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精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新课标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1 -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差异性 一、选择题                      [2020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起点考试]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下面 是珀斯位置简图和 2018 年暑假我国某学生在该市临近海边某停车场拍摄的照片,照片中造型 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形成的。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2 题。 1.图中行道树的叶片特点是(  ) A.四季不落 B.表面有蜡质层 C.呈针状 D.叶片大而厚 2.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景观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大风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湟鱼),近年来其水位有所上升。经研究发现,该 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 1000—2000 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 读图完成 3—5 题。 3.1400—1500 年青海湖盐度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是(  ) A.升高 湖面结冰期延长 B.降低 利于湖面结冰 C.升高 裸鲤数量减少 D.降低 水生浮游植物增加 4.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 B.流域内蒸发量减小 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 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 2 - 5.青海湖进入结冰期后(  ) ①湖区水禽减少   ②水生生物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 ③鱼类缺氧大量死亡 ④湖水变得混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0 皖南八校第一次联考]土壤形成过程深受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自然成土因素的影响, 它们使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示意图。 据此完成 6—8 题。 6.图中甲、乙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东 西 B.南 北 C.西 东 D.北 南 7.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 B.浙闽丘陵 C.四川盆地 D.关中平原 8.图中山地草甸土(  ) ①有机质含量高 ②微生物分解快 ③土壤相对湿度大 ④冰川侵蚀作用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 四川绵阳一诊]山地林线指高山针叶林分布上限连续不断的森林分界线,其主要受降水量、 气温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中的曲线示意横断山区 28°N 附近自西向东各山脉东坡林线的 分布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 9.高山针叶林带之上的自然带是(  ) A.冰雪荒漠带B.常绿阔叶林带 C.灌丛草甸带D.针阔混交林带 10.P、R、M、N 四地中,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的是(  ) A.P 地 B.R 地 C.M 地 D.N 地 11.导致横断山区各山脉东坡林线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海拔 C.气温 D.风力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12.[2019 河北衡水中学摸底,18 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H 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在 350—450 mm 之间,灌溉农业 较为发达。下图为 H 河流域区域简图和 1981—2005 年 H 河断流天数曲线图。- 3 - (1)简述 H 河断流的原因。(6 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 H 河断流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 H 河断流的对策。(6 分) 13.(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生物量泛指单位面积上所有生物有机体的干重总量。全面深入地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植被- 4 - 生物量,阐明植被生物量的分布对合理开发和利用植被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图为我国 不同森林类型各器官生物量分布图。 (1)描述我国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布特点。(4 分) (2)指出我国不同森林类型根部生物量的分布特点。(8 分) (3)分析说明导致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6 分) (4)简述为了增加人工林生物量可采取的措施。