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考】备战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 黄金卷15(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赢在高考】备战2020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 黄金卷15(解析版)

ID:447265

大小:562.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黄金卷 15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小题。 当今,信息革命带来生产力发展质的飞跃,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进步,深刻影响社会环境和文化 形态,文艺创作也如此。互联网介入文艺创作,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播途径扩大和呈现载体改变。就像部 分戏曲演出于勾栏瓦舍,电影在黑漆漆的盒子里造梦,电视带来全家欢,一种文艺形式的发展、接受与所 适配的媒介形式无法分开。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网络综艺等以“网”之名蓬勃兴起的文艺形 式不只是传统艺术在小小荧屏上再次呈现,而是有其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互联网特有的“用户思维”,让受众成为创作关注点。相较于传统文学,网络小说的阅读场景发生变化, 写作场景随之改变。一位网络作家说,他特别重视读者在网络上的阅读体验,比如分段分节要短、条理要 清楚;每 2000 字左右.这是手机阅读者能接受的最佳长度;每一章的故事剧情都要有进展、有悬念等等。根 据第四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8 年 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6.48 亿,网民 使用比例为 78.2%。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手机已经不再是个人电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开始适 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与电脑“读屏”方式不同,手机是以“滑屏”模式呈现,相应的,在短句、短段、留 白和空行技巧上都要更加适应“滑屏”特点,所以才会流行“一镜到底”的长图,才会为适应 9:16 的竖屏 显示而自主削弱对背景、环境的交代,更聚焦于人物刻画。竖屏访谈类节目、竖屏短剧等也应运而生。 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便捷的及时反馈,使得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受众可以广泛参 与创作过程。在传统观念中,文艺创作是一项偏于“文科”的工作。但在互联网背景下。越来越多来自理 工专业的数据分析师加入创作队伍。他们研究分析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根据测算结果对创作 提出改进意见。例如,当前热播的古装剧《东宫》曾出现一个剧情高潮。大量网友在弹幕上对其没有配背 景音乐表示遗憾。数据分析师对此迅速反应。在别集播出不到 21 小时的时间内为其加入背景音乐。许多观 众得以欣赏更好的版本: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盐》本希望凭借明星导师吸引受众。但播出几集后通过数据分 析发现网友更关注参与的球员。于是在之后的剪辑过程中就更多注重挖掘球员亮点。数据分析不仅能敏锐 抓住观众的“看点”并对创作进行实时调整,更可以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最大观众群。优酷在 2017 年创建泛内容大数据智能预测平台“鱼脑”,最近即将播出的一部网剧的男主角就是通过“鱼脑”对众多演 员进行大数据分析,再结合剧情类型进行数据匹配,最终选择出来的。 互联网和文艺创作之间的关系耐人寻味,互联网产生的一系列技术变革使文艺创作紧随其后,而这种追随是为了更好地让作品抵达受众。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在过去,虽然作品已经完成但 依然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问、评价,而互联网的便捷性缩短了受众反馈的时间差,再加上互联网“用户 思维”的介入,受众已经加入到创作队伍中,甚至能够改变一部作品的走向。面对新形势、新技术,如何 更好利用互联网特性,释放更大创造力,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务,同时发挥价值引导作用,是摆在每个 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摘编自任飞帆《互联网给文艺创作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而是有独特的创作方法、传播规律。 B.网络小说分段分节短、条理清楚、每章 2000 字左右,都是受众被关注的表现。 C.随着手机移动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都已经能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 D.数据分析能抓住观众的“看点”,进行“定制化”服务,争取到所有观众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 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 A 项,“网络文艺不是传统艺术在荧屏上的再次呈现”中的“不是”错,原文中说的是“不只是”; C 项,“都已经能适应小尺寸竖屏显示”中的“都已经能”错,原文中是“开始适应”; D 项,“争取到所有观众群”中的“所有观众群”错,原文是“最大观众群”。 故选 B。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了互联网对于文艺创作的深远影响。 B.文章指出互联网影响文艺创作是基于传播方式的改变和用户思维的介人。 C.文章引用统计报告数据是为了说明短视频用户人数多,网民使用比例大。 D.文章末段论证了文艺创作追随互联网,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 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 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D 项,“受众已经成为创作者主导的观点”错误,原文中是“利用互联网特性”“让文艺更好地为受众服 务”,“创作者和受众本身就是一种平等关系”。 故选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众可以广泛参与创作过程说明创作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行为,这得益于互联网“点对点”的传播特性和 反馈的便捷。 B.目前人们使用较多的短视频平台抖音,采用的就是竖屏模式,人们可以方便地通过滑动屏幕来获取更多 的信息。 C.理科数据分析师们加入文艺创作队伍是通过对网络上的点击量曲线和观众反馈数据进行分析,进而以结 果干预创作。 D.