手术的第二天,孩子的医院账户上多了一笔钱。那个数字,正是张朝塞给丛医生的那个红包的数额。‎ 丛医生说:“当时收你们的钱,一是想让你们放心,二是时间确实也紧迫……”‎ 张朝说:“丛医生,对不起,我……”‎ 丛医生摆了摆手说:“医者父母心,无论我做什么,我首先想到的都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如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突现了张朝夫妻在救治孩子时的焦急心情。‎ B.小说通过张朝夫妻误会丛医生这个小故事,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医患关系问题,即医患之间的不理解、不信任等。‎ C.护士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她目睹丛医生收红包,也见证他抢救小男孩,同时这个人物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D.文中略写救治孩子的过程,详写孩子父母对丛医生的前后态度变化过程,作者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孩子父母的忘恩负义。‎ E.小说篇幅短小,但情节曲折,结构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直至结局依次展开,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 ‎【答案】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 ‎ ‎2.丛医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简要分析其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丛医生是一个医术精湛、敬业奉献、不计得失、医德高尚的人。①接手别的医生都没把握的手术并且手术成功,可见其医术高明,技术精湛。②为给患者做手术而错过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可见其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③返还患者送的红包,面对患者的误会报以宽容理解,可见其廉洁行医等高尚医德。‎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概括其形象特征,然后再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别的医生都没有把握的手术他能够成功,可见其医术高明;因手术而错过与父亲见最后一面的机会,可见其敬业;面对患者的误会能够理解并宽容,可见其医德高尚等。‎ ‎3.“你们啊,还真该好好感谢丛医生!”试分析护士这句话的含意及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含意:①丛医生不顾手术艰难和自身疲惫即刻动手术,挽救了孩子的生命。②因给孩子做手术而未能与父亲见最后一面。作用:从侧面赞扬了丛医生的高风亮节,为下文丛医生将孩子父母送的红包抵作孩子住院押金等情节作了铺垫。‎ ‎4.小说的题目是“良心”,如以“红包”为题是否更好?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以“良心”为题好。①标题简洁醒目,意蕴深厚,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揭示小说的主题,即丛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坚持操守,展现了一位医务工作者可贵的情怀。③标题与结尾处丛医生的话语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示例二)以“红包”为题好。①标题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阅读与探究的兴趣。②“红包”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将整个故事连缀起来。③“红包”是叙事的焦点,全篇围绕“红包”叙事,人物形象特征都由此得以显现。‎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明确观点,指出认为哪一个更好;然后从小说的人物、主题、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对塑造丛医生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对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洛迦诺乞妇 ‎[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 以前,在阿尔卑斯山山麓,意大利北部靠近洛迦诺的地方,矗立着一座古代城堡,它为一个侯爵所有。