(4 分) 一、选择题- 5 -                      [2020 湖北黄冈质量检测]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都为陡崖,山顶平 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由于相对高度小,山 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中国东南部某山丹霞地貌植被分布。读图完 成 1—2 题。 1.图中沟谷季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低 C.地形封闭 D.陡崖反射阳光 2.若只考虑山体的崩塌和侵蚀,该地植被的演变最可能是(  ) A.沟谷季雨林的范围将会扩大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将会扩大 C.坡麓常绿硬叶灌丛海拔上限持续下降 D.区域植被类型将会增加 [2020 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土壤是全球陆地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载体,其排放 CO2 的过程被称为 土壤呼吸。土壤排放的 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受人类 活动干扰,我国东北某山地植被群落发生了逆向演替(植物群落进行与演替系列顺序相反的逆 向变化):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下图为该山地不同演替阶段 8 月份土壤 CO2 排放量时间变化图(图中不同阶段的经纬度、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等要素差别不 大)。据此完成 3—5 题。 3.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 CO2 多于草本阶段,主要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 A.植被光合作用强B.生物种类多 C.植被凋落物多 D.土壤温度高 4.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 CO2 排放量峰值明显滞后于草本阶段,是因为红松阔叶林阶段(  ) A.林冠茂密 B.根系发达 C.土壤干燥 D.植株高大- 6 - 5.推断植被群落的逆向演替可能会(  ) A.改善区域小气候 B.加快海平面上升 C.降低雪线高度 D.使温带作物种植北界南移   四川最高峰贡嘎山海拔 7 556 米,该地区分布着豹和雪豹两种猫科动物。豹是典型的森林 型封闭生境动物;而雪豹是一种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的动物,夏季可在海拔 3 000—6 000 米的高山地区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迁徙至海拔 2 000—3 500 米的地区。据此完成 6—8 题。 6.夏季,贡嘎山雪豹主要栖息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山地针叶林带和常绿阔叶林带 B.山地针阔混交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C.永久冰雪带和常绿阔叶林带 D.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7.据科学家观测,贡嘎山地区豹偶尔会进入雪豹的活动区域,其主要目的是(  ) A.捕食猎物 B.获取水源 C.躲避天敌 D.扩大领地 8.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一定时期内贡嘎山地区(  ) A.豹的活动上限可能升高,雪豹的活动范围可能下移 B.豹的活动范围可能缩小,雪豹的活动范围可能扩大 C.豹的活动范围可能扩大,进入雪豹活动区域频繁 D.豹完全占据雪豹的生存空间,雪豹面临灭绝的危险 [2019 江西南昌三模]藏波罗花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海拔 3 600—5 000 米的 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中。它是一种喜光、耐寒、耐瘠薄的多年生植物。气候条件是 影响藏波罗花光合作用和生长的重要条件。藏波罗花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要分布在青藏高 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下图是青藏高原自然区分布图。据此完成 9—11 题。 9.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藏波罗花最有可能广泛分布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藏波罗花开花的时间可能是(  ) A.12 月—次年 2 月 B.4—5 月 C.6—7 月 D.8—10 月 11.在藏波罗花集中分布区,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  ) A.风化作用减弱 B.生物生产量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 D.土地退化加重 二、非选择题(共 38 分) 12.(1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   海洋地质学家对地中海海底考察发现,地中海底部自上而下岩层中盐结晶层和泥沙固结的 沉积岩相间分布,其中基岩上部有深厚的海质沉积岩。经水下考察发现,在直布罗陀海峡东侧海 底有洪水冲刷的痕迹。由此地质学家认为,直布罗陀海峡曾经历过关闭和重启。下图示意地中 海东西向和南北向地质剖面。 (1)指出导致直布罗陀海峡关闭和重启的动力来源。(4 分) (2)推测直布罗陀海峡关闭和重启阶段地中海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判断依据。(8 分) (3)推测直布罗陀海峡关闭时期,地中海地区气温、降水的变化。(4 分) 13.(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祁连山脉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海拔 4 500 米以上的山峰多 发育有现代冰川,其表现为东北坡较多,西南坡较少。近百年来,该地冰川处于退缩阶段。 