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简介作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检查自学正音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陌生(mò)竹筛(shāi)秕谷(bì)宿儒(sù)蝉蜕(tuì)倜傥(tì)盔甲(kuī)攒成(cuán)拗过去(ǎo)解词人迹罕至: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罕:少。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
整体感知课文标题点明文章写了两个地方的生活: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说说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明确百草园的乐趣:园中美景,美女蛇故事,雪地捕鸟。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提问“怪哉”,后园寻趣,师生读书,学生做游戏、画画儿。
比较阅读,体会感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是鲁迅在历尽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百草园之乐与三味书屋之乐的异同。正因为童年是如此有趣、快乐,作者才对这段经历产生依恋之情。请找出有关段落朗读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本文作者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经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由质疑,合作解疑对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组内交流,合作探究,尝试解决问题。提取有价值问题,全班交流。示例课文插叙美女蛇的传说是多余的一笔吗?为什么?鲁迅先生对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什么感情?
盘点收获,布置作业1.收获本文描写了和,表现了孩子天性,含蓄表达了对封建教育方式的批评。2.作业请同学们课后自读描写百草园景色与雪地捕鸟的两个片段,自行设计问题并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