过去的作品创作出来后需要接受读者和观众审阅、评价,而当下因为受众参与了创作,所以作品不再被 审阅、评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 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 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 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作品不再被审阅、评价”错误,通过定位后,我们能够发现原文是“一样会被审阅、评价,只是缩 短了时间”。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 小题。 材料一: 有零售行业人士曾提出畅想,付费自习室或可作为一种新业态进入到购物中心,原因有三:一是自习 室和购物中心的目标客群是一致的,二是购物中心提供了自习室等需要的休闲餐饮等服务,三是自习室能 丰富购物中心的业态。 “我们有考虑过。”苏家辉悦。但他指出,这其中存在不少障碍或压力:一来购物中心的招商门槛比较高,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大;二来购物中心的人流量比较大,对于需要一种安静自习环境的人而言,未必 是最佳的场景。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特聘专家、北大零售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丁昀则向记者直言,不看好付费自习室进入 购物中心,原因是“业态频次比较低”。 现阶段而言,付费自习室是否值得当成“风口”那般运作,得透过虚火才能认真研判。但有教育学者 提出,付费自习室走红也在无形中提醒,从完善社会服务的角度看,满足求学者的自习需求,当前城市管 理者需要加大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 但如何开放或许又是一个新的难题。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可以探索新的开放机制, 如通过第三方专业中介机构,整合社区内的学校、公共场馆资源,招募志愿者,以会员制方式(仅收取成本 费用),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更有效地服务社会,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力能所及的硬件资源支撑。 (摘编自《付费自习室走红,卖“学习氛围”是下一个创业风口?》,《每日经济新闻》) 材料二: (摘编自艾媒数据调查与计算统计) 材料三: 作为一个主要是年轻人经营、也主要服务年轻人的行业,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尤为突出。 何秀娟为了给用户选择一把舒适的椅子,挑了十几种款式。“自己试坐、再请朋友试坐……现在家里还有 6 把。”舒悦则谈到了自习室桌子的设计:桌面不能太大或太小,小了空间局限,大了则会摆放一些杂物, 影响注意力;桌子两侧的隔板要长度适中,使顾客既能在学习时将目光集中在桌面上,能在放松后靠时看 到周围学习的人,以此激励自己。许多自习室还选择使用线上预约系统,甚至用上了物联网技术:顾客可 以自助扫码开门,座位的电源与预约系统联通。关于付费自习室的前景,店主们的看法不一。舒悦认为,虽然自习室在国内作为新兴事物前景可观, 但绝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他表示,在北京仍有很多人不知道付费自习室的存在,同行们都在做着同一 件事:让市场、大众认识我们。绍强的看法相反,他认为付费自习室对顾客的经济水平有一定要求,并且“收 入的天花板很低”,因为空间和服务内容有限,服务范围也很难扩展。对于未来,何秀娟认为经营付费自习 室的同行都处于一个初始尝试的阶段,“大家都在摸索”。 (摘编自《付费自习室里的考研季》,《中国青年报》) 4.下列对材料中“付费自习室”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付费自习室或可作为新业态进入到购物中心,原因之一是购物中心能提供其所需要的休闲餐饮等服务。 B.专家指出,付费自习室进商场不如整合社区内的学校、公共场馆资源,招募志愿者等对社会更有助益。 C.付费自习室作为一个主要是年轻人经营、也主要服务年轻人的行业,其独有的特点是人性化和智能化。 D.一些付费自习室的店主认为,付费自习室尚处摸索阶段,虽然前景可观,但绝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行业。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 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中‘付费自习室’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 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B 项,“付费自习室进商场不如整合社区内的学校、公共场馆资源,招募志愿者等对社会更有助益”错,于 文无据。 C 项,“其独有的特点是人性化和智能化”错,由原文“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尤为突出”并不 能说明人性化和智能化是这一行业独有的特点。 D 项,“绝不是一个挣大钱的行业”错,由原文“绝不是一个挣快钱的行业”可知,付费自习室绝不是一 个挣快钱的行业。 故选 A。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付费自习室的前景未明,主要原因是缺乏关注度。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B.付费自习室尽管存在虚火现象,但是否将其当成风口一般来运作,还需研判。 C.2018 至 2022 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规模逐年扩大,在 2022 年将达到顶峰接近 400 亿元。 D.2018 至 2022 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规模的年增长率于 2020 年将达到波峰,在 2022 年将跌至最低 【答案】 4.A5.A 6.①一些人有求学需求,需要安静的自习环境。②公共学习空间不足,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学习者需求。③ 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突出,学习氛围浓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 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 项,“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将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错,以偏概全。“付费自习室的前景未明”原因复 杂,仅仅加大宣传力度未必会很大程度改善现状。 故选 A。 6.请根据材料,探究付费自习室兴起的多重原因。 【答案】①一些人有求学需求,需要安静的自习环境。②公共学习空间不足,条件有限,不能满足学习者 需求。③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突出,学习氛围浓厚。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 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 根据题干要求,“请根据材料,探究付费自习室兴起的多重原因”,考生可根据关键词“付费自习室兴起” 在全文中查找,材料一中说,“对于需要一种安静自习环境的人而言”“从完善社会服务的角度看,满足 求学者的自习需求,当前城市管理者需要加大公共资源的开放力度”;材料三中说,“作为一个主要是年轻 人经营、也主要服务年轻人的行业,付费自习室的人性化和智能化特点尤为突出”“桌子两侧的隔板要长 度适中,使顾客既能在学习时将目光集中在桌面上,能在放松后靠时看到周围学习的人,以此激励自己”。 