材料二  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 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它的 形成主要是由于冰川面气温往往低于同高度的山谷气温。近年来,祁连山地区的冰川风变化显 著。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8 - 材料三  阿尔卑斯山的克维尔塔尔谷地,受冰川风的影响,谷底生长喜冷植物,而受谷风影响的 山腰地带生长喜暖阔叶树,形成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的奇怪现象。 (1)试分析祁连山现代冰川东北坡多、西南坡少的原因。(8 分) (2)简述冰川风对当地山谷风的影响。(4 分) (3)推测祁连山冰川风近年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6 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克维尔塔尔谷地植被垂直分布“倒置”现象产生的原因。(4 分) 第六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1.B 由图文材料可知,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为适应高温少雨的夏季,其叶片表面有蜡质层,B 对。常绿树的叶片老化了也会脱落,A 错。叶片 呈针状的针叶树,一般分布在温度较低的高纬地区和中低纬山区,C 错。叶片大而厚不是该地树 种的典型特点,D 错。 2.D 珀斯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被称为“风城”。图中行道树树冠偏向一侧延伸,呈旗状,最可能是 当地风向稳定的大风作用的结果,D 对。图中行道树周围没有高大物体阻挡阳光,因而其树冠偏 向一侧与光照无关,A 错。气温和降水不会使树冠偏向一侧,B、C 错。 3.C 读图可知,1400—1500 年,青海湖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盐度总体呈上升趋势,B、D 错误; 盐度高的水域冰点低,湖面结冰期缩短,A 错误;盐度升高,不利于裸鲤的生长,裸鲤的数量会减- 9 - 少,C 正确。 4.D 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主要有:蒸发、降水、径流等。流域内降水量增加、蒸发量减小、高 山冰雪融化量增大,都会使青海湖盐度减小;分水岭没有变化,一般流域面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故选 D。 5.A 青海湖进入结冰期后,水面没有浮游生物,且鱼类无法露出水面,水禽无法捕食,湖区水禽减 少,①正确;湖面结冰,阻挡光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②正确;进入结冰 期,只是湖面结冰,不是整体湖水冰冻,青海湖深且水量大,温度低时,鱼的呼吸及代谢都很缓慢,耗 氧量较低,鱼类不会大量死亡,③错误;水面结冰,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活动相对缓慢或停止,有机 物产生少,会使湖水变清,④错误。 6.D 砖红壤是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气候和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土壤,红壤是在亚热带生物、气候 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故甲、乙代表的方向分别是北和南。 7.A 该山地基带有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这些都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典型土壤,可判断该山地位 于我国南方地区;砖红壤分布的纬度低,选项中云贵高原的南端比较符合,故 A 正确、B 错误;关中 平原属于北方地区,D 项错误;四川盆地属于南方地区,但其典型土壤是紫色土,C 项错误。 8.B 读图可知,山地草甸土分布的海拔高,由于气候冷凉,蒸发弱,再加上降水较多,土体湿润,③ 正确;山地草甸土分布的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分解慢,土壤有机质含量高,①正确,②错误;该山 地顶部分布有山地准黄壤,故无冰川侵蚀,④错误。 9.C 根据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可知,高山针叶林带之上为灌丛草甸带,常绿阔叶林带和针阔混 交林带都位于针叶林带之下,B、D 错,C 对;灌丛草甸带之上,由于气温降到 0 ℃以下,植物难以生 长而形成冰雪荒漠带,A 错。 10.B 山地林线是高山针叶林分布的上限,在该线之上针叶林难以生长。R 地在山地林线之上, 最不适宜针叶林生长,P、M、N 地在山地林线之下附近,适宜针叶林生长,故选 B。 11.A 横断山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横断山区中西部山脉东坡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 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由西向东逐渐减少,所以中西部山脉东坡的林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横断山 区东部山脉东坡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林线分布较高。 12.【解析】 (1)断流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H 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 带,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为 350—450 mm,河流水量较小。河流断流,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 导致降水减少,河水补给水源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河流上游水库蓄水过多,沿岸地区工农业生 产用水增加,也是河流径流减少,甚至断流的原因。