如今,从圣哥达山上下来,人们只能看见城堡废墟了。‎ 城堡里有很多宽敞的房间,有一天,女主人出于怜悯,在其中的一个房间里,给一个上门求乞的害病的老太婆铺了一张草褥。侯爵打猎回来,走进这个房间,因为这是他放枪的地方。他不耐烦地叫老太婆从她躺着的角落起来,要她到壁炉后面去找个地方。老太婆刚爬起来,就连同拐杖一起在光滑的地板上滑了一跤,脊椎受了伤。她吃力地站起来,穿过房间,但是刚到壁炉后面就突然倒下了,呻吟着,叹息着,接着就死了。‎ 几年后,战争和歉收使侯爵陷于贫困之中。这时来了一个佛罗伦萨的骑士,他喜欢城堡的优美环境,打算买下它。侯爵急于卖掉城堡,便让夫人把骑士安顿在上面提到的那个房间里,那里已经被布置得富丽堂皇。但是骑士半夜从楼上下来,脸色苍白,浑身战栗,发誓说房间里有鬼出没。请想想侯爵夫妇这时有多么惊慌。骑士说有个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从角落里站起来,“沙沙”作响,好像从草褥上爬起来一样,迈着缓慢无力的步子穿过房间,声音清晰可闻,然后在壁炉后面倒下,呻吟着,叹息着。‎ 侯爵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感到恐惧起来,强作镇静地对骑士哈哈大笑,然后提出他愿意到楼上去,和骑士一起在那间房里过一夜,如果那样可以使骑士安心的话。但是骑士请求让他在侯爵卧室的扶手椅上过一夜。第二天早晨,骑士叫来自己的马车,谢了侯爵,就离开了。‎ 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吓跑了几个盼望中的买主,令侯爵懊恼不已。不知何时,半夜有鬼在房间里走动的事在侯爵自己家人中间也悄悄传开了。他决定亲自去调查这件事,彻底结束这种传闻。因此,夜幕降临,他在那间房里铺好床,躺下静等子夜来临。然而,在那个闹鬼的时刻,当他的的确确听见那个神秘的响声时,可以想见他的惊慌。好像有人从“沙沙”作响的草堆上爬起来,穿过房间,在壁炉后倒下,气喘吁吁,叹息着。第二天早晨,当他走下楼时,侯爵夫人问他调查的结果怎么样。他忧虑地看看四周,然后闩上门,肯定地告诉她房间里确实有鬼。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浑身冰凉,请求在他再做试验以前,别提这件事。那天夜里,尽管由一个忠实的仆人陪着,他们仍然听见了同样的令人费解的幽灵般的声音。他们唯一迫切的愿望就是无论以什么价钱,赶紧把城堡卖掉,以打消他们在仆人面前流露出来的恐惧,并把这件事怪到一些琐细的、偶然的、当然会弄明白的原因上。第三天傍晚,两个心惊胆战的人,又爬上楼走进那个房间,决定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他们发现看家狗站在门前,有人解开了锁狗的链条。不知为什么,也许是出自一种本能的欲望,希望能有另外的生灵相伴吧,他们把狗带进了房间。‎ 十一点左右,桌子上点着两支蜡烛,侯爵夫妇坐在单人床上,侯爵夫人穿戴整齐,侯爵身旁放着他从壁橱里取来的剑和手枪。他们尽量在谈话中打发时间,狗蜷缩在地板中央睡着了。接着,时钟刚敲响午夜十二点,那恐怖的声音又出现了。一个肉眼看不见的人拄着拐杖在房间角落里站起来,身下发出“沙沙”声。“嗒!嗒!”刚听到第一下脚步声,狗就醒了,竖着耳朵站起来,然后退到壁炉边,狂吠起来,好像有什么人正向它走过来。看见这情形,侯爵夫人毛发直竖,冲出了房间。侯爵抓起他的剑,高声喝道:“谁在那儿?”没有回答。侯爵像个疯子一样朝空中四处乱砍。侯爵夫人叫来马车,决定马上到城里去。她赶紧拿了一些随身物品,还没等马车备好,就看见她周围的城堡陷入了一片火海。恐怖使侯爵发疯了,他对生命厌弃了,抓起一支蜡烛,把城堡的每个角落——全镶着护墙木板——都点燃了。侯爵夫人派人进去救这个不幸的人,他已经非常可怜地死去了。现在,他的白骨被乡下人收集起来,埋在他命令那个洛迦诺乞妇站起来的那个房间的角落里。‎ ‎(选自《外国小说欣赏》,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一段介绍侯爵的城堡所在的位置并特别强调城堡靠近洛迦诺,其目的是引出下文对洛迦诺乞妇的相关描写,比如乞妇之死以及乞妇鬼魂等。‎ B.侯爵因为战争和粮食歉收等变得十分贫穷,而骑士们却因为战争变得富裕起来,其中一个骑士看中了侯爵的城堡并打算买下来。‎ C.侯爵家人中悄悄传着城堡房间闹鬼的事情,说明大家不敢明目张胆地谈论这件事,这衬托了侯爵对房间闹鬼的恐惧和忌讳,也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氛围。‎ D.侯爵夫妇一起到闹鬼的房间调查时,把狗带进去原本是为了消除两人的恐惧心理,但后来狗的狂吠却增添了夫妇二人的恐惧,使夫妇二人相信房间里确实有鬼。