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七年级下)》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7.紫藤萝瀑布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著名女作家宗璞在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文章结构: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感受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感悟。此篇文章的教学应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在朗读训练上,范读一个片段,再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举例指导;在内容探究上,启发学生找出透露背景的语句,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引导学生领悟紫藤萝花与社会形势的联系,作者的心情与紫藤蔓花的联系;在写作揣摩上,引导学生就“写景抒情”类作文从课文中得到启发。‎ 二、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迸溅、伶仃、忍俊不禁、盘虬卧龙等。‎ ‎2.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3.学习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4.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紫藤萝花的深刻含义。‎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四、教学策略 ‎1、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 ‎2、画出你对课文感悟最深的地方,并写上评语。‎ ‎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4.引导学生学习文中通过景物描写表现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不少花草树木,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植物呢?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的弟弟身患绝症的时候,‎ 7‎ 面对紫藤萝花产生了联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她所见所感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文中去领略一下。‎ 一、介绍作者和常识,检查字词预习,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1.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和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作家,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在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其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2.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可入药医用。‎ ‎3.学习疑难字词。‎ ‎(1)注音练习。‎ 迸溅(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盘虬卧龙(  )‎ ‎(2)词语解释。‎ 迸溅 繁密 稀落 伶仃 酒酿 挑逗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 ‎4.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代背景。‎ ‎“文革”中,作者的父亲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受到批斗,一家人深受迫害,就连家门外的紫藤萝花,也随之遭难。“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徘徊在庭院之中,看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思怀,于是写成此文。‎ ‎2.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句子的重读;(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3.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 7‎ 如果答案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小组讨论:‎ ‎(1)课文围绕着“花”写了哪些内容?请在下列横线上各填上一个字。想想作者是怎样从色彩、形状、姿态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 赏 花(1—6)    忆 花(7—9) ‎ ‎ 悟 花(10、11) ‎ ‎(2)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示例:因为家庭受到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遇到了盛开的紫藤萝花,在立足观赏之后,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人生的喜悦,作者又想到十年来紫藤萝的变迁史,由藤萝引发对生命的思考,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三、朗读课文,欣赏藤萝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 ‎〔明确〕 (1)颜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2)外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明确〕先写花穗的色彩:“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组讨论;先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来回答。‎ ‎〔明确〕 (1)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7‎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 ‎ (2)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小结: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视觉到嗅觉,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把紫藤萝花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 ‎ 首先,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其次,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再次,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最后,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4.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会发生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开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十年浩劫(花稀落,拆花架,改种果树)——社会主义发展(紫藤萝花盛开,像瀑布)‎ 花的稀落到枯萎,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 ‎5.作者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稀落,遭遇不幸,过了这么多年,又开花,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这样生机勃勃,使作者联想到自然界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人类也是如此,小弟虽然身患绝症,但人类生命的长河并不因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向前。“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类社会照样向前发展。‎ 因此,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四、精讲点拨,品味语言 7‎ ‎1.感受语言魅力。‎ ‎【找出自己欣赏的佳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小组成员听,并仿照示例,赏析语言】‎ 示例1: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把花比作瀑布,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方法讲解:修辞方法+修辞的基本作用+具体内容+思想情感】‎ ‎〔明确〕①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把花盛开比作笑容,写出花的美好可爱和作者喜悦的心情)‎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紫藤萝花色彩鲜艳的特点)‎ ‎③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示例2: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挑逗”是逗引、招惹之意,在语境中是贬义词褒用,将花拟人化,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靓丽可爱,玲珑剔透,极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方法点拨:具体分析某个词的作用及效果】‎ ‎〔明确〕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是孤独、没有依靠之意,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开得稀落的特点,暗含作者对紫藤萝花命运的同情)‎ 示例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蕴含哲理,它告诉我们人亦如花,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美好和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要面对新的生活,振奋精神,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方法点拨:从句子蕴含的道理赏析】‎ ‎〔明确〕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一朵花都是流动瀑布中的一分子,正是一朵朵花的绚丽、灿烂,才组成瀑布的热烈、辉煌。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只有我们个体生命奋发和进取,才能创造社会的勃勃生机)‎ ‎2.作者为什么把花香说成“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讨论并归纳】‎ 7‎ ‎〔明确〕这里运用了通感。‎ 通感的修辞方法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方法。‎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即人的感觉相通,如花香是嗅觉感受,作者把它说成“浅紫色的”,这是视觉感受,“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是幻觉感受。运用通感使语言更加清新、活泼、灵动。‎ ‎3.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描写顺序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明确〕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然后写花的形状,“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最后写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是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阅读全文,分别说说作者“停住”和“加快”脚步的原因。‎ ‎〔明确〕 “停住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茂盛、生机勃勃所吸引。‎ ‎“加快了脚步”是被紫藤萝花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她要振作起来,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洪流中去,抒写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悬念,后者的作用是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 五、探究赏析,掌握写法 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明确〕本文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文章内容不仅仅是写紫藤萝,作者面对紫藤萝,深受启示,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六、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 ‎ 宗 璞 ‎ 花色——热烈沉静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 花形——犹如瀑布 忆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 花香——香气持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 七、作业布置 7‎ ‎1.预习下课字词和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 八、教学反思 对这篇课文深层次的理解,主要是依靠学生的智慧,但是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的发挥创造条件,不为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提供可能”的话,那课堂上的“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就无从体现了。我总是先给学生一些时间看书预习、独立思考,再激发他们相互纠正、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的热情,他们就会有话可说,并且从中学到一些自己没思考过的东西,他们互相学习到的东西比从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来得深刻。还能改变学生期待老师最后给出正确答案的传统思维,形成这样的意识:哦,这些答案都是我们想出来的,并不难呀!‎ 新基础教育理论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年龄虽小但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这一点,做好反思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7‎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