(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看,H 河断流,可能 导致下游地区气候变干;下游地区的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 耐旱植物代替;H 河断流导致降水减少,蒸发旺盛,可能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3)解决 H 河断流的对策,可从合理调度水资源,开源、节流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减少;上游水库蓄水过多;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增加。(6 分) (2)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地表水资源不足,导致草场退化、林木矮化,许多湿生植物被耐旱植物代 替;加剧土地沙化、盐碱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 3 点得 6 分) (3)合理调度水资源,强化全流域管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涵养水源;开辟新水源,提高 水资源的再生能力。(任答 3 点得 6 分) 13.【解析】 (1)解题的关键是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主要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注 意各器官生物量与各森林类型生物量平均值分布的相关性。(2)对照图上不同热量带森林类型 的分布,从根生物量的地域分异、变化幅度、分配比例、与各森林类型生物量平均值分布的相 关性等方面分析。(3)主要针对影响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主要因素。 在众多因素中,气候对森林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因为它影响了不同森林类型生物生长所需要的 光照、热量和水分。(4)主要从选择优良品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改善人工林生长条件(如土 壤、水源等)等方面着手。 【答案】 (1)各森林类型生物量平均值从寒温带到温带增加,从温带到暖温带略有减少,从暖 温带到热带迅速上升;(2 分,答从寒温带到热带呈增加趋势,只得 1 分)各器官生物量的分布趋势 与各森林类型生物量平均值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2 分) (2)我国不同森林类型根部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2 分)根部生物量变化 范围大致为 20—60 t·hm-2,热带林平均根部生物量最大,暖温带林最小;(2 分)在生物量分配比例 上,根部的生物量比干小,但比枝、叶大;(2 分)根部生物量的分布趋势与各森林类型生物量平均 值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2 分) (3)气候影响了光照、热量和水分等,对森林生物量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最大。(2 分)总体上,纬 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光热资源越丰富,森林生长期越长,生长速度越快,森林生物量越大;(2 分) 暖温带地区由于降水较少,森林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地区,森林的生长受水分条件制约,生物量略 小于温带林。(2 分) (4)选择优良林木品种;适度增加人工林的密度;乔、灌、草多层次增加植被;改良土壤,增施有机 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保证林木生长所需水源。(任答 4 点即可,4 分) 1.C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季雨林区位于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 故选 C。 2.B 丹霞地貌山体崩塌和侵蚀形成的堆积物,最易堆积在坡麓地带,使山谷土层变厚、面积扩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面积扩大,沟谷季雨林的范围将会缩小,坡麓常绿硬叶灌丛海拔上限可能会波 动变化,崩塌及侵蚀可能会使山顶更加干旱,山顶生态环境恶化,区域植被类型可能会减少,选 B。 3.C 同等条件下,森林植被的有机物生产速度快于草地,造成森林地带的地表枯枝落叶等有机 物多于草地,土壤排放的 CO2 主要来自生物残体分解和根系呼吸,故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排放的 CO2 多于草本阶段。 4.A 图中红松阔叶林阶段和草本阶段的 CO2 排放量时间变化与气温的时间变化基本一致,说- 10 - 明土壤 CO2 排放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但红松阔叶林的林冠茂密,影响了到达地表的热量,使地表 增温较慢,地表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滞后于草地,因此红松阔叶林阶段土壤 CO2 排放量峰值明显 滞后于草本阶段。 5.B 该山地植被群落演替的顺序为红松阔叶林—阔叶杂木林—灌木林—草本,植被明显退化, 这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B 对。C、D 选项所 述内容均为气温降低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森林向草地的演替,使植被改善区域小气候的能力下 降,区域小气候可能出现恶化趋势,A 项错误。 6.D 贡嘎山位于四川西部,其基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而雪豹主要生活在雪线附近或雪地地区,故 A、C 错误;距雪线最近的自然带就是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故 D 正确。 