‎ E.小说看起来是典型的因果报应故事,侯爵因缺乏同情心造成乞妇死亡,自己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其实小说并不是单纯地讲述了一个鬼故事,而是探讨了人性和良知。‎ ‎【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 ‎ ‎2.文章是通过哪些内容来描写“幽灵”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动作。“幽灵”三次出现时,文章都描写了“幽灵”的动作,比如“站”“爬”“迈”“穿”“倒”等,十分细致地刻画了“幽灵”重新“演示”死亡的过程。②声音。“幽灵”三次出现时,文章都描写了“幽灵”发出的声音,如爬起来的“沙沙”声和倒下的“呻吟”“叹息”声等,营造了恐怖的氛围。③人们的感受。“幽灵”每次出现时,文章除了对“幽灵”的直接描写外,还注重描写人和家畜的反应,以此表现“幽灵”的出现使人们产生的恐惧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要细读全文,找出文中每一处关于“幽灵”的描写。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归纳。最后分点列出即可。‎ ‎3.请简要分析侯爵夫人的形象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同情心。同情上门求乞的老太婆,在房间里给她铺了一张草褥,让这位洛迦诺乞妇休息。②关爱丈夫。丈夫到出现“幽灵”的房间过夜后,她关切地询问具体的情况,并在后来与丈夫一起到出现“幽灵”的房间调查;看到城堡着火了,虽然希望渺茫,还是让人进去救丈夫。③胆小。当听到“幽灵”发出的声音,看到狗的反应时,她毛发直竖,冲出房间,并决定到城里去。‎ ‎ ‎ ‎4.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幽灵”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叙事线索。小说以侯爵的城堡中出现的“幽灵”为叙事线索,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洛迦诺乞妇的死亡)、发展(城堡出现“幽灵”)和结局(侯爵点火自焚)。②具有象征意义。城堡中不可能出现“幽灵”,但大家都能感觉到“‎ ‎ 幽灵”的存在,其实“幽灵”是侯爵内心的道德审判者,是侯爵潜意识中的道德自责和内心负罪感的一种体现。③增加小说的神秘色彩。“幽灵”是作者想象的产物,在文中多次出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④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对“幽灵”的描写,刻画了侯爵内心的恐惧和挣扎,他在最后精神崩溃,点火自焚,以死亡来摆脱道德、良心的折磨。‎ ‎ ‎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惹祸的大衣 李 显 这天,我坐了八个多小时火车,天快黑时,终于到了青石镇。我给镇医院的院长打电话,院长十分抱歉地说,院里唯一的面包车坏了,不能及时来接我,让我打车去医院。‎ 在这兔子不拉屎的穷地方,根本看不到出租车的影子,只有零星几辆跑出租的人力三轮车。到了这种穷乡僻壤,我只能入乡随俗,将就了。我坐到车上,告诉车夫把我送到镇医院。车夫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汉子,一脸的络腮胡。‎ 大胡子“呼哧呼哧”蹬出几里路后,发现我缩成一团,问道:“妹子,你是不是很冷?”我笑笑说不冷。“你穿的那么少,还说不冷,你的声音都发抖了。俺穿的多,脱一件给你。”说完,大胡子便把身上穿的一件灰色呢子大衣脱下来,递到我面前。‎ 我边感谢边把大衣穿上了身,顿时便感觉暖和起来。一件大衣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大胡子之间的距离,我主动和他唠起了嗑。可聊着聊着,我就发觉情况有些不妙,大胡子有些心猿意马,眼睛总盯着我的胸口,看得我有些窘,有些紧张。我赶紧裹紧大衣,双手抱在胸前。大胡子好像看出我有所警觉,收敛了一些,不再直勾勾地瞅,而是用两眼的余光偷窥我的胸口。这下,我心里更害怕了,如果这大胡子不是好人,这荒山野岭的……我越想越害怕。不行,说什么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想办法脱身。‎ 拿定主意后,我叫大胡子停车,说要下车方便一下。大胡子把车停了下来,我下车后,直奔路边的小树林,见大胡子没跟上来,我心里暗喜,马上撒腿就跑。跑出没多远,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我回头一看,妈呀,大胡子追上来了!