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ID:680150

大小:51.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目录: 1.课后服务,家长们最关心什么 2.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3.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全覆盖(人民时 评) 4.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还需周全思 量 5.“课后延时服务”虽好,但要“科学 实施” 6.课后服务提质,不妨做好加减法 正文: 课后服务,家长们最关心什么 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04-2312:56 中国青年报社 媒体近日对 1605 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 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将近 7 成的受访家长希望课后能够延时安排课业辅导和答 疑。调查还显示,关于课后延时服务,孩子的人身安全、内容安排以及时间使用 效率问题最受家长关注。 今年年初,教育部明确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课后服务不只 针对放学时家长不能按时来接的孩子,而是要吸引尽可能多的家长,甚至让全体 家长选择让孩子享有课后服务。通过全覆盖的课后服务,让学生在校内就完成作 业并进行素质拓展,可减轻家长的作业焦虑,也减少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实现对 学生的整体减负。 不过从媒体调查结果来看,义务教育学校要搞好课后服务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课后服务的安全管理、课程建设等问题,课后服务将很难实现 全覆盖,学校推进课后服务也很可能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困境。家长对安全、优质 的课后服务的期待不难理解,然而这样的课后服务也并不能从天而降。具体到办 学现实,当前学校提供课后服务有三大“紧箍咒”:一是不能发生安全问题;二是 不能借课后服务补课;三是不能向学生收费或者收较高的费用。有了这三大“紧 箍咒”,课后服务就难免会走向以照看学生为主的低效、低质服务。 课后服务最理想的局面,大概就是学校开设各种兴趣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 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会提高,如此,发生安全事故后该如何界 定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如果不能依法界定学校、老师在开展课后服务中的安全管 理责任,学校受制于“只要出事故就要被问责”的“紧箍咒”,就难以开展丰富多彩 的课后活动,将学生集中关在教室里做作业会成为普遍的选择。 这必然会导致家长质疑课后服务内容不充实、时间利用不高效。在课后服务内容 设计上,当前还有一个基本要求是不能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补课。这显然有些 脱离实际。家长将孩子送去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就是因为有补课的现实需求,全 覆盖的课后服务想把所有学生留在学校,从而实现为校外培训降温的治理目标, 就必须考虑家长的补课需求。如果无视这一需求,禁止学校开设相关的辅导服务, 有补课需求的家长仍会“用脚投票”。开展课后服务,应给学校充分的自主权,由 学校根据本校学生情况决定课程及活动的开设情况,由学生及家长自主选择。推 进课后服务全覆盖,就是为了不重蹈“片面校内减负,结果校外增负”的覆辙,推 进课后服务全覆盖这一问题上,不该也不能继续搞形式上的减负。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积极投入。这就需要按照市场规则 来测算服务成本,或者由政府财政买单,或者向家长收费,没有经费保障的课后 服务很难走远。鉴于义务教育办学本来就存在不均衡,各校开展课后服务向家长 收费,吸引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的最佳方式是由财政买 单,以保障经费。一定的财政教育经费保障,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也只 有在此基础上,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以及周末服务才可以期待,否则,一切都可能 只是“听上去很美”。 来源:光明日报 课后服务为何呼声高、落地难 发布时间: 03-0906:38 来源:新京报 “下午 6 点下班,赶到学校就得 7 点多,根本来不及接孩子。我们夫妻俩只能轮 流请假接女儿。”刘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每天接送孩子放学是这个双职工 家庭最头疼的事。跟刘女士有同样烦恼的家庭还有很多。为解决家长的接送难题、 减轻家长负担,建议学校提供课后托管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 2021 年春季学期开学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 2 月 23 日召 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将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 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 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深圳、珠海等地的多所小学,发现学校在积极开展课后 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师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现实挑战,需要学校、家庭、社 会等多方合力解决。 难题 1 谁来教? 跳芭蕾、踢足球、玩音乐创意、探索 3D 打印……每天下午三点半放学后,上海 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卢实小”)的校园里依然充满活力。2021 年春季学期开始,上海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进一步升级,下午 3:30 后不再强调 家长“确有需求”,只要“愿意留校”,都可以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填补“空窗期”。 作为上海市黄浦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小学,卢实小一至五年级共有近 1500 名学生。 该校校长虞怡玲告诉记者,本学期,97%的学生参与了校内课后服务。 对于家长关注的课后服务“谁来教”的问题,卢实小的解决之道是“双师资”,这也 是让课后服务平稳运行的关键。