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蜀道难》(语文苏教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设计】《蜀道难》(语文苏教必修4)

ID:1127248

大小:0 B

页数:4页

时间:2022-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蜀道难》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南昌三中黄莎教材分析:《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教学目标:一、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二、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魅力。三、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品味李白作品中奔放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诗歌中豪迈飘逸的气势【教学难点】探究本诗情感、主旨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对《蜀道难》进行背诵和简单是梳理。教学过程:一、引入 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明确:李白)李白在文学上取得了后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难》。【设计意图】以学生熟知的人物李白和杜甫引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作者介绍以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26岁后“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济苍生安社稷”的凌云志,遍游大江南北;42岁,因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供奉翰林,得唐玄宗宠幸,故有“力士脱靴”“贵妃捧砚”等传说,但不久即遭谗去职;45岁再游大江南北,在洛阳与杜甫结为挚友;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卒年62岁。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李白一方面受传统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另一方面又有浓厚的道家思想,浮云富贵,粪土王侯。(2)诗词特色李白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与杜甫并称“李杜”(“老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了解李白及其诗词特色,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积累作文素材(3)创作背景本诗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背景,懂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技巧。(4)乐府诗乐府原是汉武帝设立的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因兼及收集和创作民间诗歌和乐曲,后遂称这类诗歌为“乐府诗”。乐府除要求配乐歌唱外,其形式与古体诗没有区别。后世将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称为乐府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乐府诗,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一、课文梳理1、诗题讲解“蜀道难”,古乐府旧题。《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了解乐府诗,丰富学生文化知识。2、重点把握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一叹高而难行,二叹险而可畏,三叹蜀道险要【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概括综合的能力,能更好的疏通诗歌,找准情感以及主旨。3、分析手法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设计意图】有利于培养学生诗歌中手法运用的能力。四、主旨讲解(1)古人观点刺章仇说沈括《梦溪笔谈》卷四认为,《蜀道难》之寓意应是“李白集中称刺章仇兼琼”。讽幸蜀说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说: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奔蜀,朝野以为不可,李白此诗,谓“侧身西望长咨嗟”,叹“问君西游何时还”,实为感唐玄宗幸蜀事而作。咏蜀说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2)今人观点重申讽幸蜀说俞平伯《〈蜀道难〉说》力主此诗乃讽明皇幸蜀之作。重提“讽章仇”说   王仲荦在《隋唐五代史》一书中断言:“天宝末,杨国忠自领剑南节度大使,以章仇兼琼为副使,代镇成都。安禄山起兵,国忠劝玄宗入蜀,李白以为西川不是割据的处所,故有此作“送友人入蜀”说 施蛰存在《唐诗百话》把此诗定为赠入蜀友人的诗。寓“仕途坎坷”说郁贤皓《李白丛考》认为,此诗乃以蜀道之难寄寓人间行路难仕进难之感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诗词鉴赏中的情感、主旨的能力,让学生对诗歌进行多角度的理解。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