老天,大胡子真是色狼!我拼命地跑起来,边跑边喊“救命”。大胡子追得更紧了,边追边喊“站住”。‎ 我跑出小树林,眼前出现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由于刚下过雨,河水很急,很浑,看不清深浅。情况危急,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子跳进河里,河水比我想象的要深得多,岸边的水已经到我的胸口处。‎ 跳到河里我才发觉身上穿着大胡子的大衣,很笨拙,不好游动,于是,我慌忙脱下大衣,扔到河里,开始往河对岸游。这时,大胡子也跳进河里。让我意外的是,他并没有追我,而是朝漂向下游的大衣游去。‎ 我正高兴,突然,双腿开始抽筋,不听使唤了,身子开始往下沉。我拼命挣扎,大喊救命。大胡子听到我的呼救后,赶紧掉头向我游来,几下便游到我身边,抓住我的衣服,把我拖上了岸。‎ 上岸后,我像虚脱了一样,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而大胡子表情复杂地瞪着我,我心里害怕极了,刚要开口求大胡子不要伤害我,谁知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边哭边气呼呼地埋怨我:“你这个妹子,好端端的,你骗俺干吗?跑什么呀!害得俺……俺的大衣被水冲跑了……”‎ 第二天上午,我如约准时走进手术室,为两名患者做了手术。走出手术室,我到休息室休息,突然,隔壁房间传来院长跟一个男人的对话。‎ 院长说:“我跟你说,人家是我们从省城大医院请来的专家,大老远地跑到咱们这里来,真的很不容易。你放心,专家做手术绝对有把握,肯定能治好你妻子的病……你们家属应该对专家表示感谢……”‎ 那个男人回答道:“院长,谁有粉不想往脸上抹?不是俺不想表示,只是俺现在手上真的没钱。本来,昨天,俺从砖厂老板那里预支了两千块钱。回家的路上遇到个妹子,看她挺冷的,俺就把大衣脱给她穿。衣服穿到她身上后,俺才想起来两千块钱在大衣兜里。俺有点不放心,可又不好明说,就偷偷瞅着,谁知让那妹子误会了。她拼命地跑,俺也误会了她,使劲追……结果,她把俺的大衣扔到河里,大衣被河水冲走了,两千块钱也没了……”‎ 我实在听不下去了,走出休息室,来到隔壁的房间,说:“院长,请你去安排一下,我要马上给这位大哥的妻子免费做手术。”‎ 院长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走出屋子。‎ 由于我戴着手术帽和口罩,大胡子没有认出我,他万分感激地说:“大夫,太谢谢您了!您是天下最好的大夫……”‎ 听了大胡子的话,我的脸火辣辣的,我知道我不配做大胡子说的“好大夫”,但以后,我一定会做一个好大夫……‎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大胡子”把自己身上的大衣脱下来给了“我”,眼睛却总盯着“我”的胸口,这让“我”倍感紧张,可见“大胡子”居心不良。[来源:Z.xx.k.Com]‎ B.“我”借方便之名逃离,“大胡子”拼命追赶,这更让“我”感到是遇见了“色狼”,可在过河的危急时刻,还是“大胡子”救了“我”。‎ C.大胡子起初向“我”脱下的大衣游去,把“我”救上后又抱怨“我”害得他的大衣被水冲走。这为后文“我”的忏悔作了铺垫,可谓匠心独运。‎ D.这篇小说借助“大胡子”这一形象,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对“大胡子”的歧视,也传达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E.这篇小说讲述的是“我”与“大胡子”的故事,既写出了普通民众的辛酸,也引发了我们对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深刻反思。‎ ‎【答案】 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解析】 A.“‘大胡子’居心不良”错;D.“社会对‘大胡子’的歧视”错;C.“‘我’的忏悔”语意过重。‎ ‎2.小说设计大衣被水冲跑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衣被水冲跑是误会加深的结果,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②为下文“我”的灵魂得到净化并为“大胡子”的妻子免费做手术作了铺垫。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内容上,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分条表述。‎ ‎3.小说的题目是“惹祸的大衣”,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 ①“惹祸的大衣”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正是这件大衣引出了误会,“大胡子”怕丢钱,“我”感到不安全,推动小说情节发展。