考生根据这些关键句,组织答案即可。 (三)文学类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 7-9 小题。 炮仗王谷三爷 许行 炮仗王谷三爷,以做炮仗出名。 三爷年过七旬,头发、胡子、眉毛全白了。可身板硬实,双目有神。每天早起常常踢踢腿,打打拳, 也真有那么几招。有人说谷三爷还有一手好枪法,只是未见露过。 村口有个小庙台,五丈见方,半人来高。庙台上有座用石头凿的小土地庙,庙前一棵老柳树。谷三爷没事就往这一坐,便有些年轻人缠着,要听他讲武,跟他练功。 有人问他这功夫哪儿学的?他总是下巴一翘,然后喷金吐玉一般说出来“讲武堂”三个字。别人便不 免在肚子里好笑,这老家伙吹牛也未掂量掂量,哪有讲武堂出身,在村里做炮仗的?其实细一究,谷三爷 的话也不假,只不过在那里他是火头军,抽空子从别人身上偷点艺罢了。但不管怎样,谷三爷这点功夫, 在兵荒马乱的年月,还是受人另眼看待的。许多盗匪,流贼都不敢轻易碰他。 这年,抗日义勇军要打县城,像潮水般涌过来。指挥官赵司令,怕人心不齐,请他出来督战,意在借 重他这个老家伙来压压阵。甩给他一支大镜面匣子说: “这回看你谷三爷的了。” 谷三爷连忙双手把枪奉还,“这个战我督不得。” “咋?” “官未习武,兵未训练,怕是溃退下来控制不了。”谷三爷咬文嚼字地说,“我这匣枪向谁打?打敌 人够不着,打自己人又于心何忍?赵司令您饶过我这做炮仗的吧!” “你这老汉,真不识抬举。”赵司令未料谷三爷做出这么一篇文章来,很感面上无光,心里甚为不满。 临去时还悻悻地甩下了一句话:“终究是个火头军,上不了阵的!” 谷三爷摇摇头,叹口气,再未言语。 不到一个时辰,义勇军果然溃退下来。赵司令路过时,却被谷三爷拦住了,要他把那支大镜匣子再给 他。 “做啥?”赵司令不解。 “给你退敌!“谷三爷答得非常响亮。 赵司令看了谷三爷好一阵子,心想这老家伙好大个口气。让他督督战都不敢上阵,还能一人抵挡鬼子?! 不过,又一想,鬼子在后边追得挺紧,若有人能打两枪,也会缓冲一下。就把那支匣枪又甩给了他,同时 带有点鼓励而又掺杂奚落的成分,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谷三爷,这回可看你的了!” 谷三爷一身血都涌了上来。他麻利地做了一番安排,然后躲在小庙台的老柳树后。鬼子们气势汹汹地 杀过来,刚一接近村口,他举起匣枪,一枪一个,两枪就把鬼子震住啦!鬼子马上停下来卧倒,用机枪猛 扫一阵,见没有动静才又往前冲。这时他又一枪一个,打得鬼子吱吱乱叫,他们又停下来扫射……直到他 一梭子子弹都打光了,便把枪藏在庙台的石头缝里,随即安然坐在了柳树下。 鬼子们冲到跟前一看,竟是一个一碰就要掉渣的老家伙,像尊佛似地在那坐着呢,不由有点发愣。逼 他举手站起来搜了身,又不见枪。 “你的枪呢?” “没有……”谷三爷摆摆手。“咦!打枪的人,你的不是?”鬼子往前冲时未看清打枪的人,这时只能用怀疑的口吻问。 “跑啦,跑啦!”谷三爷用手往山里指指。 “你的在这干啥?” “我陪土地爷说话呢?”谷三爷笑了笑,指着土地庙慢条斯理地说。 鬼子不大明白,又无什么把柄,便让他带路去追义勇军。反正这个到了手的老家伙,什么时候收拾都 由他们了。 “这得问问土地爷。”谷三爷依然平平静静地回答。 “啊!问什么土地爷?土地爷干什么的?”鬼子们都信神,不过,对这个回答还是叫了起来。 “守护一方土地,保佑一方人民。” 鬼子们听了很不舒服,一个军官过去看看土地庙这,只见茶几大 的小红庙门紧关着。他上去一指挥刀便把庙门捅开了,还未等看着土地爷呢,就见火光一闪,随即惊天动 地地轰然一声巨响,整个小庙台都被一小庙炮仗药炸飞啦! 谷三爷与十多名鬼子同归于尽。鬼子们收了尸,就未敢再往前追。 后来重修小庙台,小庙里的土地爷就是按谷三爷的模样捏巴的。 赵司令再回来,隆重祭奠了谷三爷。他冲着土地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选自《中国小小说许行卷·白雪雕像》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用伏笔,开头“有人说谷三爷还有一手好枪法”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情节做铺垫。 B.小说叙述客观冷静,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倾向全都隐藏于看似平静的语言描写中。 C.谷三爷抗战的故事虽然历时不长,场景也不大,但情节尺水生波,曲折有致,颇具审美价值。 D.作者善于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塑造谷三爷这个形象,使人物显得丰富饱满,更具艺术魅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 项,“平静的语言描写中”错误,由原文“临去时还悻悻地甩下了一句话”和“同时带有点鼓励而又掺 杂奚落的成分,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等可知,不是“平静的语言描写”。B 错误。 故选 B。 8.“赵司令”这个人物出场不多,但不可或缺,请简要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①侧面烘托,使谷三爷这个人物形象更丰富饱满鲜明;②推进情节,赵司令每一次出现,都推动 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使小说曲折起伏,更具可读性;③深化主题,赵司令最后的祭奠,表达了作者对谷 三爷民族气节的颂扬,以及对各种力量众志成城、共担民族命运的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 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 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 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义勇军溃退下来,赵司令路过时,谷三爷向他要大镜匣子来退敌,侧面烘托了谷三爷的勇敢,使谷三爷这 个人物形象更丰富饱满鲜明;没有赵司令的出现,就不会有谷三爷的要枪打鬼子,所以赵司令的出现推动 了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使小说曲折起伏,更具可读性;由原文“后来重修小庙台,小庙里的土地爷就是 按谷三爷的模样捏巴的。赵司令再回来,隆重祭奠了谷三爷。他冲着土地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可 知,赵司令最后的祭奠,表达了作者对谷三爷民族气节的颂扬,以及对各种力量众志成城、共担民族命运 的赞美,深化主题。 9.金圣叹在《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回目中,对作者设置“山神庙”的用心颇为赞赏,以为“妙 绝,奇绝”。本文的“土地庙”亦有此“妙”“奇”之“绝”请加以赏析。 【答案】①“土地庙”既是一个空间场所,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象征:战争前,它是谷三爷和村民日常生活 的重要场所;战争中,它是村民们抵抗外敌的庇护;战争后,它是村民纪念谷三爷的精神寄托。②“土地 庙”对情节发展必不可少,它的每一次出现,都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准备。③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民 族特色,充满神秘感,增加传奇色彩。④“土地庙”这个“空间场所”完成了人物从安逸到被动参战的谨 慎再到战争前沿的果敢的形象蜕变,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富有感染。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物象作用的能力。