虞怡玲说,目前学校已形成“主教+助教”联盟, 即校内师资、外聘师资各占一半,学校老师主要负责课程的组织管理,外聘教师 负责学生孩子专业能力上的培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已经开设课后服务的学校中,师资主要来源于本校老师、 购买服务和社会机构等渠道。 与卢实小的“双师资”不同,珠海香洲区凤凰小学主要由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 师担任课后服务负责老师。据该校校长严文桂介绍,目前该校有 417 名学生参 加午托及晚托,占全校总人数的 26.61%。未来学校也将尝试引入第三方校外课 后服务。 在中国音乐学院附属北京实验学校校长蔺龙燕看来,课后托管对老师的要求越来 越高,“不只是看管学生写作业,还要想尽办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蔺龙燕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课后服务一定要做到校内校外相配合,提供各 种素质课程的校外培训机构可以帮助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比如非遗文化体验课, 教学生制作毛猴。这类课程确实是教师能力范围之外的,需要聘请专业教师才能 实施。” 此外,老师的压力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老师不只对学生负责,老师也有自己 的孩子和家人,要考虑老师的生活需要。” 难题 2 教什么? “学不到东西,还不如送到校外培训机构。”3 月 5 日,在填写学校的托管需求调 查表时,许女士有点犹豫,孩子在校托管只能写家庭作业,没有其他活动,也不 能出教室。 “如何设计和选择适合学生的优质课程服务内容,是课后服务在具体落实中的难 点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认为,设置好课 后服务内容,尤其是“课后服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学校落实课后服务时间延 长制度的基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要丰富课后 服务内容,指导学生尽量在校内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补习辅导,指导学 有余力的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愿意留在学校参加课后服务活动。 记者了解到,目前提供课后服务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提供了 体育、舞蹈、美术等特色课程,有些学校则受限于师资、资金等只提供基本的看 管服务。 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天坛校区执行校长张莞霏介绍,学校开设了十几个社团供 学生选择,包括朗诵、合唱、演讲、排球、田径等,基于南城特色,学校还邀请 了北京琴书传承人,开展琴书社团。 这学期,卢实小 97%的学生都参与了校内课后服务,课后托管的流失率几乎为 零。校长虞怡玲表示,这源于学校提供的特色课程足够丰富。 据虞怡玲介绍,卢实小开展了 16 个线下课程、4 个线上课程,帮助学有余力的 孩子进行拓展,课程包括芭蕾、足球、篮球、未来问题解决、音乐创意、好玩的 数学、3D 打印等,“孩子想学的都能在校内学到,学校提供了培养孩子爱好、兴 趣的平台,家长无需花钱给孩子们到外面报课外班。”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引入大数据分析,帮助老师做好作业设计,推动教 育教学改革。”虞怡玲说,作为上海市教委作业研究项目的项目校,学校也是在 用研究的视角来做好课后托管,尝试用信息化手段,帮老师提升教学能力。 难题 3 谁出钱? “有服务就有支出,邀请专业更强、水平更高的师资让学生们受到更好的指导是 需要成本的”,张莞霏表示,目前课后服务成本以政府拨款为基础,多出的部分 则由学校承担。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第 二中学校长庹庆明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托管服务还是要以政府为主导,政 府的主导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主导,还有政策方向上的指导,学校要承担相应的 基础投入,同时也要遵循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多地发布的中小学课后服务相关政策中,均强调了课后 服务的公益属性,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也鼓励探索课后服务多元化经费分担机 制。 其中,深圳明确,课后服务经费由政府保障,各学校课后服务专项经费预算按每 生每年 1000 元标准作为控制数。 江苏、四川、辽宁等地出台的相关政策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财政投入为主提 供课后服务;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 行成本,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认为,学校课后服务属于教育服务,但不是单纯的市场 行为,要强调其公益性和公共性,所以政府应该介入和承担责任,把课后托管纳 入公共服务领域中。首先,为学校提供经费保障,让老师的额外付出得到回报, “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经费来源应以政府拨款补助为主,实行价格控制和财政补贴。 同时,还需要明确课后服务的内容边界,并对服务内容及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 服务质量。” 采写/新京报记者 戚望 刘洋 吴苹苹 冯琪 杨菲菲 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全覆盖(人民时评) 张向阳 2021 年 04 月 26 日 05: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下午放学后,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舞蹈教室内,一只只“小蝴蝶”开始排练;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西城门小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轮滑;陕西省宝鸡 市三迪小学的学生,进行着编程练习……从这学期起,许多地方开始全面落实课 后服务全覆盖,帮助家长解决子女课后看护后顾之忧。这一举措,受到广泛好评。 孩子放学早、家长不便接,这样的时间差带来的“三点半难题”,长期以来 困扰着不少家长。如今,全国多个省份出台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学校主动承担 起课后服务责任,家长们反映可以安心上班了,甚至有的家长已将孩子的校外培 训班“砍”掉一大半。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既是“十 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 义,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的重要举措。 