③被大水冲跑的大衣里装着“大胡子”为妻子做手术准备的钱,这让“我”倍感自责,从而决定免费为其妻子做手术,深化了主题。‎ ‎ ‎ ‎4.小说的主人公是“大胡子”还是“我”?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小说主人公是“大胡子”。‎ 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大胡子”看到“我”冷,主动把大衣给“我”穿;误解他的“我”在逃跑途中遇险,还是“大胡子”救的;大水冲跑大衣,让“大胡子”丢了为妻子治病的钱。这些都是围绕“大胡子”展开的。②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品的好坏,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大胡子”就是一个内心品质好的人。③从人物关系看:正是“大胡子”内心的善良与“我”内心的多疑形成对比,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所以说“大胡子”是小说的主人公。‎ ‎( 观点二)小说主人公是“我”。‎ 理由:①从情节结构看:“我”到青石镇给患者做手术,途中乘坐人力三轮车产生误会,“我”在逃跑途中遇险,“我”在医院手术室休息时得知真相,“我”免费为“大胡子”的妻子做手术。这些都是围绕“我”展开的。②从主题看:本文表现的是人性的善良与自我反思精神的可贵,这一点正是通过“我”的免费手术体现的。 ③从人物关系看:在“我”和“大胡子”两人的对比中,突出了“我”人性的弱点,深化了主题。‎ ‎ ‎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我们选择的道路 ‎[美] 欧·亨利 两个强盗冲下陡坡,审慎而迅速地穿过树林。驰进一个原始的荒凉的峡谷。在这里,鲍勃·蒂德博尔的坐骑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岩石上打了滑,摔折了前腿。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 ‎“哦,我想你那匹小野马暂时驮得动我们两个人。”乐天派的鲍勃回答说,“路上一见到马,我们就征用一匹。天哪,我们发了一笔财,可不是吗?看钱上的标签,一共三万,每人一万五!”‎ ‎“比我预料的少。”鲨鱼多德森说,用靴尖轻轻踢着钞票捆。接着,他沉思地瞅着他那匹跑累的马的汗水淋漓的肋腹。‎ ‎“老博利瓦差不多要累垮啦。”他慢吞吞地说,“我真希望你的栗毛马没有摔伤。”‎ ‎“我也这样希望,”鲍勃无忧无虑地说,“不过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博利瓦的脚力很健——它能把我们驮到可以换新坐骑的地方。妈的,鲨鱼,我想起来就纳闷,像你这样的一个东部人来到这里,在这些横行不法的勾当中居然胜过我们西部人。你究竟是东部哪里的人?”‎ ‎“纽约州。”鲨鱼多德森说着在一块岩石上坐下,嘴里嚼着一根小树枝,“我出生在厄斯特县的一个农庄里,十七岁的时候,从家里逃了出来。我来到西部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遇。当时我挎着一小包衣服,沿路走去,想到纽约市。我打算到那里去挣大钱。我觉得我能行。一天傍晚,我到了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一条路。我琢磨了半个小时,终于选择了左面的一条。就在那天晚上,我遇到一个在乡镇旅行演出的西部戏班子,我跟着他们来到了西部。我常想,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一条路,会不会成为另一种人。”‎ ‎“哦,我想你结果还是一样。”鲍勃·蒂德博尔愉快而不无哲理地说,“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我们成为哪一种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鲨鱼多德森站起来,靠在一株树上。‎ ‎“我真不愿意你那匹 栗毛马摔伤,鲍勃。”他又说了一遍,几乎有点伤感。‎ ‎“我何尝愿意,”鲍勃附和说,“它确实是匹快马。但是博利瓦准能帮我们渡过难关。我们还是赶紧上路为好,对不对,鲨鱼?我把钱装好,我们上路找一个妥当的地方吧。”‎ 鲍勃·蒂德博尔把抢来的钱重新装进帆布袋,用绳索扎紧袋口。他抬起头时看到的最扎眼的东西,是鲨鱼多德森手里握得四平八稳的、对准他的四五口径的枪口。‎ ‎“你不了解,鲍勃,”他叹了一口气说,“你那匹栗毛马摔折了腿,叫我多么难过。”‎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鲨鱼多德森疾驰而去时,他眼前的树林似乎逐渐消失;他右手里的枪变成了桃花心木椅子的弯扶手;他的马鞍奇怪地装上了弹簧,他睁眼一看,发现自己的脚并没有踩在马镫上,而是安详地搁在那张直纹橡木办公桌的边上。