分析物象作用五方面:自身作用指的是它作为小说形象的一 个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独到特点、作用和审美价值,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环境作用,物象衬托了环境, 看其对时代特点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看其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人物作用,物象衬托了人物品 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对主要人物的映衬;情节作用,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 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点题作用指的是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由原文“村口有个小庙台,五丈见方,半人来高。庙台上有座用石头凿的小土地庙,庙前一棵老柳树。谷 三爷没事就往这一坐,便有些年轻人缠着,要听他讲武,跟他练功”可知,战争前,它是谷三爷和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由原文“他上去一指挥刀便把庙门捅开了,还未等看着土地爷呢,就见火光一闪,随 即惊天动地地轰然一声巨响,整个小庙台都被一小庙炮仗药炸飞啦!后来重修小庙台,小庙里的土地爷就 是按谷三爷的模样捏巴的”可知,战争中,它是村民们抵抗外敌的庇护;由原文“赵司令再回来,隆重祭 奠了谷三爷。他冲着土地庙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可知,战争后,它是村民纪念谷三爷的精神寄托。 由此可知,“土地庙”既是一个空间场所,也是一种精神力量象征。从情节方面考虑,“土地庙”对情节 发展必不可少,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由原文“‘我陪土地爷说话呢?’谷三爷笑了笑,指着土地庙慢条 斯理地说”和“‘守护一方土地,保佑一方人民’鬼子们听了很不舒服,一个军官过去看看土地庙这,只 见茶几大的小红庙门紧关着”可知,“土地庙”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满神秘感,增加传奇色彩。 从人物作用方面考虑,“土地庙”这个“空间场所”完成了谷三爷这个人物形象的蜕变,使人物形象更加 饱满、丰富,富有感染。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0-13 小题。 王蕴,字叔仁,孝武定皇后父,司徒左长史濛之子也。起家佐著作郎,累迁尚书吏部郎。性平和,不 抑寒素,每一官缺,求者十辈,蕴无所是非。时简文帝为会稽王,辅政,蕴辄连状白之,曰:“某人有地, 某人有才。”务存进达,各随其方,故不得者无怨焉。补吴兴太守,甚有德政。属郡荒人饥,辄开仓赡恤。 主薄执谏,请先列表上待报,蕴曰:“今百姓嗷然,路有饥馑,若表上须报,何以救将死之命乎!专辄之愆, 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于是大振贷之,赖蕴全者十七八焉。朝延以违科免蕴官,士庶诣 朗讼之,诏特左降晋陵太守。复有惠化,百姓歌之。定后立以度义迁光大去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 县候蕴以恩泽赐身韭三代全典固辞不受朝廷敦劝终不肯拜乃授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复固让。谢安谓 蕴曰:“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宜依褚公故事,但令在贵权于事不事耳。可暂临此任, 以纾国姻之重。”于是乃受命,镇于京口。顷之,征拜尚书左仆射,将军如故,迁丹阳尹,即本军号加散 骑常侍。蕴以姻戚,不欲在内,苦求外出,复以为都督浙江东五郡、会稽内史。蕴素嗜酒,末年尤甚。及 在会稽,略少醒日,然优以和简为百姓所悦。时王悦来拜墓,蕴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余日方还。 蕴问其故,恭曰:“与阿太语,蝉连不得归。”蕴曰:“恐阿太非尔之友。”阿太,悦小字也。后竟乖初好, 时以为知人。太元九年卒,年五十五,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节选自《晋书·王蕴传》) 10.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候/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朝廷敦动/终不肯拜/ B.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 朝廷敦动/终不肯拜/ C.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 /朝廷敦劝/终不肯拜/ D.定后立以后/父迁光禄大夫/领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建昌县侯/蕴以恩泽赐爵/非三代令典/固辞不受/ 朝廷敦劝/终不肯拜/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 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画线句子中,“定后立”主语为“后”,“以后父”主语为王蕴,中间必须断开,故可排除 B、D 两项;再 比较 A 、C 两项,“蕴以恩泽赐爵”是主谓句,不应断开,所以应在“赐爵”后断句,排除 C 项。 译文:定皇后立,王蕴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升迁为光禄大夫,兼任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为建昌县 侯。王蕴认为靠皇帝的恩泽被赐爵位,不是三代的法令和典章制度,坚决推辞不接受。朝廷再三督促劝告, 王蕴始终不同意。 故选 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徒是官名,周代始置,后代沿袭,隋唐时与太尉、司空并称为三公,正一品。 B.诣阙中“阙”指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指宫廷;诣阙既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 C.左降指贬官,多指京官降职到州郡,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降、左迁。 D.追赠是指给已死的帝王或官吏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有时也指追封离职的官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 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 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 作答。 D 项,“追赠是指给已死的帝王……”“有时也指追封离职的官员”说法均错误,追赠,或作追封、追晋, 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在因公殉职或者阵亡的军人、警员、公务员等,或特别表扬对政府有贡献的死者。追赠帝王表述错误,而且追赠一般都是给已死的人。 故选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蕴不论出身,选用举荐人才。他性情平和,不贬抑寒门出身的人;简文帝做会稽王辅政时,他积极推 荐人才,希望人才都能根据各自条件得到任用。 B.