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冬天的树林(李秋华)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云南冬天的树林(李秋华)

ID:1093835

大小:1.62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2-04-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云南冬天的树林于坚 于坚,青年诗人,1954年立秋生于昆明。幼儿时期注射链霉素致弱听,少年时遇学校停课流窜街头,14岁辍学,在故乡闲居。16岁以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大学生、大学教师、研究人员等。其间曾漫游云南高原及中国各地。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曾与同学创办银杏文学社。与诗人韩东、丁当等创办《他们》文学杂志,影响很大。另著有诗集《空地》。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作家。 字词过关暖和()裸露()脚踵()榉()树牛蒡()花震慑()咀嚼()()单薄()麂()子Xiànjǐng()()干zào()急zào()huolùzhǒngjǔbàngshèjuéjǔbójǐ陷阱燥躁 整体感知 本文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3节)告诉人们什么是云南的冬天;第二部分(4—7节)细腻地描写了一片树叶“死去”的全过程,并强调要回到事物本身;第三部分(8—14节)写真正地走近自然,对大自然专注地凝视和倾听。 1、云南的冬天和我们想象中的冬天是一样的吗?我们心中的冬天在于坚笔下是哪里的冬天?云南的冬天有什么特征?阅读1-2节,划出关键的语句于坚笔下的云南的冬天是和北方的冬天相对的,云南冬天的树是“一片苍绿”、“都是绿的”、“一片葱茏”的,是暖和的,是无需“棉袄、围巾这些北方的抢手货”的。(比较、联想的手法)文本研习 2、  那么,云南的冬天是不是就是一片生命繁盛的景象呢?在那里可以看出?第三节“然而,树叶同样会在云南死去”3、作者在哪几节写了云南冬天树叶的死亡?阅读这几小节,划出或概括出他们的关键句第四节,树叶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第五节,对落叶不必伤心或依恋,惆怅或怜惜,落叶不是死亡,是另一种时间的另一种事物(存在),本质是一种新生。第六节,我们所有文化和审美的习得,既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获得和知识贮藏积累,但同时也是一种“阻隔”和“遮蔽”。第七节,用精确到秒的时间,交代几片叶子分别不同的落点。让人们重新认识和体验一片树叶的落下。 4、  通过关键句的查找,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关注的是个体树叶的死亡。那么云南树叶的死亡和北方树叶的死亡有什么不同呢?阅读第四节,划出相应的语句回答云南:“树叶永远,每一个月份都在死去”    “死,永远是单个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连绵不断的死亡和连绵不断的生命在云南的每一个季节共存”北方:“作为集体,作为树叶这个词的死亡”     “自己的离去同时也是一个季节的结束”在北方:落叶以“集体”的状态出现,与季节相关;在云南:落叶则是每时每刻,但又是“个体”的,非季节的。 5、那么一片叶子的落下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于坚是用怎样的一双眼睛来观察的?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第五、六节课文并作出解答。过程:腾飞、漂浮、绵延。细致的观察与准确的描写。冷静、客观而敏锐的眼睛。 (1)因为叶子离开了自身的属性,离开了自己的本质,离开了集体,选择了全新的深红或者褐黑;(2)因为它在落下的过程中,在没有水的地方创造了漂浮这种动作,把握了自身;(3)因为落下并不是死亡,而是成为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树叶的死亡是另一种新生)理解“一片叶子的落下就是一次辉煌的事件”的含义。 6、为什么作者说“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如果这感动引起了惆怅或怜惜,那么此人就不懂得云南的树叶。他用北方的心境感受云南了。”——回到事物本身“它是另一个时间中的另一种事物”——去除意义的遮蔽所以,“没有落叶,只有这一片深红的活那一片褐黑的” 7、“一片叶子的落下包含多少美丽的细节?”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忽视了这些细节?探讨:为什么我们一提到冬天,就想到寒冷;一提到落叶,就想到死亡和凋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     这两首诗中的物象实际包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梧桐树,叶又黄。 好凄凉,绣被儿空闲了半张。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北方的心境”的束缚传统意义的束缚忽略事物本身 摆脱意义的束缚回到事物本身 8、文章第8节在全文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答: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再次说明云南冬天的树林死亡与生命是同在的,他们只是“各有自己的位置”,应该去除绿叶向上、落叶凋零的俗套意义,去接近事物的本真;本节后半段提出“躺下”可以去接近事物本真,下面几节文字具体展开以“躺下”的姿态亲近自然的情形,具有启下作用。 作者除了通过观察一片叶子的落下,来捕捉到了大自然美丽的细节,还观察到了大自然中的哪些辉煌事件?是以什么姿态观察的?为什么? 观察黑蜘蛛织网鸟儿自在生活蚂蚁的生活场景躺下为什么?光树叶和天空 躺下——去掉人的自高自大,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作为客体的自在性,在自然面前,人作为主体必须放弃自己优裕的地位,更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像走进自然,就必须澄怀虑思,卸去我们对自然的种种预设的想法,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去呈示自己的状态。这就是要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 9、第9节对声音的描写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思考:9—13节的景物描写强调的是对景物本身的客观冷静的观察,这与传统的看待自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答:白描。传统中我们看待自然总是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比如叙述绿叶的攀登并仰视他,哀叹落叶的“寂寞”并为他伤感。本文的描写却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的去表达什么意义,真正想走进自然,就必须卸去对自然的预设的想法,让自然呈现自己的状态。 拓展延伸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便条385》 讨论:你认为怎样才是客观的描写“一匹马跑过草原”撇开“骏马”这一传统意义,发挥想象,描述一匹马跑过草原时的生动画面。 把握主旨 于坚想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个物我同一的澄明之境,追求的是那种自然的自在状态,带我们走近自然,注意凝视和倾听她…… 写作特色 1、倡导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尊重自然,接近自然,感受自然;2、去除语言的“遮蔽”,避免主观的想象与夸张,力求客观地描绘事物的真实状态;3、叙述、描写与议论的完美融合。 于坚:一匹马跑过草原/被诗人捉住/关进形容词的马厩里/骏马/死掉的马――《便条385》这首诗说的是什么意思?“马”代表事物本身,“形容词”是人类加诸马身上的种种属性,比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等。人么总是在事物身上加上了很多意义,我们了解事物总是先通过意义来了解,而忽视了事物本身。我们被意义“遮蔽了”。 避雨的鸟——于坚 一只鸟在我的阳台上避雨 青鸟小小地跳着 一朵温柔的火焰 我打开窗子 希望它会飞进我的房间 说不清是什么念头 我洒些饭粒还模仿着一种叫声 青鸟看看我又看看暴雨 雨越下越大闪电湿淋淋地垂下 青鸟突然飞去朝着暴风雨消失 一阵寒颤似乎熄灭的不是那朵火焰 而是我的心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