‎ 我告诉各位的是这么一回事:华尔街经纪人,多德森——德克尔公司的多德森做了个梦,梦醒时睁开了眼睛。机要秘书皮博迪站在他的椅子旁边,嗫嗫嚅嚅地正想说话。‎ ‎“嘿!皮博迪,”多德森眨着眼睛说,“我准是睡着了。我做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梦。有什么事吗,皮博迪?”‎ ‎“特雷西-威廉斯公司的威廉斯先生等在外面。他是来结算那笔艾克斯·淮·齐股票账目的。他抛空失了风,你大概还记得吧,先生。”‎ ‎“对,我记得。今天艾克斯·淮·齐是什么行情,皮博迪?”‎ ‎“一元八毛五,先生。”‎ ‎“那就按这个行情结账好啦。”‎ ‎“对不起,我想说一句,”皮博迪局促不安地说,“我刚才同威廉斯谈过。多德森先生,他是你的老朋友,事实上你垄断了艾克斯·淮·齐股票。我想你也许——呃,你也许不记得他卖给你的价钱是九毛八。如果要他按市场行情结账,那他就得倾家荡产,变卖掉一切才能交割。”‎ 刹那间,多德森换了一副凛冽的凶相,还夹杂着一种冷酷的贪婪。那个人的灵魂透露了一会儿,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 ‎“他得按一元八毛五的行情结账。”多德森说,“博利瓦驮不动两个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他们立刻朝它脑袋开了一枪”,在鲍勃的坐骑受伤之后,他们杀了它。杀马是多德森早有的预谋,为下文独吞赃物作了铺垫。‎ B.两个强盗对博利瓦的脚力有所讨论,鲍勃的意图是急于想和多德森一块逃亡,而多德森对马更多的是同情。‎ C.多德森凶相“像一幢外观正派的房屋的窗口出现了一张邪恶的脸庞”,两次提到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完全由本质决定。‎ D.当强盗的经历是不是梦并不重要,梦也许不是梦,而是多德森的发家史。即使真是梦,也可以看出多德森的灵魂本质。‎ E.小说使用了“欧·亨利式”结尾,小说结尾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情节变化,这一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答案】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来源:学.科.网]‎ ‎【解析】 A.“杀马是多德森早有的预谋”过于武断。B.表现了多德森的虚伪而非“同情”。E.小说并非“欧·亨利式”结尾。‎ ‎ ‎ ‎2.小说主人公多德森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唯利是图、贪婪。这可以从“比我预料的少”这类话,及后面独吞赃物等情节看出。‎ ‎②冷酷、凶狠、邪恶。这可以从他杀害鲍勃和对威廉斯见死不救等情节看出。‎ ‎③虚伪。这可以从他表面怜惜马,实则想独吞赃物和似乎后悔自己当强盗等细节看出。‎ ‎④精明。从抢劫成功,以至能当上华尔街经纪人等情节可以看出。‎ ‎ ‎ ‎3.小说以“我们选择的道路”为题,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揭露多德森对金钱贪婪的人性本质。正如原文所说,我们成为哪一种人,与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完全由本质决定。‎ ‎②凸显小说的社会意义。用“我们”不用“他们”,或者“多德森”。作者实则以多德森为典型,批评现实社会中金钱至上,为了金钱可以牺牲友谊、可以不择手段、可以舍弃一切的风气。‎ ‎【解析】 对于小说标题“我们选择的道路”含义的分析,应当联系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来进行。小说中多德森和鲍勃关于“道路”的讨论有一段精辟的文字——“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我们成为哪一种人,完全由本质决定”。因为对金钱的贪婪,多德森当了强盗;为了金钱,多德森不顾友情,冷酷自私。以“我们选择的道路”为题,揭露了主人公多德森的贪婪本性;也具有典型化的意义,凸显小说的社会主题。‎ ‎4.小说前半部分写多德森的强盗之梦,后半部分写多德森的经纪人生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在虚实映衬中展示人物形象,进而显示小说主题。①前后两部分不同之处是:前面当强盗,后面当经纪人;相同之处都是为了钱牺牲了友谊。②展示了多德森的人物形象特点:自私贪婪、冷酷凶狠。③印证主题:我们成为哪一种人,与我们选择的道路关系不大,完全由本质决定。‎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