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拿来主义学案

ID:1051014

大小:4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4-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冠今中学高二语文一体化讲义——学案主备:倪丽丽审核:李海燕使用日期:9月1日《拿来主义》学案学习目标1.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感受鲁迅先生思维的严密。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品析鲁迅杂文的语言的风格。3.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时所用的笔名。2、他的作品集主要有: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诗文集一部:《野草》杂文集十六部:《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等。3、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最初发表在6月7日《中华时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又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又企图吞占中原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但国民党政府却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外出卖主权,对内实行反革命的“围剿”和文化“围剿”。同时,文化界的反动文人随之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以此来对抗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而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和“西崽”,大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正确主张。4、《且介亭杂文》的缘起及文体简介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4 冠今中学高二语文一体化讲义——学案主备:倪丽丽审核:李海燕使用日期:9月1日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5、文体介绍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战斗性的文艺作品”。杂文的基本特征: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整体感知问题:1、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拿来主义”,请大家找出这句话?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文本研读阅读课文1——4段,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要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2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3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4 冠今中学高二语文一体化讲义——学案主备:倪丽丽审核:李海燕使用日期:9月1日4“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活动二:研读第二部分1、“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拿来”应该怎样“拿”?2、“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文化遗产,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是怎样说理的?3、“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是怎样说理的?活动三:研读第三部分1、文章结尾共有五个句子组成,如果这五句话是五个问题的答案,应提哪五个问题?“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2、阅读末段,完成下面题目:(1).“拿来”者应具有怎样的素质?(2).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目的是为了?(限填两字)3.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活动一:把握中心思想1.本文的中心思想不只是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这一个方面,请归纳本文中心。4 冠今中学高二语文一体化讲义——学案主备:倪丽丽审核:李海燕使用日期:9月1日活动二:学习本文的论证艺术1、尽管本文中心思想应当包含四个要点,但最核心的问题还是阐明对待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全文包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但并没有枯燥地讲述理论,全文写得轻松活泼,很有趣味。作者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这样的效果呢?2、阅读第3段,这段是否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3、请重新阅读8、9两段,想想作者为了更清楚地阐明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除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之外还用了什么方法:作者的目的是要阐明“拿来主义”的做法,为什么还要分析“孱头”、“昏蛋”、“废物”的表现?活动三:写作特色及语言艺术1、文章写作特点2、本文的语言艺术布置作业1、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势在必行,我们应该怎样去拿呢?2、“拿来主义”的思想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比如现在中学生很喜欢上网,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请用“拿来主义”的观点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要求:(1)要有自己的观点、看法;(2)字数不少于200字。4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