王蕴仁义爱民,开仓赈济百姓.他任吴兴太守时,当地闹灾荒,百姓挨饿,他不顾主簿命令,没有上表 就先开仓放粮,使得很多百姓得以存活。 C.王蕴淡泊名利,不以国戚自重。他多次拒绝朝延的任命,在谢安劝说他不要看轻自己、可以暂时担此职 务的情况下,他才接受任命,在京口镇守。 D.王蕴宽和简约,且有知人之明.他虽嗜酒,却以为政宽和简约受到百姓爱戴:他认为王悦不适合做儿子的 朋友,后来王悦违背初好,时人认为王蕴能识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 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 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 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B 项,“他不顾主簿命令”说法错误,从原文可知,主簿是他的下属,是执意规劝他,而非“命令”他。 故选 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专辄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义而败,无所恨也。 (2)时王悦来拜墓,蕴子恭往省之,素相善,遂留十余日方还。 【答案】(1)擅自裁夺的过失,罪责在我太守一人,况且推行仁义而受处分,我没有什么遗憾。 (2)当时王悦来拜扫祖坟,王蕴的儿子王恭前去探望他,他们一向关系很好,王恭便滞留了十几天才返回。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 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赋分点: (1)“专辄”,擅自裁夺;“愆”,过失;“恨”,遗憾。(2)“省”,探望;“素”,一向;“善”,交好;“方”,才。 译文: 王蕴,字叔仁,是孝武定皇后的父亲,司徒左长史王濛的儿子。起初担任佐著作郎,多次升迁官职成 为尚书吏部郎。王蕴性格平和,不压制出身低微的人,每当有空缺的官职,求官的人非常多,王蕴都不下 断语。当时简文帝为会稽王、辅政,王蕴总是接连不断呈上状文报告会稽王,说:“某人有地位,某人有 才干。”他务求得以顺利推荐,按照各人的情况得以安排,所以得不到官职的人也不怨恨他。他补任吴兴 太守时,很有德政。碰上当地闹灾荒,百姓挨饿,王蕴便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主簿执意规劝,请求先先呈 表上奏等待批复,王蕴回答说:“现在百姓哀号,路边都是饥民,如果上表等待批复,怎么能救济快饿死 的人呢!擅自裁夺的过失,罪责在我太守一人,况且推行仁义而受处分,我没有什么遗憾。”于是大规模 开仓赈济饥饿的灾民,依赖王蕴而保全性命的有十分之七八。朝廷以违犯法令为由免除王蕴的官职,百姓 到朝廷为王蕴伸冤,皇帝特例只将他降职为晋陵太守。到晋陵后又有良好的政绩,受到百姓称颂。定皇后 立,王蕴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升迁为光禄大夫,兼任五兵尚书、本州大中正,封为建昌县侯。王蕴认为 靠皇帝的恩泽被赐爵位,不是三代的法令和典章制度,坚决推辞不接受。朝廷再三督促劝告,王蕴始终不 同意。朝廷便任命他为都督京口诸军事、左将军,他又坚决推辞。谢安对他说:“您居于皇后父亲的重要 地位,不应该看轻自己,而违背时运,应该依照褚公的旧例,只是身处贵位不管事。可以暂时担此职位, 以伸张皇帝姻家的重位。”于是就接受任命,在京口镇守。不久,王蕴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依旧任将军 一职,升职为丹阳尹,又在原有军号上加任散骑常侍。王蕴因为自己是皇亲姻戚,不想在朝廷做官,极力 请求外调,于是朝廷又任命他为浙江东五郡都督、会稽内史。王蕴平素喜欢喝酒,晚年尤其厉害。等到了 会稽后,很少有不喝酒而清醒的时候,但他还是因为政宽和简约,为百姓所喜爱。当时王悦来拜扫祖坟, 王蕴的儿子王恭前去探望他,他们一向关系很好,王恭便滞留了十几天才返回。王蕴问缘故,王恭说:“和 阿太说话,总是说不完,所以回不来。”王蕴说:“恐怕阿太不是你的朋友。”阿太,是王悦的小字。后 来王悦最终违背了当初的友好,当时的人认为王蕴能了解别人。太元九年去世,年龄五十五岁,追封为左 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 14-15 小题。 书愤(其一)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厄穷苏武餐毡①久,忧愤张巡嚼齿②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苏武餐毡: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②张巡嚼齿:唐安史之乱中,张巡死守睢阳 数月,后城破被俘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舌,不屈而死。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白发萧萧”表示诗人已经老迈,却不被重用,只能“卧泽中”,让天地照出自己对国家的一片忠 心,表明诗人已经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 B.颔联引用苏武和张巡两个著名忠君爱国者的典故,意在说明自己抗金报国的忠心如同这两个人一样,非 常坚定,至死不改。 C.颈联运用想象虚写春雨中长满杂草的上林苑和夜月下残垣断壁的洛阳宫,实际上是借长安洛阳两座古都 的荒凉来喻指沦陷的北宋都城汴京。 D.尾联与辛弃疾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相似,表达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报国之心仍壮的理 想抱负。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 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 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 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A 项,“对朝廷已经完全失去了 信心”说法错误,首联诗人写自己年迈力衰,远离朝廷。表达了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 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的愤懑之情,并没有表明诗人已经对朝廷完全失去了信心。故选 A。 1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那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自己的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人理解的愤懑;(2)对苏武、张巡等古代英雄的同情;(3) 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和朝廷不图恢复的不满;(4)对在年迈之时能够建功立业的强烈期盼。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 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 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 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那些情感。