7.A 豹和雪豹均为肉食性动物,两者有共同的猎物,豹是主要生活在森林带的森林型封闭生境 动物,但有时越过林线来到高山灌丛草甸带雪豹的活动区域,主要是为了捕食猎物,A 正确;森林 带水源丰富,豹进入雪豹的活动区域不可能是为了获取水源,B 错误;豹处于食物链顶端,为躲避 天敌的可能性非常小,C 错误;豹只是有时会进入雪豹的活动区域而不是占据雪豹的活动区城, 故其主要目的不是扩大领地,D 错误。 8.C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一定时期内,贡嘎山的林线、雪线都可能上升,豹和雪豹的活动上限 可能升高,雪豹活动范围可能缩小,豹的活动范围可能扩大,其进入雪豹活动区域更加频繁,A、B 错误,C 正确。豹进入雪豹活动区域更加频繁,但并非完全占据雪豹的生存空间;全球气候变暖的 程度不会使贡嘎山的冰雪完全消融,在一定时期内雪豹不会灭绝,D 错误。 9.A 据材料可知,藏波罗花主要生长在海拔 3 600—5 000 米的高山沙质草甸和砾石垫状灌丛 中,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山区和山谷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中,①区域为藏南高山 谷地灌丛草原区,故①区域最有可能广泛分布藏波罗花。 10.C 一般陆地植物开花的季节主要在春季,但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6—7 月份,该地光照强, 气温适宜,藏波罗花开花,故 C 选项正确。其他月份不能满足藏波罗花开花的温度条件,故 A、B、 D 选项错误。 11.B  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植被覆盖率提高,物理风化作用减弱,生物风化作用增强,故 A 选项错误;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使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质增多,生物生产量提高,故 B 选项正 确;藏波罗花的大量繁殖会导致植物蒸腾量增加,但降水不一定增多,故 C 选项错误;植被覆盖率 提高,会减轻土地退化,故 D 选项错误。 12.【解析】 (1)在南北向地质剖面图中有断层发育,该断层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形成的,地壳隆起或断裂导致直布罗陀海峡的关闭和重启。(2)由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是地中海 的水源地。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直布罗陀海峡处岩层隆起,切断了大西洋对地中海的 水源补给;直布罗陀海峡关闭阶段,地中海缺少补给水源,海水蒸发,面积减小直至干涸,底层形成 大量的含盐结晶沉积岩;后来,直布罗陀海峡处岩层发生大面积断裂,直布罗陀海峡重启,地中海 又与大西洋相连,大西洋海水再次进入地中海,地中海海域面积扩大。(3)直布罗陀海峡关闭时期, 地中海蒸发干涸,成为陆地,相对于原来的海洋,陆地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冬季气温降低,夏季气 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由于地中海蒸发干涸,水汽来源少,蒸发量减小,降水总量减小。 【答案】 (1)地壳运动。(4 分) (2)海峡关闭阶段:面积逐渐减小。(2 分)海峡重启阶段:海水入侵,面积不断扩大。(2 分)依据:由地 中海底部断层可判断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导致直布罗陀海峡开闭。直布罗陀海峡关 闭切断了大西洋对地中海的水源补给,地中海海水蒸发减少,形成大量的含盐结晶沉积岩。直布 罗陀海峡东部海底洪水冲刷的痕迹可进一步佐证地中海曾为陆地环境。直布罗陀海峡重启,地 中海又与大西洋相连,大西洋海水再次涌进地中海,地中海面积扩大。(4 分) (3)气温变化:冬季气温降低,夏季气温升高,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2 分)降水变化:降水总量 减小。(2 分) 13.【解析】 (1)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祁连山为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 多,且为阴坡,太阳辐射弱,气温较低,现代冰川多。西南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且为阳坡,气温较高, 现代冰川少。(2)冰川风影响当地山谷风的风速和吹拂时间。冰川风与山风风向一致,其会增大 山风的风速,延长山风的吹拂时间,减弱谷风的势力,缩短谷风的吹拂时间。(3)根据材料中冰川风 的成因(冰川面与同高度山谷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的)进行分析和推断,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冰 川融化加剧,面积减小,冰川面上大气与谷中同高度大气温差变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冰川风 势力减弱。(4)冰川风气温较低,受冰川风的影响,冷空气集聚谷底,使谷底适合生长喜冷植物;谷 底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形成的谷风到达山腰地带,使山腰可生长喜暖阔叶树,从而形成了植被 垂直分布“倒置”现象。 【答案】 (1)东北坡为阴坡,气温低;且夏季东南季风影响该地,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有较多冰 川分布。(4 分)西南坡为阳坡,气温高,且为背风坡,降水稀少,冰川面积较小。(4 分) (2)延长山风的吹拂时间,增强山风的势力;缩短谷风吹拂的时间,削弱谷风的势力。(4 分) (3)冰川风势力变弱。(2 分)全球气候变暖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冰川面积减少,且变得破碎, 冰川面上大气与同高度山谷大气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4 分) (4)阿尔卑斯山现代冰川发育,冰川风影响大,密度大的冷性冰川风下沉到谷底,使谷底适宜生长 喜冷植物;密度小的暖性谷风被迫抬升到冰川风之上,受其影响山腰地带可生长喜暖阔叶树,这 种局部地段的“逆温”现象导致植被垂直分布“倒置”。(4 分)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