早在 2017 年,教育部门就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 意见》,要求中小学校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今年 2 月,教育部在介绍 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时,明确提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 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河北石家庄探索多元化的课后服务管理形式,上海闵 行区花园学校开展“课后延迟+特色社团”相结合的校内课后服务;安徽合肥包 河区将课后服务转型为以特色化为主的课后教育……从弹性放学到按需延长课 后服务时间,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开设多样兴趣活动,一些学校的课后服务 升级到了“2.0”版本,体现出教育的温情、惠民的温度。 与此同时,也要警惕课后服务变形走样的倾向。比如,一些地方简单搞“一 刀切”,本是学生按需参加,却变成“被自愿”同意;有的忽视了孩子们的多样 化需求,课后服务“摇身”变成了补习课;有的教师保障跟不上,老师们工作量 大幅增加,感到很“吃力”……家长不放心、孩子不快乐、老师不积极,这样的 做法,有违课后服务初衷,也达不到减负的效果。从这个角度看,推进课后服务 全覆盖的同时,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才能让家长满意、孩子开心。 应该看到,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水平不同,每个学校的硬件设 施、师资力量也存在差异。正因如此,教育部要求各地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 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因地制宜,有的通 过招募社会志愿者及校外专家参与课后服务等方式,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有的建 立健全课后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良性发展……不少做法值得肯定和借鉴。对学校来说,做好课后服务,关键在于 发挥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好课后服务,不能仅靠学校,也少不了社会力量 的广泛参与。如何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怎么更好地激活社会各界的能力和 资源?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相关部门也有必要深入开展调研,提 供保障条件。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让政策执行更加畅通,让课后服务更加有序, 才能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4 月 26 日 05 版) (责编:郝江震、董晓伟) 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还需周全思量 人民资讯 发布时间: 03-0314:33 人民网人民科技官方帐号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 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时间安排要与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切实解决 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根据教育部部署,课后服务可以指导学生的作业在学校内 完成,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由此可见,课后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 了多种选项。 “三点半”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不兼容的问题由来已久,调整放学时间固然能够为 大部分家长解决“接娃”的难题,但如何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谁来为学生提供服 务?成为了学校面临的新问题。 为了减轻孩子学业负担,大部分地方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小学、初 中、高中学生每天教学时间分别不得超过 6 小时、7 小时、8 小时。尤其在小学 阶段,本身课后作业就不多,延迟放学时间后,学生在学校干什么?既不能违反 为学生、家长减负的初衷,又不能让孩子无所事事。体育、艺术、科技类兴趣班 或许能够成为上佳选择。 去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 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综合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 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 调整放学时间,将为加强学校体育、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 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利用“三点半”后的时间,既可以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 体,也能进一步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体教融合目标,更能减轻家长为孩子 课外“报班”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多得。 但这个“看起来很美”的解决办法,对学校来说依然存在困扰。如果由学校教师负 责学生课后服务,如何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 服务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交付给学校附近的少年宫、培训机构管理,学生走出校 门与社会接触后的安全问题谁来保障? 如果将社会力量引入校园,通过社会机构补充“三点半”后的学校体育,既可以满 足不同项目的师资需求,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鼓励社会力 量参与校园体育,是体教融合系列文件中提及的重点措施,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 趣、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机 构如何选取?谁来为学校购买服务买单?如何避免社会机构“以服务校园之名, 行商业培训之实”,将是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考量的问题。 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值得点赞,但还需在细节上思量周全。