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可根据对 对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比如本诗,首联“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抒发了诗人光阴既不待 我,衷肠亦无处可诉的愤懑之情;颔联“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抒发了对苏武、张巡等古代 英雄的同情;“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抒发了诗人对沦陷国土的思念和对朝廷不图恢复的不满 之情;尾联“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直抒胸臆,语气激昂,情绪悲壮,抒发了诗人对在年迈 之时能够建功立业的强烈期盼之情。答题时注意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黑格尔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佐证了杜牧在《阿 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观点。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只 有独自流泪的深沉的家国情怀。 (3)《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 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 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 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 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 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哀、鉴、亦、戎、凭、 涕泗、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小题。 科幻很近,是因为这些年来,中国科幻屡屡迎来“高光时刻”,让越来越多的人 兴趣。我们的科幻作品《三体》《北京折叠》摘得国际大奖,在世界范围内受人__ _;今年年初,国产影片 《流浪地球》又火爆荧屏,“硬核”圈粉。曾经相对 _的中国科幻被推到聚光灯下。 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开始,科幻在中国有着起伏一百余年的成长史的历史。《流浪地球》大 火之后,许多人都说中国科幻正迎来黄金时代。事实上,( ① )。 科技,在不同场景下与所有中国人日 渐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为科幻的产业繁荣和受众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这个角度看,科幻的意义不只 是遥远的畅想。一位美国航天科学家曾经回忆,在一次会议上,所有火箭工程师都说自已读过英国小说家 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并且感慨,“因此,我们成为了火箭工程师”。如今,这位小说家笔下曾经设想 的通讯卫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已经成为现实。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② )。 也正是这些大胆又神奇 的幻想,深邃的视角和命题,让我们跳出日常,____于柴米油盐之外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发生 注目 边缘 沉迷 B.产生 注目 边沿 沉迷 C.产生 瞩目 边缘 着迷 D.发生 瞩目 边沿 着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 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 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词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 恰当的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 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 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发生:指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产生:是由某种事情或原因导致了另外一个事情或者结果的 出现。根据语境“中国科幻屡屡迎来‘高光时刻”“导致“越来越多的人_____兴趣”可以看出“产生”更 合适。另外,通过“越来越多”也可以排除“发生”。 第二组,瞩目:意为关注,含有主观的情感或态度等色彩,般由客观事物的重要性、特殊性、影响力等特征 所引起,多用于被动语态中。注目:意为专注地目视,一般表示客观实际的动作。语境中的“受人”说明了 此处是被动句,所以“瞩目”更合适。 第三组,边沿:通常用于比较具体和实际的物体的最边上。边缘:通常用于比较想象、抽象的事物的最边 上。此处的中心词是“中国科幻”,所以“边缘”更合适。第四组,着迷:是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沉迷:是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而不能自拔。此处 的语境是让我们对日常柴米油盐之外的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感兴趣,并未说迷恋到不能自拔的程度,所以 “着迷”更合适。 故选 C。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科幻在中国有着起伏一百余年的成长史。 B.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开始,科幻在中国有着一百余年的起伏的成长史。 C.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科幻在中国有着一百余年的起伏的成长史。 D.从二十世纪初翻译西方科幻小说开始,科幻在中国有着起伏-百余年的成长史。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 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 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 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A、C 两项,成分残缺,缺少与“从”搭配的成分,应改为“……始”。 A、D 两项,语序不当,“起伏”是修饰“成长史”的,应将“起伏”后加“的”,并移至“成长史”前面。 另外,原句还存在重复赘余的语病,应去掉“的历史”。 故选 B。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恰恰得益于这个黄金时代\②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 更多科学追上幻想 B.①这个黄金时代恰恰得益于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②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 更多科学追上幻想 C.①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恰恰得益于这个黄金时代\②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 更多幻想追上科学 D.