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3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3

ID:1074552

大小: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代史伶官传序》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原、所以、恨、函、抑、本”等文言词语,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疏通文意,理解作者观点。  2、品味语言,感受本文行文抑扬顿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后唐庄宗的叹惋之情和借史讽喻的苦心。(重点)  3、了解史论文以史带论、以史论证的特点,深入理解、体会“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等文中警策句的内涵和人生启示。(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那么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又有何深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目标展示  三、预习反馈  四、教学过程  (一)提要钩玄寻挈领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学习文言文读必不可少,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课文,找一找文章的核心句在哪里呢?  生:读课文  师:苏洵的《六国论》以六国灭亡为事例,开头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观点,同样作为史论文,你找到《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在哪里了吗?他又是以谁的史事展开论证的呢?  生1:明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  无怪乎——《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不仅如此,呜呼2字,还为全文笼上了特有的情感色彩呢?  师:“呜呼”是什么意思——啊!哎!文章开篇便言呜呼,你觉得这“呜呼” 二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悲凉、痛心、痛惜、叹息、感慨、惋惜、慨叹……  师点拨:叹惋,作者是用慨叹语气起笔的,内心是相当沉重的,应该是沉重的切入,些读得沉重些,语重心长些。同时,还要注意反问句,语气强烈,突出“人事”的重要。还要注意“哉”字的感叹语调。)你能用自己的声音传达一下这种叹惋吗?  生1、2,齐  (二)盛衰得失析人事  第二段——  师:怎样的盛衰引得作者如此叹惋呢?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步子且看庄宗如何得天下,请同学们自由诵读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晋王三矢——遗恨、期盼  庄宗受矢——遗志、使命  师:你能感受到晋王的遗言当中饱含着怎样的情感吗?——满腔仇恨,抱恨终身,满腹期待。  假设你就是晋王,你会怎样说出这几句话?——生1尝试。师点拨,生齐读。  想象当时庄宗听了后是怎样的表情与感受?——含泪从命,坚定复仇信念,立志发奋图强。  他又是怎么做的呢?生1。(译)  我们把其中的动词一起圈出来吧——“受,藏,遣,告,请,盛,纳”。  由此可见唐庄宗做了什么一目了然——受三矢、铭父志、勤克勉、身行之——尽人事  一面是恨之深,一面是行之切,我们分开来读,再感受一下吧。(生1+同学读)  第三段——  师:事波动,情波动,我们的声也会随之波动,清人沈德潜评本文“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而前面的叙述尚算平缓,真正的波澜已在第三段兴起,请同学们自由的诵读第三段,初步感受一下这抑扬顿吧!  生读。  师:我觉得这一段只两个字而已,——盛衰,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我们就先细剖一下曾经的过往。  请男生读课文内容,女生读评注内容。   (幻展示)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李存勖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部将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之中往西返,二万五浅名随军多已逃散。家已无家,国将不国!]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李存勖置酒悲啼,问计部下;百余将断发示忠,君臣相泣。]  师:你觉得这一部分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试分析。  (1)两组感叹句——,将和进行对比。  (2)一系列动词——将和进行对比。  (3)一系列的时间——将和进行对比。  点拨: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会发生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生结合《五代史》中的相关记叙,谈谈自己的看法。(幻展示)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后唐)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很多人能唱他唱的歌,称为“皇帝亲自制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另外他又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灭亡。……  ——忘父志、好俳优、宠伶人、身溺之——失人事(师板书)  (4)抑扬的情感,将作者对庄宗盛时的赞赏和对衰时的叹惋进行对比。  师:这一对比,现在我们似乎更能理解开篇欧阳修的叹惋了,什么来?一起来——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是盛也人事,衰也人事啊。这一盛一衰,一抑一扬,不读都不对不起欧阳修,小组共读,选出代表展示。  生活动  师点拨:盛的部分我们读的时候声音要——扬,高亢、昂扬、读出赞叹之情。衰的部分呢?——降,低沉、沉重、读出叹惋之情。齐读。  师:盛衰之差还在人事啊,用本段最后一句话说也就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师板书:忧劳、逸豫)  师:写到这儿历史也有了,道理也说了,看来最后一段也没啥用喽。  那有什么用?——大声读,一会儿告诉我答案。  生活动。明确——交代写作目的。  (三)以史为鉴知兴替  师:当时的北宋王朝又是怎样的局面呢?补充历史背景。  (幻展示)当时的北宋王朝,表面上虽称“盛世”,但其实已危机四伏。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师点拨:“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以沉重的心情、哀婉的语气向北宋统治者发出了的警醒的告诫。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要防祸患于忽微,切勿沉浸于所溺,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借古讽今,借古鉴今啊!  师:我又想起课堂导入时的那几句话了,我们一起再来一遍:  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国论》中苏洵警告当权者“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过秦论》中贾谊以秦警醒,“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欧阳修用三个关键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哪三个关键句?——这不就是一部盛衰论、兴亡论、得失论吗。  同样作为史论文,我们把《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做一下比较分析。  生活动思考总结: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杨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摇曳多姿,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2〉对比〈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四)读写内化明启示  请从“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句给我们的启示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