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上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ID:503420

大小:2.34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 溪 沙 晏殊(991—1055)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抚 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其词擅 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 情致,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 》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 香的园中小路。 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整体感知 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 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 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 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 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 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 燕归来”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 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 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 找逝去的年华。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采 桑 子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 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六 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 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 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 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整体感知 词语解释 【棹】桨。 【西湖】这里指颍州(今 安徽阜阳)的西湖。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 【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 釉料,多覆在盆、缸、砖 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 平静澄碧。 【涟漪】微细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 水鸟。 译文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 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 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 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 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整体感知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 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 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 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 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 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不觉船移”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 的“笙歌处处随”,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 偏偏说“不觉船移”,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 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 写到“微动涟漪”,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 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惊起沙禽掠岸飞 ”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 动起来。 精读细研 相见欢 朱敦儒(1081—1159) 宋代词人。 字希真,号岩壑老人,洛阳(今属 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五 年(1135年),赐进士出身。其词 语言清畅俚俗,多写隐居生活的闲 适放浪;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 之作。有《岩壑老人诗文集》,已 佚。今存词集《樵歌》。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 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词语解释 【金陵】古城名,即今江 苏南京。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 时节的景色。 【簪缨】代指达官显贵。 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 饰。缨是帽带。 【收】收复国土。 【倩】请人代自己做。 【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当 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 整体感知 译文 登上南京城的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官员们纷纷南逃,什么时候能 收复国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 为战争前线的扬州。 整体感知 这首词上阕写景,着意在借景抒情。开头两句 写词人登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第二句“ 倚清秋”,谓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清秋”二 字点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充满 萧条气象。第三句描写“清秋”傍晚的景象,用落 日和逝水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阕抒情,用直抒 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望 收复中原的心事。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本词中的“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 人。“簪缨散”是说他们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 “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 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最后 一个长句,紧接上文词意而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 怀念。 精读细研 如 梦 令 李清照(1084—约1155) 宋代女 词人。号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 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 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 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有 《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 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 人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 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 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鸥鹭。 词语解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 忘”的意思。 【溪亭】溪边的亭子。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大醉。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 ,这里指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惊】惊动。 整体感知 译文 经常记起出游溪亭,一玩儿就玩儿到日暮时分 的经历,我深深地沉醉在溪亭边而忘记归路。一直 玩儿到兴尽才荡舟返回,却迷路进入了荷花的深处。 奋力地把船划出去,结果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整体感知 “常记”明确点明本词记述的是往事,地点在 “溪亭”,时间是“日暮”,词人饮宴以后,已经 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本词起笔平淡, 却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中。“ 沉醉”二字透露出了词人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 ”委婉地写出了词人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 一次给词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 然,接下来的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 不想回舟,从而“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 处”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 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词人的忘情心态。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词人急于从迷途中找寻 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才“惊 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精读细研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