①这个黄金时代恰恰得益于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发展取得的长足进步\②我们可能会在现实生活中目睹 更多幻想追上科学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 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这个黄金时代”与上文“中国科幻正迎来黄金时代”衔接,排除 AC; 此处要表达的是“科学追上幻想”,而不是“幻想追上科学”,排除 CD。 故选 B。 20.根据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25 字以内。 钟南山 2 日表示:“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判断疫情应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 只为局部爆发。”钟南山说,面对此次 2019-nCoV 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 “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 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钟南山说:“这 些举措有效阻断了传染源,大大减少了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 10 天至两周左右出 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护,不可放松警惕。” 【答案】钟南山表示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10-14 天或出现高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基本能力。这种题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详细完整的信息材料,里面包 含一个确切的信息术语,而与信息术语相关的信息,都在材料中。完成这种工作,作题者需首先提取相关 信息,然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 文段主要讲述的是钟南山对于目前疫情的看法。主要分为三层。“目前全国的疫情仍处于上升期,但我们 判断疫情应不会产生全国性爆发,而可能只为局部爆发”一句主要信息是,全国的疫情不会全国性爆发。“面 对此次 2019-nCoV 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我们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 多项全国性的举措:延长假期,交通管制,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排查,积极宣讲少聚集、个人防护知识等, 而国民公共安全意识的提高也保证了相关举措的顺利实施”主要的信息是国家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肺炎疫 情扩散。““这些举措有效阻断了传染源,大大减少了二代、三代传染,我们判断此次疫情有望在未来 10 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我们仍需加强防护,不可放松警惕”这句话主要信息是防疫举措有效减少了传 染,疫情有望在未来 10 天至两周左右出现高峰但是不能放松警惕。综合上述主要信息,可以得出结论。 21.下面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它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请根据图表总结出遗忘规律并 提出合理的复习建议。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规律: 复习建议: 【答案】遗忘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两天以后逐渐减慢。 复习建议: 抓住记忆的最好时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复习;对知识内容要多次强化复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类试题解答时,图 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答题时注 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道题有两问,先分析第一问,读图分析可知,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 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在一天之内,学习内容的保持百分率变化为:刚刚 记忆完毕是 100,一天后降为 50,第 2 天、3 天后仅为 20 多,4、5、6 天的百分率基本保持不变。遗忘规 律为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两天以后逐渐减慢。 复习建议:可以根据遗忘的规律提出复习建议。如学过新知识后,一定要在遗忘最快的一天之内及时复习, 做到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巩固。鉴于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最初的复习次数相对要多一些。随着时间的推 移,遗忘逐渐缓慢,复习的次数可以减少一些。 四、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针对高三作文的现状,为提高同学们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三(1)班进行了一次特别作文课——困惑与 分享。作为主持人的语文课代表先请同学说说作文的苦恼。王军同学说自己三年来作文都是四十三四分, 始终没有长进,高考在即很着急;李刚强同学说平日里也积累了不少素材,考场上却没有几个用得上;张 丽丽同学说对如何围绕中心组织语言,自己一直摸不着头脑……对上述问题,几位作文一直很好的同学介 绍了自己的经验,坐在同学们中间的杨老师也不时点评一下。 课后,绝大部分同学感觉收获挺大。 你是一名高三的学生,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1)给本校校刊写一篇新闻稿(新闻报道或者通讯)。 (2)针对某一同学的发言,给该同学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认识。 (3)请以“我的作文经验”或者“我的作文困惑”为副标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4)梳理本节课同学们的发言,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谈谈你对写好作文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谈写作中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高三(1)班的作文课“困惑与分享”中同学们对一些问题深感困惑,如作文成绩难以提高,平时积累的 素材,考试时很少能用得上,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等,下面从写作中如何积累与运用语言的角度,谈谈 自己的写作体会。 写作对语言的运用有着严格要求。