科学 管理、统筹,合理借助社会力量,才能让课后“三点半”的时间真正为学生服务, 为家长减负。 “课后延时服务”虽好,但要“科学实 施” 2021 年 04 月 23 日 09:28 来源:红网 赵春雄 小学生下午 3 点半放学,而大部分家长 5 点才下班,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差给大部分家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校外辅导机构也从中嗅到商机,各种托管班 应运而生,但这些托管班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高昂的价格对于普通家庭来 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如何破解“三点半”难题,解决老百姓的切身之困?在各 地政府的积极探索中,“课后延时服务”脱颖而出,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对 1605 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的 一项调查显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72.7%的受访家长 希望可以在课后延时安排课业辅导和答疑。对于课后延时服务,受访家长比较关 注的问题是:孩子人身安全能否保证(62.0%)、内容安排是否充实(60.6%)和时间 能否高效利用(57.3%)。(4 月 23 日《中国青年报》) 可见,家长们对这项政策普遍抱有期待。通过延时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相 衔接,可以解决一直存在的“接娃难”问题。同时,学生在老师的统一指导下完成 课程作业,可有效缓解近年来争论不休的家庭作业问题,大大减轻了家长的负担。 对于家长来说,这无疑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措施,但如何保障这项措施顺利推行 落地呢? 首先,推行“延迟放学”必须考虑老师的权益保障问题。老师的工作具有特殊 性,除了上课时间,老师还需要批改作业,制订教学计划和备课,“延时放学”便 意味着老师工作量的增加。“延时放学”不是让学生在学校白白浪费两个小时,而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更优质地完成课程作业以及拓展课外活动,如深圳最新公布 的《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实施意见》指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 包括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学 生自主作业、教师答疑辅导等学习活动。因此推行“延时放学”的同时,也要给予 老师适当的补贴,增加师资力量,分担教学任务。 另外,推行“延迟放学”必须因地制宜,逐步推行,不能一刀切。笔者发现不 少地方推行“延迟放学”都是整个市,或整个区同步实施。但现实中,即使是同一 个市区,各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并不平衡,有的学校缺乏教师,有的学校缺乏操场, 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学校可因地制 宜,与社会资源合作,如与就近的高校合作,通过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解决教师 缺乏的问题,也可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图书馆、少年宫、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开 展学习和实践活动。 “课后延时服务”虽好,但要“科学实施”。任何一项新政策在推行时都难免遇 到困难,目前全社会对“延时放学”整体持积极的态度,笔者相信,在不断地探索 和完善中,三点半放学带来的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邓浩) 课后服务提质,不妨做好加减法 2021 年 04 月 23 日 09:16 来源:广州日报 对于很多双职工家长来说,如何接送孩子以及安排放学后的时间,一直是个难 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今年以来,不少地方都推出了义务教育阶段课后延时服务, 让学生的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相一致。 好政策还需要好执行。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 1605 名中小学生 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9%的受访家长期待落实好学生课后服务。72.7%的 受访家长希望可以在课后延时安排课业辅导和答疑,69.7%的受访家长希望老师 可以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家长期待的其他形式还有:培养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锻 炼、自由阅读和参与社会实践等。 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这项教育惠民举措深得人心。但很显然,家长们对于课 后延时服务还有更多期待。家长们的诉求很多元,有的需要辅导,有的希望培养兴 趣爱好,有的想要锻炼身体,这就意味着,整齐划一的课后延时服务恐怕很难让人 完全满意。事实上,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的确五花八门,有的地方收费,有的地 方不收费,有的辅导功课,有的只是看着写作业,家长、老师相互埋怨的情况或多或 少都存在。 作为备受关注的民生大事,课后延时服务不能满足于有,不妨从“有”到“好”,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关键要在内容上做加法。这不仅是教育 部提出的“丰富课后服务内容”的要求,也是满足家长们多元诉求的需要。内容 上做加法,让不同的孩子可以结合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兴趣爱好,有不同的选择,喜 欢体育的可以去操场上运动,爱阅读的可以读课外书,想快点写完作业的就安排自 习。这样的加法,对于校园管理与老师来说,责任更重,压力也更大。是以学校为主 体还是引入校外机构?经费从何而来?应逐步形成更合理科学的办法与财政补贴 机制。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还要做减法。千万不能让延时服务变成了变相的集体补 课,加重学生的负担。尤其对于面临升学压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后 延时虽是惠民服务,但并非每个家庭都需要,对于可以正常放学回家的孩子,也不 妨让他们该回家就回家。 总而言之,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切不可“一刀切”。只有满足不同的需求, 才能让教育惠民政策真正发挥出便民利民的效果。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