学生在习作中经常会出现有话写不具体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 语言的积累。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1、语文课本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就是背诵。 现行教材插图美,语言文字更美。课 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好词佳句,如道道甘泉,使人回味无穷。他们都是前人语言 的精粹,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好资源。 2、现代媒体中积累语言。 21 世纪的今天,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电视、电脑等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老师会鼓励学生在欣赏精彩 画面、动人音乐的同时,用心听其中的语言。如最近的《雅典奥运会》,我们通过看电视、听采访,随时记 录解说词中美的词语与句子,获得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 3、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好文章的同时, 还应多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阅读。应当说,阅读是作文积累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词汇;它可以使学生获得多种知识: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等;它还可以启 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一切,都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学生写好 作文的基础。在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读懂的作品,尤其是中外名著,我就尽量去读,在阅读过程中划出自 己喜欢的词语与句子,然后再摘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4、人际交往中积累语言。 学生是社会的人,也时常与他人交往。在交流中及时捕捉他人闪光的语言,先在头脑里暂时记忆,后 抽空做好笔录。 要想真正落实语言的积累,还需要我们多拿起笔来,碰到好的文章、好的名言警句随时记录下来。并 能用自己的方式品位语言,最终咀嚼消化成为自己脑子储存的知识,到用的时候可以呼之欲出,随心所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这是一个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有明 确的任务意识。(1)作者意识:作者是班级的一员。(2)读者意识:以同班同学为阅读对象。(3)内容意 识:综合材料内容。(4)文体意识。文体明确要求的写作格式必须遵守。 【审题】 本题是从某校高三(1)班一堂作文课引发,有的同学感到作文成绩难以提高,有的同学感到平时积累的素 材,考试时很少能用得上,有的则不知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等。围绕以上同学在写作中遇到的困惑,选 择一种方式进行写作。 第一种方式,给本校校刊写一篇新闻稿,要采取新闻稿的格式,报道这堂作文课的事实。第二中方式是针 对某一同学的发言,给该同学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认识,如谈写作中的积累与运用,或如何围绕主题组 织材料等,要符号书信的格式。第三种方式,以“我的作文经验”或“我的作文困惑”为副题写一篇记叙 的文章,需要结合自己的写作经历,写出自己的经验或困惑所在。第四种方式写一篇发言稿,谈谈自己对 写好作文的认识和思考。 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可以确定不同的写作主题。 参考立意: 1.谈写作中的积累与运用。 2.如何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3.我的作文困惑; 4.我的作文经验。 参考素材: 选择恰当的习作材料之后,怎样精心安排这些材料,才能使文章言之有序,条理清楚,中心突出呢? 一、并列法。即在表现文章中心是打断时间的连续和打乱空间的位置,围绕中心来连缀相关的生活片断或 事件,按事情的性质选择几个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采用有详有略的方式并列地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 现中心。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围绕歌颂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精心组织了三个并列关个并列关系的材料:1、一位朝鲜老大娘带领全村妇女,冒着炮火,送打糕到阵地,并为抢救志愿军伤 员而失去自己的惟一亲人;2、小金花的妈妈为了救出志愿军老王,与敌人同归于尽;3、朝鲜大嫂为志愿 军挖野菜,被敌人炸成残废。这三个材料虽然不同,但服务于同一个中心。 二、对比法。即用相互对立的,或用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显示出人和事的真假、善恶、 美丑,使人与事的形象鲜明,特征突出。例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用一位引水员解放前后的经历 进行对比:解放前国家主权被剥夺,外国人横行霸道,中国人挨打受气;解放后,国家独立自立,领航人 受人尊敬,外国船只进港必须服从命令。这样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反映了解放后我们国家和人民地位发生 了巨大变化,突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中心。 三、递进法。即围绕一件事以事物本身发展的进程以及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安排材 料。这种方法是我们习作时常用的组材方法。例如:《小摄影师》一课,先写了白天高尔基接待孩子,再 按时间的推移写了高尔基整晚等待孩子,这样安排材料,把高尔基热爱孩子这一中心一层一层地表达出来 了,并且逐步加深,使中心非常突出,使人物形象鲜明而高大,使人读后深受感动。 四、详略法。即在表现一个中心时,对于几个类似的材料,有详有略地安排组织材料的方法。这种方法能 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例如《我爱爷爷》一课,为了突出爷爷热爱劳动、热爱农业、热爱农村这一中心, 在“提水、种菜、和‘我’谈话”这三个材料中,对“种菜”这个材料详写:先写爷爷看到谷地,连声说: “可惜”,决定种菜(原因),再写爷爷和“我”怎样种菜(经过),最后写各种蔬菜长得很好(结果)。然 而对“提水”这个材料只寥寥几笔就带过了。 总之,组织作文材料,不论运用哪种方法,都要为表现中心服务,要切合不同文章的内容和体裁的需要, 把材料合理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行文结构: 例文选择以上第四种方式,写一篇议论文,谈自己对写好作文的认识和思考。选择的主题是写作时如何积 累与运用语言。先从材料中引出论题,提出问题“如何积累和运用语言”,再从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证采 用并列式结构。最后,总结全文,强化论点。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